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革命摇篮一一香山小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861&run=13

香山,位于海阳县小纪镇石马瞳头村西,以"野花芳草,吐香染世"而得名。香山小学初建于此山
之夼,傍山依水,松柏掩映,环境僻静。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办学堂。翌年,海阳始兴新学。后《天坛宪法》提倡复古读经,
禁止兴办学堂,激起进步文人愤慨。城里鞠国香、李琴生,潮外村包文渠,尚山村刘勃,董格庄于会
友,石马疃头村王延龄,两甲村杨忠琴等,齐至县署,慷慨陈辞,主张倡办学堂。县知事李廷朗素尊
康、梁,推崇维新,遂准此举。于会友、王延龄,兴致勃勃,奔走劝捐,于民国4年(1915年)办起海阳
第一所私立高级小学香山小学。后分两校:一为董格庄高小,不久停办;一仍名香山小学,迁至今小
纪镇石马瞳头村东庙,王延龄任学董。他与校长王坤等人,拟定《治学箴言》:"立德树人,养正育
才,尚义志新,勤学崇实。"王延龄曾致词奋勉师生道:"吾侪拥戴维新运动,始倡新学,废古制而设
新课,破陈俗而兴新风,为新中国造就新人材。务期全体师生立志维新,实学新知识,力求科学救国。
更冀吾校事事新、人人新、日日新,代代更新,庶不失敝人之厚望耶!"
香山小学校长王坤,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曾参加"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王坤竭力反对读死书、
死读书的注入式教学法,提倡循循善诱,自学辅导;时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围坐攀谈,对重大事件深
剖细析,阐明是非,提高学生的辨别、观察能力。更可贵者,他敢于打破旧的教育规章制度,组织学
生自治会和学以致用研讨会,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抛开国民小学的通用教
材,讲解高尔基、鲁迅等进步作家的文章。王坤授课,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达到教学的目的。王坤的
风采、精神,治学之道,在香山小学树立了光辉榜样。后,因病长逝,学生悲痛万分,同声一哭。
民国20年(1931年),王醒三(王保忱)继任校长。此人才华有余,而品行不端,尤酷嗜鸦片。良莠对
比,学生更加怀念王坤校长,憎恶"大烟鬼"王醒三。师生之间,曾发生几次磨擦,但王醒三劣性难移,
矛盾愈加激化。一次,王醒三卧烟榻耽误上课,部分学生拥至王醒三家(石马疃头村),张贴标语:"打
倒大烟鬼王醒三!"怒呼口号:"吸食鸦片,如蛇缠身!脂液吸尽,弱体损魂!倾家之根,亡国之因!"王醒
三掩襟拖鞋,走到院中,骄横地撕碎标语,掌击班长刘华升。学生怒不可遏,派代表五人进屋捣毁烟
具,烧尽大烟土,其余学生强拉王醒三回校上课。因吸大烟犯法,王醒三被迫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次日,学生自治会利用康乐活动,举办林则徐烧鸦片座谈会,以志斗争获胜。
民国21年(1932年),中共青岛沧口区委成员张静源转移到莱阳,开展莱海边区的革命工作,发展
党的组织。他先后介绍石马疃头村王之凤、新庄头村刘松山(于寿康)等人入党。是年暑假,刘松山、
王之凤、王善本等革命青年,以王醒三贪污学款为导火线,在香山小学发动学潮,斗争王醒三。王手
捧假帐,傲然抵赖,并责斥学生聚众闹事,图谋不轨,要报县治罪。学生毫不示弱,推代表王华升登
台宣读已查明的事实,并请知情人当众对质。王醒三见证据确凿,不寒而栗。学生自治会负责人给王
醒三归结四条劣迹:(一)知法犯法,吸食鸦片;(二)侵吞学款,危及教育; (三)沉沦邪途,治学无方;
