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子前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208&run=13

概况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12人自云南初隶迁至即墨登瑶村。本村王姓先祖王敢
迁至距今嘴子前村东0.5公里处的车道夼建村定居。因战乱村毁,后代又进行了搬迁
。其兄定居山口之前,其弟定居山口之后。因两村之间的坐顶坡山口像嘴,故命村名
嘴子前、嘴子后。另一说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村。1958年建龙头水库(今盘
石水库,下同),嘴子前村多属库区而搬迁至石李,形成同属一个行政村的东、西两
个自然村。
嘴子前村位于海阳市东北部,盘石店镇北部,地处东经121°13′,北纬36
°54′。东与乳山市铁山村为邻,北与潘家沟村相连,西与北鲁家村、大薛家村交界
,南与野口村、金银崮村、大庄相接。距镇政府驻地4.5公里,隶属盘石店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185公顷,山岚20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
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桑、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526户,1280人。有王、刘、张、薛、迟、季、于等姓,均
为汉族,其中王姓占99%。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万元。2000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52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
2%、11%、37%,人均纯收入2724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92万元,第一、二、
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74%、15%、11%,人均纯收入3270元。

大事记

1941年12月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2年3月日军飞机轰炸本村,烧毁房屋672间。
1947年进行土改复查,贫下中农分得了土地。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因修龙头水库,本村搬迁。
1978年2月在村北发现春秋古墓群,并出土大量文物。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7年集体投资8万元,村民捐资7.5万元,建起嘴子前河富民大桥。
1999年修环山路20公里,建小水库1个;投资11万元,建桃园20公顷。
2000年村投资30万元建扬水站,用于桃园灌溉。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33.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0公
斤,总产83.1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70公斤,比19
78年增产7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400公斤,总产110.8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
505公斤,总产89.4万公斤。
1987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0.67公顷,板栗1公顷,桑3公顷;
养兔1.2万只,养山羊120只,养牛78头;建蔬菜大棚8个,桑棚6个;发展养鸡专业户
2家。2000年,第一产业总收入606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125万元,林业收入1万元,
畜牧业收入480万元。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124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00万元,畜牧
业收入329万元,林业收入20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主要是小炉匠、打白铁等,从业人数很少
,生活仅够自给。解放后,办起了粉坊、油坊,规模不大,收入微薄。1985年,村集
体建起面粉厂、红炉,常年利税3万元。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人,收入265万
元,其中工业收入250万元,建筑业收入15万元。
第三产业1951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党支部带领村民积极
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理发、缝纫、电气焊、修理、商饮业等,从业人员50多人
,常年收入25万元,税金6万元。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收入188万元,其
中运输业收入110万元,服务业收入69万元,商饮业收入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解放后,成立嘴子前完小。1969年,成立嘴子前联办中学。199
6年,由联办村共同出资4万元,修建新校舍,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学质量提高
。2000年,学校和本村被评为烟台市“规范化”学校、海阳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自
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60人。嘴子前村的秧歌历史悠久,中央、
省、烟台等歌舞团曾多次派人来村采访和指导。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建国
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00公斤
。2002年,人均存款3000元,全村有机动车260辆、摩托车70辆、电话320部、彩电4
00台、电冰箱60台、洗衣机6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
方米。1985年,建新房区1.2万平方米。1997年,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大街
、巷口设有路灯,村貌焕然一新。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购买放
映机1台,自放电影;投资20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建立医疗站,为残疾、孤
寡老人免费治病;又建起青年活动室、图书室。1983年,投资10万元,修建自来水蓄
水池,村民吃上了自来水。1992年,建立幼儿园。1999年,装上程控电话320部,成
为电话普及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王道同经大庄薛洪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
第一名党员。1943年成立党支部,王道同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5个
互助组,先后开展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80人随军南下。1949年党员
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36人。2002年,有党小组7个,党员62名。先后任村党支部书
记的有王道同、王安锡、王凤岁、王同弟、王令君、王连京、王克信、王宝增、王文
国、王富亭、王德生、王忠江、王富亭。
1999年,村党支部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4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
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
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
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寿山、王连京、王同弟、王克信、王书信、王文国、王公玉、
王信、王富亭、王忠江、王德生、王永军。1999年,王富亭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主任
。同年,村委被评为海阳市模范村委会,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烟台市模范调解委员会

人物

人物简介王学俭1925年生,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文化教员、宣传
干事、编辑等职。194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报社副总编辑。1951年任中朝联
合铁道运输政治部报社主编。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报社副社长兼主
编。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任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副局长。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曾荣立过三等功,被推选为铁道兵团英模代表。在朝鲜战场拍摄的许多战场照片,
被多家报纸刊登过,其报告文学《运输战线的英雄们》被选入1986年出版的《情漫山
河》报告文学集。
王树迪1927年3月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立三等功2次,一等功3次,被评为军
分区劳模。曾任营长、团长等职。1964年转业,任山东淄博陶瓷厂党委书记。
王辅民194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1962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海阳
中医药职业中专校长,山东省中医药培训大学烟台分校校长,兼任全国中医药职业教
育学会理事,烟台中医学会理事。其主持、参与的课题两次获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8月,被烟台市卫生局评为烟台市名中医。其事迹被国家人事部录入《当代
优秀专家人才·中国名医卷》。
王宝1955年4月生。1976年高中毕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参谋、营长、团
长、北京空军航空管理处处长等职。
王永生1958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阳市电影公司副经理。1992年7月,被农业部
、林业部、广电部、文化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评为第二届全国“农林科教电汇映
”活动先进个人。
烈士名录王永进王永修王学正
王德义王德锡王奎中王桂昌王公民
王连桂王德宝王官兆王文奎王进法
王保礼王佐明王克珍

撰稿:王美龙王文全

审稿:王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