赵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48&run=13

概况

元元统年间(1333-1335年),赵姓来此定居建村,以姓命名赵家村。
赵家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1°01′,北纬36°40′。西南与沟里村
相邻,东北、西北与夏疃、滩西村接壤,隶属辛安镇。西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东距
市政府驻地19公里,村北、村南两条公路东西延伸,交通发达。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豆类、花生、蔬菜、草莓等。
2002年,全村有300户,958人,有赵、杨、郑、王、张、宋、荆、孙、高、
李等10姓,均为汉族,其中赵姓人口居多。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2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
分别是74%、13%、13%,人均纯收入3320元。

大事记

1944年本村解放。
1981年投资6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投资8万元修建吃水井,村民吃上了自来水。
1991年12月25日赵家村农贸集市开业。
1996年投资10万元,村民看上了闭路电视。
1999年历时2年,投资28万元,本村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竣工。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新中国建立初,多数年份粮食亩产不足15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达
250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亩产43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
636公斤,总产72万公斤。
1993年,村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13.3公顷,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红星等。
2000年产量50万公斤,收入50多万元。
1994年,村“两委”又带领群众建冬暖塑料大棚,搞反季节蔬菜种植。2000年,
全村共建蔬菜、草莓棚156个,总收入100多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61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36万元,畜牧业收入
256万元,林、渔业收入18万元,其它收入8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后,本村仅有小手工业,主要为油坊、粉坊,收入低薄。1990年
后,相继建起毛衫加工、玩具加工等8家小型加工厂,从业人员90人。常年收入50多
万元。2000年,从事工业、建筑业人员达80人,年收入近50万元。
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8人,收入10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80万元
,建筑业收入28万元。
第三产业建国初期,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积极扶持
引导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商店、理发店和机械修理、电气焊维修、车辆运输等
。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近30人,收入98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45万元,商饮、
服务业收入53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4年,成立赵家完小。1960年,成立赵家农中。1968年,成立赵家联
中,完小同时改为赵家小学。1982年,赵家联中改为赵家学区小学。至2002年,由原
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8人。
人民生活建国前后至“文革”期间,村民生活温饱都得不到保障。改革开放后,
村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2002年,全村有各类运输车98辆,摩托车132辆,电话146部
,电视机380台,电冰箱68台,人均存款3000元。
村庄建设20世纪80年代前,村内街道、草房破烂不堪。1991年,村统一规划街道
、房屋建设。2000年,全村房屋整齐,街道平坦,树木成行。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
面积达到22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稳步上升。1983年购买电影放映
机1台,自放电影。1992年开始,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村委每年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
。为照顾社会大龄青年,村委设立了大龄青年婚姻红娘奖,每介绍成一对奖800元。
1995年开始,每年年终对村70岁以上老人、6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定额补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春,赵福本、赵元、赵维升、赵汝村等4人,经上级党
组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赵家村第一批党员。同时成立党支部,赵福本任党支
部书记。1944-1997年,曾先后有赵汝村、赵位升、赵元、赵福贤、赵墒、赵奎文、
赵作信、赵竹文、赵炳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起,赵倬旭任党支部书记。200
2年,全村有党小组6个,党员47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4年设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管
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
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赵
汝村、赵福连、赵德文、赵福吉、赵汝文、郑玉香、赵玉桂、赵奎文、赵墒、赵佐君
、赵佐信、赵学会、赵桂礼、赵倬旭。1999年4月,党支部书记赵倬旭当选为首任直
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赵堂文1935年3月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
,分配在烟台机床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等职。发表
专业论文及学术报告多篇;获机电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二等
奖1项,一机部机床局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烟台科技一、三等奖各1项。
赵恒孟1941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92年8月在县人武部工作时,被山东省政府
、省军区授予爆破技术能手称号。
赵葆秀女,1948年1月生于北京,祖籍赵家村。系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
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
会会员,北京市剧协理事,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
京市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奖获得者。其改编主演的《八珍汤》,获全国电视戏曲艺术
片蓬波奖;整理主演的《金龟记》引起轰动,获中央电视台直播奖;创排主演的《三
关宴》,获北京市新剧目优秀表演奖;主演的《风雨同仁堂》,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
华奖、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和北京市“十个一
工程”奖。1986年,获电视京剧振兴杯大赛十佳演员老旦组第一名。1987年,第一个
以老旦角色摘取梅花奖的桂冠。1994年,获梅兰芳金奖老旦组第一名。2001年,获第
二届中国京剧节金奖和上海白玉兰主角奖。
烈士名录赵倬庆郑厚德赵全文
赵敬敏赵连文赵顺文赵礼赵佳
赵瑾赵代赵汝秀赵日章赵伯成
赵倬卿赵倬仁赵汝德

撰稿:赵庆春审稿:赵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