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93&run=13

第一节 生活习俗

饮食 解放前,群众以高粱,大豆、玉米为主粮,辅以黍稷,绿豆,小豆,小米等杂粮.一般是每
日三餐,早晚习惯喝粥或稀饭.有些农户为节省粮食,在冬闲时吃两顿饭。穷富之间生活差别很大.富
户和商家吃的是细粮,鱼肉、蔬菜;中等人家常年以粗粮做成饼子、窝窝头为主食,咸菜、虾酱以及自
产的蔬菜为主菜;占人口多数的穷苦人家,糠菜半年粮,改善生活时,粗粮细做,如包皮饼 (细粮做皮
粗粮在内)、小米干饭、杂面条。过年(春节)时千方百计吃一顿水饺。
解放后,人民生活有了保障。从50年代到70年代,群众以玉米、地瓜、高梁,大豆为主食。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90%以上的城乡居民以细粮为主,辅以大米、玉米、小米,并开始讲求营养。面食类有
馒头、花卷、糖包,油饼、煎包、馄饨、油条、麻花,火烧、面包,点心,肉食类有猪肉、牛羊肉、鲜
鱼、咸鱼、鸡、鸭、兔、雁、鹅等。60年代以前群众因缺食油,喜欢肥猪肉。进入80年代后,群众的食
油多了,不喜肥肉,喜瘦肉。70年代以前,蔬菜类以白菜、茄子、萝卜、黄瓜、豆角、辣椒、菠菜、韭
菜为主。80年代以来,增加了元葱、土豆、西红柿、甘蓝(大头菜)、菜花、蘑菇、莴苣、芹菜、油菜、
蒜台。群众历来喜食大葱、大蒜、但无饭后吃水果的习惯。
利津的群众大都喜欢饮茶。尤喜茉莉花茶。来了客人先沏茶,后用酒饭。吸烟者多为男性,妇女甚少。
婚丧待客烟酒精茶必备,一般的席酌是四盘、八碗、两大件。逢年过节,群众习惯吃水饺、面条、蒸包
或捞米饭,蒸馒头做汤菜。
服饰 群众服饰朴素大方。解放前,农民穿土布衣,夏季穿白褂青裤,春秋两季多穿黑色短袄长裤,
冬季多穿黑色棉袄,棉裤、棉袍。贫者穿棉袄、套裤系围腰带,有的衣不蔽体,不讲样式.城镇居民和
富户商人多穿“洋布”衣,春秋穿长袍,冬季穿皮袄皮袍。民国23年(1934年)《山东风俗视察记》载利
津风俗:“服饰习尚,乡民仍用旧式便衣,以粗布为之,用洋布及丝绸者极少”。
解放后,村镇群众改粗布为细布,渐用卡其布、条绒布,穿土布衣者极少。青年人多穿制服、中山服、
国防服、列宁服;老年人仍穿旧式裤袄。70年代,化纤、毛织品、线衣、绒衣、毛衣增多。男服多蓝色、
黑色,女服花色稍多。进人80年代以来,青年男女穿呢料衣、毛料衣者增多。样式有皮夹克、西服、连
衣裙、面包服等、女青年不仅衣着花式增多,且有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饵等装饰品者,穿高跟皮鞋
的也多起来。60年代以前,不论男女都穿自做的圆口布鞋,男子穿双脸布鞋(俗名踢死牛)。70年代以来,
除中老年人穿布鞋外,大都穿球鞋、布帮塑料底或胶底便鞋以及皮鞋,样式颇多。
居住 解放前,城乡多数住土平房,仅少数富豪之家住瓦房。习惯北屋为正房,东、西屋为厢房。
正房一般是青砖打基9至13层,土坯打墙30至40层,屋顶梁檩多用榆木。三间屋用梁2架,檩条15根至27
根, 屋长约10米,宽约4米左右。群众习惯睡土炕,条件好的,冬季安风门子,夏季吊竹帘。庭院格局
为“四合局”院.即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屋2至3间。座落东西大街上的路北院落,在南屋两
“山”建大门;路南院落,从北房两“山”建大门。座落南北大街的路西院落,从东厢房南“山”建大
门,路东院落从西厢房南“山”建大门。一般人家,多根据自己的宅基大小修建正房或厢房。多数“大
门楼”带垣墙。贫困人家是秫秸篱笆围墙。民国23年(1994年)《山东风俗视察记》载利津县居住情况:
“无论城市乡村均系土房,瓦房极少”。
建国后,乡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50年代群众建房是土木结构,用本地木材。60年代房屋结构是石灰
泥土参半。70年代为砖瓦石灰结构。80年代房屋结构为石头砖瓦钢筋混凝上结构。房屋装饰大方美观,
有的装饰磁瓦磁砖,旧式平顶房已寥寥无几。60年代以前,冬季取暖靠烧草做饭烧土炕。70年代末至今,
大多数群众购置了火炉,烧煤取暖。
娱乐 传统节令的娱乐:春节期间群众组织起来演出地方戏(吕剧) 或京剧。多数村子还有打锣鼓的
习惯,鼓牌有‘九龙翻身”、“得胜鼓”之类,今不多见。元宵节举办灯会,样式有高跷、竹马灯、四
蟹灯、龙灯、船灯、车子灯、瓶子灯、虎斗牛等,元宵节之夜,城乡间及村与村之间,互送花灯,热闹
非常。清明节,户里高搭秋千,供男女青少年娱乐。同时,有放风筝的习惯,样式有:八卦、蜈蚣、瓶
升三戟、纸人、纸莺、虎头鱼、梅花、对鱼、蛤蟆等。如今搭秋千者很少。放风筝者居多。
平日娱乐:农村青少年在冬闲时有“捉迷藏”、“踢毽子”、“打瓦”、“打鸟子”、“跳绳”、“跳
房”、‘跳皮筋”、“丢窝”等娱乐活动。成年人或青年人在地头休息有时下“四顶”、“五福”,中
老年则以象棋、垂钓为乐。从60年代起以看电影,听收音机、广播为娱乐。70年代至今,听录音、看电
视、打扑克牌、下象棋、跳棋,成为普通的娱乐享受。

