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众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5&A=1&rec=181&run=13

第一节 民间文艺

广饶县民间传统文艺种类多样,形式活泼,是当地群众在传统节日或重大庆祝活
动时的主要娱乐内容。流行较广的文艺形式主要有高跷、龙灯、狮子舞、竹马、旱船
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另外,贾杨李的短穗花鼓、杨璩的打花杆、北成的罗汉头等,
各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
高跷 亦称“踩高跷”,是脚踩木跷,按打击乐节奏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清光
绪年间,由河北省传入县内,建国初为兴盛时期。
高跷表演者多数是青年男女,由20人以上队伍组成,多扮成一台戏的人物,有生、
旦、净、末、外、丑等。高跷的高度一般为90厘米左右。50年代初,城南高家村的高
跷队比较出名,其表演技艺较高,能单背腿上下24个台阶、跳沟底、打劈叉等。表演
内容多是一些戏剧性的节目, 如“打棒” 、 “捕鱼”、“扑蚂蚱”、“扑蝴蝶”、
“瞎子观灯”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文化部门每年春节举行民间文艺会演。有的高跷队
编演了计划生育宣传节目,使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
龙灯 亦称龙舞,清光绪年间传入县内。龙头以木、竹制成, 龙身一般为布制,
上涂油彩, 由13或15节组成。参加表演者少时30人,多时60人。在锣鼓声中,由1人
持彩珠戏龙领舞, 众人舞龙做出滚龙、 游龙等动作。精彩花路还有“二龙戏珠”、
“龙盘柱”、“老鸹大旋窝”、“鲤鱼打挺”、“大菊花”、“小菊花”等。
建国前,东水、城坞、董家、韩庄、三水、花园等村的龙灯最为活跃。其中, 城
坞的龙灯较为出名, 宣统三年(1911年),该村龙灯队赴县衙演出,一出“龙盘柱”而
获得第一名。建国后,城坞、李鹊、花园等村的龙灯,都参加过全县民间文艺会演。
狮子舞 狮子舞是模拟雄狮动作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节目主要有“二狮争雄”、
“狮子滚绣球”等,场面壮观,动作逼真,具有威猛、粗犷而优美的风采。1957年,
山东省民间艺术研究人员曾来广饶观摩古西村的狮子舞。
竹马 竹马是模拟骑马动作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竹马是用竹藤、蚊帐布扎糊而
成,分头、身、尾三段。演员居中,兼饰马身,将马头、马尾分系身前、身后,跑起
来好似人骑在马上奔驰。表演的主要节目有“四连环”、“挖台”、“十字串花”、
“单卷”、“双卷”、“单转门”、“双转门”、“对子马”、“二龙吐须”、“编
辫子”等。演出时大鼓指挥,配以锣、钹、唢呐等乐器,排成队列的竹马按打击乐的
节奏,边行进边表演各种幽默风趣的动作,有的还表演《拐磨子》、《马三卖豆腐》
等戏剧的动作,县内以钟家竹马最为著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花园、
小张、李鹊等乡村亦有演出。
旱船 旱船是模拟划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旱船多为木、布制成,船长2米、
宽1米, 上搭凉棚,下罩帷幕。表演者多以男女二人为一组,女居船中,以碎步驾船
而行,悠悠然若浮于水面;男为艄公,持桨随船做出击水划船动作。一般为“彩船”
和“丑船”两种。彩船的演员扮为才子佳人,表演温文尔雅;丑船的演员扮为小丑夫
妇,时而搁浅,时而翻船,做出各种滑稽态势,以逗人发笑。旱船或鱼贯而行,或往
来穿插,队形变化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建国前后,旱船表演活动遍布全县。
打花杆 是流行于广饶县东南部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打花杆是由打秧歌发展而
来的。最初的打秧歌,表演者均为女性,左手举红灯, 右手拿系以彩巾的竹板儿,边
走边扭四步,竹板儿打四响。30年代初,小清河北的“霸王鞭”传入广南,打秧歌又
吸收进“霸王鞭”的许多步法和动作形式。纯女性演员改为男女演员各半;去掉红灯,
改为两手各持红绿绸帕一块;由“打四响”增加到“打八响”;队形也增加了许多花
样。经过新的艺术加工,打秧歌逐渐发展为打花杆。表演时,男演员手持两头系红绿
彩绸、穗缨和铜钱的竹杆舞动,女演员左手持彩绸巾,右手打竹板,边走边舞,彩绸
随风飘动,铜钱、竹板伴步作响,有声有色。动作也由简而繁,由原来的十字颤步“打
八响”,发展为颤、摆、晃、错“打十二响”等。
建国前后,打花杆在全县范围内盛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璩等村每年
春节都举行大型打花杆活动,并多次在全县民间艺术会演中获奖。
花鼓 花鼓在广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表演时,将腰鼓
挎于身体左侧,按一定的节奏和形式,边敲边舞边唱,舞姿优美舒展,唱腔朴实动人。
至40年代,花鼓艺人吸收了“扭秧歌”、“霸王鞭”中的一些动作,使花鼓艺术有了
新的发展; 歌唱内容也由原来的民间小调,发展为反映革命斗争的新歌曲。民国34年
(1945年),广北大参军时,贾杨李村的花鼓队就接连演出了《劝郎参军》、《兄妹开
荒》、《靠谁反攻》、《优待军属》、《利津城运粮》、《拥军十二月小唱》、《妈
妈你真糊涂》等新节目。1951年,老艺人李洪元、李诸元,应邀赴山东省歌舞团作花
鼓表演,并协助有关专家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了整理。
罗汉头 又称娃娃头,初时表演所戴面具为罗汉头像,故名罗汉头。后来在表演
中由扮演十八罗汉的形象和有关故事,进而发展为扮演各种历史人物和戏曲故事。由
于面具特大、脸谱生动、动作夸张、表演幽默,颇受群众喜爱。

