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222&run=13

第一节 生活习俗

服饰 清末民初,县内男子多穿长袍马褂。士绅及富户的衣服质料多为丝绸,在
家穿纺绸对襟小褂,外出着长衫,外套闪光缎对襟小褂,颜色多为白、蓝色。脚着丝
绸或细布做的抓地虎靴子,头戴红顶子帽。冬季穿丝绸棉袍。贫者四季衣服以自织印
染粗布做成,夏季男着粗布对襟短褂或汗(坎肩),颜色为黑、蓝、白。也有的农民光
背披披布,既可披在身上代替褂子,又可用来擦汗。常推车、担担的人,喜欢扎“助
腰子” 。此物宽6寸,长短因人之腰围而定,用布包上袼褙做成,有的绣有盘肠、云
彩头、狮子滚绣球等图案,两端缝有带子, 用时系结。冬季穿大棉袄,外套粗布对襟
小褂。赤贫者穿对襟小棉袄,俗称“撅腚子小袄”。一般习惯穿大腰肥裆裤,有单、
夹、棉之分。老年人春、秋季穿叉裤,也有夹、棉之分。农民干活时穿自做的浅鞋、
双脸子鞋、牛鼻子鞋、虎头鞋。冬季穿棉鞋,闲居时穿“蒲袜” (用蒲草或苇穗编织
的鞋)。袜为土布白袜或蓝袜,雨天穿满纳帮底的泥袜。秋季戴帽垫,冬春戴风帽、橹
帽。女子上衣均右掩襟,年长妇女袖长过腕,下摆过臀,颜色多为青、蓝、白;年轻
妇女多穿印花布衣服和撮花(也称“绑花”)衣服。袖不掩腕,下摆不过臀,色尚红、
绿。结婚时穿红缎裙子和套子,均着大裆裤,有的上衣和裤子镶花边。脚穿绣花的红
或绿色木底鞋,鞋内套穿“换鞋”, 亦称“套鞋”。贫富式样相同,仅质料有粗布、
绸缎之分。发型,婚前扎一长辫子顺脊而垂,婚后梳纂套网, 富者戴银耳环、手镯、
戒指及各种钗花。老年妇女戴“脑带子”帽,前边饰以帽花。小孩戴挽帽或虎头帽。
中年男子多戴毡帽头、三大扇、大金边。
30年代后,士绅名流多穿大褂,女子穿旗袍者渐多。学生尚制服,官员多着中山
服。劳动者男穿对襟褂,妇女穿掩襟上衣,肥裤,裤脚扎腿,多为粗布制成。小清河
以北及马头一带年轻妇女喜欢穿大花图案棉袄、棉裤。鞋为圆口鞋或浅鞋。
建国后,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农民衣着质料多为细布,粗布衣渐少。国家工作人
员多穿细布衣服。
老年男穿对襟褂,女穿大襟褂, 均着大裆裤。中、青年男子穿中山服、国防服、
学生服。冬季外套小大衣, 戴解放帽或三大扇,脚穿球鞋或高腰五眼棉鞋。姑娘、少
妇穿蓝士林上衣,棉织袜,方口或圆口鞋。女干部或女学生多着列宁服。
70年代末,细棉布逐渐被涤纶、涤棉、毛织品所代替,流行色为蓝色或灰色。女
青年多以方格布做上衣。老年人男穿对襟褂,女穿偏襟上衣,小女孩穿裙子,男女皆
穿人造纤维袜、塑料底鞋或翻牛皮鞋、布鞋,线袜日少。
进入80年代,衣着求美观、时髦,质料讲究,色彩尚鲜艳。中、老年男穿国防服、
中山服, 女穿对襟上衣、制服裤,农村中老年妇女仍穿偏襟褂。青年男子穿中山服、
国防服、西服、学生服、筒裤、牛仔裤,冬季少数男青年穿面包服、呢料褂、活面半
大衣等。
夏穿凉鞋、塑料底布鞋,冬穿皮鞋或皮棉鞋。女青年春秋穿翻领对襟上衣、筒裤、
西式裤, 夏穿连衣裙、百褶裙,有的穿旗袍;冬穿呢子褂、绣花袄、人造裘皮大衣、
呢子大衣等;多穿高跟鞋。冬季,女青年围方围巾、拉毛围巾,戴自织绒线帽等, 男
青年戴呢帽、鸭舌帽等。
饮食 广饶通常一日三餐, 冬闲时有的农家一日二餐。建国前,大都以高粱、大
豆、谷子为主食,南部几个乡吃煎饼,北部多吃窝头。穷苦农民多是半年糠菜半年粮。
节日、婚丧食用小麦面食。主要面食有馒头、卷子、单饼、油饼、大包子、水饺、面
条等。以番瓜、豆角、茄子、菠菜、白菜、辣椒、韭菜等佐食,常年备有葱、蒜、咸
菜、虾酱等。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50年代初期,以高粱、玉米、地瓜干为主
粮。50年代末至60年代,地瓜种植面积增多,逐以地瓜干为主食。1970年后,以玉米
为主食。
1978年后,面食逐步替代粗粮。至1985年,全县90%的地区以小麦为主,一般农
户蔬菜常年不断。
群众有饮茶、喝酒之习。无论城镇、农村,来了客人先敬烟、沏茶,后用酒饭。
一般家庭烟、酒、茶常备。
小清河以南群众饮用砖井水。80年代始,逐渐饮用深井水。小清河以北土地盐碱,
地下水质咸涩。建国前至建国初,群众饮用湾塘中储存的雨水。1956年后,多数村庄
饮用黄河水。
住房 建国前,士绅富户多住青砖瓦房,院门为大门楼。门楼地基高,出进有台
阶,门前两侧有石墩或石狮,迎门有影壁,壁上有“福”字。有的建有二门。院内有
正房,多为台屋或厦屋,两边建厢房。大财主建有小楼。
富户多建有四合院,北屋为正房,一般3间或5间。东、西、南屋为偏房,长者住
正房,晚辈住偏房。
贫者一般只有3间正房。 正房两明一暗,无偏房者,明、暗间各垒有土炕,老人
居明间。儿子、儿媳居暗间。房屋为砖基土墙、木架(一般为5檩,少有7檩),麦秸苫
顶,木门。正房为木制窄棂窗, 有的偏房为木制方棂窗。院墙为砖基土坯墙。院门多
开东南或西南,贫穷户盖不起大门者则绑一柴门。小清河以北因土地斥卤、地势洼易
涝、树少风大,习于盖平屋。砖基、土墙,梁、檩粗壮,屋上置以高粱秸,厚约30厘米
左右,其上放硬麦穰泥,用脚踩实,后用稀麦穰泥抹平,尔后每年抹两次。屋顶可乘
