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奇闻异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864&run=13

一门九进士 大嵩卫城里人李赞元,于清顺治乙未(1655年)科考中进士;长子李本涵,于康熙戊
辰科(1688年)考中进士;其孙李椅是康熙乙未科(1715年)武进士,李桐是雍正癸卵科(1723年)进士,李谷
是雍正庚戌科(1730年)进士,李果是乾隆丙辰科(1736年)进士;重孙李承瑞、李承庚为乾隆辛未科(1751
年)同考中进士,次年,欣逢壬申恩科,李承芳又得进士。
鹊巢于地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惯于乔木冠部筑巢的喜鹊,却在平地垒窝而居。乡人看到,
皆谓奇事。
奇相婴儿 清康熙元年(1662年),徐惟平之妻生一男儿,四目、四手、四足。人皆以为奇相,自
古罕见。
蛙不语湾 旧时,东村十字街口西北隅,有一"鸭儿湾",五条水沟汇流此处,故有"五龙聚汇"之
称。此湾面积约400平方米,终年积水,深达2米。夏季,青蛙聚入湾中,哑而不鸣;若游至他处,则
亮喉大叫。时人称:"鸭儿湾,五龙聚,蛙不语,真神秘。"
一对巨鲸 民国19年(1930年),两条巨型鲸鱼,均长约6丈,搁浅于桃源村南海滩,被民团士兵击
毙。
高寿老人 王子久,今凤城镇先锋村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于民国22年(1933年),
亭寿114岁,为本县最高寿命。王老是海阳的名医、宿儒、武林泰斗,临终前仍耳聪目明,神志尚清,
生活基本能以自理。其养身之道,可归纳为"十好":好劳动,好武功,好说笑,好禅坐,好阳沐、冷
浴,好吃杂粮、野莱、松子,好以文艺养神,好迎旭日运动,好自我按摩、推拿,好饮回龙汤;十戒:
戒烟、戒酒、戒脏、戒愁、戒淫欲、戒贪得、戒熬夜、戒戚戚、戒滥食、戒应酬失度。更可贵者是持
之一恒,从不任性。曾著《养身笔谈》,付梓问世,读者甚众。
举重力士 民国年间,今大阎家乡潮里村包正仁(包腾浦),高六尺余,阔肩细腰(时称蜂腰),肌
肉发达,臂力超众。中年赶大车为业。民国26年(1937年),包驾载重三千余斤的大车,往海阳城西关
运送,行至城北里许"碾子桥"南,辕骡蹄伤误车。包一时性起,将骡子卸套,拴于车尾,自己驾车,
拉到西门外源记号。同年,包在城里与王长兴、王第生、荣福顺等人击掌打赌,举石600斤,高过头
顶,不慌不喘,众人夸为"活霸王"。
一蛇双头 1962年4月中旬,中房村徐洪桥在园中发现一条双头小蛇,长约一尺,体呈淡绿色,
间以灰白条纹,头部条纹盘环,隐若人面。
畸重健儿 莱西县姜家泊黄吉全与海阳北城阳王保花结婚,1968年生一儿子,取名黄建国。两个
月体重28斤,七岁增至77斤,17岁重达188斤。经医生检查,孩子身体健康。黄建国天资灵敏,说话迟
钝,食量惊人,力气出众。五岁时,每顿吃饭二斤半尚不饱,提重55斤不费力。18岁后,发育正常。
无臂巧妇 任吉美,大辛家镇小滩村人,嫁于荪疃李恒竹。任先天无臂,精神痛苦,后以惊人的
毅力,苦练、恒练、精练,终于练成以足代手的无臂巧妇。包饺子、扦面条、糊饼子、做点心,样样
干净利落;缝纫、剪裁、勾花、结网,件件巧如用手;扫地、梳头、劈柴、打地瓜丝,事事做得漂亮;
绣花、剪纸、扎糊、写字技艺也很精巧。
1984年至次年,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两次来县,拍摄任吉美生活影片《一个无臂的女人》。
枯心古树 海阳旧县城(今风城)北城楼左侧,有一株古老的皂角树,"虬枝屈铣,围可合抱"。民
国26年(1937年),树干心部已枯腐成筒,惟余厚皮,以作支柱,但树冠枝叶繁茂,生机盎然。
麦秀双歧 1943年,风城鞠述臣在黄金洼种的小麦,杆壮叶茂,长势喜人。抽穗时,有一株生长
两个麦穗。群众传说:"麦秀双穗,丰收喜兆"。

1981年1月,中共海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编写地方志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
由县委办公室主任姜殿邦牵头,组建《海阳县志》编纂小组,着手进行工作。同年4月,成立《海阳
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张言诗,副主任杨申、耿仁贵,委员七人 下设办公室,主任荆甫斋,副主
