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2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7&run=13

1950年
1月16日,利津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3月下旬,山东试办的第一座引黄放淤工程利津县转家嘴引黄洞破土兴建,
至8月竣工放水。
5月,全县掀起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热潮。
7月,蒲台县的坊佟,五庄两乡划归利津县。
8月25日,在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召开的治黄工程代表会上,利津县特等治黄
功臣于祺棠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10月中旬,由京荣归。
中共利津县委、利津县人民政府组织党政军民各界隆重集会欢迎。
同月,东平、梁山、长青、平阴等县及青岛、济南两市移民6000余人迁来利
津。
9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利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0月,全县开始了大张旗鼓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处决、关押和管制了一批反
革命分子。一贯道、圣贤道、后天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被取缔。
11月,全县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利津406名青壮年参加志愿军,
赴朝作战。全县人民捐献现金5亿元(旧人民币)。
冬,全县进行结束土地改革工作,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划分阶级成分。
至1951年底完成。
1951年
2月3日,黄河下游利津河道冰凌插塞,水位猛涨,王家庄大堤溃决。沾化利
津两县北淹村庄88个。黄河决口后,利津县党政领导立即组织抢救,山东省
人民政府组成抢救指挥部,携带船舶、医疗队及急诊救灾物资,昼夜赶来灾
区。
4月7日晨,王家庄堵口合龙,当日召开庆祝大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郭
子化莅会祝贺。堵口期间,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人郭子化、
王卓如、王化云等先后致电嘉勉。
夏,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游行示威活动,普遍定立“爱国公约”,
在《和平宣言》上签字的人数达11.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
秋,全县农村整党开始。县委建立整党委员会,下设整党办公室。有点及面,
分批进行,按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对党员进行登记、审查和处理。至1955
年结束。
12月5日,利津小街减凌分水工程竣工。8日在工地举行工程落成典礼,试行
放水。
同月,全县开始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1951
年5月结束。运动种植了国家机关中的贪污分子39人。
1952年
春,在全县工商业界展开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
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惩治了步伐工商业者多人。
至同年9月结束。
4月,

山东省教育厅在利津县城东街设立“山东惠民专区第四速成师范”。翌年7
月停办。
7月,山东省立利津师范在县城建立,招收初师班6个,学生300名。
8月,中共利津县委在三区后左村建立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李
元珍。
10月,全县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大办速成识字班。
全县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发展。至年底组织起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3037个,
入组农户19462户;初级农产合作社2处56户。
1953年
3月17日,县城党政军民各界两千余人集会,悼念斯大林逝世。
6月14日,黄委会批准,对黄河河口进行人工裁弯改道,在神仙沟与甜水沟
坐弯处开挖引河。7月8日在引河放水。自此,黄河改道由小口子入神仙沟独
流入海,旧河道逐渐淤塞。
6月30日,遵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全县进行堤一次任口普查。
10月,利津县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五区宋王乡后宋村和徐集村建立起农
村信用社2处。
11月,全县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冬,全县各条战线掀起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
1954年
3月,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燃工部副部长刘兰波、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水
利专家张含英及苏联专家组科洛略夫等组成的黄河勘查团视察河口,在利津
县作短暂停留。
5月,济南民航派出飞机3架,首次来利津北部荒洼地区喷洒农药灭蝗,灭蝗
面积8万余亩。
7月6日至12日,利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8月,山东省立利津师范改办为山东省利津中学。原师范在校学生分别转入
北镇师范和滨县师范。
同月,全县认购国家建设公债6.7269亿元(旧人民币),完成计划的111%。