第二节 生产习俗

农业 旧时,农民崇尚勤劳节俭之风,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男事耕耘,女事纺织,料理
家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务农为本。各项农事紧随农历节气,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因生产力
低下,科学落后,对旱、涝、病虫害无能为力,靠大自然恩赐。风调雨顺,庄稼长得好,称为“天收”、
“神收”。久旱不雨或遭受严重灾害,常有“祈雨”和焚香求神灭灾等迷信活动。一年四季,以夏、秋
两季为最忙,收割季节有抢收抢种之习。俗语谓:“抢秋夺麦’、“忙不忙先打场”。夏锄后,“挂锄
歇伏”。秋收后进入冬闲,多数农户,男人拾草、拾粪,女人炕头纺线。民国年间,有些户利用冬闲开
豆腐坊和油坊,亦有少数人驾起木轮推车贩运大豆、花生。县境南部和北部生产习俗有明显差别。南部
农户,耕作精细,注重施基肥,且有植棉的习惯。北部农户,靠垦种淤荒地过活,因地多、地远 (离村
子远),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一般是春季种上大豆或高粱,定苗后锄一遍,不再管理,直到秋季收割,
从不施肥料,种在人,收在天。
建国后,经济体制变革,科学事业和商品经济发农民生产打破了旧时的慢节奏的封闭式习俗。农忙季节,
一般是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歇晌,干活讲速度、讲效益。工余和农闲时,搞娱乐活动。妇女也从家务
中解放出来,同男子一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有的从工从商搞副业。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大发展,
农村剩余劳力从工从商。各种专业户、联合体日渐增多。
渔业 在旧社会,渔民用木帆船捕鱼。主要捕鱼工具是线网、晃钩。一般在浅海和海沟处作业,少
数船只能从事深水捕捞。出海作业,只凭经验观察天气变化和把握大海潮汐。每年农历“雨水”时节开
始出海,“立冬季节收网收船”。渔民抵御风浪的能力低下,祈望安全心理和迷信思想较重。讲究行善
积德,相信因果报应,迷信神灵保佑。多数渔船内供奉“海龙王”和“海神娘娘”。每次出海前要选择
吉日,发纸钱求吉祥。每月初一、十五、焚香烧纸祈求海龙王保佑海上平安,捕鱼发财。中午喝酒也要
先敬“龙王爷”一杯。
建国后,从60年代起,渔船逐步更换为机械动力。渔民能及时收听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海上作业比较
安全。旧时的迷信习俗,逐渐消除,唯老年渔民尚存迷信思想。
海上渔民,生产、生活上的禁忌颇多。“翻”字为渔民之大忌,如烙饼时不说“翻”过来,而说“调”
或“划”过来;吃鱼时禁用筷子将鱼翻过来。放置用器,忌“扣放”,如碗、盆、帽子都要口朝上放;
晒鞋时不晒鞋底;饭筷不能放在饭碗上。此俗今仍存。

