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26&run=13

第一节 源 流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雅拉达泽山以东的约古宗列盆地,穿越九个省(区),流程5464公里,
经利津、垦利入海。
据史书记载,西汉以前,黄河京津河北省在天津附近入海。当时,今利津县南境为滨海陆地,海岸在今
北望参门,利津程,宫家一线,属青州部千乘郡境地。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在濮阳改
道东流, 始来利津南境入海,始称“千乘海口”。自东汉至唐末800多年间,河口地区与出大片陆地,
海岸线向东北方向推移近50公里,河口推进至今虎滩乡小牟里以北。唐代末期,河在今惠民县境改道北
流在无棣天津一线入海,时而南流入淮,利津境地已无黄河,仅个别年份决口,黄河短期来利津境地入
海。
金代,济水流路称为北清河,自梁山泊出东北流。大致沿今黄河流路绕利津城东折北,在小牟里以北入
海。黄河中游段曾短时期注入梁山泊,大量河水走南清河入海,少量河水走北清河入海。
元代北清河改称大清河,不再承接黄河水。
清代中期以前,大清河自原蒲台东境(今利津南宋乡地)如利津,由铁门关(今汀河乡前关村)东北牡
蛎嘴入海,尾闾称“朝阳沟”,境内流程69公里,河槽宽约30余米,槽深20米,水流清澈平缓,河段弯
道相连。两岸弯点20多处,民谣曰“十里直河出神仙”。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乡(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决口,主流东行,穿过大运河,至张
秋镇汇入大清河。河水夺大清河道东北流(史称“穿运夺济”,或称“黄河夺清”),复由利津铁门关
东北入海。至民国27年(1946年),国民党军队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南行入淮,利津河竭。
民国35年(1964年) ,国民党政府下令堵驻花园口,引黄河水归故道东流。民国36年3月15日,花园口
渡口工程合龙, 水头于23日进入利津河段。1976年5月,在罗家屋子人工截流,黄河改道经垦利县境入
海。
今黄河利津段,上接滨州界,自南宋乡董王庄西南县界起(桩号 90+000),沿县界东北流。经南宋乡、
店子乡、利津镇、王庄乡、盐窝镇、北岭乡、陈庄镇、集贤乡、傅窝乡、至西河口止(桩号164+000),
下接垦利县段,境内流程74公里。
(黄河利津河段全图略)

第二节 河 道
河床淤高 黄河夺清之初,两岸尚无输水工程荷泽、东明一带时常泛滥四溢,泥沙多在泛区沉积,下
游河道积淤不多。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时,李鸿章奏称:“冬春水涸尚深二三丈,岸高水面又二三
丈,是大汛时能容五六丈矣,奔腾迅速,水行地中。”清光绪年间,两岸堤防渐趋完固,进入下游的泥
沙渐多,河床迅速淤高,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巡抚李秉衡奏称: “昔之水行地中者,今已行水地
上”,“现在河底高于平地,俯视堤外则形如釜底”。新河道已形成地上河。
黄河水文部门对利津河道观测记录,自1951年至1983年底,刘家夹河大断面河底平均高程由9.59米上升
到11.25米(大沽高程系,以下同)。

主槽展宽 原大清河道宽仅30余米, 过水断面狭小,黄河水注入后,水深浪急,河岸剧烈坍塌,主
槽逐渐展宽。 清同治十二年时,河道刷宽至250余米,1947年黄河归故时,主槽已展宽至300—500米。
新中国建立后,沿河设置了滩地测量标桩,借以观测河岸坍塌变化。据测量纪录,1964年至1974年,东
张一带展宽492米。1983年汛期测量,左岸滩地无处不塌,塌值量最小1.5米,最大60米。
