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654&run=13

农民夜校 民国初期,冬闲季节,部分村庄自发地成立夜校,由村中热心教育的知识分子担任教
员,吸收无力从师的儿童、青年学习文化,主要课程是《三字经》、《百家
姓》、《通俗尺牍》、《共和国文》、《日用杂字》、《千家诗》、珠算等。因教材适当,学以致用,
很受农民欢迎。早期革命者于洲,曾利用农民夜校进行宣传,组织农民协会。《山东省各县市十九年
度教育年报》载:全县有夜校63处,学生2008人。
冬学 1942年12月,县、区均成立冬学促进委员会。一切中心工作都通过冬学进行宣传、发动、
组织。冬学教员除小学教师兼任外,各级政府还动员并训练农村中部分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充任民师。
冬学识字课本由国防教材编委会编印,有甲、乙、丙三种读本;政治课本,初期采用鲁南编印的《抗
战道理》及临时教材。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学时间,组织农民学习文化、政治,取得明显效果。
该年,全县有冬学学员23562人,1943年达36276人。凤城、徽村、辛安、东村、台上、才苑、桃园、郭
城、龙头、崖南头、岚前坡、窦疃、潮外、高家、仓山等村的冬学办得较好,全县闻名。
民校 冬学结束后,转为常年民校。分民众夜校、青年夜校两种形式。民众夜校,仅男性农民参
加;青年夜校,男女均可参加。1948年,学员达33444人。这种学习形式,建国后持续多年。
妇女识字班 1941年本县北部地区解放后,即发动建立妇女识字班。解放后,妇女识字班普遍建
立,利用午间学习一二小时。1943年,学员达24327人。课后,有的在炕头、锅灶挂上识字黑板,有的
把课本放在纺花车旁,一面劳动,一面学习,效果较好。不少人达到能看书、读报、写信、记录水平。
较好的识字班有东村、台上、秋林头、仓山、桃园、朱吴、微村、夏屋庄、纪家店等。解放战争时期,
妇女识字班仍然存在,1948年,全县有16399人参加学习。
小先生运动 小先生教学运动始于1943年。1949年仍广泛发挥作用,全县有小先生1655人。他们
利用读报、写识字牌等形式,教失学儿童和中老年文盲,涌现出许多模范小先生。被选为胶东区一级
模范小先生的有仓山村张庆云、岚前泊村修元敬、朱吴村王翠英等人。胶东新华书店出版的《一万元》
小册子,登载修元敬的模范事迹。
其它学习组织 1945年教育改革,强调成人教育为主,农民业余学习组织进一步发展。除业余学
习组外,还成立了中老年读报组、青年学习室、干部学习队(班)、校外儿童识字组等。
扫盲运动 建国以来,本县扫盲运动有四次高潮:1952年,开展第一次扫盲运动。8月,推行速
成识字法;冬季,农民识字运动在全县开展,参加学习的占文盲、半文盲总数的一半。1953年春,对
农民业余教育进行整顿,全县保留46个速成识字实验班和22个速成识字实验小组;业余初级班由原来
的569个,增至582个,学员2.8万人。同年,摘掉文盲帽子的3000人,脱盲后参加业余高小班学习的400
人。
1959年,开展第二次扫盲运动。多数公社办起“队长号”(队长领头办)、“青年号”、“花木兰
号”、“书记号”(书记领头办)等形式的农民业校。各大队一般都有集体班、炕头组、包教包学组、
干部班、水利班、渔民班等。中小学师生积极配合,全县出现“万人学、千人教”的扫盲热潮,参加
扫盲学习的8.8万人,毕业的5.5万人。
1974年,全县青少年文盲、半文盲仍占青少年总数的13%以上,壮年中的文盲占14%,半文盲占18
%。为此,再次开展扫盲运动。在摸清底细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编班编组,并对每个扫盲对
象提出不同要求。到1975年,全县参加学习的有2.26万人。
1983年11月开始,全县又展开扫盲运动,广泛发挥青年、妇女、民兵等组织的作用,采用由小学高年
级学生包教的方法,对全县8840名文盲、半文盲进行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