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87&run=13

第一节 麻纺厂

麻纺厂在县城西关, 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面积3.74万平方米,职工所设生活区在石家庄
村北。 该厂系县经委主管的国营企业。1969年8月筹建。1970年投产,生产规模为麻纺织行业四分之一
套。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麻袋220万条。1985年底,全厂计有各种机电、纺织机械及附属设备122部,汽
车8部,固定资产净值203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占用55万元,职工492人,其中技术干部8人。主要生产麻
袋,有6个品种,其中“6635”麻袋被省经委评为优质产品。产品销售全国各地,部分外销斯里兰卡。
该厂以红麻为主要原料。1980年后,省内红麻种植面积锐减,红麻原料来源不足,产量有所下降。厂内
实行车间、科室经济责任制,一面抓好原材料收购,一面调整生产结构,生产稳定发展。1983年,年产
值402万元,利税6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605元。
1971-1985年, 该厂上交利润累计达889.9万元,为国家建设积累了资金。1985年开发新产品,上新项
目,引进“静电植绒生产线”。

第二节 糕点厂

糕点厂, 县商业局管理的全民所有制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厂址在利津 镇石家庄村北。占地面积2.05万
平方米, 其中生产区1437平方米。1985年末有职工35人。场内设4个生产车间,主要设备有J320型饼干
机1台,YHWI-6型食品烘烤机1台,氟利昂致冷机2台,天塔式压力罐1部,变压器2部,合面机3台。固定
资产净值21.3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占用10.3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7万元,利润0.19万元,税金0.72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703元。
该厂于1958年3月筹建。 厂址在东街路南,后迁文庙,设肉食、蛋干、制糖、糕点5万公斤,其中月饼3
万公斤。1959年10月与沾化县糕点厂合并。1961年9月分回后,又在东街路南建利津 食品厂,
有职工20人。1964年改由副食品公司管理,厂名“副食品公司加工厂”。1965年迁址到文庙。名“利津
县糕点厂”。固定资产净值1万元,流动资金2万元,年产值21.5万元,利润2.2万元。1979年设备增加,
固定资产净值12万元, 年产值40万元,利润2万元。1981年迁现址。其后基层供销社糕点厂相继投产,
县糕点厂在竞争中受挫, 1984年亏损近5万元。1985年由北京西城区糕点厂引进面包生产线,并聘用北
京高点名师,传授技艺,主要生产面包、桃酥、麻花、密三刀、月饼等,行销沾化、滨州、东营、广饶
等地,当年扭亏为盈。
第三节 印刷厂

印刷厂在县城利一路路南,属县经委管理的集体所有制小型印刷企业。厂地面积0.63万平方米,其中生
产值0.21万平方米。 厂内设排版、机印、装订3个车间,主要设备有字模5套,全自动对开印刷机1台,
半自动4K印刷机1台, 半自动4K印刷机7台,全自动圆盘机、半自动装订机、铸字机等6台。年生产能力
为2100万印。1985年底固定资产净值12万元,职工52人,年产值32.4万元。利润1.4万元。
该厂前身为印刷合作社, 有8名个体生产者组成。属县手工业联社管理,社址在东南街,赁民房。1958
年8月,印刷合作社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更名为“利津 报社印刷厂”,有职工15人。1958年并入沾化
县报社印刷厂。 1961年分回,在东南街租用房子,名利津 县印刷厂,属县工业局管理。1963年改为集
体所有制企业。1967年迁至现址。

第四节 鞋服厂

鞋服厂在利三路路北,属县经委管理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地面积2.29万平方米,用于生产的建筑面积
0.13万平方米。厂内设服装车间、制鞋车间和西街服装加工门市部。1985年年末有职工45人,设备有包
缝、平缝、拆装、緔鞋等机械48台,三轮摩托车1部,固定资产净值1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占用18万元,
银行贷款14万元,年工业总产值34万元,利润0.5万元,税金1.2万元。
该厂由陈庄镇制鞋组与利城服装组于1955年合并成立, 名利津 县鞋服社,在县城西街赁民房设厂,设
备是职工投入的10多台脚踏缝纫机,有职工20余人。19598年转为国营企业,职工增到100人。1959年并
入沾化县鞋服社。1961年分回后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东街路北租房设厂,有职工40人,缝纫机20台。
1966年购置140型柴油机1台,所有缝纫机改为机器带动,年产值10万元,盈利近千元。1974年夏迁到新
址。 1980年, 有职工71人, 年工业总产值92万元, 利润1.01万元。税金2.4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12954元。 1982年,有职工70人,年工业总产值4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143元。1984年,职工50人,
年工业总产值26万元,亏损。1985年11月,东营市经委批准租赁贷款24万元,上布鞋生产线。

第五节 木器厂

木器厂在县城西西王村前,属县经委管理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地面积1.05万平方米,生产用建筑面积
484平方米。 厂内设产成品车间和油漆车间,主产各种木器家具,年生产能力为大衣橱、写字台、单、
双人床等家具2000件。 1985年年末有职工23人,主要设备有凿铆机、平面刨、开榫机、轮子锯等6台,
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58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占用2.8万元,年工业总产值9.9万元,利润0.24万元,税金
0.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167元。
该厂建于1975年9月, 厂址在县城东街路北,租赁厂房,有干部职工12人,工人从各乡镇铁木设调集。
1980年7月迁到现址。 1977年至1983年生产正常, 平均每年完成利税0.83万元。 1984年后产品积压。
1985年开办旅馆、饭店、停车场、门市部,转向第三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第六节 油棉厂

