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业余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200&run=1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民国2年(1913年) ,成立通俗讲演所。所址在县公署西侧之船亭,后在书院前设
立席棚,由各校教职员轮值讲演。民国4年(1915年) 4月,改称讲演会,设经理1人,
讲演员4人。所址几经搬迁,最后仍定址于船亭。民国18年(1929年)停办。
民国19年(1930年) 8月,成立广饶县民众教育馆,初在县城西门里,旋迁东南圈
文庙。 设馆长1人,馆内分设总务、讲演、图书、扩充4部,各部设主任1人,另有讲
演员、图书管理员各1人,共7人组成。讲演部每逢西关集开讲,用留声机与幻灯放映
机招徕听众。其余时间不断分赴乡村讲演。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动员民众上学,发展
平民教育;提倡妇女识字,反对妇女缠足;发展工业,扩充工厂等。讲演材料多为报
载资料, 尤以教育方面为多。图书部有《大公报》、《益世报》、《民国日报》等6
种报纸和《社会与教育》等8种杂志及部分书籍。该馆创办的小报《广饶民众周刊》,
每期印400余份, 分发各机关、村镇。另外还建立民众俱乐部、图书阅报处、民众运
动场、革命纪念馆各一处。民国21年(1932年),民众教育馆奉命改组,设教学、讲演、
健康、阅览4部,馆址迁至旧书院内。
民国22年(1933年),在县政府东侧设民众体育场,购置儿童游戏器具及国术器械
多种,聘指导员指导民众学习国术。民国23年(1934年) ,在各区添设阅报所7处,并
建立巡回文库(即流动图书馆)。
民国19年(1930年),广饶开始兴办民众学校。民众学校亦称平民夜校,属扫盲性
质的成人教育。 每晚上课2小时,用初级小学课本,有的还兼学珠算。教师无固定薪
资,故时办时停。广饶的平民学校,除民众教育馆主办的第一、第二两校外,其它多
附设于小学,每处1班,全县50余处。成绩较好的是民众教育馆直接扶持的8处民众学
校, 在校学员220名,教职员16名。由于主持者疏于领导,困难无法解决,民众学校
遂逐渐冷落,民国20年(1931年)后多数停办。
民国28年(1939)年冬,中共四边县委即以刘集、军屯子、封庙、北卧石、李璩等
村为中心, 举办了数期党训班、干训班和妇训班,每期7~15天,培训了大批抗日骨
干,秘密发展了部分党员。民国29年(1940年)冬,根据《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
案》精神,老解放区发动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冬学运动,县内根据地各村成立第一批民
校、识字班。民国31年(1942年),县成立冬学促进委员会,有些较正规的民校开始采
用专署编印的民校统一教材(共4册) 。民国32年(1943年),解放区小学普遍开展“小
先生运动”,即由小学生业余包教青壮年文盲识字,对推动社会教育的开展起了很大
作用。不少小学生包教成绩突出,被评为模范小先生。
民国34年(1945年) 8月,广饶成立青年学生教导队(又名干训班)。始收学员40余
人,以后有所增加。至10月,部分年龄较大、思想进步快的学员参加了工作,其余转
到渤海三中学习。成人教育的办学经费, 各种干训班和青年学习教导队师生一律实行
供给制,待遇与党政干部相同。正常上课的民校、识字班,政府给以适当补助,办公
费每班每月3元, 民师每人每月津贴3元,小学教师兼任者每人每月2元。课本由政府
免费发给。后改为民校、识字班月办公费5元,民师或兼职教师均月津贴5元。
民国37年(1946年) ,县成立文教委员会,领导全县成人教育。区、村也建立了文
教委员会,农村业余教育的领导力量大大加强。是年,全县共有民校、识字班、读报
组等1050处, 民师885名,学员26500人。是年9月,根据山东省政府《关于今年冬学
运动的指示》,广饶农民业余教育除识字外,很重视对学员的思想教育,如读报纸、
学文件、请领导同志作报告等。有些村还建立了政治夜校,专门进行时事政治学习。
民国36年(1947年) 8月,国民党军二次犯广,波及地区之业余教育全部停办,其
他地区亦因战局紧张而大部停办。
民国37年(1948年)在恢复了小学教育的同时,农民业余教育也逐步恢复起来,重
点恢复青年夜校、妇女识字班,并建立了一批较正规的常年民校,有些基础较好的村
庄还恢复了文教委员会。 是年底共恢复冬学109处,学员3581人,其中男女青年共25
