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1&rec=1&run=13

县地位居胶东半岛南陲,因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境内“壮于山而雄于海”,形势险要。两汉、
后赵、东魏、金、元各代,均重此地利,据为“镇疆屏藩”。明设大嵩卫后,政治、军事地位益显重
要。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县城建于今凤城,1945年定驻东村。初隶山东省登州府。民国3
年(1914年)后,依次属胶东道、东海道。民国17年(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政府。民国23年(1934年)属
鲁东行署。1941年,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后属东海、中海专区。建国以来,相继属文登、莱
阳、烟台专区及烟台地区、烟台市。
县内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9座,皆属崂山山脉分支;较大河流7条,均系季节性间歇河;海岸曲
线长128公里,15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137.87万亩;沿海港湾、近海岛屿各9个,较大岩礁17处。
本县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显著。累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6.4℃,
最低-20.3℃。累年平均降水量787.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661毫米,最小390.7毫米。
境内矿藏种类较多。已开采者有石灰石、滑石、大理石、铜、硫铁等矿;探明未采的矿床、矿化
点102处。海产资源,得天独厚。潮间带栖息生物189种,平均密度1063.05个/m2。海洋鱼类78种,虾
类14种,蟹类21种,海蜇、乌贼、牡蛎、海螺、石花菜、凤头菜、菠萝菜等资源亦较丰富。野生禽兽
51种,草本药材278种。林木65科364种,其中乔木235种,灌木99种,藤本25种,竹类5种。土特产中,
海阳香豆、平岚秋桃、杨台大葱、秋口苹果、清泉夼板栗、九岭夼山楂、牟家黄烟、朱吴芋头、大庄
淡竹、山西头楸树、何家缢女(蚬)、丁字嘴蠓虾等,均负盛名。
海阳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明嘉靖、崇祯年间,倭寇两次登陆骚扰,皆被大嵩卫军民击溃。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七(栖霞人)部属徐耀门、徐海门聚义招虎山,除暴安良,威震清廷。宣统二
年(1910年),宋煊文联络乡民,拒交苛捐杂税;高启旺等率众万余,攻破县城,捣毁县署大堂,严惩
贪官恶豪。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以成、赵丹犀等同盟会员,义无反顾,献身革命。民国17年(1928年),张乃
晨、于寿堂等国民党员,带领农协军两攻县城,给官府以沉重打击。“七七事变”后,海阳人民同仇
敌忾,奋起抗日。民国27年(1938年),姜仞九率700余名军警挺进威海,同日本侵略军激战于豹虎山、
向阳山,毙、伤敌军200余名,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
海阳是胶东建党最早的县份之一。民国15年(1926年),孙杰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本县第一个党
员。民国17年(1928年),夏泽村首建共产党小组,燃起燎原星火。民国21年(1932年),宋竹庭等共产党
员,在城里秘密进行革命斗争,屡建殊功。同年,胶东党的早期领导人张静源来县,以香山小学为基
地,开展革命工作。翌年,创建中共海阳特支,党的力量进一步扩大。之后,党组织领导党员、群众,
多次夺取反动武装的枪支、弹药,发展了革命武装。民国25年(1936年),国民党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
山东民团第五路指挥张襄武、手枪旅团长张德荪等部,轮番“清乡剿共”,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但
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逆风顶浪,力挽狂澜,使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恢复发展。1941年,胶东区党委凭
借海阳地利、人和等条件,在半壁县境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指挥全区的革命斗争。同年,海阳县抗日
民主政府在小店村宣告成立,人民掌握了政权。1942年9月16日,本县人民配合八路军光复海阳县城,
为全国沦陷区中解放最早的县城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广泛开展地雷战、
麻雀战,毙、伤、俘敌1500余名,涌现出胶东区以上民兵英雄、民兵模范150余人及3个胶东特等模范
爆炸村和“五虎村”等单位。雷乡凯歌,飞传天下,海阳荣膺“战斗模范县”称号。解放战争时期,
先后出动民工15.4万人次,随军驰骋,支援前线,因功绩卓著,又获“支前模范县”称号。后方人民
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运动,斗倒了土豪劣绅,获得政治、经济双翻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
次配合主力部队,歼灭偷渡登陆的美国和国民党武装特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总政、济南军区和
山东省委、省人委、省军区,均予嘉奖。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县内自然经济一直占绝对优势。建国后,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