凉、晒粮、放柴草等。院子较小,院门多与偏房相连。习惯睡炕,睡木床者少。夏季
无帐,靠点蒿绳驱蚊虫。
新中国成立后, 人们不断进行旧房翻新或盖新房,规格一般3间,砖基或石基。
经济条件稍好者,砖镶窗、门,瓦檐,玻璃门窗,房屋高大宽敞。70年代末提倡统一规
划。 80年代,住房由各村统一规划,一般正房5间,门窗内外两开,外镶玻璃,内嵌
纱网,装有铁棂。屋内水泥地面。红砖墙,缸瓦顶。有的村规划有厦檐,有的村、户
兴建“锁皮厅”,少数农户盖起了二层楼。多为大门楼,铁大门代替木门。小清河北
的村庄大都改为起山屋,平屋已鲜见。
出行 一般称出行为出门。旧时离家出行选择吉日,谚语道:“待要走,三六九”
,忌初一、十五。
旧时出行行装简单,随身所带之物或用包袱包、袋子装,或用箱子盛。现用提包、
旅行包、皮箱等。
旧时,外出访亲友、上集赶会多步行。士绅富户出门坐轿车子, 骡马拉。娶亲及
接送客人用木制铁瓦大车,走亲访友乘坐二把手车子。妇女及年迈体弱的老人骑毛驴,
富者多骑骡马。现在,人力、畜力交通工具渐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汽车、摩托车、
机动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已成为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遍及城乡村户。
亲人远离,多置酒饭为之送行,也叫饯行,并煮鸡蛋、备食品,以便途中食用。
旧时送行至门外或村头,今多送至车站、码头。
旧时迎接客人一般迎至村外或更远,现在一般接至车站、码头。到家后酒饭款待,
名为“接风”又称“洗尘”。

第二节 人生礼仪

求子 旧时妇女婚后多年无子,公婆便急忙求神拜佛,盼生贵子。多半初一或十
五,设香案,摆祭品,跪拜“送子娘娘”, 焚烧香纸祈祷求子,口中念词许愿。若得
子用猪羊还愿。毗邻益都县的乡村,有的去云门山老母庙内“拴儿”。此类迷信活动
今已少见。
坐月子 小孩降生,即到产妇娘家报喜。重男轻女者,生男谓“大喜”,生女谓
“小喜”。若生男孩,产妇第一顿饭吃两个鸡蛋,生女孩吃一个鸡蛋。生男孩者在产
妇门口屋檐上扎一弓箭系红绸,女孩只吊一红布。一则表明搭弓为男,织布为女;二
则避邪;三则避外人。乡邻亲朋送鸡蛋、面条、红糖、油条等以示祝贺。今加送童装、
童毯不等。生后第5天(俗称“五日”),产妇的娘家备1斗米、1斗面、200个鸡蛋及黄
酒、小棉被、衣物等前来祝贺(俗称“送米面”)。是日,产妇婆家用面饼、熟鸡蛋或
油条等分送送礼的乡邻。婴儿出生后第12天(俗称“十二晌”),产妇娘家前往给婴儿
圆耳朵,用圈盘盛上99个水饺,希冀小孩长命百岁。
满月 婴儿满月,娘家将母子接往家中度满月。为赶好日子,接的时间可提前或
推迟。婴儿返回前,姥娘备好升和剪刀为婴儿剪胎毛,升中放有馍馍、书和用红绳捆
在一起的狗毛、 猫毛和驴毛。找3姓人将小孩的胎毛各剪一剪刀,其余的由姥娘剪。
尔后,将3种毛迎风散开,并念曰:“迎着风,不怕惊”。
百晌 婴儿出生第103天,亲朋好友携礼前来祝贺,礼物为布3尺 (今多送成品衣
裤) 、面条数斤(或生面团两块)、平安钱,姥娘家送百晌馍馍,不足一百个。有的地
方无此俗。新生婴儿家设酒宴,饭食中必须有面条,称长寿面,并将熟面条分赠族人、
乡亲,乡邻将钱放入碗内示贺意。有的地方分百晌馍馍,并投入井、湾各1对。
辫锁子 旧时,为保孩子长命无灾, 有的妇女迷信于给孩子辫锁子。先由算命先
生算命, 若命中有锁子,则要找属相合适、儿女双全的中、老年妇女作为干娘,用5
色线按一岁一对铜制钱辫成锁子,举行仪式后,把锁子挂在小孩脖子上。周年后开锁。
现在,此俗已淡化。
婚嫁 旧时,男女婚姻要门当户对,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男女十二三岁
就结婚。整个婚嫁过程为提亲、订婚(换号、送柬)、娶亲、回门。
旧俗,由媒人(今称“红娘”或“介绍人”)出面促成婚事。媒人探询双方意图,
若有意,则由男方正式请媒说亲。女方应许后,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以相生为宜,
相克则不宜。若不相克,即开始订婚。今虽仍有媒人提亲之事,但自由恋爱已代替了
父母包办。
订婚第一步为换号,亦称换小帖。即把双方男家长的姓名、表字写于红纸上交换。
富者男方给女方放礼,贫者无。今男女双方相见时,如女方收下男方赠与的见面钱,
则表示愿意订婚。
送柬为正式订婚。男方送往女方的柬书:“谨凭媒语,以仆之子行×,与尊亲家
之令嫒行×,年庚相符,属命相生,愿结秦晋之好。”并放盐1小包、头发几根(意为
有缘法)、大针1对、红线穗两个(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另放红麸子、香、艾等吉祥物
和包柬裤、包柬袄、押柬钱,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回柬应许,柬书:“谨遵亲议,
以仆之女行×、×岁、××日生,愿与亲家之令男共结丝罗。”并回衣裤等。旧时押
柬钱为铜子1~2吊,今钱数不等。至今农村仍有送柬之俗,国家工作人员不尚此俗。
娶亲 结婚前须择吉日,也叫看日子。择日前先向女方请庚,也叫请年命,要得
