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官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36&run=13

概况

清朝初期建村,另一说为明初建村。因村西有座三官庙,故命村名三官疃。196
0年建南台水库,三官疃搬迁,分为三个村,本村因建于原村之西,遂命名西三官村

西三官村位于小纪镇东部,地处东经121°01′,北纬36°49′。东与东三
官村隔水库相望,北与北三官村接壤,南与西宅子头村相邻,隶属小纪镇,距镇政府
驻地约7.5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公顷,适宜种植
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117户,312人,有董、孙、宋3姓,均为汉族,其中董姓人口
居多。
196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万元。200
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
6%、20%、34%,人均纯收入2752元。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60年建南台水库,三官疃搬迁,分为三个村,本村为西三官村。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60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4.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65公
斤,总产15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06公斤,比19
78年增长了41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02公斤,总产9万公斤。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
8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2万元,畜牧业收入25万元,渔业收入20万元。
第二产业1925年,董世昌设立福顺德网扣庄,资本2000元,从业人员8人,1940
年停业。解放后,村内仅有油坊,收入很小。1986年后发展起粉坊、油坊、磨坊等个
体户十几户,妇女从事勾花者达100多人。2002年,第二产业收入50万元。
第三产业1960年,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后办起了粉坊、商店等。2002年,第
三产业从业人员30多人,收入85万元,其中运输、服务业收入17万元,商饮业收入6
8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到2002年,全村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率90%,高中毕业率20
%;全村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9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度日。
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0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8年,人均粮
食230公斤,全村收入4.2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500元,有各种运输车6辆,
摩托车15辆,电话26部,70%的户买了彩电,人均住房由不足6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
米以上。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60以来,先后有董世考、董士坤、董世芝、孙兆友、董丕成
、董奎云、董世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27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60年,设大队管委会。1968年,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
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兵、治安、民政、调
解、妇女等组织。先后有董世年、董世国、董世悦、孙悦旭、董丕成、董世芝、董奎
云、董世斌担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1999年,董世斌当选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董世庆董世常董士华
董士义董士喜董吉快

撰稿:董世斌审稿:董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