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校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213&run=13

县内学校体育始自清末学堂。
民国时期, 初等小学堂称体育课为唱游,高等小学堂称为体操。中学以体操为主,
另有篮球、田径、国术等活动内容。
建国后,县内中小学体育课以体育游戏、广播体操、田径、球类等为主要内容。

第一节 小学体育

清末,县内初等小学堂每学年有体育课15学时,高等小学堂每学年12学时。民国时
期, 小学低、中年级每周体育课150分钟,高年级180分钟。民国23年(1934年),文庙小
学始设专职体育教师,每年举行一次全校体育比赛。
建国后,小学体育课每周2节。1951年,全县推行第一套广播体操。1956年始,每年
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1961年,推行眼保健操。1976年,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至1985年,全县小学普遍推行了第一至六套儿童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

第二节 中学体育

民国16年(1927年) , 县立初级中学建立,体育课教学以“培养国民道德标准”、
“实施锻炼强健体格”为宗旨,每周体育课两节。“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救亡运动的
推动下,增设军训课1节。
建国后,遵照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全面开展体育活
动。1952年,广饶中学有了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列入教学日程。1960年,因生活困难,
根据上级的指示,学校体育课减少。1962年,又开始恢复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春季田径
运动会。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多数中学的体育器材被抢劫、毁坏。1969年,军宣
队进驻学校,体育课改为军体课,内容以队列、刺杀、投弹为主,兼有军事三防(防空袭、
防空降、防化学)知识。
1971年,“五七”红校、大王中学、牛庄中学成立了体育班,进行体育课教学试点,
其他高中相继成立运动队。“五七”红校的排球队、大王中学的女子篮球队、牛庄中
学的男子篮球队、稻庄中学的田径队, 都曾在惠民地区中小学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
第一名。
1976年,全县各中学执行《中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体育教学开展实施《国家体
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1979年, 省教育厅、省体委、团省委联合检查了广饶一中
的体育工作,授予该校体育组为“体育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80年, 体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了两课(体育课、课外活动)、三操(早操、课
间操、眼睛保健操) 、一活动(每天活动一小时)制度。中学每年春季、秋季各举行一
次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篮球比赛、一次队列广播体操比赛和一次冬季越野长跑比赛。
1984年, 学校传统体育训练点重新公布,全县有5所学校被山东省、东营市体委命名为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