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子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71&run=13

概况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杨姓来此定居建村。因建村处有抗倭军寨遗址,故
命名为小寨子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于姓、姜姓由文登迁入。另一说为清
初建村。
小寨子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20′,北纬36°45′,东邻大
埠圈码头,西接郭格庄,南靠霞河头村,北连蒲莱河村。原属大辛家镇,2000年12月
,大辛家镇撤销后,隶属留格庄镇。北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17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05.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
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果类等。
2002年,全村有304户,814人,有辛、王、贾、于、綦、隋等姓,其中于姓
人口占97%。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万元。2000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578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
10%、48%,人均纯收入2838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1万元,第一、二、三产
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57.15%、22.6%、20.25%,人均纯收入3116元。

大事记

1942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一日)国民党顽军秦毓堂部城里驻军偷袭本村,打伤
村民40多人,其中20多人被送往留格庄秦毓堂部监狱关押。
同年7月本村中共地下工作者于兴业、于长湖,在城里遭国民党顽军秦毓堂部杀
害。
同年8月本村解放。
同年冬日军胶东拉网大扫荡,在小寨子村抓走村民于发芹、于兴亮、于长湖等十
多人。于长湖被押往青岛,注射细菌实验针,于当年年底死亡。
1947年本村为胶东军区输送参战人员110多人,为海阳县第一村。
1953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76-1988年两次栽苹果14公顷。
1979年率先在农业、工业及照明方面使用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1989年开挖南大沙对虾养殖基地4公顷。
1996-2000年修水塘2个。
1999年修拦河闸1座。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7.7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41公
斤,总产20.1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粮食亩产508公斤,总产47.5
万公斤,比1978年亩产增长167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682公斤,总产61万公斤。2
002年,粮食亩产415公斤,总产42.8万公斤。
1976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主要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四
代红金星等,果园面积16.7公顷,常年收入90万元。改革开放后,发展起养兔、海上
捕捞、水产养殖等。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41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80万元,畜牧
收入221万元,其它收入11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主要有制糖、酿酒,从业人员20多人,收
入极其微薄。1961年,集体建起面粉厂,职工4人。自1986年以来,相继建起养鸡场
、羊毛衫加工厂,从业人员达120多人。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3人,收入163万
元,其中工业收入90万元,建筑业收入73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起商店及理发、电气焊、修理、
贩运、运输等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60多人。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6人,收入
146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26万元,服务业收入46万元,商饮业收入74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39年,成立小寨子小学。1962年投资数万元,改造校舍。1981年投资
20万元,新建学校、幼儿园,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学校、幼儿园均达烟台市级“
文明学校”、“文明幼儿园”标准。自建国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60人。
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专家、技术员来村授课或外出观摩学习。到200
0年,村民有助理农艺师3名,获技术员职称8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建
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全村收入528万元,人均存款3000元。2002
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93辆、摩托车107辆、电话130部、彩电160台、电冰箱60台
、洗衣机12台、照相机3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4平方米。1989年,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并修起连村路。2002年,人
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69年,村合作医疗站成立,村民平常用药药费报销50%。1978年以来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9年,在本镇率先购彩色电
视机为村民播放。同年投资10万元,全村用上电网供电。1981年投资20万元,新建小
学幼儿园。1984年投资15万元,全村用上了自来水。1996年,伤残及70岁以上村民,
免缴各项税费。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于书斋经张百川、张钤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
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成立党支部。先后任党支部书记的有于德汉、于华堂、于吉珍
、于兴升、于书斋、于良法、于岐洲、于云洲。1992年10月起,于云洲任党支部书记
。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50名。自于云洲任职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市评
为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6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3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
组织。曾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有于从仁、于兴升、于良法、于吉珍、于吉湖、于锡
汉、于云洲、于吉祥、于文云。
本村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级社会服务“达标村”。

人物

人物简介于兆震1923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洛阳军分区副政委。
于良志1930年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
山东省文联委员。1944年1月参加工作,任小学教师。1946年4月出席胶东区文教模范
代表大会,被选为三等模范小学教师。当年被保送到胶东师范(中师)深造。1947年入
华东新闻干校学习,后到《大众报》社工作。1949年发表中篇小说《王老五和互助组
》,获1950年《山东文艺》一等奖。1949年11月调山东省文联任《山东文艺》编辑。
1954-1956年任《前哨》副主编。1972年任《山东文艺》副主编。1978年从事专业创
作,1979年任山东人民出版社文艺编审室副主任兼《柳泉》杂志副主编。1984年任山
东省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兼《柳泉》主编。其间,被聘为《中篇小说选刊》顾
问。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代耕》、《衣裳》、《姐妹之间》,长篇小说《白浪河上
》,散文集《飞花集》。名列《中国文学家辞典》。
于珍1936年生,1956年入党,1960年8月参加工作,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制造
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曾任吉林工业大学教
研室党支部书记,一机部部长秘书、农机总局负责人,机械部农机局副局长,轻工部
机械局局长、轻工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兼部机关党委书记,中国轻工总会会长、党
组书记(正部长级)兼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正部长级)兼国家经贸委机关党委书记。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十六
大列席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于明波1938年2月生,中共党员。1964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分配到航空部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设计部门工作。后调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部。曾
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设计部副总设计师等职。主要从事大、中型军用运输机和中
、远程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在新型飞机的改型研制任务中,任副总设计师,并于198
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空中加油工程研制工作中,任空中加油飞机副总设计
师,先后两次被航空部记一等功,1996年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
技进步特等奖。1991年被评为航空部劳动模范。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于前章1950年生,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70年军事学院学员。曾
任连长、营长,湛江市海军陆战旅长等职。1999年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于永林1951年6月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1969年12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
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唐山煤矿学院医疗系学员,军医等职。1986年转业到唐山市骨
科医院,先后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矫形科副主任等职。荣立三等功1次
。载入《中华当代名人辞典》。
烈士名录于守芹于起通于长利
于起彬于德芹于本元于川通于庆寿
于维永于兴元于凤桐于焕利于德彬
于荣财

撰稿:于吉竹审稿:于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