女方的生辰八字。并由此决定纳彩(亦称奠雁或上头)日和嫁娶日。然后将纳彩日期和
婚期送到女方(俗称送日子) ,有的连婚呈(写有开脸、上下轿、坐帐的方向和过门时
辰、架客所忌属相及遇庙石、井、桥用红毡遮等) 一同送去。也有的婚前四五天送婚
呈。
纳彩在婚前半个月进行,男方备大馍馍(1个重1市斤,上印红双喜字)60个,子、
馓子200个,包袱1对,富者送青布或蓝布1匹,活公鸡1对及头面首饰和钱,盛在食盒里,
用红纸斜封,上写“纳彩大吉,文定厥祥”,派人送至女方。女方收礼后,回上糕坨、
茶碗、枣、栗子、10双高粱梃、9双筷子,意为“十庭九柱”,希望婚后荣华富贵,住
好房子。之后,男女双方各自向亲朋分赠礼物以告之婚期。
娶亲前最后一个双日,女方往男方送嫁妆, 俗称“送艳房”。一般为三色艳房(2
桌柜子、1桌抽头、2把椅子) 及被褥衣服、梳洗用具等。富者外加牙床、条山几、方
桌、条凳等。男方则贴喜联,挂彩绸迎接,并款待来人。
娶亲的前一天,亲友携礼前来贺喜(俗称点茶),主家设宴招待宾客(有些地区于娶
亲当日招待宾客)。是日下午,新郎着礼服,随于灯旗后,由唢呐、锣鼓伴奏,先到祖
庙拜祖, 后向同族长辈磕头行礼。晚宴请乡里,并雇戏班唱戏助兴。富者扎台子连唱
几天,贫者则无力雇戏班。是夜,由新郎之兄与新郎睡于新床上,俗称“压床”。
娶亲这天一早,男方备花轿迎娶新娘。出发前,由一人挑一瓶水,一刀坠瓶肉和
圈盘(内放新娘头巾等物),谓之“挑盒”,先到女方。女方留下带去的东西,换上一
瓶清水,放上生水饺和一刀面条回返,起报信的作用。
挑盒者返回后(也有的回至半路),新郎已着礼服,斜披红带,戴礼帽,上插金花,
在新房等候。乐队(吹手)奏乐,叫做“响房”。新郎跪拜家长后登轿上路,灯锣旗伞
开道,乐队紧随,花轿列于后。新郎乘蓝色轿(或绿色)导于前,女轿(红色)由一男孩
压轿列后。
到女方后,吹鼓手奏乐为“吹门”。开门后,新郎下轿拜见岳父母 (县城东南一
带不下轿)。女家款待女婿及来人,也有的地区不款待。
新娘穿裙子、套子、披云肩,戴附有幛面珠帘的霞冠,盖蒙头红,由兄弟用椅子
抬着送上花轿。给新娘开脸的人用镜子先向轿内一照,嫂子端一碗放有发面引子和芝
麻的水,让新娘用手蘸一下,意为“引子”,“生活节节高”。起轿后,将水泼于地
上。新娘的兄弟二人(或姐妹二人或下辈两人) ,提茶壶,拿茶碗扶轿杆跟在后面,谓
“送客”。
花轿一路不停,路遇井、桥, 要用红毡遮挡。至男家大门口时,轿过谷草火以避
邪,谓“燎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两孩童各抱一捆谷草,上披一黄包袱,立
于大门两侧。新娘接了过门银子和如意(有的地方抱大公鸡)后,由架客搀扶出轿,踏
红布、迈马鞍、过大门。此时,一人向新娘扬碎草(谷草),并唱吉祥祝语。
进入庭院,男左女右拜天地。唱礼者高唱“一拜天地,二拜爷娘,夫妻对拜,同
入洞房”。同时向来人撒“火烧”(各种各样的小型面饼)。新娘坐帐,晚喝合婚酒。
第二天早上,新娘做饭前从灶里扒灰,婆婆放入灶内的钱扒出归己。娘家一弟弟
送衣物并放上油饼一对,谓“添箱”。饭后,新娘由婆家嫂子带领祭祖坟。至家后拜
同族长辈。
一般第三天回娘家,称“回门”。第六天家里及族人、亲戚送回婆家,谓“做六
晌”,6天当中两头住平(有的地方第二天称三日,第三天谓六晌)。至此,大礼告成。
新中国成立后,破旧俗,立新风,新婚俗逐步形成。男女成亲要见面相识,同意
后订婚、登记, 举行结婚仪式,不要彩礼,娘家陪送两身衣服,两匹布。1960~1975
年,婆家自愿送给女方衣物,并做两铺两盖,娘家量其家当陪送嫁妆。1975年后,兴
起要彩礼风,要见面钱,铺盖4~8套不等,少数超过10铺10盖,衣服讲究单、棉各几身。
始兴桌橱和箱子, 追求三“转” 、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
1980年后,结婚礼品发展到要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成套家具,结婚费
用高达5000元以上。
多在结婚日的前一个双日送嫁妆。嫁妆的数量因女方家境不同而异,一般为桌、
椅、箱、橱、被褥、衣服及盥洗用具等。始兴男方自己去女方带嫁妆之风。
50年代,迎娶一般用轿或马车,60年代用马车或自行车, 70年代少数用拖拉机,8
0年代,用小轿车、吉普车、面包车者渐多。
结婚典礼开始后,新郎、新娘向领袖像或国旗致敬,向主婚人致礼,新娘、新郎
互相敬礼,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讲话,来宾致贺词, 新人讲话。有的地方推行“一
场电影、一包糖,欢欢喜喜入洞房”。1980年后,提倡集体婚礼,领到结婚证的青年
男女欢聚一堂,由团支部或妇联主持,单位负责人为主婚人,礼毕分糖,既热闹又节
俭。1981年,县妇联为县直10对青年男女举行了集体婚礼。花园乡女青年结婚不要彩
礼,学一手技术,到婆家劳动致富, 受到人们称赞。也有少数人家婚事大操大办,宴
席摆至几桌甚至几十桌。
旧时,男到女家落户,叫招养老女婿,也称倒踏门。建国后,男到女方落户者渐
多。近年,政府提倡女娶男,女娶男者增多。
