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2&run=13

编修地方史志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利津县志的编修,始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至民国24年(1935年),前后有过七次修志事业中断了将近半个世纪。本届修志,欣逢盛世,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于1983年春季开始工作,全体修志人员,忠于职守,辛勤耕耘,七度寒暑,四易其稿,立志磨难,提高质量。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利津县志》终于付梓。这是利津县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一大成就,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值得庆贺的大事。
《利津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系统记载全县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尤其评述利津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民主革命斗争、在社会注意革命与建设中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新志书,观点正确,资料翔备,文风朴实,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这一部资料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地方文献。
利津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清代末期,在利津境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民国初期,农民自发成立的“红枪会”组织,反对封建统治,除暴安民。民国8年(1919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县城数百名爱国师生,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北洋军阀媚日卖国。民国17年(1928年),境内已有共产党人活动,利津县早期共产党员李竹如团结文化教育界中的人士,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利津先后有张昕、安克平、赵干、赵凯、王余音、李志桥、赵元洪等一大批爱国青年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同年冬,共产党人李毓祯在南京国民党监狱获释后,返回家乡,积极从事抗日工作和革命活动。1941年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在利津县境东北部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及所属各区委相继建立建立。1942年秋至1943年初,在县境敌占区和游击区内先后建立起中共蒲(台)利(津)滨(县)和沾(化)利(津)滨(县)两个三边工作委员会。此后,在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庄,陆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1944年8月,利津全境解放,9至10月,建立中共利津县委员会和利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参加“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大参军、支援前线、反蒋治黄、剿匪反特等项工作和斗争,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革命战争年代,利津人民武装斗争的历史是可歌可泣的。全县有5000余人光荣入伍,参军参战;8000多人参加轮战营、担架队、运输队,随军进行战地服务,展转南北;160余名党政干部随军渡江南下,开辟新解放区;570多名革命先烈的鲜血洒到了祖国大地。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改变工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了积极的努力,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几经挫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利津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利津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各项事业也有了崭新的变化。
这部记载着利津沧桑巨变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利津历史的再现。它可以使我们鉴往知来,温故知新,既可资正当代,又能惠及后世。至此出版之际,我表示衷心祝贺。愿与全县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团结前进,把利津建设得更加美好。

杨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