建立起门类较齐全、比例较协调的国民经济体系。198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85074万元,五大物质生产
部门所占比重:农业44.27%,工业38.65%,建筑业8.76%,运输业2.79%,商业5.53%。国民收入总
额45777万元,其中:农业59.43%,工业25.24%,建筑业4.74%,运输业2.11%,商业8.48%。国民经
济使用额中,积累总额10912万元,消费总额29697万元。
县境峰峦起伏,丘泊交错,海岸曲折,滩涂广阔,加之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种植、林、牧、
副、渔各业生产。解放前,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改变了生产关系,解
放了生产力,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建国以来,海阳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两起一落”三个阶段:1950-1957年,迅速治愈了战争创
伤。农业合作化后,土地制度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农业总产值由2703万
元增加到4157万元。1958-1962年,以“共产风”、“浮夸风”为标志的“大跃进”,使农业生产遭
受严重破坏,农业总产值由4573万元降至4384万元。1963年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一直呈发展趋势。其间,虽受“文化大革命”干扰,但经全县人民努力,仍获一定成就。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农业政策,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猛
增至30368万元,比1949年增长13.7倍,种植、林、牧、副、渔业的比重,依次由1949年的79.90%、0.0l
%、10.07%、3.63%、6.39%,变为61.52%、1.93%、19.44%、10.42%、6.69%,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建国36年来,全县向国家交售原粮23.5亿斤,其中1983年人均贡献粮食241斤,名列全省第四;油料12
亿斤,活猪70.69亿斤,还提供大宗鲜蛋、果品、蚕茧和水产品。
海阳人民自古务农为本,素重“以食为天”。解放前,土地制度不合理,耕作技术落后,抗灾能
力微弱,粮食单产长期徘徊于190斤左右。建国后,经过36年的努力,农田基本建设卓见成效。到1985
年,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40.58万亩;水利建设共投资8208万元,拥有排灌机械6157台,总动力10.4万
马力,有效灌溉面积49.58万亩。农业机械总值7951.7万元,总动力27.64万马力,平均每百亩耕地25.63
马力。
随着耕作制度、种植技术的不断改革,作物良种陆续引进,县内作物由杂粮变为小麦、玉米、地
瓜、花生为主。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39.5%,1985年提高到163.1%。1972年粮食亩产509斤,1980年843
斤,1983年闯过千斤关。1982年,发城公社忠厚大队种植的“海花一号”花生,出现亩产1465.5斤的地
块,创全国最高纪录;至1985年,全国24个省(市)800余县引种,推广面积500万亩。
建国以来,县内种植业有着深刻教训:大跃进中,深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共产、特殊等五
风影响,造成严重减产。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强调“政治挂帅”,批判“唯生产力论”,分配“吃大
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人口迅速增加,建设用地失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成为种植业的隐
患。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油作物连年丰收,但种植业的结构、布局,仍不利于发挥山区
优势;投入减少,后劲不足;水利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土地分散,不宜机械化作业。
加之其它原因,粮油作物产量出现徘徊乃至停滞、下降局面。
解放前,县内林木堪称繁茂。民国22年(1933年),有林地面积83万亩。后因战争摧残和松毛虫周
期为害,林相始衰。1949年,仅有林地24.7万亩,森林覆盖率8.9%。建国后,林业得以恢复发展。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赤松天然更新成林,农田林网逐渐形成,四旁植树日益增多。1984年,国家
将山西头乡定为万亩楸树丰产林基地。1985年,有林地面积52.29万亩,森林覆盖率19.8%;活立木总
蓄积量24.72万立方米,林业产值58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3%。果业发展尤快,果园面积由1951年
的2000亩,增至12.52万亩(不含干果);产量由1951年的302万斤,提高到5545万斤。蚕业生产,清末、
民初普及全县。民国23年(1934年),有柞岚6.89万亩。后,起伏较大。1949年,桑园、柞岚面积4.1万亩,
蚕茧产量仅3.6万斤。 70年代, 蚕业生产复兴。 1984年,桑园、柞岚面积4.55万亩,蚕茧产量增加到
105.48万斤。
本县林业资源虽然丰富,但历年产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2%,主要原因是林权多变,损伤了
群众的积极性;大片宜林地没有充分利用;营林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建国初期至1980年,累计造
林72万亩,保存下来的尚不到10万亩。