(四)不务正业,常误上课。最后学生齐呼:"报县治罪!"王醒三被迫表示,情愿辞去校长职务,付还贪
污之款,请勿报县处理。王之凤、刘松山见斗争已达目的,遂出而调解,照王醒三的要求了结。
王醒三被斗下台,由王谦三继任校长,王玉三、王兰分任教务、训育主任。王谦三是国民党的左
派,竭诚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向往革命,追求真理。为人品行端正,富
有正义感, 故索孚众望。 上任以后,重整校风、校纪,严治教学工作,继承王坤的优良传统,恪遵
《香山高级小学治学箴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王之凤、刘松山与王谦三的交情甚笃,三人议定聘请张静源任该校国文教员。张应聘来校,先后
缜密地在学校发展徐育航、李亚亭,臧重瑞(臧季玉)、徐相泰等20余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外
发展刘仲益、张贤和、李桂岩等一批党员,增强了党的力最,莱海边区的党组织迅速地建立起来。其
间,进行了泊子、苟格庄、羊郡夺枪斗争,扩大了革命武装。进而奔波于胶东各地,开拓党的工作,
为创建中共胶东特委奠定了基础。
训育主任王兰,赋性乖戾,处事阴险。张静源抓住其个性,讲究策略,对他进行团结。王兰嗜爱
下象棋,张静源的棋艺高明,"国共两党","楚汉相争",结为棋友;王兰喜好说古道今,卖弄学问,
张静源靠自己的博学多才,常常和王兰促膝畅谈,王心悦诚服。因王兰品行卑劣,党员和进步学生要
对他进行斗争,张静源谆谆告诫党员:"斗争要讲策略,地下活动要隐蔽、巧妙,不可突现、暴露,
香山小学是刚刚开辟的革命基地,我们不能失掉这块阵地。"
小纪民团分队队长刁培忠借过兵之名,鱼肉乡民,怨声载道。刘仲益与张静源议妥,以香山小学
的革命学生为骨干,发动群众向刁培忠进行算帐斗争。获胜后,张静源故意对王兰说:"学生为民分
忧解苦,是王兄训育有方。"王兰耸肩一笑。
张静源当时一天只挣一元钱,可是他节衣缩食,资助学生购买《铁流》、《母亲》、《徬徨》、
《呐喊》、《生死场》、《中流》、《作家》、《国家与革命》、《读书生活》、《永生》、《新知
识》、《世界知识》等书刊,暗中指导学生阅读,从中吸收思想营养。
王谦三经常对学生讲:日寇侵我东北三省,有血气的炎黄子孙,决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学祖逖,
挥师渡江,中流击楫,收复国土;要学岳飞、戚继光,驱逐倭虏,还我河山;还要学祖逖闻鸡起舞,
健身壮魄,捍卫中华民族。他多次带领学生,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揭露同军的侵华暴行;积
极进行募捐活动与抵制日货斗争。
民国22年(1933年)春,张静源根据革命的需要,去牟平刘伶庄,仍以教学为掩护,进一步开展胶
东党的工作。临行时,饱含革命激情,为党员、学生题藏头诗一首:"香自寒来梅傲雪,山色皑皑梅
更洁。春风送暖融六出,风鸟欢唱颂梅歌!"意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张静源离开香山小学后,该校革命师生除继续加强学校工作外,还担负着中共胶东特委与海阳特
支、莱阳中心县委及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同学们避险躲卡,密送文件,智勇并施,掩护同志,成绩显
著,博得特委表彰。
民国22年(1933年)10月12日,张静源被叛徒徐元义杀害。刘仲益、王之风、刘松山、李桂岩、孙铭
瑞、孙学之等20多名共产党员,夜间集合于张静源曾秘密开会的香山沟,沉痛地悼念先烈。王之凤挥
泪题诗:"张公音容宛如生,杜宇泣血吊英灵。犹见小窗灯火明,似闻先生读书声。壮志未酬身先死,
留得浩气贯长虹。莫道香山弹丸地,却燃星火耀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