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27&run=13

第一节 演 变
临黄堤 现防大堤在民埝的基础上逐年培修而成,清末称为缕堤,民国年间改称官堤,解放后称公坝或大
堤, 60年代后渐定名为临黄堤。利津防守段,上起南宋乡宋家集接滨州段,下至傅窝乡四段接河口堤。
起止庄号为291+024—355+263,总长64239米。
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清之初,两岸并无堤防,每至涨水,沿河村庄驻埝自卫,后渐连接。清同治十二年,
埝尾接修至铁门关(今前关村)。光绪九年,山东巡抚陈士杰创修两岸大堤,次年告竣。新堤沿原有民
埝而成,“底宽八丈,顶宽两丈,高八尺”。堤尾延至罗家,称为缕堤。老董村以上堤线自此基本确定,
其中有数段变动(参见河道堤防演变图)。
乡李至宫家:原堤由乡李至南宋、双合、河套李至前宫。民国11年堵复宫家决口时地段南迁至今线,原
堤废弃,残迹尚存。
宫家险工至董家:原堤经刘城、崔家、冯家、小马家至董家,民国26年马万决口后裁弯取直成今线,原
堤废弃,堤身今存。
董家至傅家窝(古地名)庄北:原堤因河势变化塌入河中。光绪十六年该修至今线。
扈家滩至姜家:原堤自扈家滩南至姜家庄北,民国18年凌汛决口,次年堵复时在滩地另辟新线至今,原
堤废弃。
王庄险工至老董:原堤段向东凸弯成弓形,与对岸西张、宁海大堤相距很近,后在河道左滚过程中屡次
溃决,溃决一次退修一次,今为第四次退守线,原堤已无。
老董一下,堤线变化幅度很大。自咸丰五年至民国18年尾闾流路多次变迁,每次流路变迁之初,均修有
堤埝,这些堤埝在流路变迁中,有的已经荡平,有的仅存残迹。现防守之临黄堤系民国年间修。民国18
年筑老董家至南岭段。民国20年接修至李家呈子。民国36年黄河归故时接修至四段。
河口堤 河口堤, 上起四段接临黄堤,下至渤海农场二分场延入垦利县界,境内地长13635米,起止
桩号为355+263—368+898。其中四段至一千二始修于1946年,一千二至下界修于1950年。初修时为民坝,
顶宽4米, 高2—2.5米,1955—1957年两次加培。1964年罗家屋子改道后弃守。1976年清水沟改道后重
修,1984年由利津惠民土方机械对岸1983年防洪标准加培。
民坝 民坝又称民埝,自清末开始兴修,后受河道变化影响,兴废频繁。部分堤段先后升级为临黄堤、
河口堤, 其余大多仅存残迹或平毁。仅存四段至羊栏沟子段尚完整。全长20437米,始修于1948年,堤
尾至湾子,高1米,顶宽2米,后多次加培。1962年自老爷庙改线新修,,1965年又自六合改线修至羊栏
沟子,1976年后弃守。
清末到民国初期,民坝由乡村自修自守。民国12年山东省政府核准河务局制定的民埝修守章程规定沿河
各县设立埝工局办理民埝修守事宜,修守费用由民埝圈护之地亩加捐征收,另有政府补助培修费用的十
分之三左右。民国35年后,民坝修守的劳务与投资该由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但修筑标准远远低于临黄堤。
套堤 套堤也称圈堤或圈坝,多在险工后或决口地段修筑。清末所筑者多已平毁,1922年所筑之宫家
险工套堤,1951年所筑之王庄口门套堤,均已被积淤固堤泥沙淤没。今存綦家嘴险工套堤,1949年修,
尚完好。
护城堤 利津县护城堤,自咸丰年间兴修,屡筑屡废。民国10年宫家决口时,黄水自南门入城,淹南
街。 次年春,灾民代表季鄂元、任道远赴省请求堵口,并赴华洋义赈会请得赈款1.7万元(银元),又