海阳人民历来注重“牧场、畜厩、禽栖、蜂巢”,以家畜、野牧为生财之道,民间饲养素具规模。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县有大牲畜6.7万头,猪3.5万头。建国后,畜牧业向以养猪为主,其发展呈起
伏状态。1949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1%。“三五”时期降为1.4%。1974年,“大力发展
养猪业”,畜牧业比重增大。“四五”至“六五”时期,均达11%以上,1985年升至19.44%。
海阳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建国前,主要为近海捕捞,养殖甚少。民国25年(1936年),有渔区6个,
渔村45个,渔民3325户、3556人,捕捞总产最6286吨。建国后,随着渔业基本建设的发展,捕捞工具、
办法的改进,海洋捕捞产量逐年增加。同时,海、淡水养殖得到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
展尤为迅速。 1981年,被国家定为淡水商品鱼基地县。1985年,海洋捕捞产量17838吨,比1949年增长
2.9倍;海、淡水养殖面积46617亩,产量1453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69%。但渔业生产仍未摆
脱“重捕轻养”的局面;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和内陆水域,尚未充分利用,海、淡水养殖产量,仅占
渔业总产量的8.15%。
传统工业,首推制盐,次为酿造、土陶、缫丝、网扣、花边等。民国22年(1933年),有烧锅8家、
窑厂9家、缫丝坊47家、网扣庄27家、花边庄10家、作坊97座;县建平民工厂1处,年产土布500匹、线
袜400打。1944年,始办手工业合作社,工业生产逐渐发展。1949年,工业产值30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
值的13%。建国初期,经过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县办国营、集体工业规模扩大。1958年,社办
工业兴起,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
80年代, 县内工业有机械、纺织、工艺、食品、建材、电器、化工等门类。1985年,全县有工业企业
1715个,其中国营工业企业39家、集体工业企业743家、个体与联办工业885家。工业总产值32191万元,
比1949年增长103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5%。1979年开展产品创优活动以来,玉米皮编制品先后获
国家银怀、希望杯奖,全国历次质量检查,均居首位;十字绣,填补了山东省抽纱空白,质量达国际
先进水平;高可靠集成电路管座,用于我国1980年首次向太平洋发射的火箭上,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专电鼓励。有18种产品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但县内工业亦存在不利因素,突出者:缺乏
锐意改革、善于管理的人才,科技力量薄弱,拳头产品少,产值利润低,外向型经济不发达。
县境南临海口, 江、 浙、闽、粤,船舶所萃,商业向颇繁盛。明嘉靖年间,卫、所辖地有商号
114家。民国22年(1933年),全县有坐商591家、行商288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市廛不宁,一落千丈,
迥非昔比” 。在抗日民主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商业始获复兴。1949年,有个体商业1596户、集体商业
236处、国营商业2处。经过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商业均转为公私合营商业。“文化火革命”
中,取消了自由市场,国营商业独家经营,服务质量欠佳,满足不了消费者所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沟通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的商品流通渠道,
县内商业出现了繁荣景象。1985年,全县有国营商业131户、集体商业1420户、个体商业7564户(不含饮
食服务业)。社会商品零售额26262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值9937万元,外贸商品收购总值3390万元,
物资销售额5005.9万元。
清代,境内有通往省、府、州治的官道5条,同时利用何家口、羊角泮、老龙头、大埠圈、乳山
口等自然港湾,与青岛、大连、上海、福州、宁波等埠及英、美、德、日、朝鲜等国通商。民国22年
(1933年),青威公路建成,本县始通客车。建国后,县地北有蓝烟铁路通过,南建凤城商业、渔业码
头,境内纵横干线公路5条,支线公路12条,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1981年,17处公社全部通车。1985
年,全县晴雨通车里程421.9公里,年客运量1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024万人公里;年货运量103万吨,
货运周转量2964万吨公里;蓝烟铁路海阳站发客14.5万人次,发货23.2万吨,卸货32.6万吨;凤城港年
吞吐量5.4万吨。
自宋迄清,境内皆置急递铺,专传官方文书。清末设旱汇局,始办民邮、民汇。民国21年(1932年),
设立电话站, 11处集镇通话,但不为民间营业。建国后,邮电事业发展很快。1954年始设农村电话。
1960-1961年,一度村村通话。1985年,邮路总长1929公里,邮电总收入115.2万元,县邮电局被评为全
国邮电系统先进单位。
解放前,海阳“土瘠民贫,地产维艰”,民食短缺,向赖糠菜、船粮补给。若遇歉年,则“寒舍
断炊,野有饿殍”,卖儿鬻女人家更不鲜见。“七七事变”后,日、伪、顽割据县境,横征暴敛,加
之通货嘭胀,物价昂贵,啼饥号寒者比比皆是。建国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人民始得安居乐业,生
