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甲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16&run=13

概况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一说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梁姓来此建村,
以姓命村名梁家。明末及清初,杨姓、高姓、姜姓、于姓等自外地迁来定居。民国时
期属于二区,因与大辛家之梁家重名,当时又属竹金社二甲,1930年改名为两甲村。
两甲村位于凤城街道办事处东北部,地处东经121°17′,北纬36°45′。东、
西、北三面是丘陵,东与河崖村相接,西与新安村土地相邻,南与北洼村相连,北与
王家泊、彩春泊村土地相交,隶属凤城街道办事处,南距街道办事处驻地8公里,西
距海阳市政府驻地18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75户,483人。有梁、高、杨、姜、于、宋、王、李、徐、张、
盖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高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万元。2000年,农
村经济总收入813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1.42万元,
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48%、16%、36%,人均纯收入3050元。

大事记

1942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初十日)国民党投降派秦毓堂为挽救败局,到青岛搬兵
增援。一股日军侵入本村,大肆抢掠。
同年9月秦毓堂残部逃窜,本村解放。
1952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64年春山东省省长白如冰来村视察。本村被评为海阳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大队。
1982年投资10万元,建造大口井1座。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12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40公斤
,总产19.2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20公斤,比
1978年增产8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460公斤,总产23.92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
产575.8公斤,总产34.5万公斤。
1985年,在党支部带领下,村民大量栽植苹果树,主要品种为红富士、新红星,
并加速改接老品种。2000年,由于水利条件较差,全村7.3公顷果园,产量仅8万公斤
,收入15万元。2000年,农业总产值205万元,其中经济作物总收入180万元,畜牧业
收入15万元。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409.7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24万元,畜牧业
收入159.25万元,其它收入26.48万元。
第二产业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人,收入136.23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经商、
运输、客运、出租服务等个体业户,常年收入120万元。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40人,收入305.46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50.62万元,服务业收入37.23万元,商饮
业收入117.61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两甲小学。1971年,有学生115名。本年起,村投资新建
校舍18间,教学设施配套,教育质量提高。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
者20多名。1982年,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按期放映有关法律、科技等影片。2000年
,两甲村组织的大秧歌队在本市秧歌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村重视科普教育,多次聘请
专家讲课或派人外出学习。1996年,本村被镇政府评为科技科普村,被市政府评为文
明村。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逐步
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20公斤。1975年,全村收入10.8万元。2002年,全村有各
种运输车辆82辆,摩托车58辆,电话80部,电视机121台,洗衣机26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不足6
平方米。1980年起,村统一规划、建设街道。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福利不断提高。1972年以来,先后投资1
0万元,购置小麦脱粒机5台,拖拉机6台,为村民的耕种、收获服务。1981年投资4万
元,用上电网供电。1982年购置1部放映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1991年,
修建机井和蓄水池,村民吃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高成功由于志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
名党员。1944年,由高成功、姜文林、杨泽芹、杨玉芹等4名党员成立党支部,高成
功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发动群众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组织,推
翻了伪政权,打倒了地主恶霸,胜利完成土改工作任务。1949年党组织公开,全村有
党员15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25名。1945年8月,姜文林任党支部书记
。1950-1985年,先后有高永芹、杨孝芹、高永芹、姜本、姜明义、王学才、高洪义
任党支部书记。1985年起,高成洪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建立村政府,杨泽芹任村长。1958年10月,改称大队管
理委员会。1968年5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
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
负责人的有杨泽芹、高永芹、杨竹芹、杨希山、杨孝芹、高京修、高德修、于沛吉、
姜民、杨京早、高成洪。1999年4月,党支部书记高成洪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王学才1924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曾任金坛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县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县委委员,江苏
人民检察院镇江分院副检察长、检察长,镇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杨耀川1934年10月生,中专文化,工程师。1952年进济南柴油机厂任刨工、铣工
。1958年提升为技师,曾任业余加工厂厂长,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任委员,厂技术
改造攻关队总指挥、技术组组长等职。参加了中国第一台一千吨摩擦压力机的制造,
曾获省革新能手、技术尖子等称号,立二、三等功各1次。1993年7月退休后,为海阳
的机械制造业做了大量工作。
高文修1938年12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63年9月北京工业
学院毕业。先后任航天部设计所设计员,辽宁精密机械公司办公室秘书,航天部基地
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正处)、基地副总经济师、基地副主任(正局)等职。兼任湖北航
天汽车公司总经理、中法合资三江雷诺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立二等功1次,1993
年获航天部最高奖航天奖。
姜善1944年生,1965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
。1990年国防大学毕业后,曾任福建省三明市警备区司令员。
烈士名录宋德明梁振福于沛霖
姜凤先姜玉林于泽云梁正福

撰稿:高成中审稿:高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