由各县资助0.7万元, 由华洋义赈会派员督修而成。堤线自豆腐巷子村南公坝起,绕经西关村戏,至安
家庄北公坝止, 全长3355米,顶宽6.1米,高2.75米。民国23年又加培一次。60年代末群众取土建房,
逐渐平毁今仅存豆腐巷子附近残段。
遥堤 遥堤又名黄堤,清光绪十年修成。位于缕堤外3—5华里,为黄河第二道防线。自上游延入
县境,右岸止于蒲,利交界三里庄,民国26年麻湾决口时冲毁。左岸止于大马家,民国10年宫家决口时
冲毁。今存店子乡小胡家前后残段。
灶堤 清代,县境北部盐场滩池密布,咸丰五年黄河夺清之初,各场均有堤埝保护滩池,俗称灶堤或
灶坝,光绪末年,河决频繁,滩池渐次淤没,盐场关闭,灶堤均冲没无存。

第二节 修 培

解放后,党和政府把确保防洪安全作为治黄工作的首要任务,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堤
防建设。
反蒋治黄大修堤 民国35年,国民党政府决定堵复花园口, 引黄归故。其时,利津临黄大堤已弃守多
年,破旧不全,继续加高补修。中共渤海区党委、渤海区行政公署号召全区人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锨,
反蒋治黄, 图存自救。5月,利津县建立治黄工程指挥部,县长王雪亭兼任指挥,动员万名民工上堤,
将南岭以上两岸大堤普遍加高1—2米。南岭以下由垦利县补修。民国36年后,按渤海行署“以治黄为主,
支前为辅”的指示,建立治黄委员会,统一调配全县人力、物力,每年冬,都组织数千名民工修堤,至
1949年完成土方总量231.08万立方米,投入人工374.36万工日,耗资113.07万元(民工工资按每市斤小
米0.15元折算)。
建国后三次大培堤 第一次大培堤,1952年开始,1956年完成。当时利津辖左岸临黄堤45351米,右
岸34000米, 共做土方239.86万立方米,总投资134.58万元。设计标准,出实招山东黄河河务局规定,
按洛口流量每秒9000立方米水面线计算,堤顶超高1.5米,平工顶宽7米,险工顶宽10米。1955年11月后,
照黄委会规定,堤顶超高2.1米。
第二次大培堤,1962年开始,1969年完成。当时辖左岸临黄堤64239米,民坝20437米,共做土方376.15
万立方米,投资276.05万元。设计标准,按位山下泄流量每秒1.3万立方米水面线计算,堤顶超高2.1米。
第三次大培堤, 1975年开始, 1984年完成。 当时辖左岸临黄堤、 河口堤, 总长77847米,共做土方
937.76万立方米,耗资1147.77万元。设计标准,按1983年艾山下泄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设防标准;河
口堤堤顶超高1.1米,加高3.5米,帮宽20米左右。
除以上数次大规模培堤工程外,其他年份,每年都作数万至数十万土方的培堤工程。其中1950年完成土
方59.27万立方米,耗资24.51万元,1951年完成土方164.74万立方米,耗资71.55万元。
大堤设计尺寸的变化,去断面示意图两幅,以志一般。

第三节 加 固

新中国建立后,执行“宽河固堤”方针,一面对大堤加高培厚,一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固防洪性能。
锥探灌浆 1951年, 学习河南封丘修防工人勒钊用钢锥探测堤内隐患的办法,用6毫米粗钢丝制锥,
以木板挟持,压入堤身,并辅以向锥孔中吹烟、注水等法,可发现堤身内孔穴,松散夹层及裂缝等隐患。
