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社乡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241&run=13

概况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柳姓建村。因建村处石板甚多,故命村名板石乡。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由当时长涧社的21个村筹资修建社眼庙,建庙费用由本
村负担一半。庙建成后,村名遂改称半社乡。另一说为,清朝初期,柳姓来此定居。
因社眼山赶庙会入社入股,本村占股份一半而得名。清朝中期,刘姓、宋姓来此定居
,清朝末年王姓迁入。
半社乡村位于二十里店镇北部,地处东经121°03′,北纬36°49′,东与
大丛家村为邻,西与瓦塘埠村相连,南与东、西花崖村相望,北与大夫疃接壤。隶属
二十里店镇。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距市政府驻地20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290户,798人。有王、刘、宋、赵、丛等5姓,均为汉族。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7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比重为78%、21%、1%,人均纯收入3294元。

大事记

1940年3月日军大扫荡,打伤村民3人,抓走6人。
1941年4月18日本村解放。
1947年6月本村开展土改复查运动。
1954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65年建西沟坝头;建大队办公室、医疗站、供销社、仓库、磨房共33间;发展
果园1公顷。
1972年修筑通往小纪镇的连村公路2000米,建路桥2座。
1976年修建东沟水库,扬水站配套发动机75马力,建校舍25间。
1978年党支部带领村民铺设管道,吃上自来水。建塘坝2座,发展果园2.3公顷、
桑园1公顷,修开采石料的公路2000米,建村南路桥1座,安装上闭路电视。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新中国建立初,粮食产量很低。当时流传的俗语是“半社乡,二亩麦子
喝顿汤”。1978年,粮食亩产150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
食亩产20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530公斤,总产57万公斤。全村第一产业总收
入82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49万元,畜牧业收入275万元,林业收入2万元。
第二、三产业本村花岗岩石储量丰富。建国前至1963年,本村以打造石磨为主要
经济来源。1964年起,以开采建筑石料、搞建筑为主要经济来源,妇女勾花、赶集商
贩为辅。
2002年,全村二、三产业有从业人员170人,收入23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7
.6万元,建筑业收入215.8万元,运输业、商饮服务业及其它收入7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半社乡小学,学生20名,教师1名。1953年扩班,教师2名
,学生80名,学生入学率35%。1960年增至5个班,教师5名,学生188名。1977年8月
,新建校舍25间。1978年搬迁新校,5个班,教师6人,学生250名。之后,学校教学
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到2002年,学生入学率达到100%,由原籍考入大
中专院校者2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75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建
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
250公斤。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种运输车20辆,摩托车80辆,电话80
多部,电冰箱15台,彩电160台,洗衣机4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齐,破烂不堪,村中间一条大水沟,村民住房多
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平方米,四周连村路是崎岖的羊肠小道。1959年,
修通南通花崖村的连村路。1965年,街道整修一新,大水沟用长石料铺平。1972年,
西通小纪村的大道竣工。1977年,东沟水库建成,解决了村民吃水难以及粮田灌溉等
问题。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
1年,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2年,购买了24寸进口彩电1台。1984年,全村吃上了
自来水。1992年,全村安装闭路电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8年,宋克珍当雇工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
第一名党员。1942年成立党支部,刘学同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
息、土改复查、参军支前运动。自建立党支部以来,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刘学同、
宋克文、宋九令、王令臣、宋仁昌、宋守山、刘同所、刘洪太、宋玉令、刘成敏。2
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37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4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
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
。曾任行政负责人的有宋寿山、王令臣、刘同云、宋仁昌、刘同祥、王连高、宋贤昌
、宋明令、宋玉令、王仁宝。1999年4月,宋玉令当选首任村民直选村委会主任。20
02年4月,王仁宝当选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王连军(?-1972)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宋寿山(?-1983)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宋守法1922年生,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1983年转地方,曾任烟台市邮电局局长,行政13级,享受地厅级待遇。
刘法科1927年生,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空军某师政委。
王连富1930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45年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班长、副排
长、参谋、指导员、南京军区军人俱乐部政治组负责人、江苏生产建没兵团镇江纸浆
厂科长。1976年转南京,先后任玻璃仪器厂书记、南京市玻璃陶瓷工业公司工会主席
,曾当选为省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和南京市第十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先后立三等功2
次,获南京市和江苏省工会干部积极分子称号。
刘同国1931年10月生,1947年10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师长。曾参加胶东
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建战役。曾立三等功两次,
四等功和奖励数次。
烈士名录王连元王仁生王连松
王仁礼王连炮王连英王仁亭刘华山
王仁高宋金令王仁堂王连太刘学堂
宋德祥丛振作宋新令王连凤

撰稿:王仁宝刘同所宋仁昌

审稿:刘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