9月15日,国家对面不实行计划供应,布票发放到户,凭票购买面布。
1955年
1月27日,济南军区和空军部队派出炮兵和飞机来利津河段协助防汛,轰炸
冰凌。
1月28日,王庄河道被冰插塞,上游水位暴涨,黄河两岸防守告急。各险工
地段多次出现漏洞,经防汛员工奋力抢救,化险为夷。是日午夜五庄大堤决
口,张潘马村87人在冰水中丧生。利津、沾化、滨县360余村受灾。
2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由省河务局与惠民专署建立堵口指挥部。月
底堵口工程开始,3月13日滩头堵口胜利告捷,山东省副省长栗再温莅会祝
贺。
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人民币。
4月,中央内务部部长谢觉哉莱利津县南部地区视察工作。
5月,利津县建立第一个电影放映队。
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的指示,利津县中等学
校教职员集中惠民地区参加“肃反”。10月,中共利津县委分期分批在全县
机关干部和小学教师中开展“肃反”运动。运动中查出反革命分子和特嫌分
子多人。至1958年结束。
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全县掀起大办初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的热潮。同时,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月,利津县人民政府改称利津县人民委员会。
本年,全县成立手工业合作社11处,社员150余人。
1956年
春,全县掀起大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热潮。至年底,全县加入高级社的农
户为46456户,占总户数的88.5%。
3月5日,刘家夹河引黄灌溉虹吸工程开始兴建。
3月,济南军区公安军边防五十二团在利津县陈家庄组建。
同月,垦利县并入利津县,增新台、丰国、罗镇三区。同时,利津的二、四
两区划归广绕县。利津县辖6区1镇。
4月,利津县拖拉机总站建立。至年底由拖拉机9台,共353马力。
5月,垦利中学改为山东省利津第二中学。
同月,利津“新声京剧团”改为利津县京剧一团,新庄“大众京剧团”改为
利津县京剧二团。后两团合并为利津县京剧团。
5月26日至6月1日,中国共产党利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冬,全县农村掀起打井高潮。由于缺乏调查研究,打出的水井多是咸水,大
部分作废。
省文物普查队在利津县进行第一次文物普查。
利津县元代“王升墓”被定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
1月1日,利津县广播站开始向全县播音。
1月20日至24日,利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传达贯彻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
务会议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月12日,盐窝发生强粮事件。由于工作失误,农民在粮食问题上存有严重
的紧张心理,加之极少数坏人进行煽动破坏,只是千余人参与抢粮,抢去国
库粮5万多斤。后经地、县区干部向群众说服教育,退回粮食一部分。在处
理“盐窝抢粮”事件中,山东省副省长张竹生、惠民地委副书记赵国栋等,
亲临利津指导工作。
7月20日,山东省公安军边防五十团由烟台地区迁驻利津县陈庄等村。
同月,中共利津县委根据中央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在搞好自身整风的同时,
进行反击“资产阶级由派”的进攻。自此,全县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反
右斗争至1958年上半年结束,由98名教师和机关干部被定为“资产阶级右派
分子”,分别受到撤职、降薪、劳动教养和开除公职等不应有的处理。后于
1979年根据中央(1978)11号、55号文件和省委(1978)105号文件精神,对
全县98名右派分子全部进行了复查更正,并妥善做了安排。
秋, 全县农村开展一粮食统筹通晓和合作化为中新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
“社教”中全县由1149名干部群众受到错误“批判”。
9月9日,利津县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20日,小李引黄干渠工程开工,全县3万多人参加兴建。
利津县“铁门关”遗址被定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
2月,撤区并乡,全县辖4镇12乡。
3月27日,宫家、小李虹吸工程开工,至6月相继完成。
春,共青团利津县委响应团山东省委的号召,组织沿黄各乡的团员青年开展
“苦战三昼夜,绿化千里堤”的活动,在大堤植树近百万株。
5月31日至6月4日,利津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堤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中共利津县委召开县乡干部大会,传达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所谓“大跃进”运动从此开始。
8至9月,黄河汛情严重,花园口1万立方米/秒洪峰进入利津县境。全县5万人
上堤防守,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亲临指导。昼夜奋战,力挽狂澜,终于逼送
河水安全入海。汛情紧张期间,沾化县党政军负责人率万余民工来利津县支
援。
9月,农村人民公社化。全县成立12处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同月,全县掀起大办公共食堂的热潮,人民公社社员一律道公共食堂就餐。
因为被群众意愿合客观条件,至1961年农村公共食堂先后解放。
9至10月,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等“左”的思想指导下,全县开展大炼
钢运动,土法上马,砸锅炼铁,昼夜奋战。同时,派出干部去四宝山建立小
高炉炼钢。
11月,利津并入沾化县,利津县建制撤销。