县河段宫家险工以上, 王庄险工一下,河床较宽,属二级河床。两岸堤距1500—5500米,主槽宽600—
800米,纵比降约万分之一,槽深平均2米左右。宫家至王庄河床狭窄,两岸堤距今千米左右,最窄处小
李险工23号坝, 两岸堤距仅441米,此段河事全凭险工、护滩维持。历年来河道淤高,溜势分散,边溜
加大,河槽愈来愈宽、愈浅,排洪能力日渐降低。伏汛流量每秒5000立方米即可平槽,每秒6000立方米
即大部漫滩。凌汛极易卡冰阻水,酿成凌洪。
河道摆动 河道在淤高展宽的过程中,曾发生横向位置上的较大摆动,俗称“滚河”。盐窝以上
较大摆动河段如下:(参见河道堤防演变图)
宋家集至河套李段。原河道沿宋家集、船王、乡李、双河等
村南至河套里。 民国8年(1919年),滨县韩家圈河势突变,河道右滚,主流由董王庄、丁家、高家、
三岔等村南冲向河套李老道,两年后河道淤塞。
河套李至宫家段。原河道自河套李向东南直趋对岸圈董家。民国11年12月宫坝堵口时,先自四图村
南河湾处挑一引河至圈董,次年5月引河开始过水,原河道遂废。
宫家至张家滩段。原河道自圈董折向西北,经刘城、崔家、冯家、小马家、董家直冲对岸蒋家,复又折
向西北直冲张家滩。滩区经多年漫滩走溜,刷成深沟。清光绪二十三年汛期引溜成河,河段右滚,新河
道自宫家直趋傅家窝,经大田家、大马家东至张家滩。
张家滩至綦家嘴段。原河道自张家滩乡东冲向对岸小街,再折向西直冲利津城东南角,,沿东关、安家
庄、梁家庄、庄科、大李家夹河等村至綦家嘴。清光绪三十二年汛期,大溜冲决小街民埝直趋綦家嘴,
一夜间崔家庄、毕家庄由河东成为河西,原河道淤塞。
扈家滩至王庄段。原河道紧靠扈家滩、姜家庄、十四户庄东。清光绪三十年凌汛决口后,在滩地修筑新
堤,河道右移。
王庄至盐窝段。原河道自王庄东流,经对岸西张、宁海折向西北,经老董、杨柳至盐窝。老董以上河段
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前连续四次左滚, 摆距达4公里,成今状。老董以下河段在清光绪二十九年由十六
户村西滚至村东,1929年纪冯决口后改道东流。
其余摆动较小之段落难以尽述。盐窝以下河段变化,属尾闾变迁,见《河口节》。

第三节 河 口
河口范围 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河口地区西起滨州市,南至小清河,
北抵徒骇河,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内含黄河近口段、三角洲、滨海区。
近口段:自滨州市道旭至海口,今长约140公里。
滨海区:为河口地区海岸线外侧的浅海地带,水深在20米以内,宽约20公里。
三角洲:古代黄河口泥沙淤积而成,以利津城为顶点,朝东北方向呈扇形展开。1855年时,其圆弧形海
岸线北起徒骇河,南到支脉沟,距利津城60公里左右。(见河口变迁图)
自咸丰五年至今, 据利津水文站测算资料,平均每年来沙量约11.79亿吨,其中三分之一被海流、风浪
卷送到深海,其余则在三角洲面和滨海区淤积,造陆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海岸线平均向渤海推进约27
公里。按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规定,以尾闾摆动地宁海、盐窝为轴点,北起徒骇河,南
到支脉沟,面积约54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8公里,为大三角洲。自1855年至1947年,上游决口频繁,
泥沙外走, 河口平均每年造陆面积24.56平方公里,海岸线平均每年向海中推进0.23公里。以渔洼、四
段为轴点,北起挑河,南到宋春荣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0公里,称小三角洲。自1947年
至今, 河岸堤防渐固,伏秋大汛不决口,泥沙不再外走,尾闾摆动范围缩小,平均每年造陆面积39.17