1952年后学习齐东修防段马振西小组制锥法和操锥法,改用6毫米圆钢制锥,长度为6米、10米两种,锥
尖锻为四楞尖头, 楞间有凹槽,四人操锥呼号进锥,每组日锥数有数十眼提高到200多眼,利津段工人
韩星三人小组用6米锥,曾创日进锥600眼纪录。锥孔布局,在堤顶与两坡布锥8—10行,行距0.5—1米,
孔距0.2米, 对发现的各种较大隐患,组织人力开挖返修。普通锥孔,用手工向孔眼内舀灌泥浆或填塞
泥丸,可消除孤立隐患,并可充实大范围的松撒夹层和裂缝。自1951年至1957年,除新修堤线外,两岸
大堤普遍锥灌一遍重点地段复锥复灌,累计锥灌大堤10万米,大眼174.7万个。
1958年, 采用静压力灌浆技术,把灌浆机设在5米高的支架上,用手摇水车把泥浆提升到蓄浆盆内,通
过输浆管道,靠液体静压力把泥浆压入锥孔内,平均每米大堤灌入泥土0.5立方米。
1968年,采用动力压力灌浆技术,用两部10千瓦电动机分别带动拌浆机和泥浆泵。此法受电源限制,使
用范围小。 1971年后,改用一部195型柴油机同时带动拌浆桶和泥浆泵,,设备减少,操作简单,挪动
方便,地段、献工、涵闸翼墙等,到处可用。泥浆在存有洞穴、裂缝、松散土层的堤段,锥孔周围的渗
透半径可达0.25—0.35米。平均每米大堤进土0.54立方米,土层密度可达每立方米1.45—1.6吨。
1958—1985年,总计锥灌两岸大堤10.16万米,锥眼25.27万个,灌注土方2.38万立方米,实用工人9.11
万工日,耗资24.42万元。
抽槽换土及粘土斜墙 1955—1956年,在堤基土质不良,堤身土质不纯,结构松散,缝隙贯通的堤段,
沿临河面堤脚,抽挖深槽,槽底挖至红土层上,至少低于背河地面,底宽2—2.5米,用粘土回填夯实,
槽顶上接修粘土斜墙, 贴于临河堤坡上,厚2.2—2.5米,高于防洪水位0.5米,借以增强大堤的截渗性
能。境内共做14段,13716米,经数次大堤修培,已埋入堤身内部。
戗工 在浸润线不足1: 8—1:10的堤段,帮宽堤脚,延长渗流经程,修在临河称前戗,修在背河称
后戗。后戗设计标准:戗顶高出浸润线溢出点0.5米,顶宽3—5米。戗脚高出浸润线与地面交点2米,质
量与大堤标准相同。1963年以前,堤防卑薄,曾大量修筑戗工。经第一、第二次大修堤,所著戗工已陆
续并入堤身。其后又修做九段,总长25794米,积淤固堤开始后,多数包括在淤区内,今尚存后戗三段,
共长12591米。
淤背固堤 自流放淤:1950年綦家嘴引黄闸建成后,即在大堤与套堤间蓄水沉沙,至1975年,套堤内
846亩洼地,平均淤高2.5米。1954年至1959奶,刘家夹河、小李、宫家、张家滩等地建成虹吸管,在防
水灌溉及清淤过程中,近堤地面渐次淤高,兼收了淤背固堤之效。
1966年宫家闸建成后,开始有计划的大面积自流放淤,上至五庄大门口,下至董家村头,淤区总长6670
米, 宽100—150米,宫家险工外地面淤高3米以上,其余地面升高0.1—1米。1969年王庄闸建成后,开
淤区长5500米, 宽100米,至今地面淤高0.5以上,王庄险工套堤内淤高2.5米以上。1970年东关穿堤涵
洞建成后,南关一带坑塘淤平,地面升高3米以上。
自流放淤受水情、地形、村庄等条件限制,范围难以扩大。至1977年,放淤总量达331.47万立方米。
积淤固堤 1970年济南修防处首创, 后由齐河修防段加以改进。1973年利津修防段派人学习,并在
张家滩设置造船厂,制造简易吸泥船。次年5月,用3只吸泥船在宫家、张家滩、王庄险工上试产,当年
淤沙10万立方米。其后投产船只增加到12只。淤区由险工地段逐步扩展到平工堤段。落淤主要是沙土、