庆寿 旧时,人到60岁生日,子女、亲友前来庆寿。尔后每年生日即成惯例, 以
后每过10年更加隆重。仪式繁简因贫富而异。富者庆寿讲排场,花大钱, 忙里忙外一
大班人。祝寿这天大约3点钟响炮9声,鼓乐齐鸣。大门悬彩绸,挂匾,若男则写“齿
德兼优”或“年高德劭”,女则写“淑德遐龄”。院中搭寿棚, 棚中央挂一大“寿”
字, 寿屏挂于堂屋内。礼仪颇多,先行醮天仪式,后到祠堂拜祖,再拜匾拜寿屏,继
而念祝寿文。儿孙及本族晚辈给老人跪拜叩头,接着亲友行跪拜礼,并献寿幛、寿桃、
寿面、寿果等。主家摆筵招待来人。一般人家祝寿,亲朋送些酒、肉、食品等示贺意,
贫者只吃顿寿面示祝贺。
建国后,庆祝仪式较简单,一般为直系亲属参加,亲朋好友参加者也为数不少。
儿女结婚后即为父母庆寿,俗称“过生日”。一般买酒肉、罐头、点心、蛋糕等食品,
近年大多买生日蛋糕。有条件者全家照合影像。
丧葬 旧时,多数富者在生前造坟(称“寿坟”),一般修“金井子”(四壁砖刻人
物或龙凤图案,上彩),并建有龛型楼阁。贫者死后多以单砖石灰砌坟,或以土坑埋葬。
棺木等次也不一,以松柏木为棺者谓“松条”,有“四喜”(底、帮、盖均为独木)、
“八仙”(以八块木头做成)、十二头(用12块木头做成)。穷家小户则用柳木、杨木做
棺,称“薄皮”或“柳木大褂”,有的地方也叫薄匣子;做不起棺木者,则用一小床,
上绑拱形竹条,用布罩起,称“布棺”;更贫者,则箔卷席裹,草草埋葬。
人死后穿棉衣(棉袄不系扣)、单鞋,戴单帽,置于灵床之上,用白纸盖脸,点长
明灯一盏,供面条、小米饭、馍馍各一碗,筷子直插碗内。燃香一炷,并放一纸钱匣,
备吊唁者放纸钱。房门、院门上贴白纸,院门外挑出白幡(一缕带状白色纸条),男左
女右。长子面向西南站于高凳上,连喊三声:“爷(或娘)向西方大路去。”同族近支
晚辈到土地庙送浆水,并点燃油灯,名曰“告庙”。第二天报丧 (告知亲友死者时间
及殡期)。到舅家报丧孝子要披发、赤足、着孝服,到舅家门口匍伏哭进告之。即日,
门口挂“招魂宝幡”,院内扎灵棚,设供桌,子女穿孝衣致哀,亲友、邻里吊唁。傍
晚,死者后代要身穿孝衣,一路哭着为死者送盘缠(送两次) 。第三日入殓,入殓前给
死者洗脸净面、理发,棺内放草木灰(讨几家的) ,铺白纸一层,放铜钱7枚,摆成北
斗星状,谓“垫背钱”。子抱头,女搬腿入棺,手里放钱,头枕布鸡 (鸡样枕头,两
头缝红布条)。入殓这天,请娘家人到场验看。殓后棺停堂中,孝子宿棺旁寝苫枕块。
每晨祭奠扶棺致哀,亲朋故旧前来吊唁。殡期前一天的晚上送魂(也有第二天晚的),
孝子把长钱和死者的衣物放入纸轧的花轿内烧掉,同时向火中扔小面饼之类,谓“打
狗饼”。
殡期不一,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富家老丧(喜丧)请人唱戏。可延至10天以
上。出殡这天,大门外设桌为外柜,收亲友、乡里的“人情费”,院里设里柜,收丧
幛、祭仪(即拜钱) 及祭品。鼓乐班候门外。大门里照壁处贴“丧告”,院里灵棚内供
死者牌位。早饭后孝妇、孝女扫坟,孝子往墓穴中送油灯及冥器。回家后,孝子跪于
灵棚内,恭候亲友祭吊,孝妇、孝女在屋内守灵,接待来吊的女客。
发丧时间不一,大营、稻庄、西刘桥、大码头等乡镇为下午,其余乡镇为上午,
女丧娘家人到后即发丧。由孝子落下宝幡,撕毁丧告,执客(主持人)高呼“开丧大吉”。
孝男孝女等揣孝饽饽。后谢庄(即感谢乡里)、谢架子(即灵舆)。执客拿孝子的衣袖拂
棺三下,并念道:“一拂金,二拂银,三拂儿女一大群。”随即起灵(即抬夫起棺),全
家男丁哭拜于灵前, “白帽头”(即领孝子完丧礼的人)用刀砍碎黑碗于灵前,女辈随
棺后放声痛哭。起舆时,长子顶瓦, 其舅将瓦摔碎于地上,灵楼导前,孝男接后,女
婿(有的由外甥)用斗挎下水罐、仓囤随同,灵舆后跟孝女、孝妇辈。灵舆抬起至坟地
不得落地。亲朋设有迎门祭、座祭、路祭、墓祭。灵舆到坟地,娘家的人拜祭,孝男
辈同祭,乡里友人也有在此时祭奠的,谓之“辞土”。孝子将仓囤、下水罐(献食罐)
放入墓中龛内,并点燃油灯,方焚灵楼,落棺筑坟。男女便解麻绳摘麻帽,兜起,绕
坟左右各三圈,谓“圆坟”(若二老其一在则不圆)。坟顶插幡,坟上插哀杖,后速返
家,谓“抢福”。筑坟人将两桶清水十字花样泼于坟上,谓“浇坟头”。中午,孝子
招待亲朋,宴谢乡里帮忙的人,饭后跪拜致谢。第三天早上,上坟添土,谓“拂三”。
有的豪富之家发丧期间扎有幛棚、 纸草棚, 凡祭拜之处都扎棚,迎门扎二层楼,谓
“扎迎门”,披挂得五彩缤纷,里边陈列玉器古玩,还有路祭棚、墓祭棚。
建国后,殡葬礼仪程序减少,提倡薄葬。50年代,改革封建殡葬仪式,刹住选坟
地、扎纸人纸马及发大丧之风。
1966年后,除烈士墓外旧坟一律平毁。同时以自然村为单位统一划墓地,不分姓
氏家族,同葬一处。1976年,推行火化,废除传统殡葬仪式,提倡开追悼会,大队(村)
建纪念堂,存放骨灰盒。1977年火化率达94%。1981年,旧的殡葬之风抬头,停灵发
丧、亲友吊唁、送盘缠、扎纸马纸车纸柜之旧俗复活。即使火化后,也捧回骨灰盒回
家祭吊、出殡、设祭、收锞仪和挽幛。1983年10月20日,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殡葬
管理暂行规定》,及时刹住了农村土葬之风。1985年底,县内有村建纪念堂27处,有