平方公里,海岸线平均每年推进0.385公里。
尾闾变迁 黄河夺清以来,出海口门屡被泥沙淤填,出水不畅,逼使尾闾流路多次变迁。
清咸丰五年,河水夺大清河道,由宁海东北流,经燕窝、薄庄南,韩家垣子北,铁门关南,至肖神庙以
东牡蛎嘴、二河盖入海。此道历时34年,实际行水19年(其余年分为上游改道,决溢而河竭,以下同)。
光绪十五年,河自韩家垣子决口,改道东流,经老鹄岭、四段、杨家嘴、由毛丝坨(今垦利建林以东)
入海,此道历时8年,实际行水5年由10个月。
光绪二十三年,河在南、北岭子决口,改道东流。由薄庄南过集贤,转向东南,经左家庄、永安镇,由
丝网口(今宋坨子) 以东入海。另有支岔分而复合。此道历时7年,实际行水5年由10个月。
清光绪三十年,河在薄庄西决口西北流,经青边岭、湖滩、流口、义和庄入徒骇河下游绛河故道,由太
平镇以北老鹄嘴入海。 此道历时13年,实际行水11年。又于民国6年在太平镇改道东北流,经大洋铺、
中和堂,由车子沟入海。另由虎滩东南分出一股支流,经大牟里、四扣,在刘家坨子以北的面条沟(今
挑河) 入海。民国14年又在虎滩分出一股西北流,经沾化县入无棣套儿河归海。此道历时9年,实际行
水6年由9个月。
民国15年,八里庄以北决口,河行动倍,经丰国镇(今汀河)由刁口河入海。
此道历时3年。 民国18年土匪在纪家庄扒口,河水东行,流路散乱,先后由南旺河(今支脉河)、丝网
口、宋春荣沟、清坨子等海口入海。此道历时5年,实际行水3年又4个月。
民国23年,合龙处(今集贤乡李家呈子与郭屋间)民埝决口,大河东去,流路散乱,后形成神仙沟、甜
水沟、宋春荣沟三股入海形势。民国27年河在郑州花园口改道南行入淮,利津河竭。1947年黄河归故时,
仍循原河道入海。此道历时19年,实际行水9年又2个月。
1953年, 在小口子附近,神仙沟与甜水沟相向座弯处,人工开挖引河119米,上口宽17米,底宽10米,
实做土方2570立方米,引甜水沟河水直入神仙沟,裁去神仙沟上游(四段河)一段弯道。此役称
“小口子裁弯改道”。当时,引河两端水位,甜水沟高于神仙沟0.71米,水流湍急,两岸迅速刷宽,至
8月末,引河刷宽至300米,成为大河。甜水沟与宋春荣沟完全语塞。大、小孤岛连成一片,四段河弯道
也积淤断流,形成神仙沟独流入海形势。
小口子改道后, 入海流成缩短11公里,河床比降变陡,开始溯源冲刷,上达200公里,前左水位站同流
量水位降低1.85米。改道效果显著。至1959年后河门泄水不畅,四号桩以上河水漫过滩唇,溢入老神仙
沟形成岔河,至1961年夺取主流成为主河道。新、老神仙沟行水历时10年有5个月。
1964年1月1日,罗家屋子破堤改道。自小口子裁弯改道后,黄河在神仙沟行水10年,尾闾长度由27.3公
里增长到59.8公里,河床纵比降由1.4/10000变缓为1/10000,河道淤积,泄水不畅,流量每秒1500立方
米时, 罗家屋子水位升高1.13米,流量每秒5000立方米时,水位升高1.65米。1963年5月30日,水位高
8.78米, 老套堤堤顶高程8.50米,曾漫溢决口。1963年12月,河口气温降到-13℃,河道淌凌,口门宣
泄不畅,冰不入海,多于浅滩卡塞,壅水上涨。29日后,张家圈以下河道全被插塞,罗家屋子水位高至
9.01米,大孤岛上15个村庄和林场被水淹。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勘察,制定方案,报经惠民地委同意,
决定破堤分水。1964年元旦,在罗家屋子以下临河新堤和背河套堤上布雷,炸开三个口门,旋即刷成河
道, 与大河相通,泄水流畅。分水入草桥沟,经刁口河入海,至7月底全部夺溜,原神仙沟河道淤闭。
新河道流程22公里,比降由2.13/10000变缓为1/10000,泄水流畅。此河道行水12年又5个月。
1976年清水沟改道。自1964年罗家屋子破堤改道至1976年,刁口河流路由22公里延伸至59公里,河床比
降由2.13/10000变缓为1/10000,造陆面积506.9平方公里,河道淤积。利津河段主槽平均升高1.28米,
