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远牛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52&run=13

概况
明宣德年间(1426-1434年)建村。因本村处于西远牛庄之北,故命村名北远牛庄

北远牛庄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19′,北纬36°44′,东与南
庄相邻,西与寨后村相接,南与西远牛庄、东远牛庄相连,北与六甲村相望。北距镇
政府驻地5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20公里,隶属留格庄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6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
2002年,全村有345户,990人。有李、孙、乔、薛、刘、王、徐、吴、张、
辛、唐、董、姜、于、冷、林、胡、骆、任、周、赵、高、梁等姓,均为汉族,其中
人口较多的是李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7万元。20
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7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8%、14%、38%,人均纯收入2998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28万元,第一、二
、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50.6%、23.4%、26%,人均纯收入3281元。

大事记

明宣德二年(1427年)闻韶等组建崇雅艺苑,倡练乐舞书画。
1942年8月本村解放。
1943年成立互助组。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8年村投资6万元,建起扬水站。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0年春集体投资6万余元,在村西、村南建大口井5座,灌溉面积53.3公顷。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42公斤,总产22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59公斤
,总产41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10公斤,比19
78年增长151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216公斤,总产22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3
88公斤,总产40万公斤。
1995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种植蔬菜,建大棚80多个,总面积13.3公顷
。2000年,产量20万公斤,收入达40万元。本年,全村经济作物收入100万元,畜牧
收入50万元,渔业收入130万元。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107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
550万元,畜牧业收入327万元,渔业收入100万元,其它收入100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以编苇席为主,收入仅够自给。1949年,
建粉坊、油坊等,但规模都不大,收入微薄。1985年,村集体建面粉厂、挂面厂等,
后发展起刺绣加工、勾花、食品加工等。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80人,总
收入50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00万元,建筑业收入100万元。
第三产业1949年,建起供销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
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理发店、修理部、商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0人
,收入551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00万元,服务业收入161万元,商饮业收入29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0年,成立了北远牛庄小学。1968年,新建校舍24间,成立了北远牛
庄完小,学生200余人。1978年,改为三年制,教职工4人,学生100余人。教育质量
稳步提高。自建国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21人。
村党支部重视农业科技,多次派人外出培训学习。2000年,村民有3人获助
理农艺师职称,7人获技术员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
。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92公斤。1975年,人均
粮食251公斤,全村总收入80.6万元。2000年,全村人均存款2998元。2002年,有各
种运输车辆128辆、摩托车55辆、电话135部、彩电261台、黑白电视机78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8平方米。1978年,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投资3万元建小楼1幢。1980
年,硬化新房区路面500平方米。2002年,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人均居住
面积2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生活福利逐步提高
。1981年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78年,全村投资8万多元,用上了电
网供电。1988年,全村投资5万多元,用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0年,李京奎、李京章、乔守兴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成
立了党支部,李京奎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
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40人,随军参战。1949年10月,党员身
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6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8个,党员41名。曾任村党支部书
记的有李京奎、李在玉、李芹秀、李聚田、李庆福、李沛林、李芹早、李聚会、李绍
忠、李聚仁、李沛禄。1993年起,李振清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3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3月,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
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
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李京章、李庆福、李安吉、李玉珠、李绍忠、李吉玉、李振
清、李保国、孙志学、李振清。1999年5月,李振清当选为第一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2002年5月,李文龙任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李芹溪(1912-1947)曾任村农救会会长。1941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1月20日,在凤城战斗中牺牲。
李庆禄(1918-1947)194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海阳独
立团连长。1947年7月,在蓝村车站战斗中牺牲。
李聚法(1928-1950)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
4月,在潍县九龙山战斗中,带领全班战士攻克一座大庙,俘敌24名,全班无一伤亡
。21日晚,其所在连队奉命攻打潍县城北关。李聚法与3名战士封锁街道,连续打退
敌人5次反扑,保证大部队胜利完成攻击任务,立特等功1次,与另3名战士被誉为“
潍县四勇士”。后被华东野战军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10月,参加中国
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8日,在第二次战役中牺牲,时任连长。
李庆胜1917年生,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党支部
书记、协理员。1959年任河南省保卫处处长、公安局局长。享受地专级待遇,行政1
3级。
烈士名录李芹溪李玉珂孙恒吉
李荣富李吉彬李修元李聚法李广祥
李聚亭李庆禄

撰稿:孙恒发审稿:李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