陈庄油棉厂 陈庄油棉厂在陈庄镇陈中村, 属县供销合作社管理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厂地面积
13.25万平方米, 其中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厂内设两个棉花加工车间,一个扦绒车间,一个榨油车
间。1985年底有职工246人,其中固定工64人(中专生4人,7至8级工4人)。主要设备有锯齿轧花机6台。
螺旋榨油机4台, 锯齿扦绒机12台。160千瓦发动机组1套,工业用锅炉1台,汽车1部。年产能力为榨棉
籽油3000吨, 加工棉花15万担, 生产棉短绒1.2万担。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08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占用
789.6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051万元,利润51.63万元,税金0.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6245元。
该厂由中国花纱布公司北镇分公司于1951年9月投资, 在原垦利县陈庄镇筹建。1952年投产,厂名陈庄
棉花加工厂。主要设备有皮辊轧花机56台,60马力柴油机1台,7千瓦直流发电机1台。人力打包机1台。
当年加工籽棉500万公斤。1956年垦利与利津 并县后归属利津 ,有利津 县农产品采购局管理,全民所
有制企业。1957年改由县供销社经营,并有陈庄大豆加工厂并入,称陈庄油棉厂。1958年改属商业局,
同年归沾化县,厂址未动,1959年,将皮辊轧花机更换为锯齿轧花机。1961年分县后,归县供销社管理。
1979年春,原利城油棉厂并入该厂,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1985年7月转为集体所有制。
利城油棉厂 利城油棉厂在利津 镇庄科村西北, 属县供销社合社主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5年
有职工245人, 主要设备有锯齿轧花机2台,141型脱溶剂10台,螺旋榨油机4台,电压打包机4台,蒸汽
锅炉1台,250马力内燃机1台,160千瓦发电机1台,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81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920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91429元。利润141万元。
该厂由渤海区实业公司于1946年秋创办, 厂址在县城东南街火神庙,厂名利津 南街油棉加工厂。1947
年,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创办的同兴油坊并入该厂。1956年1月,与北街棉花加工厂合并,成立利津 县
供销社城关镇油料厂,由县供销社管理,厂址迁至西关(今利二路路南)。1958年划属沾化县商业局。
1961年分回。厂内业务有棉花加工、榨油、酿酒。自备发电供县城机关用电。1979年撤销该厂,人员、
机械并入陈庄油棉厂。1982年,重建利城油棉厂。1983年投产,至今。

第七节 面粉厂

面粉厂在县城津一路路西,属县粮食局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场地面积0.7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占
地0.21万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55人,主要设备有100千伏安配电室、精选筛、洗麦机、磨面机粉碎机、
打包机、 面条机等,生产标准面粉、面条、混合饲料等。固定资产净值10万元。年总产值235万元,利
润15万元。
该厂始建于1959年,厂址在东南街,有孩子共20人,固定资产1.55万元。1966年迁今址扩建。自建厂到
1984年, 属县托加工生产,原料、产品均由县粮食局统一调入调出。自1985年1月起,改为价拨经营,
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经济效益提高。

第八节 酿酒厂和油脂化工厂

酿酒厂在县城西三里庄北侧,属县经委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业。1983年末有职工39人,其中中专生2人。
主要设备有锅炉、 酒锅、冷却器、离子交换器、粉碎机等共14台,汽车1辆,固定资产净值48万元,流
动资金占用65万元, 银行贷款55万元。主要生产瓜干白酒、高粱大曲、老窖等,年产酒能力500吨。生
产工艺为固体蒸馏法,出酒率为47.1%。
该厂于1945年8月建立, 厂址在东街洪济寺,由私人合资经营,名“共利酒店”。从临沂聘请把式指导
生产工艺。主要原料用红高粱,年产白酒200吨,出酒率37%,产品以散装为主,少量坛装,无商标。
1949年10月,由渤海区实业公司投资扩建,转为全民所有制,属专营企业。厂址迁到文庙,有职工60多
人, 设粉碎机代替人工粉碎,年产白酒500吨,出酒率45%。1960年停产。其后又抽调30余名职工着手
恢复,因能源、原料不足停办。
1978年, 政府投资21万元,在今址筹建新厂,定名利津 县酿酒厂。新厂建立后,累计完成产值2240万
元,利税46.8万元,1980年后,市场竞争激烈,该厂产品大量积压,连年亏损,于1982年进行整顿,只
1985年停产。
油脂化工厂在酿酒厂厂址, 系县经委和主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85年4月筹建。有职工71人。主要设
备有对辊机1台, 预炒锅1台,轧油机4台,压滤机2台,油罐4个,控制箱1个,锅炉1台。固定资产原值
81.4万元。主要生产蓖麻油、花生油、豆油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加工蓖麻籽1.5万吨。
1985年11月试车成功。
附:造纸厂
利津 造纸厂设于六合乡广河村西南,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1977年筹建,总脱字227万元。有造纸设备
15台, 职工110人。 1980年10月建成试产, 当年生产包装纸210吨,亏损3.2万元,停产。到年底产值
106.6吨,亏损6.5万元,又停产。1984年东营市政府决定,将造纸厂移交河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