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2&run=13

  一
广饶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端,东邻寿光县,东南抵益都县,南接淄
博市临淄区,西毗博兴县,东北濒渤海莱州湾,县境南北长46.2公里,东西宽
60.1公里,总面积1137.54平方公里。1985年,全县设3个镇,12个乡,551个
行政村,有538个自然村,共102646户,442545人。
广饶县地处泰沂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河冲淤积平原的交迭地带,地势由西南
倾向东北,西南部最高高程为海拔28米,东北部最低为2米,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面高
程在3.5~15米之间,坡降为0.48‰,属微地貌类型。广饶县的地形优势,
正如《大中华山东地理志》所言:“地势广大平坦,饶沃宜农,可谓名副其实。居民
可乐可安,不历崎岖,不涉风浪,间腹地之福地也”。
广饶县气候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
3℃,无霜期198天,全年日照时数2590.1小时,平均日照量7小时,年均降水
量597.0毫米。全县地表水(包括径流拦蓄和引黄河水)可用量为6169万立方米,
地下淡水分布面积在374平方公里以上,潜水位以下至60米以上淡水储量86314万立方
米,可采量为7256万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资源多年平均11631万立方米,国民经济
各部门多年平均需水量16706万立方米,水资源仅占需水量的69.6%。
县境内主要河流有10余条,分属于小清河和支脉河两大水系。南部有淄河、阳河
、裙带河(女水)、渑水河等;中部有预备河和横穿县境径流入海的小清河;北部有直
趋渤海的支脉河以及广北新河、广利沟、小河子、乌河(古称时水)等。
地势平坦广阔,土质肥沃,气候温和,近水负海,宜农桑而有鱼盐之利。这些优
越条件,是人类生活的良好自然环境。

  二
广饶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141处,其中
包括新石器时代的13处,夏商周时期的38处,秦汉时期的35处。考古学家根据县城附
近的傅家、五村等遗址出土考证,远在57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新石器
时代晚期,为爽鸠氏部落的居地。夏商时代,先后为季艹,逢伯陵和薄姑氏袭有。西
周时为姜太公封地--齐国的领地。春秋、战国时期仍属齐国,秦代属齐郡。西汉初,
今县境内置有广饶、钜定、乐安、千乘、琅槐等县地,分属于齐郡和千乘郡所辖,汉
武帝时为广饶侯国。至东汉,县境为乐安国属地,三国时期为魏国之青州都统,晋代
属青州齐国,南北朝时属乐安郡。至隋,县名定为千乘,属北海郡。唐代初年为乘州
治所,隶青州总管府直至北宋。南宋、金时,县名千乘、乐安并称,县境属益都府。
自元、明、清各朝至民国初,县名称乐安,属青州府,民国3年(1914年),改称广饶

“缅维广饶之一区兮,实尚父之旧封;汇众波于巨淀兮,趋渤海而朝宗;信林壑
之萃美兮,必异人之回亠且生”。(见李焕章《浮玉先生赋》。)古代的广饶,为
齐国的近郊。地灵人杰,在“泱泱乎大国之风”的齐文化层圈内,县内涌现出了许许
多多的英才。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孙武,以其《孙子》一书而名扬海内外
;西汉初的欧阳生是《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出身微贱而“荷经而锄”,勤学
不辍的儿臼宽官至汉武帝的御史大夫;东汉时有以勤劳孝亲而知名的董永;南北朝时
有以文章著称的任日方;元朝的赵庭玉、綦公直以骁勇善战而显名;明代的会元
李舜臣、进士成勇、孙三杰以正直不阿而彪炳史册;左参政李中行及其子含章、焕章
、斐章和徐振芳、邱二斋,皆因文才出众而名扬齐鲁。至清代,有兵部右侍郎成其范
,武进士田俊臣、田殿臣;有以书法而知名的举人宋其端,有参与维新的进士李振甲
,有文思敏捷、为官后治绩卓卓的秦奎良、秦锡镇父子……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在
丰富和发展广饶的历史文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勤劳勇敢的广饶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为反对压迫和剥削,同封建统治者
和外来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南宋初年,金军主帅兀术率兵攻打青州至县境
,遭到广饶人民的英勇抗击;清朝咸丰末年,张郭村武举李金鳌带领农民抗粮,大闹
县衙,不久组织起义军,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一部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
柳树村一带爆发了农民、盐民反增田赋的斗争;民国元年(1912年),同盟会员邓天一
、李少卿等联络同仁,驱逐清吏董大年;民国3年(1914年),碑寺、东齐一带的农民
,群起反抗袁世凯政府验契增税,愤而打死了县知事王文王或,成为当时轰动全
国的壮举。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广饶人民,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的中国共产
党诞生不久,《共产党宣言》就传到了广饶。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1920年
8月版)在刘集村珍藏了整整半个世纪。民国12年(1923年)县内就有了共产党员,民国
14年(1925年)初,广饶县就建立了延集和刘集两个农村党支部,是山东省最早建立农
村党支部的县份之一。广饶县共产党组织建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革命
宣传活动,发展壮大党的力量。民国17年(1928年)12月,中共广饶县委成立后,先后
领导农民群众进行觅汉增资、短工增资、掐谷穗(吃坡)、砸木行等革命斗争,给了封
建地主阶级和其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饶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投入民族解放斗争。民国26年(1937
年)12月,组织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不久夭折)。民国27年(1938年)2月,又
建立了广饶县抗日救亡团。民国28年(1939年)6月,中共广饶县委组建广饶县地方抗
日武装--广饶县大队,开辟抗日根据地,不久,建立益(都)、寿(光)、临(淄)、广(
饶)四边抗日根据地,广饶南部一带,成为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的立足点,徐向前、
许世友、杨国夫等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民国29年(1940年)起,八路军开辟广北
抗日根据地,清河区和渤海区党、政、军机关先后驻扎此地,领导广大军民,坚持武
装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一次次“蚕食”、“扫荡”,保卫和巩固了广北抗日根据地