553个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第三节 生产习俗

广饶县自古至今以农业生产为主,此外有林、牧、副、渔、盐各业生产。本志只
记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的风俗。

一农业生产
仅介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两种作物的生产。
小麦生产 每年秋季收获后,除留部分明年播种春作物的“春地”外,其余为麦
田。
小麦播种前要耕翻土地,耕翻土地之前先施农家土杂肥。将土杂肥运于待耕地之
中,用铁锨撒开。运粪工具为铁瓦大车、猪嘴车、独轮车。建国后用胶轮车、地排车、
胶轮马车、拖拉机等。
耕翻土地的工具在70年代普及拖拉机前,常见的是畜力牵引犁耕、耘锄耘、镢刨、
锨翻等。
耕翻过的地要用耙将土耙细,常言道:“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秋分前后为小麦播种期。播种前,先把粪晒干,选出粪里的杂草、碎砖瓦, 再把
粪弄碎,堆成堆,用苫子盖好备用。
播种这天,把麦种与粪拌匀,然后装口袋,用车子送到地里,视地之长短而决定
放粪点的多少。
小麦播种用耧,耧分单眼、双眼。播种时,一人挖粪,一人扶耧,一人驾耧,前
面一牲口或二人拉耧。挖粪者将拌有种子的粪土投入耧仓内,扶耧者扶着耧边走边摇
动,粪土便从耧仓眼流出进入耧腿而落入地中。进入80年代后,已普遍使用小拖拉机
牵引播种机播种。
播种后要用锄,用土盖住麦种。为了保墒要用砘子压。
小麦冬前的发育有“钻锥”(初出芽)、“倒针”、“放杈”、“盘墩”几个阶段。
麦田管理春季最繁,待解冻后要锄麦,一为增地温,二为保墒。
农谚有“麦锄三遍平了沟(指籽粒饱满)”、“麦锄三遍面充斗(指出面多)”之说。
建国后,推广密垄密植,松土用二齿钩或小板锄,清除株间杂草多用手拔。
建国前,县境内阳河、淄河、小河子沿岸的村庄用河水浇麦。小清河南部分地区
有井灌条件,其余的地方无灌溉条件。现小清河南地区汲井水灌溉,小清河北地区引
黄河水灌溉。
小麦病主要有两种,一是锈病,二是黑穗病,群众分别称为“黄疸”、“黑疸”。
建国前,人们只能燃香烧纸乞求天地,任灾情发展。建国后及时喷洒农药,制止灾情
蔓延。
一般在芒种后七八日开始割麦。麦收期间,早、午要送饭,用饭时一家一伙围成
圆圈席地而坐。吃饭前,将少许汤饭洒在地上,口中念道:“天公地母来吃饭,明年
打一万石。”割麦时,多数人家改善生活。现多以收割机割麦。
割倒的麦子,用约子(草绳)捆成麦个子。然后运到麦场上,妇女则一把一把地把
麦穗闯齐,用铁梳子把麦叶梳掉(也有的将铁耙绑于凳上,用来梳麦叶)。然后割下麦
穗, 割麦穗用的镰安在一小木板上,刃朝外,梳麦叶的人用腿压住木板另一端,边梳
边割。割下的麦秸捆成个子晒干,备苫屋用。小清河以北不用麦秸苫屋,所以只用铡
刀铡下麦穗即可。
麦穗晒干后,用畜拉碌碡或人拉碌碡打场。打麦场这天要吃贴晌饭,在午饭和晚
饭中间加一顿饭。今打麦多用脱粒机。
打下麦粒要扬场。扬场时用小簸箕将麦粒抛出,借微风将糠、草析出,将麦粒晒
干后入仓。
玉米生产 玉米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谷雨后播种; 夏玉米于割麦后种,
多为手播点种。
小苗出土后,长出两个叶,叫喜鹊嘴,此时锄头遍地。夏玉米要锄去割麦时留下
的根子,所以又叫拿麦茬。同时还要清垄定苗,留壮苗去弱苗,行与行之间的苗要叉
开。锄二遍地前,要追施一次农家肥,将肥撒于苗周围,然后再锄。第三遍地要横着
锄。谚曰:“头遍薅,二遍招(把苗扶正),三遍横着扌到(即横着锄)”。
等玉米长至齐腰深,伏雨季节来临,以耘锄疏松垄沟,用土培根,既可埋根部杂
草,又利于大雨时排水,还可抗倒伏。至收玉米时,为保墒,还锄一遍地。
收玉米时,多数地方用小镢子把玉米棵砍倒,再把穗掰下,叫“掰棒子”。把玉
米穗运到场上, 老人、妇女和儿童动手剥去外面的几层皮,竖起紧挨玉米粒的几层薄
皮,两个系在一起,十字花样摞好,再用草绳系成若干嘟噜,悬挂于檐下、树枝上或
缠绕在竖埋的柱子上,待玉米晒干后,冬闲脱粒。在普及脱粒机前,通常是用剪刀穿
过后,再用手搓粒。现多用脱粒机脱粒。

二渔业生产
建国前,县内沿海渔民对大自然依赖性强,且生产方式落后,多年来形成了一套
独特的生产习俗。
渔船为大帆船(俗称风船)、燕尾船。建国后,逐渐更新为木帆船和机动渔船。
船上有船长(老大)、大副及其他人员。
每年第一次出海前要吃水饺,象征生产大丰收。上船前要烧香、焚纸、磕头,祈
祷平安与生产丰收,同时念道:“天神、地神、龙王爷大发慈悲”。亲属们鸣放鞭炮,
敲锣打鼓欢送出海的人。
上船后忌讳颇多,为保安全,不得在船上大步走,不得背手,不得坐船头。为防
鲨鱼伤害,坐在船上不得把脚放到水中。在渔船上说话、干事忌讳一个“翻”字。帆
船称“风船”,烙饼时翻饼叫“转转”,吃鱼翻个叫划过来或正过来,筷子不能放在
碗上。渔船上顿顿饭喝酒,开宴饮酒用盅子,个人喝酒则用茶碗,喝多少倒多少,无论
哪种情况,饮酒前先祭海。
捕捞工具,建国前为大钩、转轴网、大扒网。后,增加了板网、跳网、流网、张
网、跨网(亦称张飞网)等。