第三节 礼 仪

婚姻 在旧社会,男婚女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法定婚龄。一般群众是一夫一妻,有
钱有势者是一夫多妻。女到男家或男向女家求婚,由媒提亲。男女定婚讲究门当户对,“属相”相合,
岁数相当,双方父母同意。订婚时先下柬帖,男女双方在柬上各写明姓名、年龄、生辰进行互换。在送
柬时,男方要送订婚彩礼(金银首饰、绸缎衣料、钱财什物)。结婚时,女方曰“出门子”。男方下“婚
帖”,俗称“送日子”,帖上写明迎娶时间,还有“联盟帖”,写明开脸时间、梳妆、上下轿方向及嫁
送女客“属相”。大吉日,新郎家里门贴喜联,挂红结彩。新郎披红插花,乘坐宫轿,鼓乐伴随,旗锣
伞扇开道, 去女家迎亲。新娘身穿红衣乘花轿,由男女送客各2人陪送。新娘下轿,脚踏红毡,越过马
鞍进家。接着,拜天地,入洞房,吃下轿饭 (饺子) ,然后设酒席,宴请送嫁客人。晚上新郎新娘同饮
“合婚酒”。第二天设宴招待贺喜亲朋。第三天女回娘家。第六天,女回男家。解放前还有“童养媳”、
“养老婿”的习俗。解放后,革除了“童养媳”做法,提倡女娶男。
建国后,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经媒人介绍后,父母同意, 自主订婚,男、女方互送长辈名号,俗称
“送号”。男方购置六至八件衣料,作为订婚礼物,结婚前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结婚时,双方购
置家俱:箱、橱、桌椅、沙发等。吉日乘坐马车或自行车,或拖拉机,由男女送客陪送到男家,婚后第
二天女回娘家,第三天女回男家。机关干部、工人,多有旅行结婚者。进入8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住房多用新正房。订婚、结婚的衣物,家俱日益讲究,高档物品,如组合家具、电视机、录音机、
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等进人洞房,近年来,讲排场闹阔气,大量索要彩礼之风甚盛。
丧葬 千百年来,村上死了人,用木棺土葬。长辈去世,习以重殓厚葬为荣,并有一套复杂、繁琐
的殡葬仪礼。人未死之前,备好寿衣寿棺、寿坟,请阴阳先生看坟址;人死后先“告庙”、“送盘缠”、
“入殓”、“辞灵”、“填罐子’,然后“择吉日”发丧。在殡葬之日,孝子披麻戴孝,高搭灵棚、席
棚、举行奠礼。富豪之家,雇用棚匠在家扎架大门、辕门,悬挂挽联;在坟地扎架各式祭棚,举行墓祭。
还雇用鼓乐手奏哀乐,雇用纸草业制作金山、银山、俑人、雪柳等仪仗品。个别富户雇用狮子、“方相”
(大人)点缀场面,聘请名人“点主”,提高威望。一般户发丧时有路祭、迎门祭、顶灵祭、坐祭,迎庄
祭等,论资排奠。丧期有的用两天,有的用一天,第三天“圆坟”。以后上“五七”坟。贫困之家,人
死了只用轻薄棺材(俗称“狗碰”)或以席卷,土窝埋之而已。
建国后,革除封建迷信的殡葬仪礼,提倡严肃简朴,节约办丧事。取缔了棚业、纸草业、行人业、吹打
业和封建阴阳先生,逐步树立了殡葬新风尚。如今先辈去世,子女亲属,表白鞋,戴黑纱,扶灵柩埋葬。
境内推行火葬以后,有的将骨灰盒送存纪念堂,有的将骨灰盒按土葬仪式埋葬,子女亲朋敬送花圈。丧
事完毕,死者子女去亲朋家行谢礼。
喜庆 生育:家庭生孩子俗称“添喜”。邻里、亲友馈赠鸡蛋、红糖、馍馍以示祝贺,当日要向女
方娘家报喜。娘家要在八日送鸡蛋,小米,红糖、枕头、小褥子之类礼品,女婿要盛情招待。小孩子的
八日、十二日先后宴请来宾,并向邻里回送红鸡蛋、面汤,表达谢意。妇女生孩子满一个月时,娘家要
接回去住一段时间,谓之“住满月”。在婴儿出生百日时,姑、姨及外祖母要齐集庆贺,谓之“过百日”,
主家对前来祝贺的亲友,盛宴招待。
祝寿:旧俗老人年逾花甲,生日这天,子女亲友要前往祝寿。礼物必有面条,谓之“寿面”,其余不拘,
宴席丰盛。如今祝寿,寿礼中添有“大寿糕”、福寿酒等。过生日之风日盛,已发展到中青年和小孩,
尤以小男孩过生日最为隆重。
乔迁; 旧俗, 村镇居民迁入新居,亲朋好友都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乔迁之喜。礼品多以炊具为主,谓之
“温锅”。主人要准备酒席,邀请新邻居和好友欢聚,祝愿家庭幸福,邻里合睦。
礼节 旧时,婚丧行跪拜礼,解放后改为鞠躬礼,惟春节拜年,农村仍行跪拜礼。亲友、同仁,同
志,久别重逢,亲切握手,互相问好。分别时招手致意并道声“再见”。迎送客人时,客至,请客人先
行,主人随后。待客时,让客人左边坐,留餐敬酒,让菜劝饭。客去时,主人送客至门外,握手或招手
告别。
亲属称谓: 父系方面, 称曾祖父为“老爷爷”,称曾祖母为“老奶奶”;称祖父为“爷爷’,祖母为
“奶奶”;称父亲为“爹”,“爸爸”,称母亲为“娘”、“妈”;称伯父为“大爷”,称伯母为“大
娘”;称叔父为“叔”,称叔母为“婶子”;称姑母为“姑”,称姑夫为“姑父”;妻在婆家随夫称。
母系方面, 称曾外祖父为“老姥爷” ,称曾外祖母为“老姥娘”;称外祖父为“姥爷”,称外祖母为
“姥娘”;称舅父为“舅”,称舅母为“妗子”;称姨夫为“姨父”,称姨母为“姨”;丈夫在岳父家
称岳父、岳母为“大爷”、“大娘”或“叔”,“婶”。

