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儿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39&run=13

概况

明泰昌元年(1620年),鲁姓从山西省榆次县迁此建村。因村处古塔南侧,故取村
名塔儿庄。后有徐姓、姚姓等迁来定居。
塔儿庄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15′,北纬36°47′。东与徽村
为邻,西与镐地村接壤,南与步鹤村隔青石公路相望,北与儒家村隔山为邻。隶属留
格庄镇,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10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
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板栗等。
2002年,全村有480户,1316人。有李、刘、王、鞠、杨、董、吕、孙、辛
、温、韩、孟、赵、杜、修、 、于、柳、徐、申等姓,均为汉族,其中李姓居多。
195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182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是21.3%、
76.8%、1.9%。人均纯收入3278元。

大事记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本村刘瑜(生卒年不详)被咸丰帝敕封为奉政大夫加四
级医师,赐御前医师称号。
1940年5月村民刘学津、刘学沂、刘仁等,打死打伤日伪军各1人。
1941年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同年村民刘德昌、杨忠善、温彬等3人,活捉敌团长1人。
1945年冬塔儿庄以中心河为界,分为东塔儿庄和西塔儿庄两个行政村。1955年冬
,又合并为一个行政村。
1955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村投资1万元,建猴子沟小型水库。
1965年村投资4万元,建帽子山小型水库。
1974年村投资1万元,建直径20米、深9米的大口井。
1976年村投资16万元,建北山水库。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村投资11万元,在皮匠湾建大口井1座。
2000年村民郎丰平、鞠宝喜分别捐资5000元,王金捐资1000元,整修村内南北大
街;刘臣捐资5000元用于村内建桥,捐资10000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90公斤,总产17.1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150公
斤,总产33.15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23公斤,
总产66万公斤。1988年以来,在村党支部带动下,群众栽植苹果、板栗8.7公顷。20
02年,粮食亩产473公斤,总产68.6万公斤,第一产业年收入达252万元,其中农业收
入235万元,林业收入6万元,畜牧业收入8万元,其它收入3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塔儿庄仅有制袜、制粗布、打花边等小手工业,从业人员只有
20多人,收入仅供自给。1967年,村建起了铸造厂,从业人员30多人。改革开放后,
全村又建起了油坊、豆腐坊、农具厂、配件厂、毛衫加工厂、缝合厂等个体企业。2
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10人,收入90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900万元,建筑业
收入8万元。
第三产业1963年,村投资1000元建房2间,办起了代销点。改革开放后,先后建
起了4个商店及电气焊修理部、饭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总收入22
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7万元,商饮业收入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建有私塾。解放后,建成塔儿庄小学。1975-1977年,又
建立塔儿庄中学,有学生300多人。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专院校者26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90公斤左右。解放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2000年,全村人均收入2978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100辆,摩托车149辆
,电话321部,彩电367台,电冰箱70台,洗衣机5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1975年,村统一规
划街道和房屋建设。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民福利也逐步提高。1969年,建起合作医
疗站。1983年,村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部,自放电影。1985年,村投资48000元,建
自来水蓄水池1个,并配套自来水管道。1996年,村投资13万元,进行电网改造。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9年,刘金铎在西迟格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塔儿庄第一
名党员。1940年,成立塔儿庄党支部,李洪顺任党支部书记。1945年,分为东、西塔
儿庄两个行政村。李洪顺任东塔儿庄党支部书记,李同喜任西塔儿庄党支部书记。在
党支部领导下,村成立若干个互助组,先后组织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并组织
支前队30多人、爆破队8人、民兵60多人支援前线。1949年10月塔儿庄党员身份公开
,有党员20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6个,党员46名。1955年,东、西两疃并为一
个行政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刘文才、李洪顺、王同福、李同喜、温斌、刘德昌、
鞠振甲、王学、杨金田、李永祥、李金、李维斋、郎丰臣、迟勋章、孙兴元。自孙兴
元任职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第一任村长刘金铎。1958年,改称大队管
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
始称村民委员会。先后有王永秋、王江、鞠会甲、鞠仁山、王同林、刘金铎、李德俭
、李守喜、杨从田、王同福、李金、李维斋、鞠锡志、刘相亭任村长或村委主任。1
995年起,刘相亭任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王永秋(1908-1988)194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冬参加工作。1
949年,任青岛市总工会主席。
辛友三1924年生,1942年参加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省商业厅
党委书记。
刘宝庆曾用名刘一村。1926年生,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10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曾任北京市南苑机场政治部主任,副师级。
刘臣1930年9月4日生,1946年8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等战役和沿江剿匪战斗,荣立过三等功3次。曾任师级研究
员。
刘志亭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青岛大学教授。
李维辉1960年3月生,中共党员,辛安信用社主任。1989年,被中国农业银行总
行评为优秀信贷员。
刘云亭1964年生,天津大学毕业。曾任青岛重点项目指挥部主任。
烈士名录刘忠喜李庆喜刘文汉
李洪申刘善堂王竹鞠友生王洪全
李永江赵丕勤刘义李忠喜刘文桂

撰稿:刘文龙审稿:孙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