活日益改善。1949年,居民消费品购买力649万元,人均13元。70年代后期,多数居民在温饱之余,开
始追求自行车、 手表、 缝纫机“三大件”。80年代,居民食粮以米面为主,副食品的需求量猛增。
“三大件”改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同时,住宅讲究宽敞明亮、庭院美化。1985年,全县农民
人均收入529元,全民职工人均收入972元。居民消费品购买力17533万元,人均253元。扣除涨价因素,
生活水平仍有提高。农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17.9平方米,非农业居民人均13.5平方米。主要耐用品年
末每百户拥有:自行车146辆、缝纫机74架、电风扇5台、电冰箱1台、电视机23台、收录机7台、摩托
车3辆、大型家具197件。年末结余购买力17999万元,中、高档商品销售量呈增长趋势。全县居民生活
逐步走上宽裕型。
明、清时期,私塾系民间书馆,卫学、县学属官办学府,就学者多为上层子弟。万历至光绪年间,
考中进士45名、举人186名、贡生334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创建县立凤城高等小学堂。民国19年
(1930年) ,始办师范讲习所。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之初,即大力发展小学教育,相继开办帅范、中学。
1944年学龄儿童入学率,比民国13年(1924年)增长34%,高小学生增长比例更大,大批高小毕业生参军、
参政、任教。建国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584处,入园幼儿22007人;小学732
处,学龄儿童入学率99.4%;中学88处,学生40618人;并有卫生学校、业余体校、聋哑学校、教师进
修学校、电大分校各1处。共有教职员工6052人,其中教师5408人。1959-1985年,考入大、中专的学
生5391人。近年来,忽视政治思想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负担过重,身心健康颇受影响。
海阳“民俗淳朴,士习娴雅,彬彬乎质有其文”。明初即有诗社、艺苑、乐班、社戏。民间艺术
尤具特色。清代,辛谋才应选建筑宫殿,获工部“巧比公输”金章;现后唐家村创造的“秧歌、龙灯
串黄河阵”,独树一帜。民国年间,郁达夫、何其芳先后来县讲学,蔚兴新文化之风。战争年代,文
艺工作者允文允武,成果累累。建国后,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展开。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创作概念
化、公式化,演唱教条化、“样板”化,文化遗产横遭毁损,传统艺术全部封禁,文艺人才多被冲击,
文化事业倍受摧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文化战线面貌一新。1985
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京剧团、广播站、电视差转台、美术服务公司、新华书店、电
影公司、影剧院各1处,乡镇文化站、放大站各23处,电影院11处,村办电影队213个,图书室884处;
文艺骨干168人。1978-1985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的作品271篇(部、幅),共术、剪
纸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幻灯创作片《傲雪红梅》获山东省优秀作品奖,并赴京放映。海阳大秧歌多姿
多彩,久享盛誉,被评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晋京会演,名列前茅。
解放前,县内缺医少药,传染病几乎年年发生。民国21年(1932年),霍乱流行,死亡4万余人。县
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1944年建医院1处,设病床8张,有医护人员15名。70年代,合作医疗兴起,医
药卫生普及农村。1985年,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精神病医院、二轻职工医院各1处,县分院、乡
镇卫生院16处,农村卫生所807处;疗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皮肤病防治所、药品检验所、药
材公司等疗养、医药卫生机构21处。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有病床789张,医药技术人员1108人。
医疗工作成绩显著:麻风病防治,多年来均居全国首位,国际瞩目;食品卫生,获卫生部、商业部等
10个部级单位联合嘉奖;产褥热、破伤风、霍乱、天花基本消灭;疟疾、流脑、痢疾等已得控制;人
均寿命比民国19年(1930年)的34岁,提高到70.78岁。
海阳人民自古尚武,多设拳房练功。清咸丰年间,螳螂拳师梁学乡赴省城比武,获 “亚元”奖。
民国初年,刘庆福的八卦掌、虎头双钩,蜚声京师。战争年代,拳房全停。1977年复倡国术,新秀辈
出。1984年,山东省体委授予海阳“武术挖掘先进县”称号。其它体育活动亦渐趋普及,技艺逐步提
高。 1960年, 王希庆在全国自行车锦标赛中,获健将称号。1985年,全县体育队伍8320人,体育场地
1439亩。1965-1985年,共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85名。
海阳山川竞秀,风光优美。千里仙岛、丛麻古寺、招虎晴岚、菩顶仙迹、桃源山水、平岚瀑布、
古藤攀杨、丘陵千池、昌水飞虹、巨龙锁海等景观,为海阳山河平添风采,枕山襟海、气候宜人的风
城旅游区,更是避暑、疗养胜地。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在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指引下,海阳人民定能扬长
避短,发挥优势,锐意开拓,励精图治,把战斗、支前双模县建设得更富饶,更美丽,更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