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树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14&run=13

概况

明洪武二年(1369年),另一说为清朝初期,纪慷、纪凯从山西迁此建村。因建村
处有一株盘根错节的大牛根树,故命名牛根树村。后有辛姓、张姓来此定居。
牛根树村位于海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20°55′,北纬36°51′。南与佘格
庄相邻,北与莱阳市高卓村接壤,西与大孟格庄相连,东隔公路与南洪沟村相望,隶
属小纪镇,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
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芋头、桑、蔬菜等。
2002年,全村430户,1279人,有纪、辛、张3姓,均为汉族,其中纪姓人口
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万元。2002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4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
0%、40%、20%,人均纯收入3000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进行土改复查运动。
1957年组织村民修建北山水库。
1982年修建了占地1.3公顷的平塘。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5年修建东山水库。
1996年建西沟水库。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5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30公斤。1983年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556公斤,比1978年增长226公斤。2002年,粮食亩
产655公斤,总产78万公斤。
1955年开始,全村栽苹果树6.7公顷,植桑6公顷。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
收入84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80万元,畜牧业收入340万元,其它收入120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村只有几户小炉匠,收入仅够自给。1961年,村成立木工
组、面粉厂、粉坊、红炉等。改革开放后,发展起运输业、商饮业、服务业等,剩余
劳力从事建筑打工。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10人,总收入504万元,其中商
饮、服务业收入200万元,运输业收入100万元,工业、建筑业收入204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小学。1958年成立完小。1972年成立联中。1992年改为学区
小学。1996年学校重新整修,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建国至200
2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者2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50公斤左右,全年生活以糠菜为主。建国
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85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5
0公斤,全村收入24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500元,有各种车辆208辆,摩托车
43辆,电话151部,彩电320台,电冰箱32台,洗衣机11台。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61年,成立农
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问题。1978年,投资10多万元购买发电设备,自行发电供
村民照明。1984年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94年投资10多万元,村民
吃上自来水。1996年,安装程控电话151部。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纪寿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5年建立党支部,纪寿章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村里成立了3个互助组,先
后开展了减租减息,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开展了土改复查运动,组织村民参军
参战,支援前线。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纪寿章、纪自贤、纪德诰、纪太之、辛化
成、纪贤之、纪全胜。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6个,党员61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
管委会。1968年,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
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先后担
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有纪寿全、纪公诰、纪仁南、辛化成、纪俊仁、纪江之、纪益
之、纪仁先、纪全胜。

人物

人物简介纪冠军(?-1855)字卓山,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武进士。平生精于骑射
,熟谙韬略。由侍卫出任山西神池营都司、云贵督标右营游击,署理大定协副将。清
咸丰二年(1852年),在湖南益阳县三里桥与捻军交战而亡。死后封赠参将衔(正三品
),世袭云骑尉。
纪自贤1944年,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烈士名录纪寿喜纪绍荣辛孟贤
纪安诰纪寿云纪寿有纪立功辛盂金
辛孟夏辛孟玉纪洪新辛盂寿纪立志
纪学仁辛化龙辛化高辛化之纪寿文
纪寿礼辛化山纪绍诚纪寿兰纪宝之
张吉法纪寿队纪奎之纪绍南纪绍朴
纪绍纯纪绍海纪寿延纪寿第纪学红

撰稿:纪全胜审稿:纪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