71人, 占学员总数的2/3以上。1949年业余教育大发展,午校、夜校达525处,学员1
3600人,民师421人。入冬前,县政府分两期集训民师322名,整顿了民师队伍,促进
了业余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建国初期,广饶县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宣传部、文教科、团委、妇联等部
门负责人参加的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并常设业余教育办公室,委专职干部主持日常
工作。1953年,各区配备了专职扫盲干部,以后又建立了基层扫盲协会,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农民业余教育领导体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扫盲工作中断。1963年恢复了业
余教育机构,工作有所开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关闭了所有民校,撤销了业余教
育领导机构。1979年,重组业余教育委员会和办公室,县配备4名专职干部,公社教育
组也有专人抓业余教育工作。村村成立了领导小组,聘请了民师,健全了领导系统。
建国后,广饶县农民业余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1949~1951年为大发
展阶段。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84%的自然村办起了农村业余教育,仅常年民校即达
355处。 1952~1953年重点推行速成识字法,举办了几期实验班、培训班,扫除了一
批文盲,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1954~1956年贯彻“整顿巩固, 稳步前进”的方针,
教育质量有明显提高。为尽快扭转乡干部文化低、文盲多的现象,举办了两期乡干文
化学习班,运用速成识字法,离职培训乡干部百余人,分别达到了脱盲和小学水平。
1958~1959年,农村业余教育规模急剧膨胀,学员人数大量增加,但只追求形式
上的轰轰烈烈,不讲质量和效果。一度盛行的红专大学、农业中学、“街头巷尾诗歌
画”等,多数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1960~1962年,由于群众生活困难,农村业余教育全部停办。1963年开始恢复、
整顿,业余教育得以逐步发展,以后政治运动迭起,民校多转为政治夜校,以学习毛
主席著作为主。 “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教育无人顾及,导致新文盲大量产生。1
976年以后, 恢复农民业余教育。1979~1980年,县抽调57名干部组成扫盲工作队,
分赴各公社帮助扫盲工作。1981年春,按地区规定的标准对全县19个公社进行了考核
验收, 全县40岁以下的74822名原文盲半文盲,达到脱盲标准的占87.3%。同年5月1
日,惠民行署正式承认广饶县为“脱盲上纲要”县。此后的农民业余教育进入巩固扫
盲成果、继续扫尾阶段,发展重点转向技术教育。业余教育办公室协同科普协会、农
技站等单位,举办了多期作物栽培管理、家禽家畜的繁殖与饲养和木工、剪裁及其他
专业技术培训班。至1985年,全县文盲率下降到6%。

1981年农村少青壮年脱盲验收统计表
┌──┬──────────┬──────────┬──────────┬───────────┐
│公社│少年 │青年 │壮年 │合计 │
│名称├──┬───┬───┼──┬───┬───┼──┬───┬───┼───┬───┬───┤
│ │总数│校外适│脱盲率│总数│文盲数│脱盲率│总数│文盲数│脱盲率│总数 │文盲数│脱盲率│
│ │ │ │% │ │ │% │ │ │% │ │ │% │
│ │ │龄少年│ │ │ │ │ │ │ │ │ │ │
│ │ │数 │ │ │ │ │ │ │ │ │ │ │
├──┼──┼───┼───┼──┼───┼───┼──┼───┼───┼───┼───┼───┤
│李鹊│2117│12 │99.4 │2381│209 │99.2 │2291│312 │86.4 │6789 │533 │92.1 │
├──┼──┼───┼───┼──┼───┼───┼──┼───┼───┼───┼───┼───┤
│西营│3465│22 │99.4 │4804│231 │95.2 │5084│537 │89.4 │14253 │790 │94.1 │
