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壤类型特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47&run=13

县内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盐土4个土类,下分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褐土性土,淋
溶褐土、褐土、潮褐土、潮土、盐化潮土、滨海潮盐土10个亚类,续分20个土属,148个土种。
棕壤土类(A) 本县的棕壤是在暖温带润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淋溶性较强,层次
发育分明,通体呈棕及棕褐色。剖面一般分淋溶层、淀积层、母积层。表层因受耕作影响为浅棕色,
质地较轻。淀积层为粘粒聚积层,由于含铁、锰氧化物,呈现棕及棕褐色,质地偏重,厚度不同,结
构呈棱柱状或块状,结构面上有铁镁胶膜。底土层保持着成土母质的形态,土体中部一般有铁锰结核,
下部有铁管,通体无石灰反应,土壤呈微酸至中性,PH值5.5-7左右。
棕壤土类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3个亚类,7个土属,69个土种。
棕壤性土(Aa) 是棕壤土类中的一种粗骨性土壤。土体发育不完整,无心土层,表层以下为半风
化母岩,土体厚度一般小于30厘米。土壤质地粗,并含有大量的砂和砾石。由于母岩性质、土壤机械
组成的形态和大小不同,故有粗砂土、石碴土、石皮土之分。它是本县最大的土壤亚类,土属有酸性
岩、基性岩、非石灰性沙、页岩、砾岩和坡积洪积物等。
棕壤(Ac) 棕壤俗称黄堰土,黄粘泥,是棕壤土类的代表类型,为本县第二大亚类。土体深厚,
物化性状由于受成土过程中淋溶、淀积等方面的作用,剖面由上而下,各层发育较为明显。质地由轻
到重,颜色由淡到深,结构由粒状到块柱状。土壤容重受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质地粗,含
砾石多,容重大,土壤则瘠薄;质地细,有机质含量多,代换量大,土壤则肥力高。PH值6.7-6.8。
有六个土种。
粘心棕壤:俗称黄堰,粘心黄堰土。发育在洪积冲积母质上,土体较厚,但在60厘米以内出现粘
重的淀积层,严重影响土壤的通透性。
粘腰棕壤: 俗称厚黄堰土、黄泥头。成土母质为洪积冲积物,土体厚度一般大于100厘米。但在
60厘米以下,出现粘质夹层,因部位较深,在生产上不易表现障碍作用,且有托水作用,故生产能力
较高。
均壤质棕壤:俗称油黄堰土、活黄堰土。发育在洪积冲积母质上,一般土层较厚,全剖面为轻壤
或中壤,通透性、保供性、适耕性均属优良。
薄粘心棕壤:俗称涝黄堰、死黄堰。多发育在洪积冲积母质上,在20一60厘米的土体内,夹有10
一30厘米的粘土层。因所处地形、部位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层以下出现淀积粘质层,通透性
极差,严重影响作物扎根和土壤蓄水、供水能力,易旱易涝,生产能力很低。
中层棕壤:俗称中层黄堰土。成土母质是洪积冲积物,土体厚度小于60厘米,是棕壤亚类中生产
能力较差的一个类型。
厚心和厚腰夹砾石层棕壤:厚心砾石层棕壤,在20厘米以下出现大于30厘米的砾石层,表土层浅,
严重妨碍作物的生长;厚腰砾石棕壤,在60厘米以下,夹有一层砾石层,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
潮棕壤(Ae) 俗称黄堰地。长期受地下水的影响而发育成的。剖面特征,因在成土过程中,长期
受地下水的影响,上部土壤颜色较暗,下部有明显的潜育层和铁锈斑状。土体较厚,水分状况良好,
含砾石少,物理性粘粒含量较高,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及土壤代换均较高。适种性广,是本县
精种高产土壤类型。主要有三个土种。
均质潮棕壤:俗称活黄堰土、活油土。发育在洪积冲积母岩上,剖面通体为砂壤、轻壤、中壤,
颜色较暗,土体下部有铁锈斑纹。通透性、适种性、保供性均好,养分含量高,是较肥沃的土壤。
粘心潮棕壤:俗称黑粘活黄堰。剖面特征如棕壤亚类但在土体深20-60厘米处,出现粘质土层,
属性与粘心棕壤相似;只是所处部位较低,地下水位和土壤肥力较高,性能优于粘心棕壤。
粘腰潮棕壤:俗称黑油黄堰,活黑黄堰。因粘质层出现部位在60厘米以下,通透性、保供性、适
