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坞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223&run=13

概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先居者从江西省九江县迁此建村。因建村处有五个圆土丘
,其形若珠,故命村名五珠。后由于村名被时人戏曰:“五猪”,遂改称珠五,逐渐
演变为朱坞。
朱坞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1°03′,北纬36°43′。东与毛家
庄相望,西与齐沟崖村、小泊子村为邻,北与吴家埠村、南野口村接壤,南与路疃交
界,紧靠乳即一级公路,隶属二十里店镇。距市政府驻地15公里,东距镇政府驻地7
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1公顷,粮田面积204公顷,
果园面积6.3公顷,桑园面积9.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以
及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769户,2097人。有丁、于、王、孙、由、李、张、胜、郝、荆
、沙、阎、谭、宋、赵、唐等16姓,均为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9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6万元。2
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5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
别为55%、18%、27%,人均纯收入3296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54年本村成立了互助组,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投资20万元,建成大口井1座。
1984年本村新建校舍53间。
1992年村投资在四大洼接通电网供电,为日光温室大棚提供服务。
1997年投资50多万元,铺设地下管道,67公顷粮田实现了滴灌。
1997-2000年建河桥3座。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50公斤,总产67.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43公
斤,总产96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643公斤,比
1978年增长了30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660公斤,总产129万公斤。
1992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2002年,全村有蔬
菜大棚500个,27.3公顷,果园6.3公顷,桑园9.3公顷。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664万
元,其中农业收入1178万元,畜牧业收入482万元,林、渔业收入4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建国后,从事草制艺品、针织品生产。改
革开放后,全村相继建成了面粉加工厂、油坊和建筑队等30多家个体企业,从业人员
250人,常年收入234万元。
2002年,第二产业有从业人员260人,收入54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46万元
,建筑业收入300万元。
第三产业1951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先后办起理发、电气焊
、机械修理、商店、集市贸易、运输等。
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0人,收入840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6万元,
商饮业收入450万元,服务业收入281万元,其它收入53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朱坞小学。1956年,成立朱坞完小。1965年,完小改称朱
坞联办中学,学生300余人。1984年,本村出资6万余元,建设新校舍,后又改称朱坞
中心小学。1997年,本村出嫁姑娘李秀梅在烟台为村捐资5万元修建学校。现有教职
工25人,学生370人。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自建国至2002年
,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5人。朱坞秧歌是“海阳大秧歌”的主要流派之一,199
0年获得海阳县政府表彰。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专家讲课或派人外出学习。到
2002年,有1人获得高级农艺师职称,4人获助理农艺师职称,20人获技术员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是半年糠菜半年
粮。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00公斤。1975年,全
村收入37.5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8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440辆,摩托车175
辆,电话250余部,彩电520台,电冰箱85台,洗衣机8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齐,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
面积不足6平方米。1986年,村统一规划房屋建设。到2002年,村民居住以瓦房为主
,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张元庚来朱坞村发展丁春万、于丕兴、孙茂斋等人加
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成立党支部,丁春万任党支部书记,孙茂斋任党支部副书记
。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进行土地改革,组织支前队150
余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本村有烈士28人,其中干部1人。1949年10月,村党
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40余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6个,党员81名。自建立党
支部以来,曾有孙茂斋、丁国信、由桂欣、丁永奎、于丕宽、于丕作、王传礼、刘炳
信、丁桂田、丁桂国、丁宝勤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4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
年6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自成立村政
府以来,曾有孙茂斋、王秀芳、由桂欣、郝立顺、于英、丁国信、由思源、丁永奎、
孙宝荣、于丕作、王传礼、丁桂田、丁桂国、丁树同、丁树钢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
。1999年4月,丁树钢当选为首届直选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赵似祖字怡庭,号秋客。清嘉庆二十一年(1818年)进士。曾任刑部广西
司主事,升授太原知府。著有《希音阁》诗集。祖籍赵疃,自其祖父起,迁到本村。
丁铭德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1993年去世。
丁永义1918年生,中共党员,曾任德州军分区后勤部长(副师职)。
丁军1923年生,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连长、营长、团后勤处处长、北京卫戍
区后勤部部长等职。
于光义1923年生,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
长,合肥陆军学院院长等职。
丁国德1923年生,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团政治部
主任、南京空军军事处处长等职。
丁宝瑞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1952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11月在担任海阳县
丛麻院蚕种场场长时,被烟台地区行政公署评为劳动模范。享受荣誉津贴。
烈士名录孙德山由思平孙瑞卿
丁枝德丁永积丁兴德于培法于臣
张仁水王秀竹由万年孙进发于树村
孙明丁国祥由文悦王臣孙先
孙盛福王宝远张仁义孙桂刘庆水
丁俊德孙盛武丁国玉孙德良孙玉高

撰稿:丁维德审稿:丁宝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