水位升高,泄水不畅,对堤防和油田基地构成严重威胁。1975年12月,水电部在郑州会议上确定,1976
年汛前,黄河改道清水沟。
清水沟为甜水沟和神仙沟两条流路间的带状洼地, 地势较两临流路低1-4米, 自然坡降8/10000至2.3/
10000, 改道点距平均海潮线27公里,比刁口河流程段37公里。自1968年即着手进行准备工程,国家投
资518万元,开挖清水沟引河8.7公里,修做防洪堤、生产堤58.5公里,完成土方692.9万平方米。
1976年4月,罗家屋子截流工程开始,三门峡控制下泄水量每秒500立方米,沿途涵闸分水,罗家屋子河
道断流。 工程指挥部调集胜利油田机械队及垦利、 利津、 沾化、广饶四县民工18000余人(其中利津
5800人),投资342万元,修做两岸大堤,破除西河口口门,堆筑罗家屋子拦河大坝,共做土方210万立
方米,5月27日工程全部告竣,大河改道清水沟入海,当年伏汛其河道溯源冲刷上推180公里,达洛口附
近,利津水文站以下同流量水位比上年降低0.83米以下,泄水畅通。此道今仍行水。
(以上十次流路形势,参见河口变迁图)
河口浚淤 自宋代王安石设立“疏浚黄河司”至清代,不断有人使用船只拖带器具搅淤刷沙,收效甚
微。
清光绪十年,仓场侍郎游百川山东巡抚陈士杰,派船只拖带“混江龙”、“铁篦子”(搅淤器具名)在
铁门关一带逐段试刷,其器具笨重难行,未能收效。
光绪十三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从法国订购挖泥机器船,在利津太平湾,天津峦子营进行试验,仅能溪水,
不能挖泥,遂复退还。
1977年,水利电力部在天津召开河口拖淤现场会,副部长李伯宁建议在黄河河口进行拖淤试验。利津修
防段唐伯祥、 宋呈德负责筹备,在刘家夹河水文站配合下,于11月21日至29日进行试验。用240马力拖
船1只,120马力拖船2只,拖带铁只耙具5个。在长300米的河段内往返拖淤288次,拖走泥沙1.8万立方
米, 和地刷身0.31-0.47米,溜势有明显变化。在拖淤河段下游300米处测量,浅谈部分有淤积,主流
区有冲刷。

第四节 滩 区
黄河利津段两岸大堤间的河床地为滩区。 滩区随河道摆动,尾闾变迁,大堤兴废而迭次变动。1956年3
月至1961年12月,右岸曾划属广饶县。1964年10月右岸划属垦利县。今仅瞎左岸滩区,上起南宋乡,下
至傅窝乡总面积约1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9万亩。
迁民避水 大清河时期及黄河夺清之初,水深岸高,两岸无束水工程,没有固定滩区。至光绪初年,
河底渐高,漫溢机遇增多,两岸民埝相继连续培高,已起到束水行洪的作用,滩区初步形成。光绪十年
前后,两岸临潢大堤修成(见本篇堤防节),行洪滩区始定,每遇大汛水涨,滩区村民皆遭水困。
清光绪十八年,山东巡抚张曜奏请迁移滩区村民,工钱处理惩治利津滩区350村,33297户,费银32.6万
余两(利津迁出村民数失考)。此后,村民不断有迁出者。民国27年山东河竭后,大量人口进滩定居,
至黄河归故前,滩区已有50多个村落。
1946年,国共两党商谈黄河归故问题,和道迁民为重要内容之一。双方协定,由行政院拨付迁移费,联
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分署,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救济。迁移救济费每人平均10万元(国币)。利津共
有11个村,3000余人迁出河床。
新中国建立后,继续动员滩内居民外迁。1955年山东防汛指挥部规定,以群众自迁为主,结合政府帮助。
迁民均须有干部带领,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能生产。救济标准是:倒房每间15元,每人每天口粮
半市斤,十岁以下儿童每天一市斤。
