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埠前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278&run=13

概况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纪姓先祖建村于沙埠顶山前。为区别于前沙埠前村
,故命村名后沙埠前。
后沙埠前村位于海阳市西部,地处东经120°58′,北纬36°47′。距镇政
府驻地1公里,东与海阳七中相接,西与榆疃庄交界,南与前沙埠前村接壤,北与北
斗山村相连。隶属小纪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
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桃、苹果等。
2002年,全村124户,386人,有修、刘、徐、姜、马等5姓,均为汉族,其
中修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462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
44%、14%,人均纯收入3330元。

大事记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本村开设的“刘”字号铁匠炉,以精湛的技艺专门打制
锄钩和锄板,成为胶东一带的名牌产品。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全村开展土改复查运动。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500公斤。1983年,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600公斤,比1978年增长100公斤。2002年,粮食
亩产581公斤,总产16万公斤。1978年以来,全村发展果树13.3公顷,其它经济作物
3.4公顷。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4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20万元,林业收入
7万元,畜牧业收入20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村内第二三产业寥寥无几,收入微薄。建国后,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机械修理铺、商店、磨坊及草制艺品、刺绣加工,并成立了建筑
队。2002年,全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70人,收入310万元,其中第二产业收入25
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6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0年建后沙埠前村小学,设2个班,有教师2人。1978年建幼儿园,有
教师2人。到2002年,全村儿童入园入学率达到100%;由原籍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
者35人,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生5人,有高级职称者2人,中级职称1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居住以草房为主,人均不足4平方米,人均粮食不足100公
斤。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人均粮食250公斤。1983年投资3万元
,全村用上电网供电。1994年投资4万元,全村吃上了自来水。1984年开始,全村统
一规划街道、建房。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36辆,摩托车2
0辆,电话60部,电视机120台,电冰箱、洗衣机8台;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徐学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
7年,成立党支部(之前,与前沙埠前村、钓泮村为一个党支部)。党支部带领群众拥
军支前,组织民兵参军参战。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7名。先后有徐学贵
、修宝荣、徐学福、修德荣,修支堂、修福荣、刘玉章、修福荣、徐学贵、修福荣、
刘玉章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30名。1996年,村党支
部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
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委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
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
。先后有徐学道、刘玉松、徐学福、徐学瑞、修春荣、修福荣、刘玉作、徐仁山、修
英金、修福荣、修显同、修福荣、修显同担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1999年,修显同当
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修明斋又名修英聪。1928年8月生,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1945
年参加八路军,先后任参谋、副科长、科长、副部长、副师长、空军第四军参谋长、
指挥所副主任、顾问等职。曾荣获南京军区先进工作者称号,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
独立功勋荣誉章各1枚。
修德荣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烈士名录修兆民刘玉成刘元顺

撰稿:刘丕友审稿:刘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