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山后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22&run=13

概况

明末清初,另一说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徐姓来此建村。因村处荷叶山
之北,故命村名为荷叶山后。后有马姓、林姓、于姓、孙姓自外地迁来定居。
荷叶山后村位于海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20°58′,北纬36°49′。东邻下
虎龙头村,北连夏泽村,西与书院村相接,南与北斗山村隔山相望,隶属小纪镇,距
镇政府驻地5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2.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194户,593人,有徐、马、林、孙、于、纪、周、宋、陈、姜
、董等姓,均为汉族,其中马、林、孙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收入4.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87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
3%、2%,人均纯收入3014元。

大事记

1936年9月22日“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中共胶东特委委员王之凤在本村被捕
,押至海阳县城“清乡司令部”,10月18日被害,年仅25岁。同时遇害者有12人。
1941年本村解放。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7年中共海阳市委书记李克英带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来村现场办
公,共谋本村经济发展大计。当年修连村路4公里,开通了本村通东村的客车路线;
建大口井1眼,修水渠1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公里。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18.4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80
公斤,总产42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80公斤。2002年
,粮食亩产595公斤,总产达52万公斤。
1993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红富士苹果8公顷,板栗20公顷。1998年,
栽植红提葡萄4公顷。2002年,全村干杂果面积达到33.3公顷。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
76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690万元,畜牧业收入71万元。
第二、三产业1956年,办起了代销店。后成立了油坊、粉坊、压鞋铺,规模不大
,收入微薄。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先后发展起被
套厂、棉花加工厂、香厂、商店及个体商贩等。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达8
0人,收入56万元,其中工业、建筑业收入50万元,运输业收入6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0年建起小学,设1个班,有教师1人。1983年建起幼儿园,有教师1
人。到2002年,全村儿童入园入学率达到100%,由原籍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者2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居住以草房为主,人均不足5平方米,常年人均粮食不足
100公斤。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人均粮食250公斤。2000年,人
均粮食500公斤。1983年,投资10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到2002年,全村有各
类运输车辆100辆,电话110部,电视机190台,电冰箱、洗衣机10台,村民人均存款
3000元,全村新建房屋80栋,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8年,马绍令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
1年成立党支部。党支部带领群众拥军支前,发动民兵参军参战。1949年党员身份公
开,全村有党员12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38名。曾有马仕义、林新、
孙俊宝、孙加云、林川、林江、孙明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97年,村党支部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委
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
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有林桂芳、马绍令、马仕
奎、林桂正、马凤岐、马仕显、林川、马春新、孙明吉、马振新、孙明吉担任村主要
行政负责人。1999年,马振新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2002年4月,孙明吉当选
村委会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孙希安马仕东马仕玉
马仕满马仕宝马仕良马仕智马仕欣
马焕新马仕昌

撰稿:林国审稿:孙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