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田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42&run=13

第一节 盐碱地治理

小清河以北地区和小清河以南的大营、 西刘桥、大码头3乡,系退海之地,地面
高程低,极易受海潮侵蚀,土壤含盐量大。据旧志载:“地质多含盐卤,东北部斥卤
不毛,几占全部之半。”建国初期,全县有盐碱地44万亩,后由于引黄灌溉管理不善,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1961年,盐碱地面积发展到59.2万亩。
1962年,针对灌区土地严重碱化的特点,提出了“以防碱治碱为中心,先排后灌,
旱涝并防” 的水利工作方针, 排除积水, 降低地下水位,控制盐碱化的发展。至1
982年,盐碱地减少到16.7万亩,治理率为72%。
盐碱地改良措施因盐碱化程度而异。 小清河以北及小清河以南的东北3乡为重度
盐碱地,采取挖沟排碱、淡水压碱、整平土地、畦田灌溉的方法治理。小清河以南的
轻度盐碱地,则采取整平土地、机井灌溉、挖沟排水的方法治理。
1978年夏,惠民地区和广饶县在牛庄公社进行暗管排碱试验。试验区为四干六支
片, 面积1万亩,总投资45.7万元。埋设暗管70条,长40143米,打竖井193个,疏挖
骨干排水沟4条, 长9834米, 建筑物配套145座,完成土石方32.5万立方米,用工日
11.3万个, 植树3.67万株。试验结果,作物拿苗率由原来的不足5成提高到8~9成,
粮食单产由原来的15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以上,皮棉单产由10~15公斤提高到50
公斤以上。此法成效虽然显著,但工程量大,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第二节 涝洼地治理

广饶县地层属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千百年来,由于水流的冲积作用形成了
大量的局部高洼地形。全县有洼地86处,面积29.1万亩,土质瘠薄,易受涝灾影响,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经过几次大的治理,易涝面积大大减少。
1964年涝灾之后,全县掀起了以治理涝洼、大搞小台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
潮。台田一般宽50米,长100米左右。沟深1.5米,沟土翻至地面整平,呈台状,沟中
排水,以防涝灾。当年全县治理洼地14万亩。
1973年,县委提出“向洼地进军,努力提高洼地单产,促进平衡增产”的口号。
全县安排了7大片8万亩洼地会战。依次为城关公社杨庙洼,面积0.7万亩;杜宋公社天
鹅池、于王洼0.4万亩;颜徐公社东北西洼1.2万亩; 斗柯公社三干北及支脉河南十二
支片1.1万亩; 辛集公社四干新六支西、新四支南至支脉河和四干五支片1.05万亩;
牛庄公社公路西新六支东、南到支脉河及小宋五支片1.55万亩;油郭公社四干三支、
五支片2万亩。 各公社都安排了各自的会战方。全县上阵10万人,至翌年春,完成土
方508万立方米和部分建筑物的配套。 其工程效益大多数达到了预期效果,尤以城关
公社杨庙洼为最佳,少数作用不大。
1975年后,全县以治洼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形成高潮,各公社都进行了调地划
方治理。 1977年,县委组织县直及各公社1.35万人于秋种前会战韩疃万亩样板方。1
0天内,完成大沟4条,中沟14条,条田沟156条,建成156个标准方田。接着又进行配
套建设。至翌年春,建成了沟、渠、路、林、桥、涵、井、机械八配套的样板方。
1978年秋种前,组织县直及各公社力量,搞韩疃样板方南北展工程,将样板方扩
大到3万亩。秋后,成立了县直农田基本建设独立团,各系统组建了营、连、排,赴颜
徐公社进行以治理杜疃洼为中心的预备河两岸10万亩丰产方和小清河北20万亩丰产方
会战。
截止1980年,全县共治理骨干排水沟117条,中沟854条,条田沟4871条,除涝面
积42.19万亩,使易涝面积减少到15.91万亩。
1980年后,未再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主要加强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现有
工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