1974年以后,遵行国务院关于“废除生产堤,修筑避水台”的指示,动员滩区居民“滩内生产,滩外定
居”,实行一水一麦,一季留足全年口粮的政策。迁移时河务部门补助每人15—20元,政府适当补贴,
安置村址、宅基。至1982年迁出7个村,2000余人。尚在滩内居住的,按每人3平方米堆筑避水台,台顶
高程高于1958年始计泓水位2—2.5米,共筑避水台53个,总面积6.5万平方米,实做土方40.27万立方米,
耗资6.58万元。
1983年底统计,全县滩区尚有坊子、佟家、贾王、董王、石门、单家、丁家、高家、三岔、毕家庄、崔
家庄、七二、七三、东坝、新兴、东方红、爱林、崔范、汪二河、崔庄、、一千二、前进、新河南、新
河北,共24个村,11296人。
滩面整治 自清末,沿河群众顺河唇高地修筑民埝,用以保护滩内农田作物,维持农业生产。这民埝
后成为生产堤。生产堤与险工相接,一般高1—2米,宽2—3米不等。低小的生产堤,虽不足以抵抗较高
水位的洪水,但中等水位河水漫溢出槽时,数万亩稼禾全赖生产堤保护,沿河群众对生产堤极为重视,
成为每年防汛的第一道防线。
新中国建立后,明确“宽河固堤”为下游河道治理方针,政府再三命令废除生产堤。但滩区行洪与保护
农业生产相矛盾,直到60年代末,生产堤仍接连不断,没有破除。1974年后,修筑避水台,实行一水一
麦,一季留足全年口粮的政策,保护生产与便利行洪的矛盾有所缓和,生产堤渐次废弃,仅五庄滩、东
关滩的生产堤仍较完整坚固。
50年代,各摊有大小串沟多条,尤以丁家附近之串沟最大,原系旧河道,大汛时有夺溜危险。自1955年
起,采用透水柳坝,活柳篱笆等落淤措施,逐年淤高,1958年修王旺庄拦河坝,堆积弃土堵塞。其他各
摊串沟也先后堵截或淤平。
滩内另有残存之防洪堤、隔堤、水渠等,影响行洪,1964年前渐次清除或被大水冲垮。

第五节 水 患
黄河来水量年内分配不均,7—10月份来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59.8%,形成伏秋大汛,加以河口泥沙淤积,
泄水不畅,极易出槽漫溢。河口位置与全河相比,处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封河早,开河晚,尾闾河道浅
窄,冰凌易叉塞阻水,造成凌汛漫溢。
河水漫溢出槽,滩区十万亩农田即被水淹,滩内村庄被困水中。两岸滩区几乎年年遭受不同程度的河水
之害。每遇大水涨发,百里大堤偎水,民众上堤防御,抢险堵漏耗费人工物料之多,难以数计,一旦漫
决,泛区人民生命财产尽付黄流。新中国建立以前,两岸堤防卑薄,几乎岁岁决口,据旧县志记载,自
清咸丰五年至光绪九年(1855—1883年),县内有11个年份举办堵口事,地点为姜家庄、扈家滩、大田
家、杨沟崖、阎家庄、张窝庄、孟家庄、韩家垣子(三次)、辛庄(二次)、十六户、永阜、陈家庄、
北岭(二次)、盐窝、北关、西滩、南岭等17处地方。
清光绪九年至民国26年(1883—1937年),境内河段实际行水46年,有21个年份发生决口,两岸大小口
门79个,祥见溢年表。
新中国建立后,大堤及险工渐次修筑坚固,除1951年、1955年凌汛,王庄、五庄两次决口外,30多年未
发生决口。
黄河决口给利津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大清河流经县境时,夹河两岸盐池密布,共有滩地466副,年产盐
50多万包,运销66个轴线,利津人民深得盐业之利。至光绪年间,黄河在韩家垣、南北岭、吕家洼、薄
庄等地相继决口,所有盐池淤没无存。利津失盐业之利。
黄河每次决口,造成房屋倒塌,人畜死亡,财物庄稼漂没,损失无法以数字计,人民所受之苦难以言表。
仅民国10年(1921年) 宫家决口,淹及利津210村,沾化80村,滨县50村,受灾面积5400平方里,人民
除迁移他乡之外,无家可归露宿大堤者6万余人。灾情之巨,可见一斑。(参见本篇《防汛》、《防凌》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