冬,全县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宣传人民公社所谓“一大二公”
的优越性,浮夸风、共产风泛滥。
冬,侯王水库工程动工兴建,平调万余名民工,施工一冬春。库区内明集、
左家两乡及城关、盐窝部分村庄共9000余户,其中7000多户迁局同兴、联合。
1959年夏,省令侯王水库缓建。1961年春,宣布水库报废,迁户陆续反还。
1959年
3月,中共沾化县委在富国召开全县五级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央郑州会议
精神,开始纠正人民公社化以后体制过大以及收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左”
的错误。
11月,县委召开全县五级干部大会,重点反农村基层干部的“瞒产私分”,
逼迫人们说假话,伤害了一大批人。
秋至冬,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指示,在全县脱产干部
与基层干部中,开展“反右倾斗争”。部分对“左”的错误有所抵制的干部,
被戴上“右倾”帽子受到不应有的批判和处理。
1960年
10月,县委、县人委组织500余名干部和医务人员,深入农村社队,帮助群众
安排生活,治疗水肿、干瘦病人,开展生产救灾。
本年,由于工作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严重减产,大牲畜、毛猪的
饲养量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严重困难,人口外流,死亡率
上升。
1961年
春,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调整基本核算单位,将生产大队和生
产队规模缩小。全县基本达到一村一个生产大队。
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同时调整区划,罗镇公社划给垦利县,董集、宁海
公社又划归利津县。全县为11个公社、1个工委(明集)。
1962年
春,中共利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大会,传达贯彻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7千
人大会)精神,为在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和处理的干部进行
甄别平反。
秋,遵照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
的指示,在全县民兵中广泛开展民兵工作“三落实”创先评比活动。
12月1日,中共利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党的八届世中全会精
神,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打退“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猖狂进
攻。
1963年
3月,《人民日报》刊载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光辉事迹及中央领导
人的题词,全县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春,为纪念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垦区军分区独立团二营六连72列时,
县人为在北张村建立革命烈士公墓。
5月21日至25日,利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夏,根据中央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十条规定,在全县农村中开展社会主
义教育,重点是解决农村干部中的“四不清”(账目、仓库、财物、工分不
清)问题。次年冬有发展为“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的“四清”
运动。运动中,不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批判和处理。
9月20日至24日,中共利津县第二敌当代大会在县城召开。
同月,恢复区的建制,全县划为11个区、1个渔业社。
1964年
3月,区划调整,五庄区并入店子区,和平区并入陈庄区,建设取并入丰国
区,全县为8个区、1个渔业社。
4月5日至6日,北风10级,海潮漫溢,侵入内地百余里。水位高达5.2米。刁
口渔业社遭海潮损失严重。
同月,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全县农村开展农业学
大寨群众运动。
6月30日,利津县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7月31日,风雨交加,花园口9603立方米/秒洪峰进入利津县境。全县659名干
部,16450多名民工上防。奋战9昼夜,将洪水逼送入海。防汛期间,县委、
县人委领导及部委办局负责人全部上堤领导防汛工作。山东省副省长栗再温、
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惠民专员郭林,先后来利津堤县视察水情、工情。
夏秋大涝,全县70万亩农田受灾,有32万亩绝产。
9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杨国夫来利津津县视察工作。
10月下旬,利津县400余名干部参加中共山东省委统一组织的“四清”工作队,
赴齐河县参加“四清”运动。此年4月,全县有由300多名干部参加惠民地委
统一组织的“四清”工作队,赴恒台、广绕两县参加“四清”运动。
11月30日,利津县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建立,各公社分别建立计划生育工作
领导小组。
同月,利津县的董集、宁海两个区划归垦利县,垦利县的罗镇、集贤两个区
划入利津县。
1965年
2月7日,县委、县人委研究决定,利用綦家嘴涵洞和刘家夹河虹吸管引水,
在城关公社北部试种稻田。是年,全县试种稻田3000余亩,平均亩产300多公
斤。
3月,由王汝川带领同兴、联合两个农场的240余名干部、工人、转业军人和