├──┼──┼───┼───┼──┼───┼───┼──┼───┼───┼───┼───┼───┤
│大王│6716│42 │99.4 │7592│459 │94.0 │8361│772 │90.8 │22669 │1273 │94.4 │
├──┼──┼───┼───┼──┼───┼───┼──┼───┼───┼───┼───┼───┤
│稻庄│2639│54 │98.0 │4709│319 │93.2 │5296│771 │85.4 │12644 │1144 │91.0 │
├──┼──┼───┼───┼──┼───┼───┼──┼───┼───┼───┼───┼───┤
│杜宋│1309│6 │99.5 │2223│32 │98.6 │2860│167 │94.2 │6392 │205 │96.8 │
├──┼──┼───┼───┼──┼───┼───┼──┼───┼───┼───┼───┼───┤
│城关│2577│15 │99.4 │4418│285 │93.5 │6446│678 │89.5 │13619 │978 │92.7 │
├──┼──┼───┼───┼──┼───┼───┼──┼───┼───┼───┼───┼───┤
│花官│4407│62 │98.6 │5509│304 │94.5 │5448│783 │85.6 │15364 │1149 │92.5 │
├──┼──┼───┼───┼──┼───┼───┼──┼───┼───┼───┼───┼───┤
│油郭│1864│30 │98.4 │3216│160 │95.0 │4237│643 │84.8 │9317 │833 │91.1 │
├──┼──┼───┼───┼──┼───┼───┼──┼───┼───┼───┼───┼───┤
│石村│957 │9 │99.1 │2087│469 │77.5 │2535│565 │77.7 │5579 │1043 │81.3 │
├──┼──┼───┼───┼──┼───┼───┼──┼───┼───┼───┼───┼───┤
│小张│3246│25 │99.2 │3130│437 │86.0 │3679│644 │82.5 │10055 │1106 │89.0 │
├──┼──┼───┼───┼──┼───┼───┼──┼───┼───┼───┼───┼───┤
│辛集│1872│7 │99.6 │2751│192 │93.0 │2266│661 │70.8 │6889 │860 │87.5 │
├──┼──┼───┼───┼──┼───┼───┼──┼───┼───┼───┼───┼───┤
│牛庄│1457│16 │98.9 │2412│237 │90.2 │3527│591 │83.2 │7396 │844 │88.6 │
├──┼──┼───┼───┼──┼───┼───┼──┼───┼───┼───┼───┼───┤
│大营│2504│9 │99.6 │2850│144 │94.9 │3360│660 │80.4 │8714 │813 │90.7 │
└──┴──┴───┴───┴──┴───┴───┴──┴───┴───┴───┴───┴───┘

(续表)
┌──┬───────────┬───────────┬───────────┬───────────┐
│公社│少年 │青年 │壮年 │合计 │
│名称├───┬───┬───┼───┬───┬───┼───┬───┬───┼───┬───┬───┤
│ │总数 │校外适│脱盲率│总数 │文盲数│脱盲率│总数 │文盲数│脱盲率│总数 │文盲数│脱盲率│
│ │ │ │% │ │ │% │ │ │% │ │ │% │
│ │ │龄少年│ │ │ │ │ │ │ │ │ │ │
│ │ │数 │ │ │ │ │ │ │ │ │ │ │
├──┼───┼───┼───┼───┼───┼───┼───┼───┼───┼───┼───┼───┤
│颜徐│2813 │15 │99.5 │5447 │137 │97.5 │7072 │1560 │77.9 │15332 │1712 │88.8 │
├──┼───┼───┼───┼───┼───┼───┼───┼───┼───┼───┼───┼───┤
│斗柯│2826 │62 │97.8 │4126 │652 │84.2 │3819 │972 │74.5 │10771 │1686 │84.3 │
├──┼───┼───┼───┼───┼───┼───┼───┼───┼───┼───┼───┼───┤
│赵嘴│3370 │250 │92.6 │6758 │650 │90.4 │5551 │1720 │69.0 │15679 │2620 │83.3 │
