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秧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694&run=13

渊源 秧歌起源于劳动。因常用领唱形式,具有号子特点,亦称“秧号子”。明洪熙元年(1425年),
大嵩卫指挥使司乐舞生闻韶,为指挥兼镇抚赵通欢庆“五世同堂”,综合汉、宋、元等朝流行的龙、
狮、傀儡、社少、村田乐等舞蹈动作,吸收雅乐中、羽、人、皇、干、旄六小舞的舞姿,结合当地民
间乐舞特点,编排出秧歌舞。于悬御赐“七叶衍祥”金匾之日,正式演出。自此,秧歌兴起。
发展 秧歌舞以其豪放、活泼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吸引着广大群众,故迅速传入民间。
清朝中叶,广为流传,拜师学艺之风,遍及全县。东石兰沟的秧歌,就是寨前村荣氏兄弟传授,尔后
传入盘石店、朱吴、高家一带。
雏形秧歌,无固定程式和演唱脚本,大都即兴发挥,或依靠老艺人言传身教。后受外来艺术的熏
陶,吸收民间武术的英武功架与戏剧的表演技艺,秧歌舞的角色、舞姿、演唱,更加丰富、优美。
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秧歌舞除保持其传统形式外,又充实了新内容、新形式。县青救会干事
姜良忱,将霸王鞭演变为打花棍;教师徐晓东,把闺秀舞扇改成彩扇舞;剧作家虞棘,吸收海阳秧歌
的精华,创编秧歌剧《改邪归正》;教师隋易夫,排练了秧歌舞《送公粮》、《光荣花》、《献花篮》、
《民兵舞刀》,深受群众欢迎。
1959年,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烟台专区艺术馆、海阳县文化馆及秧歌艺
人颜明玉、王法等,对海阳秧歌进行挖掘、加工,把这一民间艺术提高了一大步。同年,海阳秧歌队
参加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自此,命名海阳大秧歌。晋京汇演,名列前茅,
引起文艺界瞩目。嗣后,中央歌舞团、总政歌舞团、山东省歌舞团等单位,相继派人来本县挖掘、整
理,使其更加丰富,更具特色。
流派 海阳大秧歌因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影响,形成大架、小架两个流派。
大架 以凤城、东村、徽村、大阎家、二十里店、大辛家、留格庄一带为代表,朱吴、高家、盘
石店受其影响,亦属此派。该派的乐大夫、霸王鞭、花鼓、樵夫的动作,多仿武术英姿,雄勇、大方;
其他角色的舞姿,则文雅飘逸,仅以打击乐器伴奏。
小架 以行村、辛安、郭城、发城、徐家店、战场泊、泉水头、黄崖、小纪等地为代表,其舞姿
少拳术功架,动作小巧利落,风格粗犷简约,以打击、管弦乐器伴奏。
特点 海阳大秧歌的特点大致有六:(一)舞队庞大,群舞单逗;(二)结构严谨,礼仪庄重;(三)舞
则纯舞,唱则逗情;(四)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走阵多变,布阵巧妙;(六)鼓乐单纯,快慢适度。
阵容 海阳大秧歌的阵容,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顺序是:三眼枪——彩旗——乐大
夫——花鼓——村叟、家妇——渔翁、樵夫——相公、闺秀——货郎、翠花——锢漏匠、王大娘——
丑婆、傻小——霸王鞭等。
程序 进村 舞队行至对方村头,鸣三眼枪三响,示礼报信,该村会首率秧歌队或村民击乐相迎。
乐大夫指挥乐队、演员,由慢到快热烈欢舞,行“三出三进”礼,每番趋步向前,双手托伞,躬身行
礼,然后率队进村。
串街 仪仗前导,鼓乐交响,演员边舞边行。以两路纵队为基本队形,节奏时快时慢,队形不断
变换,多采用“串剪子股”、“双龙摆尾”等套路。
耍大场 舞队进入广场,以“慢走阵”舞圆场。鼓乐和精采节目居中,如众星捧月,各显身手,
欢快扭舞。
跑阵势 以“快走阵”紧张扭舞,或单队或双队或多队,连续跑出巧妙变换、多姿多式的阵势。
演唱 演员走大圆场、乐大夫致祝词后,点报节目,应点演员入场演唱或舞蹈。
收场 乐大夫致答谢词后,率队行“二龙吐须”、“三出三进”礼告别。
旧时,除上述程序外,秧歌队若遇松门、牌坊、神驾、寺庙、祠堂,均须行三拜九叩礼;两台秧
歌相逢,要尽情斗舞,依礼互拜。
阵势 海阳大秧歌阵势巧妙,变换多样,主要者图示如下:
龙 摆 尾
之 一 之 二

二龙吐须
之 一 之二

四 门 斗
之 一 之 二

乐谱 大秧歌的音乐由打击乐、牌曲、唱腔三部分组成。扭舞时以“串街”、“快走阵”、“慢
走阵”使用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