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石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191&run=13

第一节 碑碣

马鸣寺碑 原置于大王镇后屯村马鸣寺内,该寺建于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
碑系正光四年(523年) 为根法师卒而镌刻。碑首呈三角尖顶形,碑身为长方形,通高
1.67米,宽0.87米。碑额正书“魏故根法师之碑”,额上又题“马鸣寺”3字,皆为阳
刻。碑文前序后铭,22行,每行30字,约600余字。字径约3厘米,皆为阴刻,整个碑
文为魏体楷书。此碑初落入大王桥村,县衙谕令乡里移碑县治书院内时,该村青年闻
风藏之。后,碑断为3截。光绪二十年(1894年) ,知县曾启埙得知马鸣寺碑藏于该村
李姓家中,遂勒令置于原处。
建国初期,后屯村建学校时,将马鸣寺碑建于教室墙内才得以保存下来。1981年
调县文物组保存。1984年,此碑调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碑是目前魏碑中保存较好的珍贵石刻,具有很高的书法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历代书法家所赞誉。
衡王放马场界碑 出土于大码头乡小码头村湾内。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石碑
青石质,长方形,高2.64米,宽1.07米,厚0.35米。此碑系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所立。碑额题“衡王放马场界碑”。碑文:“西至三水口,东至东海崖,北至沙河,
南至张门口”。另刻有徐、王等姓氏若干。据民国23年 (1934年) 《寿光县志》载:
“是碑有灵应,土人祷雨必先群力翻碑,碑动则雨易,不动则雨难,未或爽也。”
李公墓志铭碑 1975年出土于李鹊乡李鹊村明代会元李舜臣之父李钺墓中。共两
方,现分别存于其后裔家中。两方碑均为汉白玉所制,呈正方形,边长约为0.63米,
厚0.95米。 其一, 题头为:“明故封承德郎吏部稽勋主事李公墓志铭”。署款为:
“三原马理撰并篆盖,大梁高叔书”。其二,题头为:“明故封承德郎吏部稽勋主事
乐安李公诔”。署款:“大梁高叔嗣撰”。碑文为阴刻楷书,书法流畅,镌刻俊逸,
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事迹。
韩炳墓志铭碑 1954年出土于石村乡寺上村西南韩氏祖茔之侧。 志石为青石质,
呈正方形,长宽各0.80米,厚0.11米。首题“大金故从仕郎、淄州司候判官韩公墓志
铭”。碑文前志后铭,字体为柳体楷书,字迹清晰俊逸,镌刻精细。
韩炳,字仲明,益都府乐安(今广饶县)人,金故从仕郎、淄州司候判官。正隆二
年(1157年)5月9日病逝,终年46岁。

