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方戏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182&run=13

第一节 戏剧

一地方剧种
吕剧 吕剧是由说唱艺术--扬琴演变而来的。 究其渊源与发展,大致可分3个阶
段。
一是坐唱扬琴阶段。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商村琴书艺人商秀岭将扬琴艺
术带入县内。 当时的表演形式为“坐唱”。演员一般由2人搭挡,有说有唱。除用第
三人称叙述故事外,还常用第一人称的代言体。有回忆、自述、独白、独唱、对话、
对唱。演唱中,以扬琴为主伴奏,故称“扬琴”。后加坠琴,用挎板拍击节奏,所用
曲调是明代和清初流传下来的民间小曲,如凤阳歌、垛子板、上合调、下合调、罗汉
怨、银纽丝、叠断桥、莲花落、太平年等。演员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吸收其它艺术
形式的优点,使扬琴逐渐发展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
格和流派,有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之分,北路琴书就是吕剧的最初阶段。
二是化装扬琴阶段。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北路琴书的代表人物时殿元
与其徒弟崔心悦、谭明伦等,对坐唱扬琴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琴书小段《王小
赶脚》改为化装演出。用竹、纸、布扎成一头耳朵、眼睛、尾巴都能活动的假驴,加
以彩绘。扮二姑娘的演员身绑假驴,作骑驴状,扮脚夫王小的演员执鞭随后,二人载
歌载舞,彩驴蹦蹦跳跳,观众不仅听之有声,而且观之有形,增强了真实感和艺术性。
随后又进一步把《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三打四劝》等节目也改为化装演
出。
三是吕剧形成发展阶段。由坐唱扬琴到化装扬琴奠定了吕剧产生的基础。当地群
众根据《王小赶脚》的道具“毛驴”,给化装扬琴起名为“驴戏”。也有根据坠琴演
奏时手指上下不断“捋”的特点,称为“捋戏”。后来又根据所演唱的剧目中,大都
是爱情之类的情节又称为“侣戏”。最后人们据“驴”、“捋”、“侣”之谐音雅称
“吕戏”。吕戏的创始人时殿元,在不断地演出实践中,刻意求新,吸取了河南小调、
东北民歌、五音戏、柳琴戏、柳子戏、莱芜梆子、东路梆子等戏种的曲调,改进并创
造了吕剧的四平调、相思调、节儿调、上合调、下合调、汉口调、串心调、靠山调、
乱弹调、铺地锦、二板、慢板、太平年、罗汉怨、银纽丝、小上坟、打枣杆、莲花落、
五更、靛花、支西、抽牛、徘徊、扑朔、存身、小放牛、绣花灯、八交股、娃娃柳等,
使吕戏唱腔更加优美婉转。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从全省20多个地方剧种中, 选定吕戏为重
点改革发展的剧种。并正式定名为“吕剧”。
扌屯腔 亦称“扌屯阳光”,源于“周姑子戏”,19世纪传入花官乡来家村,经
艺人不断加工创新而发展成为“扌屯腔”。扌屯腔的曲调有20多种,主要有正板、西
调、凤阳歌、娃娃调等。伴奏乐器有锣、鼓、铙、钹等。表演时的装束、打头、跨台、
身形、架步等与京剧有相似之处。演唱扌屯腔的戏班有德艺班、德孝班、德全班,他
们经常在县内及寿光等地演出,使扌屯腔能够得以发展流传。
建国后,县文化主管部门曾派人到来家等村,对扌屯腔进行挖掘整理。“文化大
革命”以后,扌屯腔艺术基本失传。

