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闻广播电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185&run=13

第一节 广播

1950年,上级拨给广饶县50-42式收音机1台,成立收音站,配备专职收音员1名,
每天收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 。 1954年, 全县有收音机12部,手摇2
20V直流发电机1台; 11个区供销社相继设立收音分站,各配业余收音员1人,收抄新
闻; 在重点农业、渔业合作社建立群众收听点30余个,不定期地组织干部群众收听新
闻、农业知识和文艺节目等。
1956年7月1日,县广播站正式播音,有美国产“华克夏”32马力12-18千瓦连身
发电机1台、 220V手摇直流发电机1台、500W扩大机1部。节目以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
目为主,辅以每天自办半小时综合性的“本县新闻”节目。自办节目内容主要是来源
于《广饶大众》报,其次是摘要广播全国各大报刊的重要文章。播音时间为每晚1次、
2~3小时; 麦、秋期间,早晨增播1小时。县至区、乡的广播均用电话线传送;乡以
下广播线路由村自筹资金架设。全县广播喇叭共有1500只。
1957年,广播站购置500W扩大机1台、录音机2台及部分广播器材;建立牛庄、石
村两处广播放大站, 分别配备500W、200W广播机1部,由区邮电所代管传送信号。19
59年10月后,先后建立城关、李鹊、大王、张枣、石村、牛庄、花官、史口、乔庄、
龙居、 民丰、宁海、辛店、碑寺等14处公社广播放大站,每站配机线员1人。全县广
播喇叭发展到4000多只, 基本达到村村通广播的要求。 广播节目除重点转播中央台
“联播节目”、“对农村广播”和山东台“新闻节目”外,自办节目增加到90分钟,
自办节目的内容有“广饶新闻”、“报纸选播”、“农业知识”、“党团生活”等。
1960年,因遭受自然灾害,有线广播一度受到严重影响,除县广播站在石村、牛
庄设的转播站外,其余公社的广播放大站全部撤销。1963年秋,广播站开始对全县广
播网络进行全面修复。至年底,重新架设广播线路114杆公里,有95个大队、408个生
产队通了广播, 广播喇叭发展到4500多只。县广播站日播音3个小时,分中午、晚上
两次播放。1965年8月,县广播站架设县城至李鹊、杜宋、崔王3公社的广播专用线,
共12.1杆公里。同时,对其它电话线输送广播的区、社利用载波传送信号。196 6年,
广播站成立10人的广播专用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县的专线架设任务。1970年,
完成县城至公社广播专用线263杆公里,公社至大队专用线842杆公里。全县18处公社
均复建了广播放大站, 每站配有机线员2~3人,全县广播喇叭增至3万只。1972年,
广播站建立编播组,自办节目有所改进,固定节目有“广饶新闻”、“科学知识”、
“农业学大寨” 等专题。每月举办3次广播讲座,由县委、县革委负责人轮流宣讲时
事政治。1979年,全县共建广播放大站20处,广播传输全部实现专线化,县至公社共
有水泥杆讯号线211杆公里, 公社至大队广播馈送线360杆公里,广播地下馈送线453
公里。180个大队埋设村内广播用户地下线,广播喇叭发展到10.69万只,入户率占全
县总户数的96%以上。
1983年10月, 由于区划变动,辛集、油郭、牛庄、六户4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划归
牛庄区管辖。1984年,广饶县广播站改为广播电台,乡(镇)广播放大站改为乡(镇)广
播站。县广播电台增办“广饶快讯”、“新风赞”、“农村青年”、“学校园地”、
“勤劳致富”、“听众之友”、“时事政策”、“科学知识”、“经济信息”、“普
及法律知识”、“听众点播”等专题节目。
1985年全县广播系统共有广播机28台、166千瓦,发电机20部、102.5千瓦,柴油
机12部、157马力,录音机40台。15处乡镇广播站分别配备正、副站长各1人,机线员
2~4人,每站配有500W广播机1~2台。乡镇广播信号线141杆公里、163线公里;乡镇
以下广播线路500杆公里、900线公里。全县共装广播喇叭84631只,入户率82%以上。

