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岚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89&run=13

概况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于姓先来此看山,李姓随后迁来定居,后逐渐繁衍
成村。因村庄坐落在海拔近600米的玉皇山北麓,周围群山环抱,且地势较为平坦,
岚气弥漫,故命村名平岚。
平岚村位于海阳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21°21′,北纬36°52′。东、南两面与
乳山市相邻,北与朱兰夼村相接,西邻马格庄。隶属盘石店镇。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
,距市政府驻地31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3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
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苹果等。
村东南有著名景观平岚瀑布,村南岭为石英脉水晶矿点,村西有矿泉水,终
年流淌,为海阳市旅游景点之一。
2002年,全村有101户,320人。有李、于、刘、郝、王等5姓,均为汉族,
其中人口较多为李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434.7万元,人均纯收入3399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
收入的比重为91%、4.5%、4.5%。

大事记

1940年7月1日八路军胶东十六团进驻本村,本村解放。
1942年冬季八路军某部三、四分队的伤病员,在本村养伤。
1947年3月华中建设大学迁移到海阳办学,部分师生曾住本村,时达三个月。
同年春驻乳山秦家庄的国民党二十六旅,抓走村民3人。
同年本村村民俘获驻留格庄的国民党二十六旅的上尉和勤务兵2人,缴获长短枪
各1支,手榴弹1枚。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与朱兰夼村合并为一个生产大队。
1960年同朱兰夼村分开,独立成为生产大队,下设两个生产队。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60公斤,总产1.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60公斤
,总产20.16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00公斤,比
1978年增长了4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520公斤,总产29.12万公斤。2002年,粮食
亩产560公斤,总产12.6万公斤。
1985年以来,村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到2000年,有国光、红富士、乔纳
金、红星等优良品种20多个,果园面积达到13.33公顷,户均0.1公顷,产量达20万公
斤,收入达16万元。20世纪末,苹果滞销,影响了果农积极性,先后砍伐果树若干,
改种西瓜、花生、板栗等其它经济作物。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395万元,其中农业
收入126万元,畜牧业收入264万元,林业收入5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后,本村主要是小手工业,以勾花为主,收入很低。后陆续办起了
粉坊、油坊,规模较小,收入微薄。1990年以来,外出打工人数较多。2002年,第二
产业从业人员16人,收入2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9万元,建筑业收入11万元。
第三产业1952年,办起供销社代销点。改革开放后,先后发展起电焊加工部、商
店、理发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人,收入19.7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万
元,服务业收入12.7万元,商饮业收入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2年,成立平岚小学,1995年撤销。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
中专院校者38人。村中有5人获农业技术员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60公斤,只能靠野菜糊口。建国后,村民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3年,全村收入10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在3000元以上
,有小型拖拉机70余辆、三轮车3辆、汽车3辆、摩托车22辆、电话60余部、彩电80余
台、电冰箱18台,家庭影院、影碟机等几乎与彩电配套。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参差不齐,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6平方米。建国后,村进行了统一规划,街道整齐宽阔,村民全部住上宽敞明亮的红
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
,大队购买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84年投资近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
1992年,筹资修建了自来水工程。2000年,全村一次性安装50余部电话,成为电话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王喜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2年,成立党支部,王喜水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村先后成立了青抗先、
妇救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反奸、反特、反霸斗争,组织青壮年支前参军。在解放
战争中,随军支前的有4人,参军立功的有10余人,其中有2人为国捐躯。1949年,党
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8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2个,党员18名。曾任村党支部
书记的有王喜水、李春海、李书言、刘占生、李书俭。
1983年,本村党支部被评为海阳县先进基层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后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
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
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
人的有李春海、李书言、刘占生、李书俭、刘洪军。1999年5月,党支部书记李书俭
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于天武李书起

撰稿:李龙审稿:李书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