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67&run=13

第一节 海水捕捞

境内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大清河时,得渔盐之利。清咸丰五年,有庄科、盐
窝、十六户一带船户,用小木船沿海岸张网捕捞鱼虾,多数为亦渔亦农,专
渔者不多。
民国11年,渔户约百家,296人,在海口及黄河内捕捞梭鱼、快鱼、黄花鱼、
鲤鱼、刀鱼、虾蟹等。其后海匪出没无常,渔民不敢出海生产。日军侵占利
津后,大多数渔民弃渔务农。
解放后,海上秩序稳定,渔业生产开始恢复,以刁口为基地。1949年,有渔
民68户,木帆船52只,主要网具51件,只在近海生产,年产685吨,其中虾蟹
占60%以上。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主改革,政府贯彻沿海地区以渔业生产为主、兼顾农
业的方针,及时发放渔贷,帮助渔民解决船只网具短缺的困难。到1952年,
渔业劳力增到394人,渔船138只,主要网具103件,年产量达2268吨。
1952年至1957年,政府发放渔业贷款8.96万元,无偿投资0.7万元,添置机船,
引进先进王菊,组织互助组、渔业生产合作社。在作业时间上,改变了过去
“春出迟、冬早停”的习惯,有年生产5个月增至7个月,1956年生产4730吨。
至1957年,渔业劳力643人,渔船169只,其中机船2只,网具2745件,年产量
达4413吨,产值84.2万元。
1958年“大跃进”,脱离实际,养殖海带100架,建养虾池100亩,缺乏科学
管理技术,全部报废。盲目用苏籽油、煤焦油染网,烂掉网具750多件,浪
费劳力无数,损失13多万元,导致减产。1960年产量下降到1530吨。
1962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政府投资11.2万
元, 购置渔船29只、 网具229件。 至1963年,机船增至8只,年产量回升到
1791吨。
1969年,政府发放渔贷购船8只,机船增到13只。1970年生产2391吨。1971年
实行远海、近海捕捞相接合的方针。4队大机船首次远征“吕泗洋”,获大
丰收,当年总产量达3010吨。
1972年增80马力机船3只,20马力小机船2只。机船共达24只,木船37只,年
生产2617吨。
1973年,机船增到28只,1150马力,载重吨位占全部船只总吨位的60%以上。
并增设了电台和贪欲一起,基本实现了远海捕捞机械化,近海生产拖带化,
网具胶丝化。大机船于正月初三去烟台海面捕青鱼。新华大队的7号、8号机
船,创对船单产40万斤、产值15万元、捕对虾8万斤的纪录。前进大队的5号、
6号机船,获对船单产35万斤、产值14万元、捕对虾8万斤的好收成。近海生
产正月初六到铺,打破了历年三月里不见产量的老局面,全年总产3243吨,
渔业总收入107.79万元。其中机船收入47.2万元,占总收入的43.8%,机船占
用劳力为总劳力数的20%,每个劳力平均产值为8953元。板子网组每个劳力
平均产值为1500元。
1974年,机船增至40只,年产量3607吨,其后不断增置机船网具,推广打橛
机,增添了K2型鱼探机。至1978*,机船增到54只,2662马力,其中远洋大机
船8对,各种网具7360件,渔业劳力760人,年产3988吨,产值135万元。1979
年秋,遭三次风暴袭击,损失8.7万元,产量下降。1980年产量回升到4330吨。
1982年,执行繁保政策,禁止春季拖梭鱼的生产和无证去江浙渔场的生产改
制了三盘浮拖网,添了170条鲈鱼网。1985年,有渔业劳力597人,产量2130
吨。

