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63&run=13

第一节 饲养管理

境内农民历来有养畜禽的习惯。建国前,畜禽均为户养户有。饲养牛、驴、骡、马等大家畜作为耕作、
运输动力;猪、羊、禽供食用;兼及积肥。民国11年调查,全县有骡600头,每头值银50元;驴8220头,
每头15元; 马8330头,每头20元;牛5100头,每头30元;羊3322只,每只3元;猪2212头,每头10元;
鸡32万只,每只2角;鸭11.21万只,每只4角。
日本军队侵占时期,饲养户渐少,宰杀较多,畜禽大量减少。
解放后, 农民分到土地农具, 生产热情高,户养畜禽增多。1952年底,全县有牛4150头,马66匹,骡
668头,驴3579头,羊2361只,猪16969头,鸡10万只,鸭1031只。
合作化后,大牲畜归合作社所有,生产队建立饲养室、养猪场,集体喂养。因管理不善,牲畜数量下降。
1957年3月, 县委推广庄科向国光农业社牲口分散喂养的经验,采取“四定”管理方法,即定草料、定
膘、定肥料、定奖惩,分户喂养,喂使合一,专使专养。还规定饲养员负责使用牲口,设有出借牲口的
权利。 到年底,有69处农业社有集中喂养改为分散到户,包干喂养的办法。全县有大牲畜12949头,猪
1.7万头,羊2.75万只。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牲畜再次集中喂养。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牲畜大量死亡,有的村牲畜死光,
成为“无畜队”。1961年,全县存养大牲畜6812头,猪8900头,羊3.85万只。
1962年后, 大牲畜仍由集体喂养,实行重奖政策。规定每繁育1头小牲口,按小牲口价值的60%到70%,
奖给饲养员。猪、羊饲养,实行户养为主,公养户养并举的办法。社员户养的猪、羊,愿吃愿卖自己做
主, 社员把肥猪卖给国家,奖售100斤平价粮,10斤肉。肥料由生产队作价记工或分给粮食。全县牲畜
饲养量开始回升。 1965年,存养大牲畜7400头,猪1.4万头,羊1万只。1975年存养大牲畜13826头,猪
48848头,羊22070只。1980年后,实行生产责任制,大牲畜包养到户或专业承包,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养
殖业,允许自养大牲畜,户养户有。县内开始出现养殖专业户。到1981年底,全县大牲畜存养1.4万头,
生猪存养5.5万头,出栏4.5万头;羊存养5.8万只,出栏4.5万只;全年养家兔40万只,年末存8.9万只;
年养禽60万只, 年末村27.47万只。大牲畜与猪、羊的比例为1:6:7。全年收购肉牛403头,鲜蛋31万
公斤,羊毛2.2万公斤,各种兽皮7万张。肉类总产量351万公斤,全年牧业总产值1150万元。19 85年,
全县存养牛7848头,马3074匹,骡2542头,驴6328头,羊2.8万只,猪3.29万头,鸡39.12万只,兔1.73
万只,蜂174箱,貂334只。

第二节 集体饲养场

养猪场 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后,许多社队建立集体养猪场。60年代初期,号召大养其猪,集体养猪
场得到发展。 到1978年, 全县有社办养猪场13处,生产大队办养猪场512处,生产队办养猪场395处。
1980年后,实行生产责任制,各集体养猪场逐渐分散承包,至1985年,集体饲养场为养猪专业户所代替。
养牛场 1976年发展肉牛生产, 在国家扶持下,先后建立公社养牛场。1978年,陈庄、傅窝、罗镇、
六合、 集贤、汀河、明集、大赵等公社办养牛场8处,每场养肉牛30—120头。肉牛配种626头。在广州
交易会出口牛肉120头。
1984年,尚存陈庄镇养牛场和傅窝乡养牛场。该两处养牛场草场宽阔,水源充足,采取承包责任制管理
形式。
陈庄镇养牛场,有基础母牛60头左右,每年繁育牛犊40头左右,经放牧和舍饲育成后备牛,出售公牛和
老弱母牛,年纯收入0.2万元左右。

第三节 饲料加工

本世纪50年代以前,翁大牲畜的饲草,需用铡刀铡碎,筛净,俗语:“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60年代起,各公社生产队使用小型粉碎机磨,在粉碎精饲料的同时,加工农作秸秆、秧蔓、干草等,作
猪的粗饲料。一度实行粗饲料发酵喂养法。粉碎机动力,先用195柴油机,70年代后改用典礼。
1979年后,集体的机房实行承包经营,个体户也开始办粮食粉碎和饲料加工业务。随着养鸡业的发展,
县内群众对鸡饲料的需求量大增,县粮食局面粉厂开办了饲料加工业务,到1985年,全县有县面粉厂、
利津镇、前刘乡、刁口乡粮所四处饲料加工厂。主要加工喂鸡的配合饲料,年生产能力47.5万公斤。饲
料配方由畜牧部门提供。部分养鸡场专业户还根据鸡的不同日龄,自己配制混合饲料。

第四节 家畜阉割

家畜阉割,历来极受饲养户的重视。大家畜阉割后,较不阉割的身体高大、健壮、便于役使。生猪阉割
后易育肥。解放初,县内有名的阉割手有汀河五庄村刘玉斌,带徒弟数人。阉割手法有多种,驴马阉割
用血骟或火骟;公牛用夹骟或捶骟;阉割猪用大挑法或小挑法。
建国后,各乡镇(公社)畜牧兽医机构相继建立,并办理阉割业务。会阉割手术的兽医人员获得社会的
尊重,阉割技术有了提高。刘本让、徐守让、刘龙才、边松林等技术较高。兽医师梁修贵实行大家畜的
夹骟术成功率在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