知识青年,开赴新疆,支援祖国建设。
同月,水电部部长张含英率勘查组来利津视察黄河。
8月,胜利油田在利津县北宋乡大牛村打成第一口产油井。
全县万余民工上阵,首次时公开挖褚官河。
1966年
2月27日至3月1日,利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2月,中共利津县委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40余名干部,分赴全县各公
社兼职,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6、7级地震,利津先后强感。

3月16日,宫家引黄闸动工兴建,6月建成。其间,山东省黄河河务局派工程
技术人员指导施工。
6月,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
议长大字报》发表后,利津一中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利津县“文化大革命”
开始。
7月下旬,县委向文教单位派津工作组,开展“文化大革命”。部分干部群
众受到批判,被打成“黑帮”,有的被抄家。至9月中旬,工作组撤走。
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
从此,“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波及全县,人民群众被卷
入这场内乱。
8月上旬,利津一种9名学生组成,并出刊第一期《《造反快报》。不久一种
“造反队”队员增至30余人,赴京接受毛主席检阅。
同月,利津一中“心向党革命造反队”去北京串连,回校发动一中学生进行
“革命大串连”,走向社会,停课“闹革命”。继而各“造反队”联合建立
了“一种革命造反总部”和“造反联络总站”,教师队伍成立了“红教工造
反队”。
1967年
1月5日,利津一中造反联络总站在县委礼堂召开了所谓“彻底批判资产阶级
反动路线”大会。
1月,县直机关各单位及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相继成立了所谓“革命造反”
组织。各级领导被纷纷罢官,党组织陷于瘫痪。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141部队一部及利津县人民武装部奉命介入地方“文化
大革命”,实行三支(支工、支农、支持左派)两军(军管、军训)。
同月,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关被撤销。随后宣布实行军管。
3月15日,在上海“一月风暴”和山东“二、三”夺权的影响下,在中国人
民解放军驻利部队的支持下,利津县所谓各“群众造反组织”联合夺了原县
委、县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建立了利津县革命委员会。全县各级党政组织
也相继被夺权。
4月24日,利津一中学生写出了《不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死不瞑
目》的大字报,提出了“二十八个为什么?”并张贴的大字标语,引起社会
大乱。所谓“反逆流”斗争由此开始。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县直机关、工厂、学校等各“造反派”组织,对“炮轰
县革委”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从此,在群众中逐渐形成保护和反对县革委
的两大派。
5月20日至24日,县革委召开全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会议即将结束时,利津一中造反总部冲击了大会。造反总负责人强行发言,
煽动“反逆流”,炮轰县革委,造成全县混乱。
夏,全县声讨和批判所谓“修正主义黑线”形成高潮。部分领导干部被错误
的戴上“叛徒”、“特务”、“走资派”的帽子,挂牌游街,公开批斗,实
行“群众专政”和“监督劳动”。
8月,利津县革命委员会进行改组。
1968年
春,利津县革委“文功武卫”指挥部成立,部分干部遭受关押折磨。
4至5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被清出1000余人。部分
群众和干部,遭受不同程度的揪斗、批判和人格侮辱。
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
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热爱、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无限忠
诚)活动。处处涂忠字、绣忠字、贴忠字、唱忠字歌、跳忠字舞、建忠字室,,
每天向毛主席像“早请示、晚汇报”一日三次祝愿,搞偶像式的崇拜。
10月15日,刘家夹河渡口工程破土动工。
11月7日,利津“五七”干校成立。此后县党政机关干部120余人,被分批送
往虎滩农场、园艺场、集贤园艺场,参加干校劳动、学习。1969年底陆续撤
回。
12月中旬,利津县革委会先后召开县直机关各单位革委会成员会议合格公社
革委、三代会负责人会议,进行全县“反复旧”总动员,社会再度出现混乱,
两派“造反组织” 严重对立。在“反复旧”中,全县由2000余人受到批判,
800多人写了检查,60余人被打上致残,12人丧生。
同月,“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利津一中,领导“斗、批、改”。贫管
组进驻其他中学,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同月,全县小学普遍下放到生产大队管理,公办小学教师全部转回原籍任教,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至1972年纠正。
撤区并社,全县社17个农业公社,1个渔业公社。
县境内由侯王庄至县城西关的公路,首次铺设沥青路面,全长9.5公里。
1969年
3月16日,为供给利津、沾化两县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支援河口油田生产,
王庄引黄闸破土动工,至同年8月竣工。
5月,全县中学下放公社管理,学制变动,公社中学试行七年一贯制;完全
中学改为初中2年、高中2年的“二、二”分段制。
5月25日,中央对煽动问题作了批示,指出“反复旧”是错误的。全县各系