捕鱼最佳季节在农历三至五月,称“满江红”。其次为七至九月。
捕捞对象有对虾、中国毛虾、鲅鱼、黄姑、梭鱼、银鱼、青鳞鱼、黄鲫、鲈鱼、
蟹、海蛰等22种。
所捕之鱼虾,建国前随捕随腌,回港销售。建国后,由运输船集生产船上的鱼虾
送往渔业站。
渔船回海吃面条。
以上渔民风俗至今仍行。
此外,一年一度的灯笼照螃蟹也是饶有风趣的。春季开凌后,天气转暖,即到了
灯笼照螃蟹的时候。每到夜晚, 从羊口至防潮闸一带通海沟渠边,照螃蟹的人络绎不
绝。人们将马灯或四扇玻璃罩子灯挂在桶上,手提水桶沿浅滩处、芦苇边来回走,螃
蟹见光后即爬出,见螃蟹爬出后要立即拾入桶中,否则被螃蟹发现, 会立即缩入水中
或泥中。照螃蟹最好的时机是,刮南风,下毛毛小雨,这时螃蟹争相上岸喝甜水, 渔
民都不放过良机,十多里水边,灯笼一线摆开。至半夜多,天渐冷,螃蟹不再上岸,
人方回。最多的能捡一百多斤,少者也捡二三十斤。

第四节 民间游戏

风筝 俗称“老鹞子”,风筝于清代已盛行,从事制作者多为民间艺人,亦有自
扎自放者。
风筝的骨架一般用竹篾扎成,用毛头纸裱糊,按形状绘有各种图案。
风筝的图形有八卦、三星、五星、七星、蜈蚣、蝴蝶、蜻蜓、金鱼、人字 (老寿
星、麒麟送子、天官赐福等)多种。
放风筝一般在清明前后。放前将线绕于桄子上,在放飞处,一人将风筝扶正,使
其垂直,松手的同时,另一人边跑边放桄子,视风力而定线之长短。有的把自制的弓
子放到放飞线上,弓子沿线向上滑动,直到风筝近前。
人们习惯凑在一起放风筝,看谁的风筝放得最高,并为最高者欢呼喝彩。
如果风筝断了线,落入他人家中,象征不吉利,户主立即踩烂烧掉。
秋千 一般结构为两边各埋竖棒两根,上部分别交叉,上架横梁,做成秋千架子,
一般高5米左右。横梁上套两个葡萄藤或榆树枝等弯成的椭圆形圈,上系两股粗绳,在
两绳下端拴一踏板,便成了秋千。
县内人一般在清明前后打秋千。人立踏板上,两手握绳,开始由地上的人推绳使
向前荡起,待向后荡至最高处时,打秋千的人身子下蹲,用力蹬,同时两手向外撑绳
使秋千向前,称为“取”。还有两人对面立于板上,配合荡高的,也有的一人坐于板
上不动,另一人立于板上荡高,称为“带”。
姑娘、媳妇打秋千时,都穿新衣,着意打扮一番。
儿童则于两树间或两柱间拴绳,做成一简易小秋千玩耍。
五福 划横竖各5条线, 成正方形棋盘,二人交替布子儿,双方都想布成“井”
字、“三斜”、“四斜”、“五福”、“通天”。同时,双方互不相让,设障使对方
难以布成以上5种形式。 待25个点布完子儿后,依成形的多少择掉对方的子儿。一般
“井” 字择1块子儿,“三斜”择2块,“四斜”3块,“五福”4块,“通天”5块。
先下第一块子儿者后择后走,晚下者先择先走。走棋中尽量使棋子成形,根据成形不
同,而择掉对方的棋子数也各异,只剩两块子儿的一方为负,有时也成平局。
四顶 划横竖各4条线,成正方形棋盘,二人各于一边布子儿4块,每人每次行一
步, 一步为一格,横行竖行皆可,目的为在一条线上(横竖线皆可)造成接连三点,己
方二子儿, 对方一子儿的局势,如此则可吃去对方子儿,一方剩1子儿,不能成阵为
一局,余子儿多者为胜。
踢毽子 60年代前,多以毛(发)与铜制钱制成毽子。选铜制钱一对,将一撮头发
(也可用猪鬃、羊毛、鸡毛等)穿入铜制钱孔,用一小木楔固定,必须使头发在楔周围
布匀, 底面与铜制钱平,上留毛发长8厘米左右。近年流行的毽子多为六块小布缝为
立方,内装玉米粒或沙粒。毽子的踢法亦有种种,简单的踢为单脚踢,复杂的则左踢、
右踢、左尖、右尖、左拐、右拐、剪子股、转身等等,均以连踢的次数多少决胜负。
跳方 又名跳房。 在平地上画并排8个方格,二人以上参加游戏,依次出场。出
场者把一小瓦片(游戏中称“瓦儿”)抛至第一格,单脚跳动,驱瓦片向前,一格一格
跳过,瓦片压线、脚踩线、双脚着地、脚动二次均为犯规,犯规即罚下,等下轮再跳。
跳完第一格后,再从第二格起跳。待跳完全部格子, 开始“背房”,即背对房格,将
瓦片由头顶向后抛, 瓦片落在哪一格即在哪一格作上标记,作为“房子”,再跳至自
己的“房子” 时,可双脚落地休息。一般人希望占4、5、6格。因为跳到这里累了,
正需要休息。别人跳时必须驱瓦片越过对方已占的“房子”,若瓦片落入他人房中,
或脚踩了他人的“房子”,都算犯规。若“背房”时瓦片出界或压线,算犯规,当次
所跳格子无效。最后以占“房子”的多少定名次。这项游戏多为女孩儿参加。
拾子儿 此游戏为几人轮流抛拾5只磨光的圆石子儿, 玩时伴歌。玩法有直子、
漏子、接子、窜花、堆摆等,下面只记直子的玩法。
当唱“一起,大抓”时,手攥子儿,抛起1个,放在地上4个 (每当放下或拾起子
儿后都要再接住被抛起的子儿,下同),再抛起手中的1个,抓起地上的4个。“连来,
连来” ,抛起1个,撒到地上4个,分两次拾完,每次2个,每拾一次前都抛一子儿。
“三来、三来、三来”,抛起1个,放下4个。连拾两次,第一次拾1个,第二次拾3个,
先拾哪个数都行,拾前必须抛起一子儿。“个来,一个来,俩来,仨来,四来”,抛起
1个,放下4个,连拾4次,每拾一个前必须抛一子儿,至5个子儿全在手。“看动,不
动,不动”,抛起1个,撒下4个。分两次拾完,每拾2个之前,都要抛起1个。拾头两
个时,若动了其余的算输。“手拍啊,一重”,抛起1个,拍在地上4个,接着再抛起
手中的1个, 拾起拍在地上的4个,恢复开始时手中的5个。以上为“五重”,再反复
