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市、山会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334&run=13

清代,集市贸易主要品类有海货、瓜果、食品、粮食、柴草、黄烟、棉花、陶器、瓷器、五金、
土布、丝绸、土线、牲畜、禽蛋、猪肉、蔬菜、杂货、条货和小农具等。民国时期,增加洋火(火柴)、
洋油(煤油)、洋布(细布)、人造丝等。
解放后,上市物资“洋货”减少,土特产增多。1949年统计,东村集一个集日主要物资交流量为:
小麦29594斤,杂粮66502斤,花生油19712斤,花生米24600斤,棉纱413捆,细布32匹,煤油1400斤,火
柴12箱。还有大量土布、土线等。
建国后,集市贸易品类增加了副食品、烟酒、建材、油漆、眼镜、小五金、草编制品等。贸易形
式除集市外,尚有物资交流会、山会、骡马大会。1950年夏、秋,东村分别举行三天物资交流会。合
作社、联营合作商店、私营商业及群众上市人数达3.6万人次,成交额78.5万元。1952年东村物资交流
会,主要农副产品成交情况:小麦37万斤,成交额44817元;花生米78万斤,14万元;猪275头,11825
元。购销额:国营17.51万元;合作社23.18万元;私营34.14万元。
1956年,农副产品丰富,集市贸易活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副产品紧缺,物价不稳,集市贸
易萧条。1965年货源充足,花色品种齐全,上市物品达900余种。“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市商品受到
限制,集市贸易单一,市场冷落,物资交流会中断。1978年后,市场开放,上市商品种类增多。1979
年, 上市商品由原来的100余种, 增加到300余种。 1980-1981年,集市贸易成交额年均1545.3万元。
1985年, 上市商品增至625种, 总额18136万元, 成交额2906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1.07%,为
1977年的3.6倍。

海阳县集市贸易成交额选年统计表
┏━━━━━━┯━━━━━┯━━━━━━┯━━━━━━┯━━━━━━┯━━━━━━━┓
┃ 年 份 │ 集市数 │成交额(万元)│ 年 份 │ 集市数 │ 成交额(万元) ┃
┠──────┼─────┼──────┼──────┼──────┼───────┨
┃ 1950 │ 30 │ 6.25 │ 1967 │ 30 │ 893.00 ┃
┃ 1951 │ 30 │ 5.95 │ 1969 │ 30 │ 945.00 ┃
┃ 1952 │ 30 │ 7.21 │ 1978 │ 30 │ 989.00 ┃
┃ 1955 │ 30 │ 8.69 │ 1975 │ 30 │ 890.00 ┃
┃ 1956 │ 30 │ 923.00 │ 1977 │ 30 │ 800.00 ┃
┃ 1958 │ 30 │ 395.00 │ 1979 │ 31 │ 1200.00 ┃
┃ 1959 │ 30 │ 574.00 │ 1980 │ 31 │ 1545.30 ┃
┃ 1960 │ 30 │ 413.00 │ 1984 │ 36 │ 1977.00 ┃
┃ 1961 │ 30 │ 307.00 │ 1985 │ 37 │ 2906.00 ┃
┃ 1962 │ 30 │ 517.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