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48&run=13

概况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因建村处有天自冢,遂命名天自冢村。清朝末
年,官府将周围村庄划为十个甲,按顺序排列,本村为六甲,故改名为六甲村。
六甲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19′,北纬36°45′。东以大河
为界,与三甲村相望,西与东洼村接壤,北与河崖村相连,距乳即一级公路1.5公里
,南与北远牛村为邻。隶属留格庄镇。北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18公
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3.3公顷,适宜种植小麦、玉米
、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300户,850人。有李、徐、杨、刘、高、崔等姓,均为汉族
,其中李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万元。2000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315万元,人均纯收入278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48万元
,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38.3%、31.7%、30%,人均纯收入30
70元。

大事记

1942年8月本村解放。
1953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发生九号台风,河坝决口,洪水进村,村民转移。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5公斤,总产1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66公斤
,总产47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68公斤,比19
78年增长了202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520公斤,总产63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
483公斤,总产55.1万公斤。
1981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重点是大棚韭菜,成为
留格庄镇的拳头产品。全村种植大棚韭菜8公顷,常年产量60万公斤,收入达90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93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53万元,畜牧收入371万元,其
它收入14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生产锄、镰等,从业人员10多人,收入仅
够自给。建国后,村里先后建起粉坊、油坊,规模不大,收入微薄。1979年,村集体
建立了标牌厂,从业人员6人。1980年,村建立了塑料拉线厂,从业人员8人。1988年
,李行宽自筹资金建立了铸造厂,李玉林建立了童装厂。此后,全村相继建立了面粉
厂、油坊、石材厂、织衣厂等15家企业。2000年,全村工业从业人员70多人,工业总
产值130万元,利税35万元。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5人,总收入775万元,其中
工业收入770万元,建筑业收入5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电气焊
部、修理店、商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8人,收入735万元,其中运输业
收入5万元,服务业收入75万元,商饮业收入65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了六甲小学。1962年,成立六甲农中,学生100余人。19
65年,成立六甲联办中学,由六个联办村共同出资10万元,新建校舍39间。1977年,
六甲村投资资金5万元,自建小学校舍24间。1988年,六甲联办中学改制为六甲学区
小学,教职工16人,学生242人。之后,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自建国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20多人。
1992年,六甲学区被烟台市评为“花园式学校”。1994年,被烟台市评为“
校园经济先进学校”。2001年,被烟台市评为“规范化学校”。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
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5年,全村收入20万元。2000年,全村收入131
5万元,人均存款3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110辆,摩托车71辆,电话1
40部,电视机279台,电冰箱106台,洗衣机3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6平方米。1983年,村规划街道、新房区,面积1.3万平方米。2002年,人均居
住面积2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69年,村成立了合作医疗站,村民平时用药报销50%,病重住院报销
70%,并对老人和重病人上门送医送药。1976年,本村自行发电,村民照明用上了电
灯。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购买
了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80年投资5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3年
投资20万元,建大口井1座,灌溉面积66.7公顷。1985年投资10万元,村民用上了自
来水。上世纪末60%的农户安上了电话,成为电话普及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李永福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
。1942年,成立党支部,李永福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反奸
、反特、反霸斗争,组织支前队10余人,随军参加了万第讨赵(保原)战斗。1949年党
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9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5个,党员45名。曾任村党支部
书记的有李光润、李志善、李良善、李光润、李光成、李绍云、李炳森。
1985年九号台风后,六甲村党支部被中共烟台市委评为抗灾抢险模范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
管委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委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始
称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李仕艾、李广润、李崇太、李振奎、李光
沛、李良善、李振奎、李会南、李丕叶、李廷玉、李炳森。1999年1月起,李炳森任
主任。1978年,六甲村被海阳县政府评为文明村。

人物

人物简介李益亭民国时著名画家。所画山水鸟及花卉,画坛称誉,全国有名。其
画作深山之虎,沙上之骥,多有精品。1935年6月,台湾《钟声报》三版刊载消息:
海阳名画家李益亭在台举行个人作品展览。海阳市博物馆存有其作品。
李绍善1929年10月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45年参加八路军。1
953年转省建筑工程局任助理监察员。1959年调省建工学院,先后任马列教研室主任
,教务科长,机电系副书记,城建系书记,高教室负责人,《高教研究》总编、副研
究员等职。
李松兰女,1945年8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65-1970年,在兰州大学现
代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市省工业卫生实验所工作。1979年,在部队从事国
防科研工作。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四等奖4次,荣立三等功1次。
徐燕玲女,1959年7月生,主治医师。1975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教师、医师等职
。199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曾任美溪医院心电室主治医师。其论文《B超诊断双
侧卵巢多囊性病变》,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东北地区联合会第二届学术会上发
表。
烈士名录徐庆志徐盛田李祥本
李廷友徐福志李富善李光河李和贵
李振佐李振祥李义善李光涛

撰稿:李炳林审稿:李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