一次为“十重”。比赛时,拾几重临时约定。若口诀与拾法不一算犯规,待下一轮再
拾。一局顺利拾下者为胜,若平局,则再开一局,直至决出胜负。
弹杏核儿 这是男孩的游戏,两人以上参加。参加者把杏核儿攥在手中,齐声说
“亮”,都把手伸开,依据各人手中所攥杏核儿的多少决定弹的先后。先弹者把杏核
儿集于手中,向地平面撒开,然后选好对子,每弹一对,中间都要用手指划一直线,
弹中的杏核儿归弹者,若最后只剩一个,则在杏核儿周围划圆圈,半圆亦可,将其弹
出圈。若划线动了杏核儿,未等弹手触动杏核儿,划线的一对未撞击, 撞击了划线的
一对后又撞击了别的杏核儿,撞击的不是划线的一对,这些都算犯规, 则由下一个另
开局,最后以赢杏核儿多者为胜。
另一种弹法为, 凡参加者都拿出3个杏核儿,用包袱、剪子、锤决出弹的顺序。
第一个弹者将杏核儿撒于地上,第二个弹者择杏核,不管杏核儿是6是9或更多,只留
3个杏核儿。 择杏核儿者为了给弹者增加难度,千方百计留一条直线上的。弹者必须
使杏核儿过中间一个碰击另一个, 打中为胜,3个杏核儿归弹者。不管弹中与否,都
由第二人重开局,弹法如前,直至弹完,赢杏核儿多者为胜。
砸杏核儿 先在砖上凿一约放下半个杏核儿的小坑,参加者每人出一杏核儿,再
决出砸的顺序。第一个将一杏核儿放于小坑内,用另一杏核(事先挖去仁灌上铅)对准
砖上的杏核儿后,松开手使杏核儿落下,若砸出,杏核儿归己。不论杏核儿砸出与否,
每人轮一次,直至砸完为止,赢杏核儿多者为胜。
此外,乡间游戏还有:弹球、打瓦、打耳、打懒老婆、打冰溜滑、老鹰捉小鸡、
瞎子摸瘸子、撒带子、藏槐儿、碰拐、捉迷藏、丢手巾、跳龙门、跑马城、玩钱 (铜
子儿)、跳皮筋、翻牛(驴)槽、炸油儿等。

第五节 岁时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旧时天未亮即起,着新衣, 放鞭炮,祭天
地,吃水饺。饭后晚辈结队给同族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分压岁钱或香烟、糖和瓜子。
邻里互拜。未婚女子不拜。路遇他人,拱手言“过年好”、“恭喜发财”。年初一,
只玩耍。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已婚者,此日携妻带子看望岳父、母。走亲访友至正
月十五方止。
建国后,焚纸香敬神之俗日减,早起之习渐改。“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取消跪拜
礼,70年代末始恢复。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各级领导拥军优属,走访群众,慰问坚守
生产岗位的人员。
五马日 即农历正月初五,这天早上放鞭炮、焚纸香敬神,吃水饺。
十磨日 即农历正月初十,吃水饺,给碾磨烧香纸,供祭品,是日不动碾磨。
正月十五日 早上吃水饺,放爆竹,祭天。旧时,民间艺人自愿结伴串乡公演。
近年,县城组织民间文艺会演。晚吃元宵,家家挂灯。
填仓日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谓“添仓日”。这天起床后,家家在院内用草木
灰撒成圆圈,名之打囤底。有的地方宅子周围插香。是日改善生活,吃水饺,煮糕。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旧时,乡村家家于是日早以草木灰在院内撒成圆圈,
内放五谷杂粮, 并用砖压住, 称“封门”,意为五谷丰登。屋内方囤里面放钱,谓
“钱柜”。多数农家炒用盐水浸过的黄豆掺以用黍面擀成的“棋子”,谓“蝎豆”或
“蝎子”(意为炒死蝎子之类的毒虫),作儿童零食,也相互赠送。是日,家有属龙者
不炒蝎豆。妇女于日出前用擀面杖敲打炕沿,口中念道:“二月二,砸炕沿,蝎子蚰
蜒永不见。”今打囤者为数不多,炒蝎豆之习俗至今仍存。
清明节 清明前两天为“一百五” ,即冬至后105天,有“一百五,添坟土”之
谚语。这天清早,人们持锨给祖坟筑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是日下午上坟祭祖,也
有的清明节下午上坟。清明这天早晨吃小米干饭,分食熟鸡蛋。人们在清明期间踏青、
打秋千、放风筝。建国后,学校、机关团体于清明节这天有组织地给烈士扫墓、献花
圈。
夏至 夏至这天,家家吃凉面(凉面条),也有的乡、镇于初伏日吃凉面条。
五月单五 农历五月初五日,家家门旁插艾,户户吃粽子。家有儿童者,将五色
线系为环形(俗称“五丝”)戴于儿童手腕和脚腕,等下第一场雨时剪下,放入阳沟内
冲走,意为“化龙而去”。也有的等七月十五上坟时烧掉。今只存吃粽子之俗。
六月六 打下新麦子, 蒸馍馍祭地, 并上坟祭祖,称“上夏麦坟 ”或
“上新麦子坟”,有的地方吃炒面。
七月十五 亦称“鬼节”,是祭祖上坟的日子。除个别地方过十五外,多数过十
四,吃水饺,下午上坟祭祖。
八月十五 亦称“团圆节”。节前,人们携月饼等礼品看望长辈,朋友间互赠。
8 0年代, 已订婚的男女青年于节前带月饼、酒、水果等看望对方老人。节日这天吃
水饺,晚饭合家饮酒聚宴,分食月饼,意为“合家团圆”。有的地方设案摆上月饼、