第二节 造像

正信造像 原立于广饶镇阜城店村东南角,此造像露出地面部分高1.85米,佛高
1.20米,佛光为舟形,宽1.20米。上部雕飞龙1条,像上雕刻一佛二菩萨(头、手皆残),
佛一手向上, 一手向下。佛像周围雕火焰纹背光,左右有飞天6个,上端有两像,只
雕出头部,各持一圆形物,背光侧面各雕小佛25尊。左题“比丘尼静元供养佛”, 右
题“比丘尼静利供养佛”,两端作两狮相向形。像侧题“正信天□父母二兄造像五躯”
等。该造像年月无考,但从造像形式、线条、刀法技巧等方面考证,乃属北魏时期造
像。1984年调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
比丘道亻丕造像 原立于小张乡杨赵寺村东皆公寺遗址。此造像通高3.46米,佛
高2.20米,佛光作舟形,中宽1.30米,下宽1.09米,边厚0.13米。佛像赤足立于丰润
肥硕的莲花之上,周围饰有火焰纹,上部左右刻着飘逸俊秀的飞天,佛像虽两臂残缺,
但仍不影响整体的美感。在长方形座的前面刻有“大魏孝昌三年正月二日,奉诏建立
皆公寺”和“大魏孝昌三年,岁次丁未二月十五日,比丘道亻丕为一切众生敬造弥勒
石佛”等题字。在石座中间有线刻供养人、比丘及狮子两个。197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
保护单位。1984年调省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
南赵石造像 位于小张乡南赵村南门外,系北魏造像。该造像通高2.68米,佛高
1.25米,中宽1.23米,下宽1.13米。赤足立于莲花座上,身着敞领袈裟,衣裙重蔽座
前,头已残。石像上部左右刻有飞天6个,中间刻有飞龙1条,佛光上部边上雕有人物
6个,有的手持一圆形物。佛周围有火焰纹,佛座前面两端各雕小狮1个,中有供养人。
197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寺造像 原立于李鹊乡李鹊村东门外永宁寺遗址,系东魏造像。该造像碑早
已倒伏, 背光顶 部残缺。通高1.5米,中宽1.08米,下宽0.97米,厚0.47米。佛光
成舟形,上部左右刻有飞天6个,正面雕一佛二菩萨(头、手已残) ,佛座正面的原刻
文字现已风化不能辨认。据民国24年(1935年)《广饶县志》载,佛座中刻人顶莲炉形,
左右作比丘及比丘尼供养形。记文刻于右,石缺一隅。故文多不连续,仅辨“天平四
年岁次丁巳正月丙申朔卅日”等60余字。背面皆为线刻,有一佛二菩萨、供养人和比
丘供养等10余人,并有题字。在佛光的左侧也刻有供养人及题字。于1976年公布为县
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造像 位于李鹊乡大张村西北250米处。 系南北朝时期造像。该造像为一单
躯佛像(佛头已失,碑已断为两截),通高2.73米,佛高1.62米,造像碑宽0.95米,边
厚0.34米。石佛直立于莲花座上,身着袈裟, 褶纹流畅,项光周围刻有莲花纹饰;两
侧各有3个飞天,中有一飞龙。造像的上端两角各有一半身佛像, 面部已残,手持一圆
形物;佛像下部两旁各刻有两人,上为侍女,身着细纱,手托莲蕾,头顶刻有莲花枝叶,
下为一男性,现已模糊不清。佛座刻一香炉,两侧各刻有一护蹲狮。造像碑两侧及背
面共刻小佛像286尊。于197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十人造像 位于西营乡小张淡西北隅, 系北魏造像。 该像通高2.50米,中宽
1.5 0米, 下宽1.32米。正面刻一佛二菩萨,头、手、足皆残。佛高1.35米,佛光作
舟形。佛像周围饰火焰纹,中有一飞龙,左右各有飞天15个。佛赤足踏莲花台上,造
像碑两侧各雕小佛像16尊,左侧下部刻有造像人姓名。原有铭文,据旧志载:“□魏
孝昌三年,岁次丁未,八月辛卯朔,十三日癸卯,青州齐郡临□县”上段文字多漫灭
不可辨,下段文字尚能辨认。序文后列60人姓名,为共造此石像者。
小张石造像 位于小张乡供销社院内,系白马寺之物。石佛通高2.80米,宽1.20
米,佛光作舟形。石佛端坐于莲花座上,两手扶膝,身披通肩袈裟。上端雕刻飞龙、
飞天等。据考证,此造像为北魏时期石刻像。
佛顶尊胜陀罗经石幢 该石幢为清道光进士隋藏珠之传家宝,属北魏时期的产物。
1982年11月,由隋藏珠后裔捐献县博物馆收藏。石幢中断,仅存上截,高0.54米,直
径0.33米,呈八棱形,其中相互对称的6个面各雕线刻佛像1尊,其余相对称的两个面
各有浮雕佛像1尊, 像下端书写经咒,唯尾面3行,其余均4行,末题:“清信佛女弟
子刘氏”。又曰:“愿亡魂神生净土”。当刘氏女所造,以祈福音。
张郭石造像 此造像为青石质雕刻,连同莲花座和基座高2.50米,宽1.65米,厚
0.5米。 刻工精致,造型逼真。除主佛与两菩萨手臂残缺之外,其余部分比较完整。
造像碑顶呈三角形,尖端雕飞龙1条,左右雕飞天各3个,姿态优美;飞天下边雕小佛7
尊,均屈膝盘坐于莲花座上。造像主体雕主佛像1尊,面部丰满,慈善可亲,高1.5米;
两侧各雕菩萨1尊,高1.1米; 主佛项光两侧各浮雕出小佛3个;以上佛像均为立姿。主
佛与菩萨均为袒胸赤足,身披纱帛,下垂至地,腰嵌宝石金带,饰有细巧逼真的缨络、
绸带、珠宝饰物等。姿态、发髻、丝帛及珠宝都具有强烈的质感。通过对石像的雕刻
方法和装饰物等方面的分析,该造像应属隋朝之产物。
赵罗利造像 此像原在城西南二十里堡土地祠内,已断为两截,上截已不存在,
只存下截。 像侧刻字,共4行,第一行仅存“戊寅朔十一日戊子”字;第二行存“云
和维主赵罗利法义兄弟姊妹”等字; 第三行存“为七世父母现在眷属生”10字;第
四行存“万妙乐国土法界众生善”10字。按其文意似赵罗利为祈福而造,字体极似马
鸣寺魏故根法师碑,故推断为北魏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