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9&run=13

概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山后人张匡合迁于此地建村,以姓命村名张家庄。明洪武
三十一年(1398年),在此建大嵩卫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安徽、湖广等
地移民至此,先迁入的有赵、李、张、王姓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
遂称海阳城里。1942年9月解放后,改名凤城,设四个里,本村为第四里。1945年四
个里分为七个村(建设、巩固、统一、先锋、群利、胜利、民生),本村为胜利村、民
生村,位居凤城十字街西南方及西门外。1948年,七个村合并为四个村,本村为胜利
村。
胜利村位于海阳市南部,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西邻黄家村
,东接先锋村,北连建设村,南靠黄海,隶属旅游度假区。
全村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33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
花生、大豆等。
1955年,全村250户。2002年,全村520户,1520人,有赵、李、王、黄、贾
、杨、包、高、宋、刁、刘、张、徐、孙、于、梅、唐、荣、修、薛、冯、吕、马、
沈、安、鞠、周、崔、尹、邢、董、胡、罗、宁、辛、许、曲、朱、宫、姜、汪、任
、邹、骆等姓。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70万元,人均纯收入3870元,第一、二、三产业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70%、28%、2%。
大事记

1939年4月日军飞机轰炸城里,投弹八枚,炸毁设在本村的完小及民房若干间。
1940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三日)日军进占城里。
1941年1月国民党军第二十六旅旅长秦毓堂,暗地投降日军,率部进占城里,日
军撤离。
1942年9月16日本村解放。
1946年进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和房屋,彻底翻身解放。
1947年11-12月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盘踞凤城35天。师长阙汉骞及师部设在本村

同期国民党流亡县长李耀亭乘船来凤城,虚张声势,发表反共演说,威胁鼓动百
姓流亡青岛。当其得知蒋军守不住凤城,便乘船逃回青岛。凤城四个村村民被裹胁去
青岛李村难民收容所即达一千余人。
1950年村民组织互助组进行生产互助。
1955年全村90%以上的村民加入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升为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
1964年开展“四清”运动。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1968年,村造反派夺权,胜利大队管委会由革命委
员会所代替。
1973年村投资数万余元打机井8眼,并配套电力,能灌溉全村80%的土地。
1974年本村通电,村民们家家用上电灯。
1976-1996年村集体购进20马力机动船1只,40马力机动船2只,60马力机动船1只