种性均属较佳类型。由于所处地形、部位为倾斜平地和微斜平坦地带,水源较足,肥力较高,是高产
土壤类型。
褐土土类(B) 发育在钙质岩和石灰质砂、页岩类的母岩上,成土条件(除母岩外)及成七过程与棕
壤相同。它和棕壤的主要区别是,在土体内或基岩上有石灰反应,PH值一般为7一8,较棕壤高,呈中
性至微碱性。褐土土类微生物活动较旺盛,有机质分解较快,故含量较低,理化性状亦低于棕壤土类。
剖面特征以褐色为主,层次差异明显,剖面中部有质地粘重的粘化层,在一定深度有碳酸钙淀积层,
有石灰反应。
褐土土类分为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4个亚类,8个土属,25个土种。
褐土性土(Ba) 俗称石碴土,亦称土骨性土壤。本县褐土性土有基性岩类、钙质岩类、石灰性砂
页岩、石灰性砾岩4个土属,19个土种。
淋溶褐土(Bc) 分为洪积冲积物和残积物两个土属。面积小,分布不集中。
褐土(Bd) 成土母质属洪积物,按土体构型和表层质,分为两个土种:一是均壤质褐土,土体较
厚,通体多为轻壤和中壤,有石灰反应,暗灰棕色。因含水较少,土壤质地较粗,有机物分解快,养
分含量低,生产能力不高。二是中层均壤质褐土。
潮褐土(Bf) 俗称黄金土。土体深厚,质地均一,地下水位较高,通透性、保供性均佳,是本县
高产土壤类型之一。
潮土土类(C) 俗称河淤土,是本县第二大土类。直接发育在河流沉积物和海相沉积物上,土体
母质分选性好,剖面层次分明。因长期受地下潜水影响,土体中、下部有明显的铁锈斑纹,土壤反应
微酸至微碱性,PH值6.5-7.6。
潮土土类的特点,地势平坦,土深体厚,质地砂性较大,通透性好,但漏水漏肥,养分含量较低。
由于所处部位不同,土体构造较复杂,质地差异较大,所以生产能力相差悬殊。
潮土土类分为潮土、盐化潮土两个亚类,3个土属,46个土种。
潮土(Cb) 俗称河淤土,发育在河流冲积物上。有河潮土、滨海潮土两个土属。河潮土(Cb4):表
层质地从松砂——砂壤,土体内多夹砂层或砾石层。有六个土种。
均壤质河潮土。土体自上而下为轻壤或砂壤,土壤质地较细,砂粒较少,粘粒较多。肥、水的保
供能力较强,养分含量较高,且耕期长,适种性广,生产潜力较大,是本县高产土壤类型。
厚砂腰河潮土。土体60-100厘米,内有砂质夹层。因砂质夹层质地粗,对养分、水分保蓄能力
低,当作物根系达到该层时,吸收不到所需水肥,易脱肥早衰。
厚砂心河潮土。表层质地为砂壤土或轻壤土,耕性好,但保水保肥力差,土质较薄。
砾石心河潮土。表层特征与厚砂心河潮土相似。
厚壤心河潮土。表层为砂壤土,通透性强,适耕期长,保供性差,而心土层则是壤土,保水保肥、
代换性均高,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和供给,作物生长有后劲,故有“蒙金土”之称。
均砂土。自上而下是砂壤和松砂,紧砂土,粘粒极少,肥力很低。
滨海潮土(Cb3):俗称海砂土。发育在滨海平缓地的海积物上,地势较低平,地下水位2-3米,矿
化度比河潮土高。砂壤质地的植物根系较多。有六个土种,主要为均壤质滨海潮土、均砂质滨海潮土。
均壤质滨海潮土。俗称油砂黄。土体通体是轻砂或砂壤,质地较细,砂粒较少,粘粒较多保供能
力较强,养分含量较高,宜耕期长,适种性广,生产潜力较大,是本县高产土壤类型之一。
均砂质滨海潮土。俗称淤砂土。土体上下全是松砂或紧砂,土壤粘粒很少。漏水漏肥,养分含量
低。
盐化潮土(Cc) 俗称返盐土。是潮土经盐化过程而形成的土壤,地表层有明显的轻质盐斑,心土
层和底土层有明显的铁锈斑纹,紧砂、砂壤质地,单粒结构。土性冷,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作物
易缺苗断垄。有滨海盐化潮土1个土属,13个土种。
盐土土类(D) 俗称海滩土、盐滩土、荒滩地。有滨海潮盐土一个亚类,是在沿海砂质海积物的
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土类。地下水位高,矿化度较高,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土层,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
地表聚盐明显,盐分组成以氯化钾、氯化钠为主。盐土分布地带常为海水高潮时所淹没,不宜种植,
仅生长碱蓬、芦苇等耐盐植物。
演海潮盐土(Db)有两个土属,8个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