。在此期间,中共广北县委组织人民群众,先后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运动和大
参军运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日战争中,广饶县党、政、军、民英勇
斗争,共计进行大、小战斗460余次,歼敌4500多名,拔除日、伪据点80多处。民国
34年(1945年)8月,广饶县全境解放,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曾两次进占广饶,全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还乡团进行坚决而顽强的斗争,同时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
革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地主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基础。民国36年(1947年)10月1
3日,广饶县地方武装在渤海军区部分主力的配合下,一举剪除国民党县长刘协堂及
国民党军成建基部和地主还乡团共2800余众,广饶县重获解放。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
,广饶人民积极参军、参战,不惜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及时支援前线,全县有12
000余名青年参军,15000余民兵支前,参加担架团、挑运团和小车队的民工42350余
人,出担架1500余副,大小车13550余辆,运粮577万公斤,捐款1587.5万元,为
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广饶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浴血奋战、英勇斗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革命家庭和革
命战士,其中封庙村的任长悌一家有9人参加革命,被人民政府授予“一门九英”的光
荣称号。在全县成千上万的革命者中,有2000多位烈士献出生命,他们的英名,永远
载入革命的史册。

  四
建国后,广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几十年来,全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尽管有过曲折并遭受过挫折,仍然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
广饶县历史上以农为主,耕地81.84万亩,土地资源较丰富,粮食作物种植
面积较大的有小麦 、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绿豆、黍、稷等,经济作物主要有
棉花、苘麻、红麻、花生、芝麻等。旧社会,土地为少数封建地主占有,老百姓受着
严重的剥削。明清之际的诗人徐太拙对当时家乡农民的悲惨生活作了反映:“野老勤
终岁,不得饱糠秕,鬻子了征输,饥肠照空水。”新中国建立后,全面完成了土地改
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合作化的道路上,广饶的农民
起步较早。民国34年(1945年)秋,三柳树村就成立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0年代初
,山东分局将广饶定为基点县。1952年,全县互助合作组织中的农户占总农户的73%
。1953年春,三柳树农业合作社实行了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化和按劳分配的办法,成为
全省最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之一。1955年,全县农业合作化运动
迅猛发展,1956年6月达到高潮,加入农业生 产合作社的农民达92.8%。随着合作
化运动的发展,全县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进
行,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改造任务。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县委、县
府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
生产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8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228892马力,农田有效灌溉
面积58万亩,旱涝保收田40.7万亩,粮食总产达195800吨,比1978年总产139320吨增
40.54%,棉花总产14890吨,是1978年总产1448吨的10.28倍。1985年,全县农
业总产值达29577万元。
广饶县自古即得鱼盐之利。县境东北部环渤海处有11.86公里的海岸线,有200多
平方公里的浅海水域和4.6万余亩的滩涂;水产资源种类繁多,鱼类有20余种,虾类
有5种,梭子蟹及贝类7种。滩涂开发已见成效,开辟了万亩对虾养殖场及罗非鱼养殖
场。浅海海水PH值在7.8~8.2之间,盐度25~27%,地下卤水丰富,浓度为7~12°
Be′,是发展盐业的优越自然条件。1985年,广饶县有盐滩120副,面积61246公亩
,产盐5.1万吨,并建起年产3万吨的精洗盐厂。
广饶县工业基础较薄弱,建国后,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
。1985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企业19家,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为9
721万元,利润779.7万元。广饶县地矿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地热、卤水、粘
土等多种,还有可供加工的充足的农副产品,工业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带来了市场的繁荣。1985年,全县商业网
点有3258处,饮食服务网点有1114处,集市44处,社会商品零售额16465万元。外贸
出口商品不断增加,1985年出口商品有48种,出口总值为616.3603万元。
建国后,广饶县的交通运输变化尤为突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至1985年,全县
有公路16条,总长215.4公里,是1949年的2.95倍,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0.19公
里,全部是沥青路面;公路连通所有乡镇和96%的村庄,另外主要村路和生产路有1
20条,总长636.98公里。随着交通运输公路网的形成,运输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
县有各种汽车622辆,拖拉机2124台,货运量320.88万吨。客运量72.04万人次。除陆
路交通运输之外,小清河航运对全县的经济也曾起过重要作用。
总之,建国以来广饶县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
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成为全国首批翻番的县份之一。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38506万元,财政总
