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4&run=13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置广饶县,属齐郡。

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封甾艹川靖王子刘国为广饶康侯,传3世。

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倪宽升任御史大夫,随侍武帝到泰山封禅。

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
三月,武帝东巡,耕于钜定(今县城东北20公里)。

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
地震,北海(即渤海)水溢。

东汉
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
撤广饶县,其地划入利县。初属千乘国,后属乐安国。

质帝本初元年(146年)
海水漫溢,溺死人畜无数。

西晋
武帝太始元年(265年)
废利县,复置广饶县,属青州齐国。

武帝太康六年(285年)
二月降霜,伤桑、麦。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
于境内置乐安郡,县为属。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
在后屯庄建大梵寺,后改名马鸣寺,并立有著名的魏故根法师之碑。

东魏天平二年(535年)
在后贾庄建大圣寺,并立有弥勒佛石像1座。


文帝开皇三年(583年)
移千乘于广饶故城,县名改称千乘县,属青州北海郡。


高祖武德二年(619年)
于千乘县置乘州,县为属。

高祖武德八年(625年)
废乘州,千乘县属青州。

高宗上元三年(676年)
八月,大风,海水溢岸,坏民居5000余家。


仁宗皇礻右五年(1053年)
二月,大风,海水暴涨,淹没民宅上百家,溺死人畜无数,盐民受害更甚。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知县黄铎创修县学,建学宫。

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
农民起义军围困千乘城。


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
正月,金兀术率兵攻下青州,至千乘县,遭到千乘人民的英勇抗击。市民率士军、
射手、保甲及溃散的宋军,击败金兵。

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
县名由千乘改称乐安,属益都府。


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
于县境内设盐场三处,即辛镇场、高家港场、王家岗场。每场设司令1员,司丞1
员,管勾1员,属山东转运司。

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
綦公直受封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回家葬父,以朝廷所赐钱物,代纳乐
安县军民两年酒课税、河泊课,计钱5000余缗,并散发钱物接济贫民。


永乐十八年(1420年)
蒲台县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女)领导的义军攻克乐安城。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大饥年。

正德二年(1507年)
河北省霸县农民起义首领刘六、刘七、齐彦名等,率义军由益都进入县境,在大
王桥一带与益都知县牛鸾率领的追兵激战后退走。

正德五年(1510年)
冬,济河(即小清河)结冰百里,厚数尺。

正德六年(1511年)
农民义军首领刘六率1000余人攻克乐安城。

嘉靖二年(1523年)
李鹊庄人李舜臣以会试第一名考中进士。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由李舜臣编修的《乐安县志》刊印。该志是在成化年间知县沈清创修的基础上续
修的。

隆庆元年(1567年)
正月,在辛镇场捕获白鹿1只。

隆庆三年(1569年)
七月,大水。

隆庆四年(1570年)
二月,地震。

万历四年(1576年)
五月,大风,树木折断,屋瓦刮飞。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八月,小清河水逆流。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举人蒋奇等编修的《乐安县志》刊印。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大旱,蝗灾严重。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秋粮大收。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海水溢,潮漫120里,损坏民舍田产无数。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大饥,人相食,人民远徙外地。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春,疫病流行。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蝗灾严重,官府令捕蝗300石者得充儒学生员。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慧星现于东南,三月方灭。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秋粮大收。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秋八月,大雨冰雹。

天启元年(1621年)
十月,地震。

天启六年(1626年)
秋,大水,蝗蝻为害。

崇祯四年(1631年)
夏大旱,秋大水。
秋,败逃官军陆洪等数十骑自利津入县境南窜。冬,败逃官军40骑掠城东宋家店
而去。

崇祯十一年(1638年)
立唐头寨营房。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清兵攻破县城(又相传县城为农民义军攻克)。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清军入关,县内名士徐振芳(太拙)与邱磊(邹平人,明总兵)组织抗清,徐任参军。


顺治元年(1644年)
登莱一带农民起义首领赵应元率部入县境,经卧石村南去。

顺治三年(1646年)
秋,大水。

顺治四年(1647年)
夏,农民起义首领张介石攻克县城,杀死知县蒋元彦。第二年,张介石被官府杀
害。

顺治六年(1649年)
一支农民义军进入县境,行进中遭到县内官兵的截击。义军失利退去。

顺治九年(1652年)
大水。

顺治十一年(1654年)
降大雨、冰雹。

康熙三年(1664年)
冬,慧星出现,两月而灭。

康熙四年(1665年)
春大旱。
秋大雨冰雹,县内西南部受灾尤重。

康熙六年(1667年)
秋,大雨,淄水漫至城东门。
乐安名士李含章、李焕章兄弟续修的《乐安县志》刊印。

康熙七年(1668年)
四月,海水溢。
六月,地震,声响如雷,房屋倾倒。

康熙十一年(1672年)
四月,降霜,小麦遭受伤害。

康熙十三年(1674年)
蝗灾为害。

康熙十五年(1676年)
秋季大收,一斗粮值铜钱18文。

康熙十六年(1677年)
大丰年,农民苦于粮贱。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大饥。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大水。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大水。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大雨水。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蝗灾。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大水。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冰雹伤麦。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大水,岁饥。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大饥,疫病流行。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大丰年。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蝗灾。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大水。

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十一年(1722年)
连续二年大旱。

雍正元年(1723年)
大旱。

雍正七年(1729年)
与郑板桥齐名的李方膺任乐安知县。

雍正十一年(1733年)
李方膺纂修的《乐安县志》刊印,后被史志界称为“山东名志”。

乾隆十六年(1751年)
劝垦荒地681亩。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颜徐店人成汉斗因高寿束力建“升平人瑞”牌坊,寿至130岁。(其三子皆及百岁)
曾与孙同赴乾隆皇帝的千叟宴。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八月,降霜,秋禾受害。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
夏大旱,秋大水,淄河、阳河、女水皆溢。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正月初一大雨。夏季小麦绝产。

