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沟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108&run=13

概况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姓、安姓先后来此定居。继之有汪、薛、李、王、
杨等姓由外地迁来定居。因建村河沟之北,故命名北河沟村。
北河沟村位于凤城街道办事处北2.5公里处,地处东经121°15′,北纬36°43′
。东距李王庄2公里,西离邓家村1.5公里,南与南河沟村相连,北与马明庄为邻。隶
属凤城街道办事处。
全村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3公顷,其中粮田面积70.5公顷,果园
2.3公顷,桑园0.7公顷,蔬菜大棚种植面积1.9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大豆、地瓜、花生、蔬菜、桃、苹果、桑等。
2002年,全村有223户,596人。有高、安、汪、杨、李、王、孙、辛、薛、马、
赵、荣、刘等姓,均是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高、安、汪、薛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万多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1142.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3.
5%、51.8%、24.7%,人均纯收入2800元。
大事记

1942年9月国民党投降派秦毓堂残部从城里逃窜,本村解放。
1945年5月一股日军突袭新安村,本村教师高奎定、高祥轩在新安村被日军杀害

1947年11-12月国民党第五十四师进攻海阳,盘踞凤城35天,使地瓜未能收藏,
全部冻烂在地里,各项物资损失严重。
1953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61年原与南河沟、马明庄同为一个行政村,本年分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85公斤,总产9.6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50公斤
,总产39.6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50公斤,总
产62.1万公斤,比1978年增产20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600公斤,总产67.8万公斤
。2002年,粮食亩产585.3公斤,总产33.2万公斤。
1990年起,村民始建蔬菜大棚,进行科学养蚕,发展果业。2000年,有蔬菜大棚
40个,收入达40万元;桑园0.7公顷,收入达2万元;桃、苹果1.4公顷,收入达4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268.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22.8万元,畜牧业收入42万元,
渔业收入3万元,其它收入0.5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农闲加工扫帚、锅盖,从业人员12人,收
入仅能自给。1969年,村集体建面粉厂,1998年转由私户经营。1976年,由村管理、
分户加工地毯、勾花,从业人员约100人。1998年,有个体针织户4户。2002年,第二
产业从业人员120人,收入592.2万元。
第三产业建国初期,村民就有做豆腐、生豆芽的传统。1983年以来,村发展起小
卖部3处,开饭馆的1户,蔬菜贩运的2户。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2人,收入2
82.4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9.8万元,服务业收入100.4万元,商饮业收入122.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建国后,本村与马明庄、鞠家庄、南河沟村联办小学。1956年,成立河
沟完小。1976年实行民办公助时,本村投资建校舍12间,有教职工6人。自建国至20
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2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半粮半菜度日。建国后
,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185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50公斤,
全村收入15万元。2000年,全村总收入760万元,人均存款2500元。2002年,全村有
运输车4辆,大小拖拉机50余辆,摩托车60余辆,彩电140余台,电话90部,电冰箱5
0余台,洗衣机16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凹凸不平,住房全是草房,人均不足6平
方米。1970年,村统一规划建房。2000年,村民住房均为瓦房,并且宽敞明亮、街道
平整。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16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78年
底,村投资3万多元,村民集资1万多元,安上电灯。1979年,村投资7万元修建大口
井,解决了部分地的浇地用水。1989年,村投资3.5万元,村民集资3万元,建成自来
水蓄水池,使村民用上清洁的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7年,薛振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后有
高奎京、安凤鸣、杨振福、马振福等先后入党,并成立了党小组。1957年建立党支部
。2002年,全村有党员28名。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薛振升、高奎经、安凤鸣、安奎恒
、杨益堂、汪新法、王秀平。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61年前,与南河沟村、马明庄为一个行政村,村负责人先后
为高奎京、于德民、赵守海。1961年,3个村分开后,本村设大队管委会。1968年,
大队管委会改为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
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青年、妇女等组织。1999年,村民直选村委会,
王秀平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主任。曾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薛振升、安凤鸣、汪新祺
、孙进喜、杨益堂、高经南、汪新法、高瑞光、安坤堂、王秀平。

人物

人物简介王志义曾任广州市外经贸委主任,已病故。
高绍维曾任山西大学校长。
高孟卿1928年生,中共党员。1944年到胶东公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八路军。先后
任文化教员、宣传干事、指导员、宣传股长,赴朝志愿军公安一师宣传科科长、处长
等职。1969-1980年,先后任大连市外长山要塞区海洋守备区副政委、政委。离休后
,撰写并出版了《活捉郑云峰》、《马喜山匪帮的覆灭》、《炮轰五风楼》、《围困
长春纪实》等多部革命回忆录。
王志智1931年生,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69年任福州军区政治部
组织部副部长,同年当选为中共“九大”代表。1971年任守备一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任,1981年起,先后任厦门市人武部政委、市委常委、厦门市技术中心高级顾问。
烈士名录安凤起汪新福高经保

撰稿:安坤堂审稿:王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