荪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30&run=13

概况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刘姓来此定居建村。因此地花草树木繁多、香气浓
重,故命村名荪疃。后王、李、高、辛、张诸姓陆续迁来定居。
荪疃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18′,北纬36°47′。东与留格庄
为邻,西与埠落村相连,南与草家泊村隔青石公路相望,北与院下村接壤。隶属留格
庄镇。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15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5.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
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桃等。
2002年,全村有305户,889人。有刘、王、高、李、辛、于、鞠、董、张、
黄、宫、林等12姓,均为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5万元。197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1万元。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35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
别为73.68%、16.98%、9.34%,人均纯收入3074元。

大事记

1942年8月9日八路军解放留格庄,本村解放。
1947年进行土改复查。
1951年成立互助组。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6年本村开始修建库容60万立方米的芝麻山水库,1978年竣工。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5月1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海阳县拍摄《中华大地奇观》专题纪录
片,记述了本村无臂妇女任吉美的事迹。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30公斤,总产18.24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14
公斤,总产46.1万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435公斤,总产22.7万公斤。2002年,粮
食亩产431公斤,总产39.2万公斤。
1986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桃子,苹果品种主要有红富士、乔纳
金等,桃子品种主要有北京蜜、大久宝等。2002年,全村苹果、桃子约13.3公顷,收
入80多万元。有大棚37个,主要种植网纹甜瓜、葡萄、樱桃、桃及各种蔬菜等,常年
收入近40万元。
改革开放后,本村有养鸡、养羊专业户7户,另外,多数农户都喂养长毛兔
。2000年,畜牧业收入60万元。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173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
70万元,牧业收入300万元,其它收入1146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没有工业项目。解放后,仅有小手工业,主要是草制品编
织、绣花等,收入不多。1982年后,办起豆腐坊、红炉、面粉加工厂。1984年,残疾
人高振明租用集体房屋,自办耐火材料加工厂。2002年,加工厂有厂房36间,汽车1
辆,拖拉机1台,各种机器设备5台。
1990年后,本村的羊毛衫加工业发展迅速。2002年,有编织机20台,缝合机
50台。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2人,收入40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300万元,建
筑业收入100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982年起,先后建
起饭店、商店、理发店、修配组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收入达220万
元,其中运输业收入20万元,服务业收入100万元,商饮业收入10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了荪疃小学。1969年5月,建起了18间新校舍。自建国至
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者68人,中小学生在校率为100%。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生活贫苦,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解放后,人民生
活逐步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00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370公斤。2000年,全村
人均2788元,人均存款15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车辆80辆,摩托车80辆,电话1
60部、彩电265台、电冰箱55台、洗衣机25台。
村庄建设解放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村民住房非常简陋,多是草房。改革开放
后,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人们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村民全部住上了瓦房。20世纪9
0年代,村里新盖、翻盖房150幢。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2年,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1990年
,全村安装了闭路电视。村里规划修建了3条街道,并安装了路灯。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高科福成为荪疃第一名中共党员。1949年党员身份公
开,全村有12名党员。2002年,全村有党员50人。先后有高科福、高科贤、刘长永、
辛忠志、高军、王同兰、李宝书、刘保光、刘振军、高佐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
4年起,高佐弟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8月解放后,村设村公所,第一任村长为高科贤。1943
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
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主任为刘保荣,下设民政
、调解、民兵、治安等组织。曾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有高科贤、高科本、高廷臣、
辛忠志、高海、王同兰、李宝书、王同选、刘富贵、刘宝荣、刘胜兵、刘宝寿、高佐
弟、高崇第。1999年4月,党支部书记高佐弟当选为首任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高轲轩生卒年月不详。清朝进士,曾任四川省洪雅县县令。
刘长胜(1903-1967)曾用名王相保。中国杰出的工人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著名
的国际活动家。1921年,随舅父去海参崴做皮匠、当店员和码头工人。俄国十月革命
后,组织远东地区的工人参加志愿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10月,加
入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曾就学
于海参崴党校和莫斯科列宁学院。1935年4月,在莫斯科奉命携带共产国际与中共中
央通电的密码回国,将密码交给周恩来。同年6月任全国总工会西北局执行主任。19
39年9月受党中央委派,赴上海恢复和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并同刘晓组建江苏省委,
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和省委副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和中央上海局副书记。上海解放前夕,以8000名党员为骨干,组织起10万人的人民保
安队,团结各阶层人士护厂、护校、护电,动员群众向国民党军队残部发动政治攻势
,迫使部分敌人放下武器。
1953年10月,当选为世界工联书记处书记。1957年后,当选为世界工联第四
、五、六届副主席、执行委员。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八届
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全
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非友好协会会长。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下
,于1967年1月20日含恨去世。1979年1月,党中央为其平反昭雪。
刘保左(1926-1998)1942年参加工作,曾任师政委。
高书(1937-1999)曾任沈阳军区某部高级工程师。
高可正1925年生,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1966年曾任贵州省六枝特区地质勘探公
司党委书记。
王同战1945年2月生,中共党员,海阳市卫生防疫站工会主席。1992年12月,被
中国红十字会评为先进会员。
刘殿甲1945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64年12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班长、排长
、政治指导员、正营职协理员等职。1984年10月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党委纪委工作,
曾任正科级秘书,正处级纪检员等职。
任吉美女,1946年生。生无双臂。她以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练成以足代手
的巧妇。中央及省、市电台、电视台都有过专门报道。纪录片《中华大地奇观》之“
无臂女人”,就是专为其拍摄的。
高崇峰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分配于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工作。1992年任办公厅处长。
王威东1958年生。烟台开发区荣昌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主要生产荣昌肛泰
、甜梦口服液。进入21世纪后,开发研制治癌药物。
烈士名录高科占高山高秋
辛忠三王同芝刘汉臣

撰稿:王同声审稿:高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