统、各单位先后举办学习班,落实“批示”十条。但两派“造反组织”依然
严重对立。
7月18日13时,渤海湾发生7.4极大地震,波及利津。全县倒塌房屋数百间,
县大礼堂震裂,黄河大堤出现裂缝,县城烈士亭震塌。永阜、坨上、北岭等
村的地面突出,水洞冒黑水。
8月,利津县麻纺织厂开始筹建,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麻袋220万条。到1970
年建成投产。
9月15日,经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建立中共利津县革命委员会核
心领导小组。
秋,利津县以“吐故纳新”为主题,进行整党建党,恢复党员的组织生活,
重新建立基层党委和支部,同时,进行整团建团。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
党的组织路线受到干扰。
1970年
4月,根据中共中央(1970)3号文件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打三反”
运动(及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
费)。县成立领导小组。全县各系统相继举办了“一打三反”学习班。运动
受“左倾”错误影响,错整了一大批人。
7月,建立利津县农电所,后改称电业局。至年底,利城变电站建成。由淄
博电厂滨一变电站输入35千伏高压电源。
10月,县革委决定将烈士祠迁至西綦村前,扩建烈士公墓。
11月, 利津先后王砖瓦厂建成并投产, 建筑面积0.46万平方米, 年产红砖
1000多万块。
1971年
3月1日至3日,中共利津县第三次党代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655人。会
上选举产生了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继续存在。
春,挑河工程开工。该工程由利津、广绕、沾化、三县民工及惠民堤区水利
转业队分歧分段施工。开挖河道长度为3206公里,到1975年竣工。
4至5月,全县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1970年8月召开的庐山会议精神,开展批陈
(伯达)整风。
6月,全县开始清查所谓“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活动,有10余人被清
查。后于1973年纠正这一错案。
11月,全县普遍举办学习班,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政治纲领《517工程
纪要》。
1972年
3月,建立人民防空指挥部。
7至8月,王庄、宫家电力扬水站工程相继竣工。
本年,继续开展“批林整风”,在全县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由县城北至陈庄公社的公路,铺设沥青路面。
1973年
8月9日,经山东省河务局批准,黄河利津修房段在张家滩建立造船厂,制造
吸泥船。年底第一只吸泥船制造成功。
年内,沾利河工程开工。该工程由利津、沾化、惠民、阳信、无棣无县民工
开挖。利津境内控制排涝面积87.3平方公里。翌年完工。
1974年
1月,中共利津县委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74)1号文件,开展“批林批孔”
运动。
2月20日,利津一中“造反派”头头在县城张贴出一张《让革命的暴风雨来
得更猛烈些吧!》的大字报,攻击县委是复辟势力。后又联名贴出“给全县
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的大字报,制造混乱。
3月,县直单位部分所谓“革命造反组织”负责人,在县招待所召开“批林
批孔”汇报会。并在县城张贴出一批“炮轰县革委”、攻击县委领导人的大
字报。还砸开县委车库门锁,抢去吉普车、摩托车、打字机等物。
9月4日,全县组织首批城镇户口知识青年32人,到北岭乡孟南、孟北等村插
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至1978年共组织166名知识青
年区农村插队落户。
1975年
4月,国营渤海农场归属利津县。1976年10月又改属山东省劳改局。
5月,设立北办事处,加强对利津北部地区的荒洼管理。
10月,县委组织百余人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又县委领导人带领,分赴盐窝、
北岭、 明集三个公社帮助工作。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批判开路,
“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建设所谓“大寨式”的大队。其余
社对干部,分工包队。
冬,全县5万人上阵,打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稳产高产田。
冬,按上级指示,在全县开展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干群思
想再度混乱。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县人民深切哀悼。
春,全县组织150余人的整风工作队,分赴各社队开展农村整党工作。至年
底结束。
4月18日,罗家屋子黄河截留工程开工。利津、沾化、广绕三县民工参加,
利津民工团5800人投入施工,奋战一月竣工。自此,黄河主流由西河口改行
清水沟入海。
7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逝世,全县人民沉痛哀悼。
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极大地震,利津县有强感。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至18日全线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普遍进行吊唁、
悼念活动。18日全线举行追悼大会。
10月4日,利津县火化厂建成。
10月6日,当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25日,县城3000多人隆