乾隆六十年(1795年)
大旱,庄稼歉收。

嘉庆十七年(1812年)
小麦受雹灾。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大疫流行,死人甚多。

道光十六年(1836年)
大饥,人相食。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二月,某日夜间大风雪,野外沟满壕平,院内积雪数尺。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春,大海潮。沿海房舍、田地全被淹没。秋,豁免碱废地税银1940两。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春、夏无雨,大旱。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七月二十一日,寿光县央上村与乐安县东燕村因争夺淄水发生械斗,当场打死东
燕村民5人,伤40余人。先后在乐安、寿光两县署兴讼,最后在省结案,央上村讼败,
判该村死刑者2人,充军1人。

咸丰三年(1853年)
二月二十五日,戌时地震。
四月十四日,亥时地震。
秋,大雨水,禾苗全被淹死。

咸丰七年(1857年)
春旱秋涝,大凶年。

咸丰八年(1858年)
风调雨顺,大丰年。

咸丰九年(1859年)
张郭村武举李金鳌率众抗粮并大闹公堂。冬,掩藏淄川抗粮首领刘德培于家中。
后组织农民起义军反抗官府,失败后因叛徒边九出卖,被官府杀害于青州府署。

咸丰十一年(1861年)
八月十七日,东路捻军首领张乐行、李成等率军数万,由益都县入县境。
八月二十七日,捻军在首领刘天福率领下由博兴再入县境,在李家楼、大马头和
韩家庄与清政府地方武装进行了3次交战,杀死“乡勇”612名,封建士绅数十人,即
东趋寿光、益都。

同治三年(1864年)
于垄丘山上建垄丘义学,设主讲开课校士。课期诸生群集,为当时一方文会之盛。

同治七年(1868年)
秋,飞蝗蔽日,农民及时扑打,未成大灾。

光绪二年(1876年)
春大旱,夏无雨,淄、阳、女、渑等河皆涸,全年歉收。

光绪三年(1877年)
春大饥,农民饿死者甚多。麦获丰收,不少农民又因饱食而致死。

光绪四年(1878年)
小张村基督教徒刘明玺邀美国基督教会牧师郭显德来县内传教。

光绪八年(1882年)
四月大雨雹,五月又降冰雹。

光绪九年(1883年)
五月,雨雹伤麦。

光绪十二年(1886年)
七月,蝗灾严重。

光绪十四年(1888年)
六月十三日,渤海湾发生大地震(北纬38°9′,东经119°0′),波及300余里。

光绪十五年(1889年)
春大饥。

光绪十六年(1890年)
春,大海潮,侵入内地80里,四五天后始退。
是年,邓家庄成立基督教乐义会堂。

光绪十七年(1891年)
治理小清河。 从博兴县龙注洼下口起,开浚正河110里,东达羊角沟海口。河面
(包括马道)开宽30丈,挖深1~1.3丈,出土成堤。共用银198000两。

光绪十八年(1892年)
治理小清河上游,从此称为新清河或新河。
十月,大海潮,羊角沟商船10余艘漂没。

光绪十九年(1893年)
知县曾启埙扩建乐育书院,并于院北别修船亭。请县内著名书法家宋其端分别为
书院和船亭书“腾蛟”、“起凤”匾额和《船亭记》碑。

光绪二十年(1894年)
基督教士狄乐播派牟大恩来县城传教,在财神庙街开设会堂,一时谣言纷起,无
结果而回。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在辛镇、沙营、王家岗等处盐场新修沟滩百余副,大沟滩60余副,井滩440余副。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夏,黄河从西韩家决口,泛滥于小清河南北60余里。黄河水灾,此次尤为严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进士李振甲在北京参加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曾从事变法活动。受协办大学
士徐甫阝之托,回家乡办理盐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六月,飞蝗遍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著名琴书艺人时殿元、谭明伦、崔心悦等,将琴书《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演出,
最先创立了吕剧的雏型。
八月十五日, 西商、业基王等村的义和团众约400余人,在首领商洪奎带领下,
冲进郑家营教堂,杀死洋教徒郑凤年(已闻风逃走)之母、侄,捣毁教堂。郑凤年引清
兵包围了西商村,商洪奎逃至刘家集被清兵捉住后杀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六月,疫病流行,死人甚多。

光绪三十年(1904年)
秋,淄河下游马头一带大水成灾,平地水深二三尺。
冬, 在县东北境黄河新淤之地,设局招垦。开始设人、寿、年丰3局,共放垦淤
地36273亩。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知县袁世承创办师范传习所,坐办张修奎。另在乐育书院内兴办乐安县官立高等
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四月,县境东北部三柳树一带农民刘化龙、孙学儒、刘大士(女)等数百人,反抗
省、县官府安粮增赋,痛打省巡抚派员宋、卞等人,争得了胜利。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奉饬设立劝学所,为掌管教育机关,所长贾岁羽梧,另有县视学1员,书记1员,
乡视学4员。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正月初一, 阴雨。夏大旱。七月大雨如注,淄、阳、女三河同时泛滥,县境南部
秋禾尽被淹死,大饥年。

宣统元年(1909年)
春旱。秋粘虫(俗称子蝗)遍野,庄稼歉收。

宣统二年(1910年)
三月降霜。

宣统三年(1911年)
闰六月,县议会成立,选举议员22人,杜兆麟为议长,李士绅为副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