任王宗祥、徐彦铮,工作人员陆续增至12人。1983年8月,调整编委会,张言诗仍任主任,邹梅清、李
桂阳任副主任,委员42人。其间,党史、县志合署办公三年。1984年6月,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单
设。
1984年3月,县机关体制改革,重组县志编委会,主任于洪贵,副主任杨寿山、于希文,委员12人;
县志办列为常设机构,主任荆甫斋兼主编。翌年,王永宽任副主任,刘志耘、刘舒秋任副主编。1986
年6月,孙吉文任第四任编委会主任,杨寿山、于希文、荆甫斋任副主任,委员10人,刘志耘接任主
编。本届编委结束了编志工作。
新编县志的资料来源:一是查阅旧志、典籍、档案、报刊、谱书;二是采访口碑;三是利用乡镇
志、部门志;四是函调电询;五是撷取县经委、编委、计委、统计局和人口普查、文物普查、地名普
查、农业资源调查、工业普查的资料。八年来,先后到过国家及有关省、市、县图书馆、档案馆、博
物馆,查阅档案5000余卷;访问了800多人次;发函千余封;征集文献数百份;辅导编写乡镇志、部门
志52部。共计积累资料3000余万字。
《海阳县志》业已付梓,这是县志办公室全体人员,乡镇志、部门志编写人员和县内外关心修志
工作人士呕心沥血、辛勤劳动的硕果。1984年,县志初稿撰就,分送县委、县府、县志编委会审核。
1987年4月,二稿修成,呈交省、市史志办审批;同年7月,举行了《海阳县志》评稿、改稿会。之后,
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县志办的人员,对全部志稿又进行了修订。其间,县志编纂人员临深履薄,时
畏贻误后世。本照信史铸稿、经世致用的信条,集思广益,切蹉琢磨,力求志书真正具有资治、存史、
教化作用。
在编写过程中,早期在职编辑纪效和志业未竟,罗疾病故;赵冰姿先生,年过花甲而入志林,夜
以继日, 入年有余, 执笔成稿占全志三分之一;离休干部徐德全、赵寅经编妥《海阳县财政志》、
《海阳县二轻工业志》之后,又为县志撰稿五篇;特约顾问于长泰、荣积川一丝不苟,严察纰漏,认
真匡正,对意书贡献颇多。
《海阳县志》编纂期间,全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董一博亲临指导。董老年至耄耋,仍精神矍铄,
深夜批阅,并为《海阳县志》题名。本县早期共产党员李桂岩、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张维兹,风尘
仆仆,躬莅故乡,提供海阳县建党、建政、重大兵事等翔实资料。台湾知名国学家、辅仁大学博士班
教授周绍贤,借返里探亲之机,修正了部分志稿,并提供了很多有关资料。全国著名作家峻青、修孟
千,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新闻硕士班导师吕建中,山东省原文化局长鲁特,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主任
杨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工作部主任王巨光,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孙珍宝,水电部水利医院院长、医学教授祝志新,丹东市电视大学校长、经济研究员荒蓬,南京医学
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副书记高自修,新华社世界形势研
究室主任、高级记者王崇杰,文化部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电影管理系主任薛润芳等海阳游子,或抵县阅
稿,或函授见解,或惠给资料,为志书增辉甚多。烟台市志办主任、副编审赵修基,副主任慕香友,
科长、副编审张津宝,科长尚庆元,陵县县志办主编尼清云,威海市志办主编宋协生,副主编刘德煜,
副主编、副编审苗丰麟,荣成县志办主编、副编审吴德永,长岛县志办主任包福华,莱阳县志办主编、
副编审孙政军,乳山县志办主任杨洪勤,牟平县志办副主任王树山,应邀参加为时两句的评稿、改稿
会。各位主编、主任不避酷暑,夙夜匪懈,剀切批评,挥笔斧正,于本志质量大有裨益。上列诸君,
在此一并致谢!
按"三新"要求编写社会主义新方志,纵涉数代,横及百科,内容浩繁,工程甚巨,编辑人员水平
有限,疏漏、谬误实所难免,敬祈读者教正。
《海阳县志》编纂委员会
一九八八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