重集会,热烈欢呼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文化大革命”自此结束。
11月,遵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县开始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阴谋篡
夺权的罪行。县委组织全县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广泛宣讲王、张、
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罪证材料,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本年,店子、王庄工艺美术厂建成投产。该厂生产的苇帘、草地毯等产品畅
销日本、美国、西德、加拿大等近30个国家。
1977年
4月,利津县化肥厂建成投产,年产能力为5千吨合成氨。
同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社发行。
9月,全县各级学校恢复考试录取制度。
全县开展“揭、批、查”运动,肃清王、张、江、姚“四人帮”的流毒和影
响。
1978年
春,虎滩公社小街大队和店子公社戴家大队试行包产到户和连产计酬生产责
任制,当年粮食、花生、棉花产量比1977年增产一倍多。
8月11日至14日,县人民武装部召开全县民兵比武大会,18革公社的建制班和
1个机关民兵连参加。有12个单位获集体奖,23人获个人奖。
同月,利津县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54人,考入中专院校的学生318人,升学率
在惠民地区名列前茅。
9月5日至9日,利津县堤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本年,有县农业技术干部马振泉、吴甲初等人完成的“山东豆杆黑潜蝇研究”
获胜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9年
1月,中共利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吸收公社党委书记和县直各单位负责人
参加,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
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人民宫工作条例》,研究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的问题。
春,中共利津县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
分问题的决定》,为全县1957名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摘了帽子;
为6364名地富子女改定为社员成分。
11月24日,中共利津县委、县人民武装部在盐窝公社召开“民兵班进攻战斗
战术训练现场会议”,惠民军分区领导人及中共利津县委、县人
民武装部领导人出席会议。
12月22日,建立利津县地名领导小组(后改称地名委员会),下设 办
公室。至1985年,全县普查地名1330条,完成了地名资料的核实、初稿整理、
征稿审定和复制汇总工作。
本年,利津籍战士111人参加队越(越南)自卫反击战。
中共利津县委组织人员对“文化大革命”中集以前(包括肃反、审干、反右、
四清等运动) 的申诉案件进行复查甄别。至1984年,对“文化大革命”中的
153起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对“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了实事求
是的处理。
1980年
9月1日,利北、一千二林场一带降雹30分钟,冰雹大者如鸡蛋,并伴有10级
阵风。许多林木庄家被摧毁。
秋,利津县生产的柳编制品和皮毛褥、皮毛玩具等工艺品进入广州交易会,
并远销美国、意大利、荷兰、法国、西德等国家。
9月8日至11日,中共利津县第四次党代大会在县城召开。
利津县自来水公司成立。并开始乡县城部分机关和居民供水。
本年,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达标大会选举法》
及《山东省县、社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暂行实施细则》的规定,利津县、
社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试行选民直接选举制度。
1981年
1月10日至14日,利津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首届利
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经全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月,风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利津县革命委员会改成利津县人民政府。
5月1日,利津县盐务管理所成立。年内全县产盐2400吨。
9月6日,建立中共利津县委当时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有县委副书记扈兆泉
兼任主任,下设办公室。至1985年,征集党史资料1900余万字,编印《中共
利津县地方党史大事记》和《利津党史资料》6辑,党史期刊21期。
9月,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明集公社北望参村西北部,发现战国时期的古
姚群遗址。
11月,有县农业技术干部马振泉、吴甲初等人完成的“鲁北豆芽螟研究”,
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全县农村普遍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大幅度
增产。全年粮食总产7105.5万公斤,棉花总产9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809万