风沙流失严重,影响堤顶交通和附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1977年进行抽红盖顶试验,效果良好,此后每
年在洪峰期,集中机械,对已达标准的淤区抽红盖沙,淤红厚度0.3—0.5米。并组织人工包边修坡,植
树种草。
自1974年至1985年,淤区渐次接连为四段。第一段自船王村至张家滩,第二段自豆腐巷子至南关,第三
段自东关至梁家,第四段自大李夹河至老董。淤区总长35.54公里,险工处宽100米,平工处宽50米,高
度达到1983年防洪水位以上的有23.8公里。 落淤总量达1722.34万立方米,耗资934.39万元,按每年平
均值计算,机淤土方造价为每立方米0.483元,耗人工0.04工日,比同期人工复堤造价低0.769元,少用
人工0.334工日。共节省土地2.5万亩,落淤后的尾水灌溉了农田,经近几年复求大汛考验,淤背后的地
段未发现任何险情。
填塘固基 建国初,堤身两侧村有若干坑塘,系历史上黄河决口是跌水造成,单个面积数千至万余
平方米不等,多数常年积水,深达数米,大水漫滩偎堤时,临背之水渗透通连,危机堤身安全。1955年
开始人工填垫, 至1972年陆续填完,填高至地面以上0.5米,共用土近20万立方米,今已多数包括在淤
区内。
翻修隐患 地方上发现獾洞、 蜇陷裂缝等孤立隐患,随时开挖返修。建国至今,共开挖翻修2209
处,填土16.13万立方米,实用人工仅9.6万工日,耗资5.47万元。
抽水湮堤 1960年至1965年, 先后在刘家夹河至扈家滩,乡李至五庄堤段,进行抽水湮堤试验。湮
堤总长6981米。实验结果表明,堤身密度有所增加。治黄专家对湮堤效果认识分歧,停止实施。

第四节 管 护

管户制度 清代,设专职官员守护。对大堤定有四防(昼、夜、风、雨),二守(官守、民守),
春厢、冬巡等制度。每2华里设一堡房,每堡设夫2人驻守,平时搜寻獾洞鼠穴,植树积土,修补堤身;
汛时巡堤查险,鸣锣报警。民国年间,沿袭清制,除上述堡房外,每年汛期由上访民夫搭建窝棚,称防
汛庵。
解放后,采取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的办法。县、社(乡)大队(村)三级建立黄河护堤委员会,领
导所辖区域内的地方管护事宜, 修房部门委派专人分管护堤工作。今临黄堤与河口堤共长156华里,每
华里建防汛屋一座,共156座。开始时,每座两间(8—10平方米),土木结构。1960年后渐次改为砖瓦
结构,每座三间(45—50平方米),壁上书写醒目的顺序编号,汛期防汛人员居住,平时由专职护堤员
常年驻守。 护堤员由沿黄9个乡(镇)的99个村,选择合适的村民充任,共152人(暂缺4人)。护堤报
酬,原由生产大队负担,按同等劳力记工分配。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采取对柳荫地、树株、地方管
理统一承包的形式解决,报酬形式多样化。护堤员管户范围为大堤和临背堤脚柳荫地和淤背区。建国后,
利津县政府曾多次发布文告,阐明堤防管理的重要意义,确认地方管理人员的正当权利,严禁损害堤防
的行为。1976年,利津修防堤段制定了13项护堤守则。1981年10月,先富重新颁发《关于加强黄河堤防
管理的布告》,为本县堤防管护的新法令。
堤民迁移 解放前, 黄河决溢频繁。近堤村民被水后,纷纷凭堤穴居,日旧又建房定居,渐次形
成村落。建国初,境内有32个村庄,一万多人在堤身两侧居住。房屋、地窖、棚圈、水井等建在堤坡或
堤脚,妨碍堤身加培,并易造成隐患。政府一贯采取说服动员,自愿拆迁的政策,有碍修工的则指令拆
