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泊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23&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1年),杨姓从石剑村来此建村定居,因地处虎山河东
泊,以姓命名杨家泊村。
杨家泊村位于海阳市城区东部,地处东经121°12′,北纬36°46′。东距
留格庄镇政府驻地10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6公里,南与肋埠村相连,北与南城阳村
隔岭相望,东与高家泊村为邻,西与南修家村相接,隶属碧城工业区。
全村辖区总面积3.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7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
米、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262户,762人,有杨、李、王、袁、宋、高等5姓,均为汉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杨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万元。198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5万元。20
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14万元,人均纯收入313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为46.3%、23%、30.7%。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同年成立杨家泊小学。
1955年本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59年修建水库1座,长120米,宽60米,库容1.35万立方米。
1968年成立幼儿园。
1972年村集体投资3万元,建校舍16间,从此全村儿童用上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1973年村集体投资3.5万元,建大队办公用房16间。
1975年中共东村公社党委组织全公社劳力整修虎山河,本村派出160名青壮年参
加会战。
1978年集体投资2万元,修建幼儿园用房11间。
1980年集体投资8.5万元,修建大口井1个,长130米,宽29米,蓄水0.8万立方米

1981年集体投资8.2万元,铺设管道1104米,扩大水浇地面积33.33公顷。
1986年集体投资6.5万元,新盖办公室16间。
1987年村投资2.2万元,建小水库1座,库容0.6万立方米。
1990年村投资3万元,建小平塘1个,铺设管道110米。
1997年集体投资5万元,铺设滴灌管道1742米,每年可节水1.2万立方米。
1998-1999年集体投资21万元,修建村内街道及村北公路2150米。
2000年集体投资45万元,建成村东虎山河大桥。桥长77米,宽7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30公斤,总产13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0公斤
,总产31万公斤。1984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亩产达到585公斤
,总产25.6万公斤,比1978年亩产增长了285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516公斤,总产
26.3万公斤。第一产业收入330.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50万元,林业收入0.03万元,
畜牧业收入180万元,其它收入0.47万元。
1985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山楂、苹果22.67公顷。其中苹果2公顷
,主要品种为红富士,常年总产量3.5万公斤,收入6万元。
第二产业1958年起,村民始为草制艺品厂加工玉米皮提篮、鞋底等,从业人员4
2人。1968年,村先后建起面粉厂、油坊、粉坊等,但规模不大,收入不多。2002年
,先后发展起服装加工、羊毛衫加工等。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0人,收入164万元,其
中工业收入150万元,建筑业收入14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支持和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十几户从
事服务商饮、个体运输、百货零售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0人,收入219.
5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7.5万元,服务业收入3万元,商饮业收入19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解放后,杨家泊村初级小学成立,儿童入学率38%。1957年,有
4个年级,学生60人。1958年,村成立了幼儿园。1996年,小学搬到龙塘埠学区,适
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村民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
粮。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50公斤。1975年,达
到205公斤。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64辆、摩托车126辆、电
话195部、彩电277台、电冰箱72台、洗衣机45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5平方米。1980年,全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

1998年,建立海阳市私营经济园区。本村有12户私营业主在园区内落户,于
青威路两侧建起了商业网点,占地面积1.43公顷。
集体福利1964年,本村成立了医疗站,为本村及邻村群众治病。1985年,集体补
贴2.76万元,全村购买电视184台。1992年集体投资6.6万元,修建自来水蓄水池,村
民开始用上了自来水。1999年,集体补贴6.5万元,安装有线电视。2000年,投资2.
2万元,安装路灯;投资2.6万元,全村安装电话195部。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8年,杨玉运在北城阳村王鉴溪家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
本村第一名党员。1942年成立党支部,杨明战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
里成立了三个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26人,随
军参加了万第讨伐赵保原战斗。1949年,本村党员身份公开,有党员28名。2002年,
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32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杨明战、杨玉秋、杨本升、杨
顺功。1986年起,杨庆东任党支部书记。
1986年以来,村党支部先后6次被评为乡镇先进党支部。2000年,被评为海
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解放后,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
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杨明海、杨玉秋
、杨本起、杨明川、杨顺功、杨庆东、杨庆顺、杨庆敏。1994年起,杨庆敏任村委主
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杨庆德(1929-1982)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团长、师长等职

杨庆浩1924年生,1942年参加工作。曾任苏州振亚丝绸厂党委书记、胥江钢铁厂
党委书记、苏州市轻工局副局长、苏州市人事监察局副局长、苏州绸缎炼染厂党总支
部书记等职。享受地级待遇。
杨喜坤1957年生,1976年参加工作。曾任教师、海阳市人事局科员、山东省人事
厅办公室主任等职。
烈士名录杨从勤杨从起杨本桂
杨明升杨本华杨振江杨本殿杨明勇
杨本琛杨见义杨庆太杨庆治杨庆才
杨训帮杨庆德杨本兴杨庆松杨振河
杨顺仁

撰稿:杨庆东审稿:杨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