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县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委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各地限
期治理脏、乱、差,改变社会风气的热潮。
1982年
2月1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召开治黄总结表模大会,利津修防段荣获治黄先
进集体称号。
同月,利津县油区工作办公室建立。
7月1日,利津县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
利津县农机厂生产的“195”气缸套,在全省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被评
为一等品。
全县在职干部职工普遍晋升一级工资。
全县集体和个人认购国库卷29.0729万元,完成国家计划分配数的100.2%。
1983年
1月,建立/县地方式治编纂委员会,县长郭洪涛任主任,赵立民、朱金鹭、
张天庆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自此,开始了新《/县志》的编纂工作。
6月,县麻纺厂、农机厂、百货公司等23个国营企业,开始实行“利改税”。
8月起,全县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统一行动,逮
捕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县大队建立。
10月,/县划归东营市。/的六合公社和罗家公社的4个自然村以及沾化县的义
合、太平、四扣、新户4个公社,划给河口区。
本年,胜利油田在/县西部,打出郑4、郑10两口日产千吨以上的高产油井。
1984年
春,中共/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
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各类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至年底,
全县发展专业户、重点户18337户,经济联合体217个。
6月,/二中教师王长亭荣获全国优秀办主任称号。
4至7月,机构改革,按照中央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的要求,调整领导班子,精简机构。县直部委办局和群众团体由64个减为44
个。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较前有了很大变化。
8月27日至30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同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
会议的委员110名,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政协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
8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县改建为3镇14乡。
9月,世界粮食计划署以布理吉斯为组长的援粮项目评估组,来/县项目区进
行项目可行性考察。翌年12月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CFA批准WFP-2771项目
工程动工。
12月,完成建村工作,全县共建村民委员会509个。
本年,/县在王庄、大赵两乡的沙荒土地上,建成万亩人工草场。
/县麻纺厂生产的中利“6635”麻袋,被山东省经委评为优质产品。
1985年
3月12日,沿黄各乡8000多人参加植树活动。县委书记刘存吉、县人大常委主
任郭洪涛、县长魏克勤带领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黄河大堤植树。
3月,山东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军区,授予/县“十年连续无
退兵”的荣誉称号,获锦旗1面。
4月1日,全县改粮食统购委合同定购。
4月5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李竹如烈士墓落成仪式在县烈士陵园举行。
墓碑正中镶刻着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亲笔题写的 “李竹如烈士之墓”七
个金色大字。中央领导人及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等单位送了花圈。东
营市、胜利油田、惠民地委、行署的主要领导人和烈士生前友好、亲属及/县
干部群众500多人参加了落成仪式。
4月22日至25日,中共/县第五次党代大会在县城召开。
5月,县直机关整党工作,由101个单位的1031名党员参加整党学习。翌年1月
结束。
7月,召开全县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95人。会上选出第一届个体
劳动者协会。
8月4日中午,汀河、陈庄、集贤、傅窝、虎滩5个乡镇遭受严重风暴灾害,10
万亩农作物受灾。
9月10日,建立/县沿海滩涂开发指挥部。是年东养虾工程开始投工兴建。
11月7日,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大会,隆重表彰奋不顾身抢救落水群
众的有功人员。授予一千二黄河分段模范集体称号,为王志华、李建业等8
人记功一次。同时,宣读了中共/县委《关于开展向一千二分段和优秀职工王
志华学习活动的决定》。
12月17日,/县人民政府发出(1985)78号文件,批转/县经济体制改革试行
方案。
全县集资办教育,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412间,学校面貌大为改观。
/县糕点厂与北京市西城区面包厂实行横向联合,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使企
业当年扭亏为盈。
全县建立变电站4座,架设35千伏输电线路5条,全长81.5公里。个乡镇通电、
用电村39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