迁。自1948年开始,堤上村民陆续搬迁,至1975年已全部迁移下堤。1974年机淤固堤开始后,民房拆迁
范围延至背河堤脚80米一线。随着淤背工程的进展,近堤村民多已分期迁入新址。今尚有利津镇之豆腐
巷子、东南街、东街、东关、孟家滩、安家庄、庄科、大李家夹河等村在安置中。
堤民迁移, 由河务部门给予补助。1950年8月,执行山东省黄河防汛指挥部规定,拆迁住房每件补助小
米150—250市斤,敞棚每间100市斤。其后随物价上升,补偿标准渐次提高。历年补偿标准如表:

堤防绿化 河堤植树, 既保护堤坝,又能为河工提供物料。195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规定,临河堤
脚以外10米, 背河堤脚以外7米,为柳荫地,归国家所有。后来,柳荫地范围变更为:南岭以上临河堤
脚以外7米,背河堤脚以外10米;南岭以下临背河堤脚以外50米,堤身植草护坡。
70年代以前,植树以柳为主,1976年后,照黄委会规定,按临河防浪,背水取材的原则,临河加植丛柳,
形成桥、灌结合,外地内高的阶梯型防浪林。背河栽植用材树,堤顶两肩下植两行优质速生树,堤坡种
铁板牙、葛芭草防冲。1982年后开始在职工驻地及险工、涵闸两侧栽植美化树种。
堤防绿化,执行国有村营政策,树草种植以护堤村及护堤员自育自采为主,国家给予少量补贴,并发动
机关、学校帮助。日常管理由护堤队员负责。至今,境内堤防有树41.04万株,灌木2.4万丛,平均每百
米大堤有树560株,超过修防处规定的每百米480株的标准。另有苗圃188亩,树苗37万株。
附堤设施 堤防建设过程中,堤身修备若干附属设施,以便于大堤管理、料物运输和防汛人员车辆通
行,方便群众生产。
房台:每华里建一防汛屋台,台身跨在背河堤坡而不占压堤顶,台顶长13米,宽7米,高于堤顶0.3米,
质量与大堤不同,全堤段共建有房台156座。
辅道: 建于大道公路上堤路口。重要路口路面宽6—8米,纵坡1:16—1:20,一般辅道路面宽5—6米,
纵坡1:1-1:15.每次大地培高,均同时帮修辅道.60年代前所修复道多与大堤垂直相交.70年代起,提倡修
做顺堤辅道,多数未改动。
土牛:在背河堤坡堆积土料,已被防汛修工紧急时使用,俗称“土牛”。每个土牛50立方米,安平工大
堤每米1方, 险工每米2方堆置。不占压堤顶。跨在堤坡的部分按修堤质量行市,高出堤顶1.5米由虚土
堆积拍打平整蜇实。
附堤设施随各次大堤加培修做,土方总量达259.11万立方米。
捕除害兽 獾、 狐、鼠之类的动物,在堤身挖洞钻穴,形成堤身隐患。自清代至民国,一直用签试
法探查洞穴,破堤填塞,并驯养猎犬,用火熏、矛枪、套夹等法捕捉。解放后,发动沿黄群众捕除害堤
动物。1950年执行山东黄河防汛指挥部规定,凡密报堤上民房内重大隐患经查属实者,每次奖励小米50
—100市斤; 自报房内隐患经查属实者除以上标准奖励外,还对因挖填而毁坏的房屋给予拆迁补助,在
堤上捕到一只大獾奖励小米35市斤, 小獾奖励20市斤,地猴、地鼠等小动物奖励2市斤。1953年后改以
人民币计发。捕捉范围由堤身扩大之地身外2—5华里。
堤基调查 现防大堤,有清代民埝逐年培修而成,堤基状况,无记载资料。部分地段曾为险工或堵
复口门,地下埋有大量秸料或乱石,属于堤基异常状态,大水偎堤时间长时,背河易发生渗水或管涌而
出险。从1957年始,先后四次组织人员调查,摸清堤基异常状态段落如下表,为大堤管护和防汛时采取
适当措施而提供了资料。
堤基异常状况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