葡萄、西瓜等祭月。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这日傍晚,家家上坟祭祖,出嫁闺女也要带祭品回娘家
上坟,但不能亲自到坟地,由娘家兄弟代劳。今仍存在吃水饺、上坟之俗。
腊八日 农历腊月初八。农家多于是日喝腊八粥,今也有吃水饺的。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是辞灶日。傍晚,置酒菜、焚香纸给灶王辞行,
并供以糖瓜(麦芽糖),意为粘住灶王的嘴,以防其上天后说坏话。现只存吃水饺之俗。
除夕 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是日清扫卫生,刷洗炊具、餐具,贴对联、贴年画、
放拦门棍。大家族请影,小家则请轴子(俗称请老爷老妈),屋内设供案摆供品祭祖。
院内设祭案供天地神灵。晚上门旁焚香,院内挂灯笼,全家吃水饺,饭后即准备春节
早饭用的饺子。建国后,迷信活动逐渐废除。
新年 公历1月1日,俗称“阳历年”,国务院规定新年放假一天,职工都过此节。
现在乡村也过此节。
三八节 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一般单位的妇女放假半天,并组织一些有意
义的活动。
植树节 3月12日为植树节。党政部门领导带头植树,全县形成植树高潮。
五一节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国务院规定放假一天。近几年,机关多在这天组
织青年举行集体婚礼。
五四节 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天学校多举行庆祝会、报告会,以弘扬“五四”
精神。
六一节 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幼儿园、小学举行庆“六一”
联欢会,机关团体也集体向学校、幼儿园赠送节日礼物。
七一节 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俗称“党的生日”。这天各级党组织
举行纪念活动,并组织文艺晚会。
八一节 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县委、县府、人民武装部组织庆祝活动,农村组织拥军优属活动,人民武装部组
织拥政爱民活动。
教师节 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学校举行庆祝活动。县委、县府表彰尊师重教先
进单位及教育先进工作者。企业单位向学校捐赠物品。
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国务院规定放假两天。各单位升国
旗,挂彩灯,党政机关组织电影晚会和文艺晚会。

第六节 迷信禁忌

迷信 旧时,群众多迷信天地鬼神。几乎每村都有土地庙,县城、大村另有各种
神庙。相信“八字”,认为富贵贫贱是命中注定。算命、看相、占卜之风盛行。若给
小孩算命,有锁者,则辫锁、开锁;难养者则要许愿、还愿。无儿则拴子;天旱则祈
雨;建房、选坟地看风水。节日喜庆祭天地祷福。结婚、出行、盖屋、打墙需择良辰
吉日。患病生灾,去庙里求神,讨仙方、神水或请巫婆、神汉烧纸拿邪。小儿生病认
为是吓掉了魂,要置祭品,用汤勺勾住上门槛叫魂,祭品让小儿吃掉。人死后要超度
亡灵。 上坟及发丧离坟地时要回头看, 以防阴魂跟回。人死后算卦有“殃”,要出
“殃”。适应这些迷信活动的需要,巫医、巫婆、神汉、卜卦、抽帖、看相、看阴阳
宅、刻八字者与日俱增。建国后,各级政府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取缔反动会道门,
公开的迷信活动收敛,个别巫婆、算命先生只在暗中活动。1966年后,搞迷信活动者
一度停止。1985年迷信活动又有所抬头。
禁忌 几千年来,由于人们迷信鬼神,祈神赐福,凡事求吉利,沿袭形成了种种
名堂的禁忌。建国前,县内普遍流行的有:盖屋忌破日动工,屋檐忌冲大门口,忌前
邻的房屋高于后邻,垒墙砖的层数忌双、垒坟忌单。结婚送客忌“四相”(属相),新
婚女子忌在娘家过芒种,辞灶后结婚女子忌回娘家,新娘过门时忌与未婚大姑子见面,
年轻女子忌手抓盐过门槛。孕妇忌进产房、新房、灵房, 忌过驴套,忌吃兔肉、驴肉
和螃蟹。产妇房内忌开箱柜,产妇忌看泥墙,忌不出月子上井打水。未满月的小孩忌
照镜子。忌家人出门未归辞灶,忌年五更摸窗台,春节忌言不吉利话,忌上井打水、忌
倒草木灰,过年下水饺忌说“破了”、“烂了”,而说“挣了”。家里老人去世后第一
年忌拜年。正月忌空锅,有舅者忌剃头。女子双亲俱在者忌清明回娘家。渔民忌在船
上晒鞋底。 父母去世,子女百日不着红装、百日不剃头、刮脸。小孩退的牙忌乱扔,
小孩生斑疹忌生人进屋。吃饭忌敲碗筷,忌从窗口递食物吃,忌刀放于碗上,忌送药
锅,忌送空桶,忌算盘翻放,忌烙一个饼。
建国后,人们文化水平提高,科学知识逐步普及,男女平等,相信禁忌的人越来
越少,尤其青年不信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