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柞岚、桑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137&run=13

柞、桑品种 柞树品种 多为地方品种,主要有槲柞(分大、小槲柞)、卷毛红(尖
柞)、拴皮柞(白栎柞)、蒙古柞(又称青桐柞)、麻栎柞(油柞)等。其中,麻栎柞占柞岚总面积的99.7%。
桑树品种 县内原有实生板蛾桑品种,至今尚存,但数量很少。现主要桑树为鲁桑,湖桑两大类。
鲁桑有黄鲁、黑鲁、大鸡冠鲁、小鸡冠鲁,民国13年 (1924年) 前后,由临朐县引进。湖桑,民国11年
(1922年)由江、浙一带引进。主要品种有大白条湖桑23号、大青条、火桑、剑持桑、九纹龙等。
栽培与管理 柞树栽培 民国25年(1936年)前,主要栽培地区为盘石店、郭城、取水崖、徐家店、
高家、发城、朱吴一带。1985年,全县除黄崖、泉水头、大阎家、大辛家、凤城5处乡镇外,其他18处
乡镇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盘石店、高家、郭城、徐家店、发城、朱吴、山西头等7处乡镇,共3.2万
亩, 占全县柞岚总面积的80%。 柞岚密度, 亩柞200墩以上者,占柞岚总面积51%,100-200墩者占
35.6%,100墩以下者占13.4%。1983-1984年,针对株数偏稀的状况,全县补植柞岚2944亩。
县内柞树栽培分种子直播和育苗栽培两种方法。种子直播一般于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冬季播
种,每墩10粒种子,穴深16-17厘米,种上覆土6-8厘米,株距2米,行距2.5米。育苗栽培,一般是
种苗两年后移植,时间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柞岚管理 50年代, 采取挖山腰、 闸水沟、挖鱼鳞坑等措施,保持水土,肥山旺柞。同时推广
“留老虎尾”、“隔年轮伐”、“老柞更新”等修剪技术。60年代初,推行“留桩放拐”,扩大树冠,
使之“桩柞”化。60年代末,推行修剪“二眠柞”、“三眠柞”、 “老眠柞”及“老柞疏枝”等技
术。主要做法是把小枝、弱枝剪去,集中养分,充实壮条,或把柞枝剪去1/5-1/2,使叶质充实、养
分集中,柞叶适龄,壮蚕抗病。现在管理方法是:部分柞岚实行“留桩放拐”,多数为“隔年轮伐”。
桑树栽培 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主要栽培地区为:林寺山以东的前夼、后夼、柳树、松树夼;
北榆山以西的宅科、北水头;昌水河两岸的东夏屋庄、西夏屋庄、古家兰、前埠前、后埠前、儒林庄
等地。 大都散植于沟夼、堰边,成片桑园很少。民国11年 (1922年) ,县内共有桑树1万株,民国14年
(1925年)栽桑7万株,民国15年(1926年)栽桑4.86万株。建国后,50年代末,县内出现立园高潮。1960年,
曾达8393亩。1963年,开始改零星桑、地堰桑为专用桑园。1975年,县委提出“实现万担桑茧县”的
目标,再次出现立园高潮。1978年,全县专用桑园发展到7000亩,基本取消了零星桑。后因重粮轻林,
县内刮起毁桑风。1982年,仅有桑园3400亩。1983年后,始又重新发展。1985年,全县12处乡镇建有专
用桑园,共5530亩,其中200亩以上者有9处:黄崖、行村、东村、郭城、盘石店、徐家店、大阎家、
发城、二十里店等乡镇,共5008亩,占全县桑园总面积的90.6%。桑园建在丘陵地的2394.6亩,占总桑
园的43.3%;平原地1304亩,占23.6%;海滩、河滩地1080亩,占19.5%。余者多植于村边鸡嘴地,零
星桑树有4787株。 全县桑园中, 成龄桑3890.8亩, 其中, 亩产值400元以上者274.4亩,200-400元者
1607.9亩,200元以下者2008.5亩。
桑园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桑园均属集体管理。 多数桑园,每年夏伐后,亩施化肥
100斤左右,或100-200斤氨水。只有极少数桑园在冬季或早春,隔年施少量土杂肥。1978年后,桑园
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桑园管理日臻完善。4年生以上的3300亩老桑园,一般亩施氨
水100斤,碳酸氢氨或过磷酸钙100斤,隔年轮施土杂肥三四千斤。亩桑条数五六千根,平均条长1.3-
1.6米,平均发芽率70%-80%,亩产桑叶二三千斤。1980年以来,少数村庄的桑园采用了“快速生产
法”,亩产桑叶达5000斤以上。主要措施:合理密植,亩植2000株;科学施肥、浇水,施肥以冬肥为
主,春秋肥为辅,土杂肥一次施足,化肥少量多次,分别于4月底、5月底,在夏伐后施入,浇水主要
以封冻水和6月上旬浇春水为主;提早夏伐,适时疏芽,坚持“成龄桑园以增条为主、树型为副”的
原则,随采随伐,夏伐后45天(长五六十厘米,着叶13-16片)时,进行疏芽,每株保留8-10个芽条,
秋后有效壮条数保持1.2-1.4万条;合理采叶,养用结合,大养春蚕、中秋蚕,少养夏蚕,量叶养晚
秋蚕,以叶定种,种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