第二节 通讯报道

建国初期,县委办公室设1名兼职新闻秘书,负责全县的通讯报道工作。1956年,
《广饶大众》创刊后,广饶县的通讯报道工作主要由《广饶大众》报社负责。此间,
通讯报道队伍100余人, 主要由县直机关、区乡干部和重点社、队会计及部分中、小
学教师组成。1960年11月,《广饶大众》停刊。此后的通讯报道工作仍归县委办公室
兼管,通讯报道队伍发展到300多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革命委员会在宣传组设“县革委报道组”,统管全县
的通讯报道工作。1970年底,县广播站开始举办通讯员学习班。1971年,广播站举办
学习班15期, 培训通讯员1179名,发展通讯小组277个,年上稿1200篇,用稿率在80
%以上,向省级以上新闻单位供稿1000余篇。
1977年后, 全县各公社都设有中心报道组,业余通讯报道员每年都稳定在500人
左右。 1977~1981年,县委报道组连续被省级新闻单位评为“省模范报道组”。198
4年, 县委宣传部设立新闻科,具体负责全县的新闻报道工作。同年,县广播电台在
全县15个乡、镇录用15名专职通讯员,具体负责各乡镇的通讯报道工作。1985年,县
广播电台对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的260名骨干通讯员进行登记造册, 分别颁发了特约
通讯员或通讯员证书。1977~1985年,全县被国家级新闻单位用稿平均每年在12件左
右,被省级新闻单位用稿平均每年在300件左右。

第三节 报刊

《广饶大众》 《广饶大众》是中共广饶县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3月1日,为
当时全省六家县报之一。该报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宣传党的方针、
路线、政策,通俗地解释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理;对象以农业社社员为主,
兼顾乡、村党支部和农业社干部。
报纸创刊初期为8开、2版、五日刊。不久改为4开、4版。1958年,由五日刊改为
三日刊。报社工作人员开始为6人,其中总编辑(社长) 1人,编辑、记者各2人,行政
工作人员1人,以后,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总人数增加到8人。报社下辖《广饶大众》
印刷厂(今东营市包装装潢印刷厂前身),该厂负责定期排印报纸,兼营其它印刷业务。
《广饶大众》版面内容有时事、新闻、读者来信、党员生活、文艺园地等。稿源
主要来自该报记者和县内通讯员,新华社还定期寄发全国重要新闻和胶版新闻照片。
1960年11月18日, 《广饶大众》停刊。自创刊至停刊,历经4年多的时间,共出
版452期, 由广饶邮局发行。创刊初期,发行量为2000份,后增加到近4000份,最多
时达到16000份,发行范围主要是县内,外地亦有少量订阅。
《广饶文艺》 《广饶文艺》创刊于1978年5月,县文化馆主办,由文化馆文学
组成员任编辑。该报是全县业余文学作者发表作品的园地,发放范围主要是县内。主
要刊登小说、 诗歌、散文、曲艺等。于1981年12月停刊,共出刊19期、1.9万份,发
表习作350余件。

第四节 电视

电视机 1971年, 县广播站由省广播事业局购进1台天津产“北京牌”18黑白
电视机,这是广饶县第一台电视机。此后,县直单位才陆续购买电视机。
1981年,县广播局电视服务部购进第一批“红梅牌”12黑白电视机供应机关单
位和个人。1982年,由天津购进日本产“日立牌”20彩色电视机20台。同时,省拨
给广饶县3台可供数百人观看的60屏幕黑白投影电视机。 1983年,机关、单位和家
庭电视机拥有量开始增加,并从黑白电视机向彩色电视机发展。同年,县广播局协助
广饶镇张庄村建立第一个电视村。之后,相继又建立十一村、一村、西毛村、西李村、
张枣村等10多个电视村。 至1985年底,全县电视机发展到1.8万余台,占全县总户数
的18%左右。
电视差转台 1984年,由国家投资19万元,县直各单位集资1.91万元,在县城西
北角建立电视差转台,10月10日开始传送电视节目。差转台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
房11间;配正副台长各1名,技工5名,有VHF50W电视差转机1台,电视覆盖面积176.6
平方公里,频率为48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