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虎龙头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18&run=13

概况

元元统年间(1333-1334年)建村。因建村处有两块巨石,一似虎头,一若龙首,
故命村名虎龙头。另一说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胡姓和龙姓先后迁来定居,由此
定村名虎(胡与虎谐音)龙头村。后在村东0.5公里处又建一村,叫上虎龙头村,本村
遂改名为下虎龙头村。
下虎龙头村位于海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20°59′,北纬36°49′,隶属小
纪镇。东与上虎龙头村为邻,西与荷叶山后村相连,南与东、西苇院头村相望,北与
苗家沟村接壤。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
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芋头、蔬菜、水果等。
2002年,全村290户,778人,有姜、纪、于、柳、周、王、张、孙、林、刘
、辛、丁、宫、朱等14姓,均为汉族。其中柳姓人口较多。
195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7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1万元。20
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7万元,第一产业占74%,第二产业占22%,第三产业占4%,
人均纯收入2830元。

大事记

1928年6月土匪姜梦九勒迫村民交款为其购枪,村民王礼、柳迎林秘密组织群众
与其斗争,最后取得胜利。
1935年12月中共海阳特支委员王礼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1936年1月17日被害。
1941年2月本村解放。
1955年2月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5年10月全村吃上自来水。
2000年12月村内安上有线电视。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15公斤,总产量26.9万公斤。1978年,亩产300公斤
,总产59.1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总产达到69.4万公
斤,比1978年增加了10.3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693公斤,总产65万公斤。
1972年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栽植果树25公顷,其中苹果13.3公顷,山楂
6.7公顷,柿子1公顷,板栗4公顷。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597万元,其中农业
收入357万元,畜牧业收入240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村内只有小手工业,主要为扎麻布、结网扣和小红炉等。20世
纪50年代末,在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建红炉2座,生产锄、镰、镢等小农具;建制蜡
厂1处,有职工20余人。1965年,办起磨坊1座,粉坊6座,油坊1座及石板加工场。1
980年,建起尼龙衫厂。1988年,又增红炉2盘,主要为海阳机械厂加工油箍。2002年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6人,收入17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46万元,建筑业收入30万
元。
第三产业1962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
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电气焊修理业、赶集商贩及豆腐加工户等。2002年,第三产
业从业人员33人,收入33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27万元,商饮业、服务业收入6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下虎龙头小学。1956年,成立下虎头完小。1969年改为下
虎龙头联中,学生达到200余人。1976年,由联办村共同出资30多万元,迁建新校舍
。1978年,联中改为三年制,教职工达16名,学生达到300多名。1984年,改为联办
小学,联办村对原来的校舍进行了改修,达到烟台市花园式学校标准。自建国至200
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5名。
解放后,本村办起京剧团,主要演古装京戏,也演过古装吕剧。在“文革”
时,演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戏。
村党支部很重视科技教育,发动村民学习科学种植及管理技术,促进农业增
产增收。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过着讨饭挖菜、忍饥挨饿的
生活。建国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8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
,人均粮食240公斤,全村总收入14万元。2002年,人均存款1000元,全村有各种运
输车辆152辆,摩托车48辆,电话85部,彩电210台,电冰箱34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处处狭窄,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不足5平方米
。1979年起,进行旧村改造。1988年,统一规划了村庄建设,过去的草房全部改建成
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村合作医疗站建立,村民平常用药费报销50%。1982年以来,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4年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
,自放电影,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1992年投资10万元,全村用上自来水。2000年
,全村安装有线电视,村民能够看到29个频道、40多套节目。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28年4月,经莱阳县南石庄共产党员于振海介绍,王礼、柳
迎林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柳迎林发展柳玉全、于丰连,王礼发展王全宽等人
入党。当年5月,成立第一个党小组,组长王全宽。到1941年,先后发展党员17名。
在党组织领导下,村成立自卫团,有大枪9支,人员30多名。自卫团担负保卫村
政权,同时进行锄奸、反特、反恶霸斗争,发动民兵参军。1949年10月,全村有党员
26名。2002年,有党小组6个,党员39名。曾有王礼、柳文林、纪成云、周福全、孙
学义、张文胜、孙守成、周玉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自周玉杰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村
党支部先后多次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为村政府。1958年,改称为大队管
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
月,始称村民委员会。曾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柳学林、柳万玉、柳万奎、柳俊
彦、周福全、孙忠喜、柳尊林、王俊喜、孙守成、纪茂章、孙守君、于同乐、张文胜
、柳耀春、柳玉学、于德荣。1999年,柳玉学当选为首任村民直选村委会主任。200
2年4月,于德荣当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王礼(1891-1936)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海阳特支委员。
以卖黄烟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去蓬、黄、掖一带
开展党的工作。1935年12月被国民党逮捕,1936年1月17日被杀害。
孙寿彭又名孙石朋。1923年生,中共党员,华东建大二校毕业。曾在家乡当过民
兵,荣获海阳民兵英雄、胶东民兵模范称号,获奖章1枚。先后任民兵队长、青救会
长、小学教员。1946年在本县公安局任侦察员。次年,调文登专署公安局二科工作。
1948年调济南市公安局三处,先后任党支部书记、办事处主任、环境卫生大队长。1
955年,在济南市建设局任保卫科长、人事科长、秘书科长、总支书记等职。1973年
后,曾任济南市基本建设局办公室主任,济南市基本建设委员会科长,济南市规划局
副局长、党委副书记,济南市城市建设管理局顾问。
烈士名录柳万法丁作洲王全福
王全宽于凤玺纪俊坤周云龙张心田
张元太丁德胜王礼柳玉成辛化洽
纪桂英(女)

撰稿:于德祥审稿:周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