第四节 节 令

传统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是“除夕”。这天上午,家家团聚,更换新
装、洒扫庭院,操办家宴。户户门贴春联、挂彩灯;壁贴年画。下午各家挂家谱,设香案烛台,摆好年
供祭祖。入夜,鸣放爆竹。古有撒芝麻秸(撒岁),放“栏门棍”,“叫明”等迷信之举。“子”时起,
新的一年开始,灯烛辉煌,家人团坐守岁,通宵不眠,争取早吃饺子为吉。初一拜年,初二送年。解放
后,封建迷信的东西已被革除,兴起为烈军属、五保户祝贺佳节的新风。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灯节”。节日间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
续灯。夜间千门万户燃放鞭炮、礼花,屋内外处处放灯,稚童提打各式彩灯群集大街玩赏。各村镇出演:
竹马灯、车子灯、旱船、龙灯、高跷、盒子灯,热闹非常。
春龙节:农历“二月二”俗称“春龙节”,相传为“龙抬头日”,是玉龙为民降雨除旱的意思。这天,
群众早起,用草木灰在本庭院内画圈作囤。同时作灰龙。头在大门外,此为“送龙”。作时并念歌谣: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建国后,此俗已无,只是改善生活而已。
清明节:古时,“清明”与“寒食”并称。俗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天为“清
明”。群众在四天节日内进行踏青游春、扫墓、放风筝、植树等活动。如今,习俗仍存,每年清明节,
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群众团体、有组织地给烈士扫墓,追悼忠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阳节:农历五月五日是“端阳节”,也称“端午节”,“五月节”。此日凌晨,家家户户门窗插艾,
童稚系五色彩线于手腕,表示去瘟神,保平安,还有吃“粽子”和全家改善生活习惯。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民间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实际群众过“十四”,不过“十五”。
中元节有祭祖习俗。
仲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仲秋节”,俗称“八月节”。节日到来,白天吃月饼鱼肉改善生活,夜间
家家户户,用一年来的丰收果实如苹果、葡萄、梨、西瓜、月饼等供敬明月,俗称“圆元”。群众凑集
一起饮酒赏月,庆贺丰年,此俗至今盛传,但只赏月,不再供月。
“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日,俗称“鬼节”。群众扫墓祭祖,此俗沿袭已久,现仍存。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是“腊八日”。民间在这个节日早晨,户户用红枣、黍米做“腊八粥”以求
吉祥,此俗仍存。
“腊月二十三”: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户户做年糕、杂面(杂粮面条)改善生活。解放前,群众有请灶
王(买灶王象一张,贴在墙上),供奉清茶、糖瓜(麦芽糖)和焚香纸辞灶神的迷信活动,解放后早已废除。
公历节日 1月1日为元旦,又称阳历年。机团体、学校、企业、放假2天,农村有少数人家改善生活。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县妇联每年举办电影晚会或报告会。
3月12日为“植树节”,全县开展植树活动。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机关、工厂、学校放假1天。
5月4日是“青年节”,团县委举行报告会、讲演会、电影晚会。
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县内组织儿童举行联欢会、演唱会。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纪念大会,各级党组织均组织纪念活动。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举办一次军民联欢晚会。
9月10日为“教师节’。
10月1日为“国庆节”,全县组织庆祝活动,机关学校企事业放假2天。