第二节 渔船设备

渔船 解放前,渔业生产使用世代相传的木帆船,靠人摇橹、风鼓帆,最大载
重量不过万斤,3至4人操作。单船年产量不过万斤。民国32年曾有渔船110多
只,被日军扫荡烧毁90多只,仅剩22只。
解放后, 民主政府和支持渔业生产,船只逐步增多,船级增大。1952年有船
138只,有载重2—3万斤的大船,7—8人操作。
1955年,刁口渔业先进一社引进第一艘机船,船长16米,宽4.3米,有8个舱,
中舱深1.5米,载重3万公斤,内装美国产14.4马里喷射式柴油机2台,能拖再
重2万斤的船2—3艘,拖载航速每小时7.5公里。
1957年,省水产局分给1艘指导船,为40马力机船,载重3万斤,并设电台1部。
1958年后,渔民自筹资金与国家扶持相结合,不断更新和添置机船。1971年
建立刁口船厂,自己修造20马力小机船,在大木帆船上安装机器,惠民地区
分配给水泥船4只。 1973年有机船28只, 载重量占船只总吨位的64%,动力
1150马力,基本摆脱了行船靠人力锋利的落后局面。
1985年有机船65只,3175马力,1271吨位。其中80至119马力的船12只,120
至185马力的船7只,20至79马力的船46只,非机动木帆船20只,载重190吨。
机动渔船编号均为“鲁利渔XXXX号”。
帆船编号均为“鲁利帆XXXX号”。
网具 建国前,只在近海生产,使用棉、麻线织做的定置网具。当时捕
捞规模小,网具种类、数量少,有堵沟网、须子网和小张网等。新中国建立
后,捕捞规模逐渐扩大,网具种类、数量逐渐增多,发展了大、小张网、挂
子网、板子网、坛子网、虾板网、流布带、地袖、船张网、须子网等。其中
挂子网日产量可达250公斤以上。9154年计有各种网具704件,其中张网140片,
挂子网92片。
50年代,曾在旧式风网的基础上发展过风船围网,逐捕梭鱼和斑鲚,后被三
层流网代替。1957年有各种网具2745件。
1960年,开始引进轻拖挂网,使用机船操作,每网一般产500公斤左右,最高
可产5000公斤。
1964年由青岛渔业公司网厂引进鲅鱼流网。1967年开始置办鲈鱼流网,网衣
材料原为尼龙丝,后改为合股尼龙线。至1973年,各种网具均由过去的棉麻
现改为尼龙、胶丝线,实现了网具胶丝化。胶丝化网具拉力强、耐腐蚀、滤
水快,降低生产成本,一般能增产5%以上。1973年有各种网具3900件。1977
年发展到8300件。1980年有10176件。
1985年,有各种网具5488件。其中挂子网1960件,流网2602件,拖网26件。
仪器 建国前,海上生产全凭老渔民的经验。海陆联系困难,信息无法交
流。
建国后,逐步增添科学仪器设备。1953年建立报风站,配备了第一台电子管
收音机,用信号旗传递大风警报。1955*,部分渔业生产合作社的船上配备了
收音机,收听气象预报。1957年,省水产局分配给一艘指导船,船上配备了
第一部为渔业生产服务的电台,全县所有渔船都配备了晶体管收音机。1958*,
惠民地区配给电台3部,安设在刁口铺和大机船上。
1971*,渔业用电台逐步增加,并添置了无线电对讲机、探鱼器、测向仪,基
本实现了远海生产指挥电讯化、探测鱼群仪器化。至1982*,全县渔业用电台
9部,每队船一部。有对讲机25部,分设于各机船。陆地和近海作业也用对
讲机联系。

