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沟崖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227&run=13

概况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史姓从莱阳县迁来建村定居,因建村于齐陡的河崖
之西,故命村名齐沟崖。另一说为原名洼儿,相传因河水将村东河崖冲刷得陡齐而改
名为齐沟崖。后有刘、由等姓陆续从外地迁来。
齐沟崖村位于海阳市政府驻地西15公里处。地处东经121°03′,北纬36°
43′。东与小泊子村为邻,西与南、北茂梓村相连,南与河宝村隔乳即一级公路相望
,北与靠山村接壤,隶属二十里店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
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280户,770人,有刘、史、由、姜、杨、王、周、包、毕、
林、宋、陆、孙、高、祁等15姓,均为汉族。其中刘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9万元。20
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73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87%、7%、6%,人均纯收入3297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51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8年村集体投资35万元、投入2万个工日,建成蓄水量为2万立方米的大口井,
灌溉面积13.4公顷。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16.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10公
斤,总产35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90公斤,比
1978年增长了28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640公斤,总产68万公斤。
1992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积极发展桑、果、蔬菜生产,大力发展以
养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85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44万
元,畜牧业收入402万元,林、渔业收入4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发展了商店、磨坊、建筑队、车辆运输及针织品、
草制品、毛衣加工等。2002年,第二、三产业有从业人员50人,收入124万元。其中
工业、建筑业收入65万元,运输业收入23万元,商饮、服务业及其它收入36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4年,村成立小学。1996年并入朱坞学区小学。学生人数每年30余人
,入学率99%。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4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
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5年,全村收入15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
300元,有各种运输、机耕车辆170余辆,摩托车85辆,电话130部,彩电220台,电冰
箱6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6平方米。1985年以来,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
瓦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村建立了合作医疗站。1978年以来,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
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村建立了幼儿园。同年,村投资6万元,全村
用上了电网供电。1994年,投资5万元,购置了自来水设备,用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底,刘秉海在小泊子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
名党员。翌年,村成立党支部,刘秉海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村成立了互
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20余名民兵参加了镇压佛教会龙
山暴动的战斗。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20余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
个,党员42人。1944年成立党支部后,曾有刘秉海、史德成、王在宽、刘庆章、刘秉
希、史祝芝、刘秉瑞、由仔全任村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5年设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
6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
,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先后担任村行政主
要负责人的有姜仙洲、姜悦福、刘庆章、史德录、史德成、由春九、由同文、刘秉希
、刘庆章、史春芝、姜福海、由仔全。1999年4月,史祝芝当选为首届直选村委会主
任。2002年4月,由仔全当选村委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林保玉刘敬芝刘敬录
史德聪史德坤刘庆文由受礼由受合
由同仁

撰稿:刘秉勋审稿:由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