第五节 风 尚

利津人民勤劳俭朴,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见义勇为,素有高尚的社会道德。
建国后,在共产主义思想哺育下,开创一代社会主义新风。1963年,全县开展“学雷锋活动”,在青少
年中兴起了助人为乐,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拾金不昧,揭发坏人坏事,尊老爱幼,无偿照顾孤寡老人
等新风。 1981年2月起,开展群众性的以“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和“心灵美、
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精神文明活动。出现了许多青年服务队、学雷锋小组、
送温暖小组、 五好家庭等倡导新风尚的组织。至1983年,全县的学雷锋小组做好人好事达2万多人次。
1984—1985年县委、县府命名的“文明村”133个,“文明单位”76个。1982-1985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的, 县级277户,市级56户,省级3户,全国级2户。1980—1985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的妇女,县级
325人,地市级61人,省级5人。
舍己为人 1985年9月21日, 黄河出现洪峰,傅窝乡滩区漫水,五个村庄被洪水围困。22日下午傅
窝乡爱国二村农民霍风山一家9人乘船抢收庄稼, 因风大浪急,小船沉入水底。9人全部落入4米深的水
中,随时有被洪水夺去生命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黄河利津修防段“一千二分段”的全体职工和爱国
二村农民, 以及过路的群众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下水奋力抢救,终于将霍风山一家9人搭救上岸,并
立即送往医院救护,使之全部脱险。
在抢险中,职工王志华表现最为突出,当时他正患感冒,身体虚弱,但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抢先跳
入水中,往返四次,先后救出两名落水者,他腿部受伤,全然不顾,依然顽强地和狂风恶浪搏斗,奋力
救人,直到精疲力尽,栽倒水中,被他人救护上岸。
1985年11月4日,中共利津县委,利津县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开展向抢险救人模范集体“一千二分段”
和优秀职工王志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还召开表彰大会,号召全县人民向他们学习。团东营市委授
予王志华“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拾金不昧 1980年乔家村民乔建奎,在公路上拾到一个手提包,内有现金粮票和上万元的税务单据。
他主动将手提包送往乡政府,很快找到了失主。
1983年, 利津镇前街村11岁的学生崔连忠,拾到一个银行存款折,有存款100元,为了找到失主,他把
存折送到了派出所。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学校表扬和社会好评。
尊老爱幼 利津县王庄乡后张村农民綦景美,几十年来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和调解委员,热心为村里
的妇女、儿童排优解难。1985年担任乡福利院院长。她以院为家,对全院11名孤寡老人热诚照料,关心
备至。院内有个70岁的扈树银老人,大小便失禁,她不怕脏,为老人端屎端尿。老人病重时,她就把铺
盖搬到老人屋内,昼夜守护,煎汤熬药。院里还有个80岁的老人,患有精神病,经常把屎尿弄到被窝里,
她及时给老人清理打扫,拆洗替换。过春节时,綦景美为老人扫屋、贴对联、洗衣服;为老人买新衣、
新鞋。年三十晚上和老人一起看电视,等老人睡了再包饺子,年初一和老人们吃团圆饺子。綦景美品德
高尚,事迹突出,连年出席县市表彰会议,先后被省妇联、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傅窝乡索镇村团支部书记刘文堂, 自1982年以来,长期义务赡养本村孤寡老人牟仲山,被传为佳话。
牟老80多岁,无依无靠,生活困难。刘文堂把他接到家中,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老人的衣食住
行,无微不至。1985年,刘文堂被团东营市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雷锋式的好青年”称号。
移风易俗 汀河乡裕后村, 从1983年开始,针对婚丧、建房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建立
“民务理事会”,带领全村干部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建房统一标准,坚持
3年, 很有成效。中共利津县委、县府命名该村为文明村,并总结经验,推广全县。《大众日报》也予
以报道。其主要做法:一是喜事新办。本村男女青年定婚不要见面礼和定婚礼,不会亲家。结婚不用送
嫁客,禁止大摆宴席,不用吹鼓手,村里免费提供锣鼓、电视机、扩音机、照明器材。取消不文明的闹
洞房,举办“洞房茶话会”。不用媒婆,设立“红娘奖”鼓励村民为本村大龄青年牵线搭桥。二是丧事
简办。丧期最长不超过三天。规定统一的生活标准,不大吃大喝。参加人员限于“三服”以内。不扎灵
棚,不设祭台,不请吹鼓手,不披麻戴孝。提倡佩戴黑纱,奏哀乐,开追悼会。死者火化,不做套棺,
按规定将骨灰盒埋入公墓或放入劳动人民纪念堂。三是盖房五统一。即统一宅基、房屋、街道规划,统
一盖房使用的土场,统一盖房时间(一般农闲搞),统一盖房生活招待标准,统一房台高度。