第三节 作业方式

近海作业 近海捕捞,主要以小马力机船和非机动船从事单一定置生产,
另有少量钩钓作业。
定置生产历史较久,建国前使用堵沟网、须子网和小张网。建国后发展了大、
小张网和挂子网、板子网。1959*至1966*间,近海资源变化,产量降低。其
后稳定发展。至今,定置生产认为全县海水捕捞的主要作业方式,产量占海
水捕捞的70%—80%。1982*有各种定置网具4358件。作业区在沿海近岸和河
内,从潮间带到距岸35—40公里的海域,水深0.5—20米。主要捕捞毛虾、青
虾、糠虾、梭鱼、杂鱼等。除封冻期和禁渔期外,可常年生产。定置生产必
须在水底打橛。用载重1.5万公斤以上的大船1至,舢板1只,25至30人操作,
每天打30—50根。1976年,根据荣城经验,有刁口公社船厂仿制打橛机,,
用机械打橛,有12人操作,每天最多可打橛180根。
钓钩作业:解放前十六户和鲁西转赴利津海域生产的渔民曾采用。日军侵占
时期,渔民弃渔务农,钓钩作业工具大部丢失。1954年又兴办快钩钓渔业,
各渔业社队都有快钩专业队,分大钩、小钩、石钩。
主捕梭鱼、鲈鱼、黄姑鱼、快鱼、比目鱼等。1957年又兴办部分延绳钩,以
青虾为饵,主捕鲈鱼。钩钓作业使用流动渔具,不受渔场限制,易于轮作、
兼作,行走时能兼带划兜生产,所部鱼类均为大鱼,最小的半市斤,一般为
五六十斤重,不受禁渔期限制,一年四季均能捕捞。1985年仅有少量小钩生
产。
远海作业 远海捕捞,用大马力机船轮作生产,采用拖网、围网、流刺
网操作。作业渔场在连青石、烟台、威海和渤海各湾。主捕鲐、鲅、黄花、
带鱼、对虾、鹰虾和底杂鱼。
拖网:1960年开始引进轻拖网,用两只60马力高速机船投产,1979年发展16
只大马力机船投入生产。操作时两船平行拖网,3—4小时靠拢上网,网产一
般千余市斤,最多可达万市斤。现已成为一年中作业时间较长,捕捞品种多,
渔场广阔的深水作业方式。使用上层拖网、鹰虾拖网、对虾拖网兼拖底杂鱼。
参加生产的船级为60—185马力。
围网:50年代曾发展过风船围网。后被三层流网代替。1972年引进青鱼围网,
用大机船操作,船长操舵,渔捞长(俗称鱼眼)站在桅斗上观察鱼情,发现
鱼群后及时靠拢,下网包围。围网生产技术性强,网产量高,可达万余市斤,
但空网较多,有“十网九空,一网成功”之说。1975年后,资源变化,缺少
技术人员,逐渐停止采用。
流刺网:1964年开始采用鲅鱼流网,有4只大机船投产。1975年投产机船20只,
开始时每船带网60条,其后增至100条。渔场从渤海湾到吕泗洋,使用鲈鱼流
网,三层流网。对虾流网,主捕鲐、鲅、鲈、鲙和对虾。参加生产的船级从
人工小帆船到大马力机船均可。

第四节 滩涂采捕

县境滩涂贝蟹类繁多,人工采捕历史悠久。主捕蛏、黄眼蟹(嘟噜子)、四
角蛤(白蛤)、文蛤等,生产规模小,产量少。蛏在沿海沟汊两岸人工钩钓,
每人日产25—50公斤。1978年前后,本地和外地农民大量采捕,生产10余万
公斤,采捕无计划,资源遭到破坏。黄眼蟹在春季产卵前于夜间灯光照捕,
受地理条件限制,多集中在黄河故道和海浦附近,一人夜捕几十斤至百市斤,
销往淄博等地。文蛤、四角蛤每年都有少量采捕。1960年前后,沿海农民曾
大量采捕做代食品,人一潮可采50—150公斤。现仍有少量生产。
1985年,县水产局渔技站组织刁口乡联盟大队第一作业组开展文蛤暂养试验,
财政扶持周转资金11万元(其中无偿投资0.5万元),18名渔民利用40天时间,
扒出文蛤180吨暂养,当时出口日本活文蛤151吨,产值17万元,获纯利5万多
元,为国家换取了外汇。

第五节 海水养殖

1958年,根据中央提出的“养捕并举,以捕为主,海淡并举,以海为主,因
地制宜,多种经营”的方针,县内首次开始海水养殖。
试养海带 1959年3月从烟台运来海带苗,4月初分苗,计养100台。苗质
差,生长期短,海水浅,透明度低,缺乏科学管理经验,海带长到1米多高
时,水温升高,苗体腐烂,实验失败。
试养对虾 1959年,在老挑河下游截取河道,每天出勤百多名劳力,用20
天时间,整修虾池约百亩,并派船12只。捕天然虾苗放养。虾苗长势良好,
虾池无防潮大坝,遭大潮袭击,虾池被淹,所养之虾全被冲跑,未获效益。
1978年,在二河海铺旧址洼地建虾池10亩,放养天然虾苗,收对虾200多公斤。
1979年在五个乡营盐场的水池内养对虾215亩,放养日照县人工虾苗,收对虾
2675公斤,并获混养梭鱼250多公斤,为大面积养殖对虾、梭鱼摸索出了经验。
1980年,在刁口乡被捕,建虾池80亩,连养4年,每年收虾1000公斤左右。虾
池标准低,建筑物不配套,水量浅小,产量低,成虾规格小,收购价每市斤
1元左右,年年亏损,未能大面积推广。1985年,刁口乡船厂投资17万元,建
虾池1000亩,放养水面618亩,收获对虾6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7.5元,当
年净盈利4.08万元。
1984年12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建工程、中国2771项目利津县指挥部建立,
经过一年准备,于1985年冬,开始建设大面积养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