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9&rec=3&run=13

利津是一方古老的土地,上溯至周秦,先民们即在此繁衍生息;利津是一方年轻的土地,黄河携泥裹沙,填海造陆,演绎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自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县,又因邑有东津码头,故名“利津县”。利津物阜民丰,昔日“铁门关”曾是海运港口,繁华闹市,商贾云集;东津古渡,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这里有丰饶的土地,丰富的石油、盐矿、地热以及生物资源;地处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腹地。利津人杰地灵,文化名人李佐贤、爱国将领石敬亭、革命英烈李竹如、苎麻专家酆云鹤,皆声名远播,留载青史。当代更是俊杰荟萃,贤能辈出,众多利津儿女志在四方,迈向大江南北,存鸿鹄之志,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改革开放春潮涌,凤凰展翅腾空飞。在这166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十万利津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战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奋力争先”,利津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利津大地变化覆地翻天。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57亿元,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019元,分别是1978年的63、48、14、71倍。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利津黄河公路大桥,横空高架,贯通东西;欧式商业街宛如彩带,纵贯南北;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开发园区,厂房林立,星罗棋布;青草、绿树、鲜花交相辉映,柏油路纵横如织,四通八达;凤凰广场镶嵌在县城中央,四海宾朋,八方笃友,云集于此,驻足流连。如今利津已成为黄河三角洲上一颗举世瞩目的新星,成为境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丰功伟业,众志成城。辉煌的成就,凝结着海内外利津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身处异域他乡,心系故土,时刻关心着家乡建设,热诚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他们报效家乡的赤子之心和桑梓之情,不断鼓舞着家乡人民昂扬的建设热情。他们为利津争得了荣誉,做出了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家乡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业绩理应载入利津史册。

欣逢盛世,百业俱兴,著书立传,青史留名。为了记载在外利津人闪光的奋斗足迹,密切家乡人民与在外亲人的联系,齐心协力建设利津,报效祖国,县史志办公室的同志编纂了《山东·利津同乡英才》一书。这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情。借《山东·利津同乡英才》一书出版之际,谨代表全县人民向海内外利津人和曾经战斗在利津、为利津发展播洒汗水、视利津为第二故乡的各界人士表示良好的祝愿!对大家给予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愿遍布世界各地的利津人永存高远之志,再创世纪辉煌。

新世纪,新思维,新目标,新追求,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经营城市、农业产业化、大开放大招商五大战略,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更加富强、文明、美丽的新利津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愿天南地北的利津人与家乡人民一道携手奋进,共同开创利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