收入1652.4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4764万元(当年价格,下同),社会生产总值51271万
元。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85年,全县职工人均工资976元,
比1949年增加了942元;全县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73公斤,比1949年增加了252公斤;人
均收入达374元,比1949年增加了335元;城乡储蓄额6381万元,是1978年的12.56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上层建
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1985年,全县小学发展到449处,在校学生60456人,适龄儿
童入学率达97.4%;普通中学发展到50处,在校学生22800人。1985年,全县国家卫
生医疗单位有21个,病床位536张,各类医护人员713人。全县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生动
活泼,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985年,县城已建有广播电台
、电视台以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吕剧团、影院等文化单位,各乡镇均建立了
文化站。全县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至1985年,有体育运动协会9个,764名运动员达到
国家等级标准,向各级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53名,先后有22名运动员分别在省级以上
体育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广饶县的科学技术工作发展较快,至1985年,全县有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2392人,县级学会7个,会员725人,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69项,其中有
59项分别获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
建国以来的36年,广饶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各项事业都
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发展也是曲折的。在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以后,刚刚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反“右派”斗争、“大跃进”、“
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等运动接踵而来。随之而起的“五风”(“共产”风、浮夸
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四处泛滥,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遭
受严重挫折,加之旱、涝、碱等自然灾害连续发生,全县出现了土地荒芜、劳力减少
、粮棉歉收、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的局面。据1962年调查情况与1957年相比,全县耕地
减少21.8%,人口减少6.7%,劳力减少7.7%,耕畜减少50.3%,粮、棉总产分
别减少53.9%和93%,工业总产值减少61.2%。其后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经过3年的整顿,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有所好
转。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中,过分地强调阶级路线、阶级斗争,犯有怀疑
一切、打击面过大的错误,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过火的批判和斗争,挫伤了生产
积极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
坏。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纠正某些“左”的错误,党、政机构逐步健
全,调整国民经济,全县工农业生产及各条战线有了新的转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饶县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进行拨乱反正,平
反冤假错案,激发干部、群众的生产热情,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通
过初步改革,全县农村摆脱了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的贫困状况,开
始走上富裕之路。从1985年起,又进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大
力发展机械加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等行业以及肉、蛋、奶、鱼、蔬菜
、水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业,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工、商、运、建、服全
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新格局。
广饶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具有优越的条件和很大的潜力,但更充足
地发挥优势,深挖潜力,还需进一步努力。工业的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更好地
体现,依托胜利油田,利用有利条件,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及商品的
流通渠道的拓宽,是广饶经济更为繁荣的重要途径。乡镇企业尽管具备了一定规模,
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产品的质量和销路是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的保证。文化、
教育、卫生、科技等进一步发展,将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的繁荣。
勤劳、智慧的广饶人民,已经创造了几千年的广饶文明历史,在未来的前进道路
上,广饶人民必将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坚定的步伐,开拓奋进,取得更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