第二节 文化活动

展览 1954~1964年底, 县委宣传部先后5次举办大型展览,内容丰富,材料生
动, 有的展览时间长达2个月。1962年12月,文化馆在县委礼堂举办《反对铺张浪费
展览》。1972年,主办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展览,并到全县18个公社巡回
展出百余场, 观众达23990人次。1978年1月,县图书馆举办新书展览,陈列图书200
余种, 十天内参观者达1000人次。1979年6月,县人武部、民政局、文化局联合举办
《学英雄、 干四化》摄影展览,介绍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的广饶县籍4名
烈士及荣立一、 二、三等功的107名战士的英雄事迹。1983年12月,博物馆举办《党
史展览》 ,共展出革命文物100余件,参观者达2000人次。1981~1985年底,县文化
馆举办各种展览5次,其中,国画、书法、摄影展览2次,展出作品177件。
会演 调演 1953年与1954年的春节, 县文化主管部门举行全县文艺会演,每年
有4 4个代表队参加,会演的节目有京剧、话剧、吕剧、高跷、龙灯、竹马、旱船等。
19 55年9月,广饶和平剧团赴惠民专署参加戏曲艺术专业团体会演,演出节目《美人
计》 获奖,武生演员五龄童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3月,在广城举行全县戏剧舞蹈会
演。同年11月,县民间艺术代表团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民间音乐会演,“枣木杠子乱弹”
获演出一等奖。1960年2月,举行全县春节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代表队25个。同年5
月,文化馆成立文艺演出队,赴淄博参加山东职工文艺会演。1962年5月至1975年1 0
月, 广饶县吕剧团3次参加惠民地区地方戏剧会演。1965年10月,县代表队参加了惠
民专区小话剧创作会演。1973年12月,全县中、小学文艺调演在广饶剧院举行,历时
4天,共演出节目32个。1977~1985年,县文化主管部门举办5次全县民间艺术会演和
文艺调演,5次组织文艺代表队参加地、市级文艺会演,5次获奖。

第三节 电影

电影院 1959年秋,建立广饶县露天电影院,能容纳观众3000余人。放映设备有
3 5毫米提包机一套。
1976年,在露天影院址始建一座建筑面积为2072平方米的二层楼电影院,可容纳
观众1306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乡镇电影院也相继出现。
至1985年,全县已有5个乡镇建起电影院。
电影放映 民国23年(1934年),花官乡张刘村的刘象镇从天津买来一台手摇式无
声电影放映机,曾在村内和庙会放映,这是广饶最早的电影放映活动。
1951年,山东省文化厅举办的电影放映训练班来广饶放映大型记录片《中国人民
的胜利》。这是有声电影第一次在广饶放映。
1953年,惠民专区电影中队建立后,定期来广饶巡回放映。1954年,该队的16毫
米队,为搞固定试点而下放广饶,常年乘马车在全县巡回放映,每年放映260余场。
1956年, 广饶电影中队正式成立后,电影放映更加频繁。1961年6月,县电影队
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被国务院授予“先进集体”的称号,并颁发了证书。
1965年,全县电影放映能力有较大提高,全年放映2000余场,观众达500万人次。
1966年,绝大部分影片禁演。1968年,一度全部停映。1976年以后,被禁演的影
片逐渐恢复放映,在刚刚恢复放映的一段时间里,观众成倍增长,电影放映场次和放
映收入都创历史最高记录。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 农民看电影的次数逐年增加。50年代农民平均3个月看一
次电影; 80年代,平均半个月看一次电影。有村办电影队的村镇,每星期放映4场电
影。
至1985年,全县电影放映单位87个,放映人员27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