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6&run=13

概况

元至大二年(1309年),成延令从湖北省襄阳县来此定居。因户数少,以姓命村名
小成家。明正德三年(1508年)建大成家,村中有成、陈二姓居住。解放后与小成家合
称成家。另一说为,元至大初年,成姓建村,分大、小成家。1958年两村合并,定名
成家。
成家村坐落在海阳市南部,烟凤公路西侧,地处东经121°12′,北纬36°
43′。东邻芝坊村、河崖村,南靠庙头村,西南接臧家村,北连石人泊村,隶属旅游
度假区。
全村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3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地瓜、花生、蔬菜等农作物。
2002年,全村86户,255人,有成、陈、韩、王、黄、邵、于、孙、魏、石、臧
等11姓,均属汉族。
195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1万元。2002年,经济总收入190万元,第一、
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44.7%、51.6%、3.7%,人均纯收入2640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49年前同芝坊村为一个行政村。1949年后,跟芝坊村分设行政村。
1955年大成家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小成家成立大型互助组。
1957年同西河崖村合并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0年跟西河崖村分开,本村成立生产大队。
1975年大队投资2万元,安装变压器,解决了村民用电问题。
1978年大队投资3万元,用上自来水。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8年村委投资2万多元,铺设200多米滴灌管道,浆砌渠道250多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50公斤,总产4.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90公
斤,总产12.5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03公斤,总产6.1万公斤。2002年,第一产
业收入8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82万元,渔业收入3万元。
第二产业1960年,村投资建砖瓦厂,从业人员10余人。另有从事地毯、勾花等业
,总收入6.8万元。改革开放后,以发展针织加工业为主,有毛衫加工企业4家,常年
收入60万元,税金6万元。2002年,第二产业收入98万元。
第三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收入7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3万元,服务业收入4万
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62年,本村投资建起小学,在校学生20余人。1980年与芝坊小学合并
。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1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靠扛活、讨饭为生,半年糠菜半年粮。建国后,人民生活
水平逐步提高。2002年,全村有摩托车20余辆,电话60余部,电视机70余台,电冰箱
30余台,洗衣机10台,拖拉机5辆,轿车5辆。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齐,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
面积不足4平方米。1980年,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每户都住上了红瓦房,人均
居住面积12平方米。2002年,村又统一规划了居住楼区、商业区、工业区。1992年,
被县府评为村镇建设明星村。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16平方米。
集体福利从1978年起,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9年,村
集体投资,购买彩电1台。1982年,大队又给每户补贴现金150元购买电视机,共补2
0余户。1998年,投资1.7万元,安装有线电视。2000年,村委又投资1.5万元,安装
65部电话机,成为电话普及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8年,村建立党支部,有党员4名,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先后
有成孝善、成治田。1956年1月至1960年12月,隶属西河崖村。1960年与西河崖村分
开后,本村建起党支部,有党员6人。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成治田、成节福、成洪
运、成洪全。2002年7月起,成洪良任村党支部书记。本年,全村有党员12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村历届行政主要负责人有陈顺、成曰俊、孙永喜、成积、成治
田、成洪远、成福亭。1999年4月起,成洪良任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成振升成洪喜成奎

撰稿:成治敏审稿:成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