二戏班
同乐班 清宣统二年(1910年),琴书艺人时殿元组成了七八人的小戏班,后增至
5 0人,取名同乐班。戏班第一次扎台演出是在辛镇村(今东营区辛镇村) ,上演的剧
目是《登云休妻》。后经常出演的剧目有《王小赶脚》、《光棍哭妻》、《小寡妇上
坟》、《三打四劝》等。戏班除在县内演出外,还至蓬莱、黄县、掖县、烟台、青岛、
济阳、莱阳等地演出。民国元年(1912年) ,戏班到过河南、安徽、江苏以及沾化、利
津、无棣、惠民、博兴、益都、寿光等地。民国2年(1913年),到哈尔滨演出。民国4
年(1915年),到潍坊、昌乐、安丘、平度、淄博、临沂等地演出。出演剧目开始向中、
长剧发展,如《后娘打孩子》、《王天宝下苏州》等。民国8年(1919年) ,同乐班与
谭明伦的谭家班合并组成共和班。民国19年(1930年)后,共和班经常到济南演出,舞
台布景、表演艺术、音乐唱腔等日臻完善。民国37年(1948年),共和班解散,主要演
员参加了济南琴声剧团。
志正班 志正班是北卧石村的吕剧戏班。成立于民国13年(1924年),领班黄志正,
演员10余人。设施简单,规模较小,开始是坐唱扬琴,演员自己用坠琴、扬琴等乐器
伴奏。演出剧目有《三打四劝》、《三贤》、《张郎休丁香》、《郭巨埋子》、《买
干草》、《兰桥会》、《杨二舍化缘》、《洞宾戏牡丹》等。
民国17年(1928年)后,志正班由坐唱扬琴发展为化装扬琴,演员集资购买服装,
演出剧目增加了武场和本戏。除在当地演出外,还到临朐、胶东等地演出。常演的剧
目有《丁僧扫雪》、《李怀玉借妻》、《刘伶醉酒》、《鸿鸾喜》、《秦雪梅吊孝》、
《继母教子》、《下苏州》等。日军侵入广饶后,志正班戏箱被烧,演出停止。建国
后,志正班又曾一度活跃。
玉昌班 该班是民国19年(1930年),由后大张村张玉昌等十几个吕剧爱好者组成
的。民国23年(1934年)正式登台演出。除在当地演出外,还经常到寿光、临朐、昌乐
等地演出。上演的主要剧目有《王公子借年》、《王林休妻》、《戏牡丹》、《瓜园
会》等。日军侵占广饶后,演出活动停止。抗战胜利后,玉昌班恢复演出。“文化大
革命”中,玉昌班解体。
来家扌屯腔戏班 来家村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成立德艺班、德孝班、德全
班3个扌屯腔戏班。 演员于法武,善演刀马旦,不但具有较高的表演才能,而且大胆
探索和创新,使扌屯腔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宣统元年(1909年),扌屯腔戏班在寿光、
益都等地演出, 历时两个月, 观众有增无减。戏班上演的剧目有《北平府报号》、
《薛仁贵征东》、《珍珠衫》、《借当》、《顶嘴》、《吵年》等,计108出。
建国后,来家扌屯腔坚持每年春节演出。“文化大革命”中,戏箱被烧,演出活
动停止。
十里戏班 十里(今李鹊乡南十里堡) 戏班组建于民国19年(1930年),开始唱五音
戏,后又改唱京剧,有演员32名。戏班成员凑钱购置戏装,于每年春节期间为当地群
众义务演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大审玉堂春》、《狮子楼》、《南阳关》、《别窑》
等。日军入侵后,戏班停演。民国34年(1945年) 抗战胜利后,十里戏班恢复演出,演
员一度发展到40余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戏班停演。
毛王戏班 该班是国民党保安十六旅一团团长李青山在其据点毛王村建立的京剧
戏班,组建于民国29年(1940年) ,主要是为李青山及其部属们寻欢作乐而设。演出的
主要剧目是《打渔杀家》、《苏三起解》、《三叉口》、《失空斩》等传统戏。民国
3 4年(1945年),李青山部被击溃,戏班随之解散。
颜徐戏班 该班为京戏班,成立于民国33年(1944年),演员30余人,主要演员有
成汝清、 成生三等。 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四郎探母》、《取长沙》、《战潼关》、
《古城会》、《七星庙》、《彩楼配》等。1958年后,在原戏班基础上成立“颜徐业
余京剧团”,演员增到50余人。1960~1965年,演出现代京剧《白毛女》、《沙家浜》、
《三世仇》等。“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解散。
石村戏班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上演传统吕剧节目。民国37年(1948年)改
演京剧。 上演的主要剧目有《白蛇传》 、《双蝴蝶》、《华容道》、《闹天宫》、
《玉堂春》、《红鬃烈马》、《秦香莲》等。1957~1960年,戏班成为人民公社的业
余剧团,排演了大型舞蹈《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解散。