├──┼───┼───┼───┼───┼───┼───┼───┼───┼───┼───┼───┼───┤
│南塔│3927 │24 │99.4 │3903 │333 │91.5 │4228 │1230 │70.9 │12058 │1587 │86.8 │
├──┼───┼───┼───┼───┼───┼───┼───┼───┼───┼───┼───┼───┤
│六户│1256 │28 │97.8 │2223 │427 │80.8 │2164 │1820 │15.9 │5643 │2320 │59.7 │
├──┼───┼───┼───┼───┼───┼───┼───┼───┼───┼───┼───┼───┤
│马头│3467 │30 │99.1 │4284 │600 │86.0 │4976 │1956 │60.7 │12727 │2586 │79.7 │
├──┼───┼───┼───┼───┼───┼───┼───┼───┼───┼───┼───┼───┤
│合计│52789 │718 │98.6 │74823 │6277 │91.6 │83200 │17042 │79.5 │210812│24037 │88.6 │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乡村新干部大量增加,加强各级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更
为突出。这时期,县举办了若干期各种形式的干部短训班,重点培训乡村干部, 也培
训了县、区干部。民国37年(1948年) 9月,正式建立县学,常设干部培训班,第一期
吸收学员1140人,全部是乡村干部。学习内容为时事政治、党的基本知识、农村各项
政策等。主要学习形式为大会报告,小组座谈,联系实际回顾过去执行政策情况。以
后又续办若干期,轮训了大量区、乡、村干部。
1952年,中共山东分局指示各县党委迅速举办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尽快提高
在职干部文化水平。广饶县于1953年春创办县直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第一期招一
个扫盲班, 学员32人,采用速成识字法离职学习,3个月毕业后编为小学班。下半年
招收初中、小学各一班,在校共3个班。1954年,扩大到初中、小学各3个班,每班学
员30~40人。 1956年,增加高中班和汉语知识补习班各1个,共8个班,在校学员300
余人,占县机关干部的80%。1957年以后,干部调动频繁,会议多,运动多,学员逐
渐减少,教师分批调出。“文化大革命”初期,教师全部调离,学校撤销。
该校采用全国统一的职工学校教材,每周一、三、五上午或晚上上课。学校规章
制度较健全,学员因公出差,必须持单位介绍信请假,事后销假并抽时间补课。学期
终了进行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并通知学员所在单位,归入本人档案。成绩及格者准予
升级或毕业,不及格者留级复学。每学期评选学习模范,发给奖状或奖章。由于办学
成绩显著,曾受到地委宣传部通报表扬。
在该校毕业的先后有扫盲班1个, 32人;高小班3个,110人;初中班4个,150余人;汉
语知识补习班1个,20余人,共计320人左右。高中班未及毕业即停办。
50年代,除县直机关学校外,拖修厂、广北农场等企业单位先后兴办一些职工文
化补习班。到1959年,先后脱盲的职工767人,业余小学毕业的754人,业余初中毕业
的272人。 各区党政机关也建有干部业余文化补习班。一般晚上上课,每次两小时,
学习高小语文、算术课本。
1975年,毛主席“七·二一”指示下达后,“七·二一”大学在各厂兴起,但多
数名不副实,甚至有的只挂出一块校牌,并无学校实体存在。
1981年春, 县工会俱乐部招收职工初中语文班1个,学员40人,每周一、三、五
晚上学习,由兼职教师讲课。年终考试合格,发给单科结业证书者20余人。
1982年起,职工教育由县职教办公室(设在经委) 主管,设专职教师4人,聘兼职
教师若干人,主要是对1968~1980年高、初中毕业的职工进行技术、文化补课。文化
课第一阶段设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 第二阶段设高中语文、数学。学习形式
有脱产、 半脱产、业余3种,每年两次考试。至1984年,经考试合格,补发初中毕业
证者1375人,占应补课人数的60%。
补习班除开设中学常规课程外,还开设技术知识课,由科协和农技、水利等系统
分别委技术人员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