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 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81&run=13

第一节 坑塘

建国前,距离黄河较远的村庄,缺乏饮用水。群众用建房取土合挖而成的坑塘,积蓄雨水饮用。县境南
部建村年代较久的老村,大都在坑塘边修砌砖井,坑塘中养殖浮萍,禁止洗衣,以保持饮用水的清洁。
北部建村年代短的新村、屋子等居民聚落,无修井习惯,人畜共用一塘水,很不讲究卫生。还有的村无
自然蓄水坑塘,则到故黄河道内挖掘2-3米深的土井子,美景每日可采浅层淡水五六担至十数担,需每
日早起,到井边排队用瓢舀取,俗称吃“淋水”每至麦季前后,塘涸井干,人们肩挑车拉,跑十几里路
取水。农村中有专备水车用牲畜拉水卖的人。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除修建引水沟解决部分地区人口用水外,还有时用汽车给
偏僻村庄送水。限于资金少,科学技术落后,仅救燃眉之急,无法根本解决。
1967年春, 政府拨专款4万元,帮助虎滩、汀河、罗镇等乡(公社)的部分村庄,疏挖自然坑塘,利用
灌溉渠道向坑塘中送水,买砖修井,改善饮水条件,起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各引黄灌区的建成,境内村庄基本上都能用上黄河水,唯关闸断水时间,人畜用水仍不能解决。蓄
水问题已成群众迫切要求。
自1980年至1984年底,政府扶持资金32.77万元,县后在集贤、傅窝、罗镇、汀河、虎摊、陈庄、明集、
前刘等乡镇,修建人畜用水坑塘16个。坑塘用灰土铺底,素混凝土板块护坡防渗,并与灌溉渠道相通。
每个塘最大可续黄河水4.7万立方米, 最小可蓄0.3万立方米,总蓄水量16.52万立方米,可解决90个自
然村,5.1万人口的吃水问题。尚有214个自然村,12.38万人口的吃水问题仍待解决。

第二节 水 库

南关水库 南关水库位于县城旧城墙南, 黄河大堤以西,面积0.184平方公里。1971年县修防段设
计施工,设计库容33万立方米。水库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用隔水坝隔开,隔水坝上有隔水闸。东部为
混水库。用以沉沙。西边为清水库,蓄水共县城工业及人畜饮用,清水库南堤上有稻田用水闸,水库围
堤及各堤全长1975米,总土方量3.17万立方米。
水库系列工程及供水情况,互详见本质《黄河》篇、《城乡建设》篇。
侯王水库 侯王水库位于利津 县境中部(含沾化县境一部分) ,总占地面积282平方公里,折合42
万亩,设计蓄水量11.3亿立方米,平均蓄水深度4米,系王旺庄北灌区的大型平原水库。围堤长度150华
里,株高4.7-7.7米,土方量达1200万立方米。
水库建设正值“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时,建库和迁民大搞“一平二调”,鼓吹“一大二公”。
损失严重,水库报废。
1958年冬至1959年春动工修建水库,平调利津 县1万名民工,施工一冬春,修做沉沙渠、总干渠及围堤
南段部分,一切施工费用均由出工社队负担。1958年冬动员库区居民迁出,库区内有明集、左家两个整
乡及盐窝、 城关、泊头(今沾化县境)三个乡镇的一部分。计有68个自然村,农户9708户,人口36690
人, 房屋50265间。其中盐窝、城关、泊头的移民迁到本乡镇的库外村庄安置,大部是离家不舍地,,
房屋拆毁较少。明集、左家两乡群众住房大部拆毁,粮食售光,大部家具卖掉,迁到县境东北部的联合、
同兴两乡。
左家乡26村,2683户,9965人,迁到联合乡,分局当地各村,除6户驻地屋子外,其余住当地居民腾出的磨坊、
牲口棚等4024间,每户平均1.5间。移民与当地居民并为一体组织,共同生产,统一核算。
明集乡36村, 4396户,16710人,迁到同兴乡。这里地广人稀,村庄很少,移民按原村队组织体系划片
居住,97%的户挖筑半地下半地上的地屋子居住。
迁移之初,移民到新地大食堂吃“大锅饭”,人人都能吃饱。1959年麦收前调整粮食定量,指标下降,
核定供应指标每人每天10市两(16两秤),其中棉籽代食品30%以上,粮食只有6.5两。部分食堂停火,
移民缺少炊事设备,也无生活积蓄,生活困难,生病人数大增。县委、县府派出40多名医务人员进行抢
救,病情停止蔓延。1960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移民生活进一步恶化。县委派一名副县长带领工作
组帮助移民进行抗灾。当时虽然解决了部分粮食和一批代食品,但饿死者村村皆有。
1959年夏, 省令缓建水库。迁移至水库附近村庄的移民开始迁返。当年冬,城关公社450户、1635人,
盐窝公社1044户、4420人,全部迁回原村。
1961年春, 正式宣布水库报废,明集、左家两乡的移民开始迁返。国家播发460万元迁返经费和大量木
材帮助移民修建房屋,共新建房屋17449间,其中校舍40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