1981年村安装上自来水,家家户户吃上清洁的自来水。
同年村投资2.5万元建起面粉厂,当年12月正式投产。
同年一只20马力的渔船失事,船上渔民无一伤亡。
1985-1987年村集体相继建起香槟饮料厂、童鞋厂,常年收入18万元左右。
1990年村出资建厂房2000平方米,对外招商进行羊毛衫加工。
1992年建海水养殖厂。养殖户达30户,常年收入60万元以上。
同年村投资安装了闭路电视。
2000年为个体养殖户集中划定畜牧小区,并配备电力。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左右。1978年,粮食亩产250公斤,总产26万
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50公斤,总产35万公斤,比19
78年增长10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398公斤,总产477万公斤。
胜利村经济来源自古依靠渔业。1965年前,全村有捕捞帆船12只。1968年后
,开始发展机动船。至2000年,全村有260马力渔船2对,80马力船6对,60马力船10
对,40马力以下船80多只,从事海水养殖的小船20多只。
1984年开始发展海水养殖,养殖品种主要是扇贝、贻贝。2000年开始,主要
养殖牡蛎。2002年,全村海水养殖水面13.33公顷,全村第一产业收入4877.5万元,
其中农业收入706万元,林业收入6.5万元,畜牧业收入503万元,渔业收入3596万元
,其它收入66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全村工业有木匠铺,制作小车棚、棺材等,另有酿酒作坊,收
入微薄。建国后,发展起勾花、加工草制艺品等项目。改革开放后,集体建饮料厂、
童鞋厂,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相继倒闭。1997年后,相继建起兴隆制衣有限公司、
华丰制衣有限公司、冷藏厂、建筑公司等私营企业9家。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500余人,收入1952.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913.5万元,建筑业收入39万元。
第三产业建国前,本村即有饭馆、杂货店等12家商铺。1983年,村建起饭店、水
炉,成立拖拉机运输队,从业人员40多人。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
第三产业,建起私营商店12家、饭店8家、食品加工2家、机械维修3家、车辆运输及
轿车出租专业户30家、海鲜商贩200余人。
2002年,全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00余人,收入140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3
0万元,服务业收入23万元,商饮业收入87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校址设在本村。后相继改称高等小学、
第一小学、凤城小学。1942年9月解放后,设立凤城完小兼中心小学,校址使用本村
没收地主的房屋。1948年停办。1972年成立胜利小学,有教师6人,学生160人。200
0年,合并到凤城中心小学。随着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至2002年
,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8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建国
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5年,全村人均口粮200多公斤,全村收入25万元。
1974年,用上电网供电。1981年,投资10万元,全村吃上自来水。1982年开始,全村
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60辆,轿
车8辆,摩托车280辆,彩电900台,电冰箱350台,洗衣机480台,程控电话460部,全
村有新房260栋,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成立合作医疗,村民平常用药费报销50%。1978年以来,随着集
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93年安装闭路电视。2003年安上路灯
,闭路电视改为有线电视,孤寡老人享受“五保”待遇。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5年废里设村,民生村党支部书记为宋学忠、李汉臣;胜利
村党支部书记李长起。后,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赵凤山、李汉臣、王振荣、黄金昌、
王贤、宋学忠、宋学礼、李仁庆、赵杰等。2002年,有党小组5个,党员53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9月解放后,为凤城镇第二里,里长沈际三。1945年设
村政府,民生村村长赵全山;胜利村村长赵凤山。1948年合并为胜利村。1958年,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村始称村民委员会。各时期村主要领导人先后有赵凤山
、李汉杰、黄金昌、王裕礼、李汉杰、高仁述、宋学忠、胡殿华、李奎五、高仁述、
黄自义、周丰山、李仁庆。1999年,李仁庆当选为第一任直选村委会主任。2003年,
汪新喜当选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李赞元(1623-1678)原名李立。清顺治帝赐名赞元,字公弼。原籍福建
泉州府安溪县虎头村。先祖李明,以军功占籍大嵩卫。李赞元少年丧父,无力从师,
由其母教读。后被致仕通判赵景星收为义徒,发愤读书,造诣颇深。顺治十二年(16
55年)考中进士。翌年四月,任山东道御史。奏言刚直不讳,皇帝称其为“真御史”
。顺治十四年(1657年)二月,李赞元奉旨巡按湖南、湖北。三楚(长沙、武陵、江陵
一带)岁饥,李捐资籴谷,赈济饥民;水灾冲毁农田,又倡捐筑堰,植树护堤。翌年
抵襄阳,协同巡抚、提督巡察险阻,布防守护;蠲免赋税,鼓励生产,百姓得以安居
乐业。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李奉命巡察淮南、淮北盐政,查出虚报盐课征额、
官吏勒索盐商、盐商提高盐价及卤场官吏纵役营私、串商自肥、虚填减数等劣迹,据
实上疏,改革盐政。皇上批谕:“所奏与盐政有裨,下户部皆议行”。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李赞元还京,因盐税超收,晋升左副都御史。都察院原有建言牌13道,后
,建言官惧奏疏致祸,遂废此牌。李接任左副都御史,立复建言牌,启迪同僚建言,
兴利除弊。所上诸疏,多施行有益。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李赞元升为兵部督捕右
侍郎(清代惯例满人为左侍郎,汉人为右侍郎)。
李赞元官居要职,门庭显赫,但家规甚严。故其13子,皆无纨绔之习,史有
“三世八进士”的美谈。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李赞元在北京病逝,御赐“祭葬如例”。葬于发城
村东北,观山之阳。名列国史馆《名臣列传》。
李本涵(?-1689)字海若,大嵩卫(今胜利村)人,兵部侍郎李赞元之长子。清康熙
十六年(1677年)在京城考中举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及第,任庶吉士。他出
钱粮赈济莱阳之饥民,救活万余人。大嵩卫城墙倒塌,他带头捐资,城墙得以修复。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秋,病逝于京城官邸。因乐善好施,死后家无余资,家乡怀念
他,举荐他入乡贤祠。
李香(1712-1785)号拙道人,李赞元之孙。擅画花卉、走兽、松鹰。其画作立意
新奇,构思别致。传世作品不多,较著名的有《松鹰图》、《双鹿图》等。尤其是《
松鹰图》堪称大手笔,不仅在乾隆年间有开拓精神,即在今天仍能独树一帜。
杨骏又名杨树润,1927年生,中共党员,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毕业。1943年参加革
命工作,l945年6月参加八路军,曾任班长、排长、指导员等职。在解放战争中荣立
大功5次,获奖章3枚,被授予战斗模范称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大功2次,获军功
章2枚。回国后入第一坦克学校营团军官队学习,毕业后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战术参
谋,战术训练科副科长等职。1965年9月,任中央电视台军事组副组长、组长。“文
化大革命”中被揪斗,后入“五·七”干校。1971年回中央电视台,1977年后任军事
部主任。
王荣鑫又名王学庸,1928年6月生。大学毕业,副教授。1949年于华北农科所任
练习生。1958年毕业于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分配到青海畜牧兽医学院任教33年。1
991年离休迁居青岛市。有两篇论文获青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三等优秀学术论文奖
,《青海积鬃啬生理研究》论文,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被国家教委、
人事部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黎秉礼1930年生,中共党员。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1947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
放军。曾任师、军司令部参谋、科长,团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
刘本玉1931年生,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军参谋长,少将军衔。
李仁奎1949年3月生,中共党员。凤城成人教育学校教师。1993年9月,被国家教
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安建华女,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凤城中心幼儿园院长。1983年3月,被评为
山东省优秀教师。1984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徐美丽女,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曾在海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1999年
3月在大阎家镇计生办,被评为烟台市计划生育劳动模范。
赵杰1964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海阳第三针织厂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凤城镇
商贸公司经理、凤城旅游开发总公司经理,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兼任海阳市美术家协
会主席、烟台市美术家协会理事。1989年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三年,曾拜国画大
师吴传麟、杨耀为师。其作品《早秋》曾入选山东省作品展,《江山永固》入选《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大野小居》入选烟台市政协书画
联谊会作品选集。
烈士名录徐学仁刘进恒刘天锡
李汉昌李树湖王文玉赵国玉黎炳武

撰稿:李学春审稿: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