三剧团
广饶县京剧团 1952年,京剧艺人李庆福、李寿诺联络潍北剧团的李旦廷等人,
组建“广饶大众京剧团” 。 这是建国后县内第一个专业剧团,主要演出传统剧目。
195 3年,该剧团解散。同年,刘怀英、缪文洲等以辛庄子和刘营村业余剧团为基础,
吸收部分外地演员,成立广饶和平京剧团,演职员达50余人。演出剧目有《美人计》、
《王小波起义》等。1954年,通过全国职业剧团考核登记,批准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隶属县文教科领导。1956年7月,正式命名为“广饶县京剧团”。
1958年12月,因行政区划变动,博兴县京剧二团划归广饶,称广饶县京剧二团。
原广饶县京剧团改为广饶县京剧一团。1959年,广饶县京剧一团应邀到淄博砂轮厂,
为苏联专家演出《夜走麦城》,受到了中外观众的好评。1959年,京剧一团改为吕剧
团。
广饶县吕剧团 广饶县吕剧团始建于1959年,演职员48人,1960年,京剧二团撤
销,部分演员并入吕剧团,分京剧、吕剧两个队。同年12月,撤销京剧队,原京剧演
员改演吕剧。并从无棣县吕剧团调入13名演员,演职员增至60余人。
“文化大革命”中,吕剧团大批戏装、道具被集中于西关坛口烧毁,经济损失达
10万余元。
1970年, 为演出“样板戏” 的政治需要,吕剧团改为京剧团,排演京剧样板戏
《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平原作战》等。1979年,又恢复为吕剧团。
上演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1982年,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赶排《合家欢》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 1985年1月,该团以山东省新年春节慰问团东营分团的名义,赴东营、东
方红、军马场、胜利油田各指挥部进行慰问演出,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剧院
广饶县人民剧院, 于1954年在县城动工兴建,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
000平方米。
剧院施工分二期进行。 第一期工程于1955年完成,修建8米高围墙一周,有顶舞
台4大间, 门前两侧各设票房一间。该剧院为露天剧场,无座席,可容纳观众1500余
人。第二期工程于1956年完成,增建砖木结构的观众厅,设置1000个座席 (连椅、条
凳),并配置了简易的照明、扩音设备。该剧院是广饶县50年代较大的文化建筑设施。
1979年以前, 剧院属县房产科管理,设管理员1名。1979年后,归属文化局管理,设
管理员3人。1955~1985年,剧院共接待艺术表演团体近300个,演出1000余场,观众
达60万人次。剧院收入2万余元。

第二节 曲艺

一曲艺形式
流传于县内的曲艺形式主要有山东琴书、西河大鼓、枣木杠子乱弹、弹词、山东
快书等。
山东琴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琴书传入县内,琴书艺人商业兴将许多
唱腔加以改造、创新,逐渐形成了山东琴书中独具风格的东路琴书。东路琴书唱腔优
美、曲调丰富、唱词朴实生动。主要曲目有《包公案》、《呼家将》、《杨家将》、
《王定保借当》、《王天宝下苏州》、《小姑贤》、《潘金莲拾麦》等,其中有20余
部曲目在建国前由北平唱片公司和汉城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
西河大鼓 又称“河间调”,20世纪初传入县内。30年代末至40年代,碑寺村艺
人陈春来和东燕村的燕加秀,曾先后到青岛永胜鼓书院拜师学艺。艺成后,在各地巡
回演出。其表演风格分别以声音宏亮和幽默滑稽而取胜。
枣木杠子乱弹 又称“杂八调”。为枣木杠子扬琴调的俗称,是大王一带流传已
久的民间音乐。 相传清康熙年间即有此调,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此调乐器以扬
琴为主,以锉琴、三弦为辅,另外有二胡、四胡、坠琴、提琴(与现代手提琴不同)、
梆子、碟子等相助。演奏时,以梆子掌握节奏,其余乐器互相配合,发出优美、委婉、
铿锵动听的音韵。敲梆子或敲碟子者负责演唱,虽无动作表演,但演唱者感情充溢。
演唱内容多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剧目,主要曲调有“四大景”、“四小景”、“鸳鸯扣”、
“满江红”、“铁落金钱”、“九腔十八调”、“九十六哼哼”等。
1957年,枣木杠子乱弹老艺人李中道等人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民间音乐会演,演奏
了《四大景》、《对花》、《反对花》、《鸳鸯扣》,使广饶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
音乐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并荣获一等奖。

二曲艺活动
建国前,广饶无民间曲艺组织,为求生计,曲艺艺人各自串乡演唱,足迹遍及山
东省与邻省各地。
1952年,县文化馆组织全县盲艺人40余人,成立第一支曲艺队,并传授了部分新
书目, 在全县农村演出。1958年,对全县曲艺艺人进行整顿登记,曲艺艺人发展到1
00余人。1964年,重建曲艺队,要求艺人说新唱新。主要书目有《夺印》、《丰收之
后》、《革命妈妈》、《烈火金钢》、《匪特落网记》、《林海雪原》等。1981年,
重新整顿曲艺队。艺人们除走村串乡演出外,还参加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会演活
动。1983年,广饶曲艺队参加惠民地区曲艺会演,西河大鼓《买螃蟹》和《老汉卖棉》
均获演出二等奖。1985年,西河大鼓《一部彩电》,在东营市首届文艺会演中获演出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