第六节 历史陋习

蓄发、缠足 清代,男女从幼年即开始蓄发。青年时期,男女在脑后留单辫垂于脊背。女子出嫁改
梳发髻或梳成“纂”。民国时期,男子多剃光头。建国后,男青年多留短发,有分头、平头、背头。女
青年留“半毛”,有的留双辫。中老年妇女仍挽髻。80年代以来,女青年烫发者渐多。个别男青年留长
发。老年妇女亦多剪为短发,俗称“半毛”,挽髻者极少。
利津妇女缠足,为时颇久.解放前,幼女六、七岁即开始以棉布紧缠双足,使足形尖小。缠足时,脚趾
折断,痛苦难忍,妇女缠足后,步履维艰。民国时期,提倡放脚,但遭封建势力阻挠,缠足者仍很多。
解放后,此俗根绝。
蓄婢纳妾 旧社会地主官绅,收买贫家少女,养为丫环(即奴婢),并立有卖身契约,终身为奴,不
得自由。奴婢成年后;有的被主人纳为妾;有的被指配给家人为妻;也有的当作主人的嫁品,随小姐而
去;还有赠送或卖给别人。辛亥革命后,蓄婢者渐少。抗日战争时期,此种恶习绝迹。解放前,地主官
绅富商纳妾(小老婆)者颇多,充妾者地位很低,既受男人玩弄,又受女主人役使。解放后,纳妾恶习根
除。
赌博 旧社会,利津赌博之风甚盛。官场和民间都有赌博场地。以赌博为业的赌棍,开设赌场,坐
收提成。在农村,春节前后赌风最盛。每逢庙会,则有形形色色的赌场。赌博的形式有:押宝、看纸牌、
打麻将、掷骰子、推牌九、顶牛、抽签子等。赌者多数以金银钱币、物品为赌资,输赢多少不定。有的
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民国时期虽曾提出禁赌,但因官场带头聚赌,禁令难以推行。解放后,
赌博恶习为之一扫。如今人们打“扑克”,打“麻将”,不计财物,多属娱乐活动。近几年,有个别人
在春节期间,暗搞赌博,为多数人所反对。
迷信 旧社会,群众多迷信天地鬼神。有的建房或选坟地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吉地”;有的
患病
生灾, 不请医生, 去庙里求神,或请巫婆、神汉作祈祷禳灾;有时久旱不雨,不设法浇田,而是举行
“祈雨”活动,求老天下雨。城乡间也有流动占卜者(多盲人)。为人打卦占卜拆字算命、相面。
解放后,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相信鬼神和巫术者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