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54&A=8&rec=173&run=13

第一节 师 范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利津首次设立师范学校,称“师范传习所”,1个班,学员30人,以培养新
制小学师资为宗旨。
民国4年(1915年) ,开设“小学教员养成所”,又名“单级师范”。初设于县城西关关帝庙,后迂于城
隍庙、文庙等处。1个班,学员30—40人.培训小学师资,修业期6个月,至民国8年(1919年) 停办。民
国18年(1929年)开设“师范讲习所”,校址在西街,1个班,学员40人,修业期2年,只办了两期, 民
国21年(1932年)停办。民国25年(1936年)推行梁漱溟倡导的“乡村教育”,在县立初中附设乡师班i个,
学生50人,次年,因“七·七事变”停办。
日伪时期,1942年在洪济寺开设“师范讲习所,1个班,学生50人,修业期2年,1943年改办为“简易师
范”,修业期改行4年,1944年停办。建国后,1952年4月,建立利津县速成师范,校址在东街路南,校
名“惠民专区第四速成师范” ,设4个班,学生200人,修业期1年,毕业生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分配,
办了两期,1953年7月停办。1952年9月,建立山东省立利津师范,校址在西关北侧,设6个班,学生300
人,学制3年。1954年8月,惠民专区调整学校布局,师范分别并于“北镇师范”和“滨县师范”,原校
址改办“利津中学”。1958年夏,利津一中附设中师班2个,学生90名,学制3年,是年冬,沾化利津并
县, 中师班迁并沾化师范。同年12月在西关建立“王读师范”1处,设幼师班2个,初师班4个,第一期
招生350人, 第二期招生250人, 修业期2年, 1961年7月停办。1971年,在教育局大院开办师范1处,
1978年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1984年由省注册备案,定名“利津县教师进修学校”。招生对象、名额、
班级编制及修业年限,均根据本县具体情况而定。1985年招生98名,分两个班,学制3年。
1956年7月,利津建立函授师范,设有初师
班、中师班;高师班。分别讲授初师、中师及师专课程, 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建立网点,印发辅导
材料,定点巡回指导。1964年秋,初师班79人毕业。1966年春:中师班221人毕业。“文化大革命”中,
函授停办。1976年恢复函授教育,1979年后,函授学校由“山东电大”和“山师函大”取代。

第二节 技术学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设官办习艺所1处,校址在县城,详情失考。
民国2年(1913年) ,成立“乙种实业学校”,校址在南关大王庙,初设农商两科,后期只设农科,改名
“乙种农校”,修业期3年,为初等专业学校,民国6年(1917年)并入书院高小,该校停办。
1969年5月,利津一中改办为“五·七红校”,设师资培训班2个,学生108名;农业机械班1个,学生54
人;卫生班1个,学生54名。修业期一至半年,社来社去,1972年10月撤销,恢复利津一中。1976年9月,
在六合公社庙二村南,建立一处农技学校,初名“利津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设农技班
1个,学员60名;师范班1个,学员40名;农学班1个,学员54名;兽医班1个,学员50名,修业期1—2年,
社来社去。1982年更名“利津县农业技术中学”。备有大型农业机械4部,大牲畜6头,教学仪器147件,
实验园地350亩。1984年10月随同区划调整,归属河口区。1984年8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将原利津
四中(驻盐窝) 改办为农技中学,分设农学班、牧医班、幼师班、普通班、学生662名,定名“利津县第
一农技中学”。

第三节 农业中学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各区都办农业中学,取名“红专学校”,以劳动为主,一哄而起,不长时
间,自行消失。1964年贯彻中央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重新建立农
业中学7处。之后,文教科设专人分管,各公社配备1名工读教育辅导员具体负责,强调每个公社最少办
一处,1966—1976年,农业中学改称“五·七红校”,全县15处。1981年夏称“农业中学”,同年经过
调整,全县有农中6处,7个班,在校学生267名;1985年调减为3处,4个班,在校学生388名,有教职工
43人。